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葛健豪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0

[摘要] 葛健豪(1865.8.17-1943.3.16),原名葛兰英,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她五旬求学长沙并伴子女(蔡和森、蔡畅)赴法勤工俭学,被传为佳话。当时舆论界称誉

葛健豪(1865.8.17-1943.3.16),原名葛兰英,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她五旬求学长沙并伴子女(蔡和森、蔡畅)赴法勤工俭学,被传为佳话。当时舆论界称誉她是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她热衷于女学教育,两度主办女子职业学校;善于教育子女,并积极支持子女从事革命...

葛健豪(1865.8.17-1943.3.16),原名葛兰英,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1] ,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她五旬求学长沙并伴子女(蔡和森、蔡畅)赴法勤工俭学,被传为佳话。当时舆论界称誉她是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2] 

她热衷于女学教育,两度主办女子职业学校;善于教育子女,并积极支持子女从事革命,自己亦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投身革命活动;[3] 与唐群英、王昌国等为争取女权而斗争,开创了宪法收录“男女平权”的先河。[1] 后人尊称她为“女中豪杰”、“革命的母亲”。[3] 

葛健豪,原名兰英,1865年8月17日生于荷叶桂林堂。

葛健豪出生时,当地有三大望族:清代名臣曾国藩曾氏家族、“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和葛健豪娘家葛氏家族。三家彼此联姻,构成了封建统治阶级在荷叶的最上层。

葛健豪的父亲原是湘军的参将,后作过盐运使、按察使,与曾国藩有姻亲关系。葛健豪自幼聪明伶俐而且极有悟性,她五六岁时随哥哥葛望钦在家馆读书习字葛健豪在家拍摄照片

女革命家秋瑾的婆家所在地与桂林堂相隔不远。葛健豪听说秋瑾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巾帼奇人,接连几次去拜望。从她那里,葛健豪接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思想。从此,她经常给儿女们讲秋瑾的事情,说秋瑾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党人,称赞她创办女学是为了唤醒妇女的觉悟,称她是忧国忧民的革命先驱。[4] 经常勉励自己和教育儿女,要做秋瑾那种有益于社会的人。第二年秋瑾在浙江绍兴被害后,尸体回乡,她与女儿们表示沉痛的哀悼。[5] 

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农村的封建势力、封建习俗等都没有太大的冲击,葛健豪所在的永丰镇仍是一潭死水,广大的人民群众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秋瑾那里受到了革命启发的葛健豪,认定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她一方面积极支持自己的子女求学,另一方面觉得为了济世救民,自己也应该有知识有学问才行。

于是便出现了葛健豪三代人同进学堂的新鲜事。年近50岁的葛健豪带着儿子、女儿还有一个4岁的外孙女,一家三代进了湘乡县城寻求新知识。她去报考县城第一女校时,因年近半百(实龄48岁),学校不让报名。她十分气愤,叫女儿写了呈文,送到长沙县衙去评理。县官默默地读了她的呈文,觉得她葛健豪纪念雕像

1914年,葛健豪的丈夫为得一个财主500银元,要把年仅10来岁的小女蔡畅卖给人家作童养媳。葛健豪极力反对,蔡和森在长沙知道这件事后也极力反对,3个人一致认为只有用“逃婚”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来砸断这根封建“包办婚姻”的锁链,由蔡和森把妹妹蔡畅从永丰接到长沙读书。

1916年,蔡和森考入湖南省高等师范学校读书,蔡畅考入周南女校读书。在蔡和森的支持下,葛健豪又带着蔡庆熙及外孙女李昂从永丰到长沙读书。葛健豪入女子教员养习所学文化,蔡庆熙入长沙自治女校学缝纫和刺绣,刘昂入周南女校幼稚园。于是,蔡家祖孙三代5人进省城求学,曾一时在省城传为佳话。[6] 

葛健豪在湘乡县城读书回到永丰后,打算创办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她认为这是争取妇女解放,让女子自立自强的途径之一。蔡和森利用假期为母亲联系办学事宜,得到了县府的同意。当时葛健豪葛健豪手绣制品(文物)

