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五河县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1

[摘要]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人口73万,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人口73万,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40个村(居)。五河历史悠久,建县至今九百余载。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人口73万,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40个村(居)。五河历史悠久,建县至今九百余载。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顺河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街;严氏墓2013年晋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五河县沱湖-沱湖

五河县境夏、商属徐州地,周属青州,春秋为鲁国地,战国为鲁、宋、吴三国国境,后属楚国。

秦为蕲、徐两县地,属泗水郡。

西汉置虹县,为虹县地(境内沱湖西岸有旧虹县遗址),属沛郡。东汉为夏丘县,属下邳国。三国时属魏。

东晋在故虹县地置贡城戍。南朝前期属宋、齐、梁等国。北魏复名虹县,又名降城。北周时废。隋为夏丘县,属下邳郡。

唐初为夏丘县属泗州。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县于古虹城,属仁州,六年废夏丘县。贞观八年(634年)移虹治于夏丘故城,废仁州改属泗州。元和四年(809年)改属宿州,大和三年(829年)复属泗州。大和七年(833年)仍属宿州。

北宋为虹县属淮南东路宿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五河县[2] ,属淮北东路淮安军。

元初属淮安路之临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属淮南路泗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临濠府,六年九月改属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属凤阳府。

清初属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五河改属泗州。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5月隶属于安徽省淮泗道。民国16年(1927年)4月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8月改第六区为第四行政督察区,五河属之。抗日战争时期(1940—1946年)属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泗五灵凤县。

1949年1月15日五河县城解放,30日改泗五灵凤县为五河县,属皖北行署江淮第二行政公署。是年4月改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1952年4月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元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又改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改为宿县地区。1979年2月仍改为宿县专区。1983年7月1日改属蚌埠市。[2] 

五河县位于东经117°26′—118°04′,北纬32°54′—33°21′。居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东接江苏省泗洪县,南与嘉山县、凤阳县接壤,西同蚌埠市和固镇县毗邻,北界泗县、灵璧县。县境东西长约56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边界长约230公里,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县内有104号国道贯穿南北,淮河、浍河横贯东西,五蚌公路、五固公路西连蚌埠、固镇,成为皖东北水路、陆路交通之枢纽。[3] 

五河县内淮河夜景

五河县受东部季风气候影响,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4.7℃,年降雨量平均为896.3毫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06.7小时,无霜期年平均为212天。总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但气候的过渡性及资源的变异性,也常带来旱涝、连阴雨、低温、霜冻等气候灾害。平均气温五河县年平均气温为14.7℃。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7.8℃;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0℃。气温年较差为27.3℃。从旬平均气温看,全年逐旬平均气温以7月下旬最高为28.7℃。旬平均气温高于28℃的有两旬,即7月下旬、8月上旬。1月中旬最低,为0℃—1℃。低于1℃的有4旬,即1月上旬至2月上旬。[4] 

交通图

2000年,五河县辖10个镇、10个乡。2001年,五河县乡镇区划调整。2004年底,五河县辖13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新集镇、沫河口镇、小溪镇、双忠庙镇、小圩镇、东刘集镇、头铺镇、大新镇、武桥镇、朱顶镇、浍南镇、申集镇、沱湖乡、临北回族乡。2014年,蚌埠市行政规划,将沫河口镇划分划为蚌埠市淮上区,五河县辖12个镇、一个乡,一个民族乡。

五河城镇十二五规划图

东刘集新区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4亿元,可比价增长9%;财政收入完成12.03亿元,同比增长18.7%;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同比增长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同比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8797元,同比增长14.5%。

五河县

建国前,五河县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山芋、高粱和豆类(黄豆、绿豆、豇豆、豌豆、赤豆);经济作物主要有麻类、烟草、芝麻等。由于当时农业技术落后,耕作粗放,产量很低。据民国8年(1919年)农业生产统计,全年收获各种粮食31万多石,约合3.1万吨。民国22年(193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5万亩,产粮16.4万石,约合1.6万吨。

建国后,五河县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大豆、山芋等。生产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经过解放和土地改革,农村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发展。三年恢复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7.35吨,增到1957年的16.20万吨,8年增长12倍。每年平均增长1.15万吨,递增率为11.19%。单产由1949年的31.5公斤,增到1957年的54公斤。

第二阶段(1958—1963年),由于“大跃进”、“反右派”错误的影响,生产上瞎指挥,以及浮夸风、“共产风”的严重泛滥,五河县粮食生产严重下降。总产由1957年的16.2万吨,下降到1963年的4.28万吨(包括因灾减产),成为历史最低水平。单产由54公斤,减少为19.8公斤。特别是1958年,县委主要负责人为追求形式主义,使“五河县跨上千里马”,谎报产量。是年全县实收粮10.44万吨(核实数),上报32.5万吨,结果造成高征购,卖过头粮。1959年浮夸风进一步发展,粮食总产9.73万吨,征购达5.87万吨,商品率达60%,给全县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第三阶段(1964—1980年),1964年纠正了一些“左”的错误,粮食生产刚刚回升,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使粮食生产徘徊不前。1978年以后,生产始见好转。全县粮食总产由1964年的9.34万吨,增至1980年的18.33万吨。16年增产9万吨,平均每年增产0.56万吨。单产由39公斤,增至131.5公斤。[7] 

2012年粮食总产83.62万吨,同比增长9.36%。狠抓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全县流转土地27.4万亩,其中500亩以上规模经营占总面积的60%以上。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新增设施蔬菜基地面积2500亩,新建蔬菜试验示范基地8个,全年蔬菜总产量达65万吨。强化渔业资源管理,荣获“国家级平安渔业示范县”称号。农业产业化项目不断壮大,现代牧业、秋实草业受到省内外广泛关注,中纺油脂、蓬莱农业等17个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丰润谷业、汉白玉米业、琼淮粮油3家企业有望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双丰面粉获全国“放心粮油”称号。全县新增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省级标准化小区3个。投入资金2896万元,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88个,受益人群达63万人。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一卡通”发放财政补贴农民资金3.3亿元,同比增长35%。[8] 

县城一瞥

1953年,五河县工业初步实行计划经营管理,当时只对工业产量、产值、财政收入三项管理。政府对企业下达年度生产计划,企业分月上报生产完成情况,年终总结评比。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6万元(已折合新币)。实行计划经营管理,工业生产原料大都由国家按计划供应,产、供、销和工业产值稳步上升,企业单位亦不断增加。1957年,全县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7家,工业总产值达222万元(当年不变价,下同)。

1958年,由于盲目地“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导致了工业比例失调,打乱了计划经营管理的步骤。是年,工业企业单位骤增至3801个,工业总产值为1874万元。

遵照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年五河县对企业布局和经营管理均做了适当的调整。是年,全部工业总产值331万元,国家颁发了《工业七十条》。国家对企业实行“五定”: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的消耗定额和供应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系。企业对国家实行“五保”:保证产品种类、质量、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完成生产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限期。是年,国营企业由工业部主管,集体所有制企业划归手工业管理局主管。翌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288万元。

1964年,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五河县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全权指挥日常生产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化,是年,工业总产值为251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极左思潮干扰和破坏下,大批所谓“唯生产力论”、“利润挂帅”。广大工人、干部仍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仅有少数工厂工人停工“闹革命”。五河县工业遭受一定的损失。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的经营管理由原来指令性计划转为指导性计划。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推动下,企业实行了经营承包和厂长负责制,扩大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增加了企业的活力。1984年,五河县企业实行经营承包制,按合同承包数上缴财政税收。多数企业并实行了超定额计件工资制,超定额浮动奖励制。是年,工业总产值10796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为3995万元。1985年,全县拥有各种工业企业315家,工业总产值13741万元。[9] 

2012年投入企业发展资金1.9亿元,为各类企业供应土地5526亩,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工业用电量月均增长50%以上,全年工业用电量将达到2.96亿度,是2008年的2.78倍。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工业增加值46亿元,可比价增长35%。年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达60家,赛远薄钢等5家企业年产值突破5亿元。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推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实施华芳、雪郎科技等技改项目18个,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东旭实业、富源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145%;克菱保健等4家企业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全县有10项工业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凯迪电力、兴河水泥等4家企业产品,获省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现增值税即征即退目标。强化进出口管理,全县新增外贸权备案企业15家,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6家,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5000万美元,同比增长53%。[8] 

青年圩广场

五河区位优越。处于长三角边缘,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23个县(区)之一,也是蚌埠市唯一毗邻苏浙地区的县。蚌宁高速公路在沫河口镇设有出入口,正在建设的徐明高速出入口设在县城规划红线西侧。境内淮河横贯东西,104国道纵贯南北,306省道、304省道与怀洪新河并行。[1] 

街景

1957年,亚箴小学附设幼儿班改为县直机关幼儿园。翌年春,县直机关幼儿园招收幼儿两个班,实行全托。下半年迁新址,开大、中、小班共5个班,招收幼儿200余人,全部住园生活,教学设备初具规模。是年,农村社队一哄而起,办起各种幼儿园、托儿所784所,招收幼儿3.92万人,不少地方实行寄宿制。但由于经费、师资、设备条件不具备,又出现一哄而散的现象。三年调整时期,农村幼儿园和城镇民办幼儿园相继停办,只剩县直机关幼儿园1所。

“文化大革命”中期,县直机关幼儿园被撤销,教师回原籍。“文化大革命”后期,五河县城乡又办起幼儿班224个,招收幼儿5214人。由于管理不善,1977年逐渐减少,只剩8所,3012人。

1980年,又开始筹建县直机关幼儿园教学楼。1983年夏,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县直机关幼儿园始得重新恢复。1985年,城关工厂、农村集镇又陆续办起幼儿园48所,56个班,招收幼儿1888人。五河县学前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10] 