1915年~1916年,到女二校就读的大多是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中青年女生,有的家庭还相当困难。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葛健豪每月发给一定的生活费津贴。在当时,很多妇女把二女校当成“妇女之家”,说:“进了二女校,就好像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天地。”这里的确是比较自由的。葛健豪经常集会宣讲时势、议论国事,谈女权解放。她还倡导学生唱歌、跳舞,积极组织跳高、跳远、竞跑等许多体育活动。她自己兼任教导主任,蔡庆熙任缝纫教员,蔡畅任音体教员。当时,在女校学生中,“放足”、留短发,提倡妇女自立自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一时蔚然成风。这些“越轨”的思潮及办学行动,触怒了封建势力,他们说“二女校败坏了社会风气”,便唆使官方“严加整饬”。最后这所只办了三学期的女校不得不暂时停办。[6-7]   这个打击,并没有使葛健豪气馁。她已认识了读书的重要性。后来她一直积极地投身湖南的的女权运动。

由于最终被革命的话语淹没并出现长期的中断,第一次女权运动遭受到严重破许德珩为葛健豪题词

1925年夏,她又在长沙颜子庙办起了一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当时,省总会介绍眷属来入学的特别多。学校开办时为两个班,后来增至4个班。这所学校由于与共产党的关系密切,实际上成了革命者的活动场所。葛健豪亲自为党传递信件,担负党的接头任务,还让党内的许多同志在校内寄住。毕业学员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了革命者。“马日事变”后,学校的一些革命者的身份暴露,女子平民学校因此遭到了破坏而停办。[6]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高潮。向警予、蔡畅等人发起“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与新民学会组织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相互呼应。当时有些人的出国经费有困难,葛健豪便利用与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是亲戚和同乡的关系,通过他向裕丰纱厂借来了银洋600元,解决了部分人的困难1920年葛健豪(前排左二)在法国[8]

经过35天的海上航行,葛健豪一行于1920年1月30日安抵法国。她与同去的6名女生,入了蒙达尼女子公学。

葛健豪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四年,是她传奇经历中更具传奇色彩的四年。在这里,她像小学生一样,刻苦攻读法文。虽然年纪大,记忆差,又没有任何的外语基础,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从一个个单词学起,在同去的人中,每天数她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能用法文对话和阅读法文报刊了。在法国留学的日子里,她积极支持儿子蔡和森与向警予、女儿蔡畅与李富春相互进一步了解,并支持他们分别自由结婚,认为这是“向封建婚姻制度宣战”。那时,葛健豪与蔡畅、向警予一起,白天学习,回家后立即开始刺绣,直到深夜。[6] 葛健豪的刺绣工艺精湛,深得法国妇女的喜爱,一件可卖几十法郎至上百法郎。换来的钱,她不止是供自己和儿女们的勤工俭学,她还用剩余的钱资助他人。在留学的同时,她积极参加了留法学生的革命活动,尤其是对蔡和森等人在法国的建党活动予以支持和帮助。她曾发起组织了“开放海外大学女子请愿队”,她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到里昂大学请愿。[6] 

1921年2月28日发生的向北洋军阀政府驻法公使馆的请愿斗争,她又一次参与其中。她与蔡畅、向警予等人走在400多名留法学生的最前列,冲进了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馆,迫使其作出了让步。

1922年,蔡和森与向警予先后归国,参加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蔡畅于1923年2月在法国生下了小孩。葛健豪既要勤于做工,又要俭以求学,还要参加革命活动,又要为女儿当保姆。她一个人要付出几倍的辛劳,但她坚持下来了。直到同年秋,党派蔡畅、李富春夫妇二人去苏联学习后,她才带着小外孙女李特特辗转归国。[6] [3] 

葛健豪归国后,先在长沙安家,大革命失败后,她先后辗转于武汉、上海,掩护儿女、儿媳和女婿干革命。至1928年她的二儿蔡麓仙与三儿媳向警予先后为革命牺牲后,经蔡和森与蔡畅商定,才把老母亲安排回到了老家湖南永丰。1931年,蔡和森在广州壮烈牺牲,家中的人怕她伤心,一直瞒着未让她知道。葛健豪居家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这时,她在永丰的老家一点向警予与蔡父蔡母(右一)及子女

葛健豪在临终前,她还一直不知道儿子已经为革命壮烈牺牲。她问长女蔡庆熙:“和森、咸熙(蔡畅)有信回没有?”并要长女写信告诉他们:“母亲已看不到他们的事业的成功了。但革命一定会胜利的!”1943年3月16日,葛健豪病逝于永丰石板冲,终年78岁。[10-11]   

1915年,葛健豪创办女子职业学校,提倡女学,鼓吹女权,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起到建设作用。[12] 

1920年,葛健豪以资助他人、参加革命活动、请愿迫使等种种支持手段,帮助革命党1943年毛泽东挽蔡母葛健豪[10]

1924年,葛健豪等人参与恢复女界,使湖南省宪法条文中载明了“男女平权”内容。[1] 从此开创了宪法收录男女平等的先河。

1925年,葛健豪掩护中共革命活动的信息传递与机构成立,并培养大量革命干部,推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发展。[8] [13] 

葛健豪一生养育出了中国共产革命史上四个中央委员——儿子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中央宣传部第一任部长;儿媳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14] ,女权领袖之一[15] ,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女儿蔡畅,女权领袖之一[16] ,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共和国第一任妇联主席;女婿李富春,曾任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3] [17] 

1913年,湘乡县立第一女校开始招生了,葛健豪得到这个消息后,毅然卖掉了一部分陪嫁的首饰凑足所需费用,带着蔡和森、蔡畅,还有新丧了丈夫的长女蔡庆熙和蔡庆熙的女儿刘昂,一道进了湘乡县城。当她来到县城第一女校报名时,学校老师见她年纪这么大了(实龄48岁),不肯让她报名。她葛健豪光辉一家

旧社会,重男轻女和男尊女卑的陈腐恶习非常严重,葛健豪勇敢地与之挑战,倡导男女平等。当时,别家的女孩大都被困闺房她则让自己的女儿到外边与男孩子一起玩耍;别家女孩几岁就1942年葛健豪写给大孙女刘昂的书信手迹

紧接而来的是蔡蓉峰的离家外出,丢下家里不管。葛健豪一点也不觉得难过和惋惜,而是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办,能不能像秋瑾那样。[5] 

葛健豪到省城后,尤其是儿子蔡和森1920年葛健豪左二蔡和森蔡畅在法国

葛健豪生三男三女,除大儿子、二女早亡外,余皆走上革命道路。

2001年6月,大型话剧《母亲》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演出。话剧通过抗争、葛健豪和她的儿女

2005年葛健豪诞辰140周年之际,由作家李伶伶所著的大型纪实文学《葛健豪传》在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通过:定下“娃娃亲”;顽劣的少女时代;奉命成婚;“潇湘三女杰”;求学、办学;助女抗婚;见证“新民学会”;远赴法兰西等九章内容,介绍了葛健豪的一生。[18] 

2006年5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女杰之乡》,以李特特重返乡里寻找外婆葛健豪的足迹为主线,展开了一幕幕传奇故事。[18] 

1985年12月,为纪念这位革命之母,双峰县人民政府在永丰镇五四村为她立双峰县蔡母葛健豪纪念墓碑[19]

2007年10月,葛健豪家乡双峰县被全国妇联正式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华女杰之乡”。[20] 

2008年4月15日,双峰县八女杰雕塑揭幕仪式在女杰广场举行。包括葛健豪、秋瑾、唐群英、向警予、蔡畅、王灿芝、曾宪植、曾宝荪八女杰雕像。[21] 

葛健豪虽非中共党员,却立传于《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六卷。[19] 

“革命的母亲”之葛健豪,与“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之唐群英、“辛亥三杰”其一之秋瑾,被陈云为葛健豪题词(罗绍志珍藏原迹)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得知蔡母逝世后,提笔写了“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给“蔡伯母”以最好的褒奖。[3]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题写了“母仪是式,亮节高风”的赞辞,并题诗:“豪杰蔡家多,儿女万人歌;堪为烈母颂,留学创先河。”[11]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阿伊·阿什顿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景冈山 李芳雯 朴春 蔡珩 胡军 张献民 邱淑珍 谢伟才 布鲁思·麦勒 许亚军 高耀太 徳井义実 史蒂夫·福里斯特 龙刚 阿诺德·科派尔森 雅克·拉兰德 许绍洋 夫妻:薛景求与宋允儿 入殓师 麦金太尔·狄克逊 Daniel Radcliffe 自然 布鲁斯·兰姆西 昆凌 乳头夹 伊凡·索塞多 父女:何超莲与何鸿燊 凯瑟琳·怀勒 1958-09-23 压轴献唱 继包文 1914-04-02 曾国祥 洛史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