民国2年(1913年)以后,五河县城乡公私立小学均改为国民小学校。但地方多遭变故,时而防兵驻校,时而停学办团,时而水荒废学。民国6年(1917年),小学仅有4所;县立高等小学校,学生分两班,共18人,并为一堂。城区私立国民学校,两班24人。十字岗私立国民学校及高级小学校,两班,32人。五里坟私立国民学校及高级小学校,两班,32人。翌年,有高等小学4所,国民小学14所。但学额均不足,升留级制度也不严格。

民国10年(1921年),五河县发生特大洪水,城乡学校存者甚少。民国12年(1923年),原来学校渐次恢复,又推广高等小学校。私立养正小学改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三区张家沟复增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后者嗣因经费支绌,仅办一年而止。民国15年(1926年),县城“一高”、“二高”常因招生用款引起争执,龃龉环生,经地方教育会议决定,以县立两高小相距太近理应合并为由,乃将“二高”改为县立第一国民小学。

五河县女校成立甚早,时办时停。民国18年(1929年),开辟旧当典南院为县立女子第一完全小学,6班,学生178人。是年,城乡小学逐渐正常上课。全县7区,办起小学33所,学生1603人。

民国20年(1931年),五河县又发生特大洪水,小学因水废学95%以上。至民国25年(1936)年,逐步办起短期小学30所,学额均不充足。翌年,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改为五河县城中小学。七·七事变后,城乡小学旋即停办。

民国28年(1939年),五河沦陷。城关为日本侵略军占据,办起协和小学、天主堂小学。国民党县政府逃迁浍南,办有皇墩镇示范中心小学。是年,泗五灵凤县办事处成立,于朱圩、界沟、张滩、钟阳等处办起一批抗日根据地小学。民国30年(1941年)11月开辟浍南淮北根据地,翌年,抗日根据地又办起皇墩、双河、园宅集等抗日小学。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8月22日五河县第一次解放后,遂将协和小学改为五河小学,接办了天主堂小学。

民国35年(1946年),我军北撤,根据地小学均遭破坏。国民党县政府改五河小学为中正小学,又办起火神庙小学。是年,乡镇18个,办起城乡中心国民小学12所,60班;保国民小学18所,125班。翌年,开办国民中心小学达19所,小学部68班,学生2450人;保国民小学30所,小学部40班,学生1527人。

1949年元月15日,五河县第二次解放。是年,办起小学115所,有学生9787人、教职工269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按照老解放区和苏联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改造学校教育、小学教育有了发展。

“一五”时期,调整小学布局,实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小学教育又获发展。1958年,一度有46所小学办成寄宿制,在校生活学生达6440人,后因困难大多,不久即散。1960年,小学教育走向低潮。全县在册小学生2.5万人,实际在校不到1.5万人。教育亦出现了浮夸风。

“二五”计划完成以后,贯彻中央“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指示,开展多种形式办学,至1964年,经过双庙乡普及小学教育试点、朱顶区普及小学教育现场会议后,小学发展到545所,学生4.6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2.6%。其中水上教育发展迅速,其办学经验,省教育厅曾印发《简报》。《安徽教育》曾发表文章予以推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耕读小学、简易小学等多种形式办学被废止,小学校数骤然减少。接着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造成一片混乱。

1978年后,合理调整布局,加强普及小学教育工作的领导,从1981年起,小学教育又获发展。小学生入学多达11万人,为60年代后的又一高峰。1985年,7—11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占91.6%,12—15周岁少年儿童入学率占86%。是年,在校学生比1949年增加5.4倍,比民国初期增加500余倍。[10] 

五河县清末没有中学。民国初期曾在县立高等小学附设初中班,但人数少,时间短,时办时停。中学生多到凤阳去上学。

民国30年(1941年)五河沦陷后,国民党县政府在皇墩庙首次筹办五河县立临时中学,招生4班,学生200人。开办不到4个月,由于我军开辟浍南根据地,国民党县政府西逃,学校遂告解散。是年,泗五灵凤县正式成立,并在钟阳集筹办中学。翌年春,在皇墩庙开学。不久又迁至天井湖北岸弥陀寺,称泗五灵凤县立中学。后又在陆家庙、徐家湾开设淮浍分校,旋即并入弥陀寺校本部。学生最多达500余人,教职工30余人。民国34年(1945年)底,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该校迁至泗南县窦冲,改为淮北第四中学。后情况紧急,学校亦即解散。

我军北撤后,国民党县政府重占五河。翌年春,筹办五河县立初级中学,招生两班,200余人,教师10余人。民国37年(1948年)冬,随着淮海战役告捷我军南下,学校旋即解散。

1949年元月,五河县城二次解放,县政府即派人接办五河县初级中学。到“一五”计划后期的1956年8月,又在小圩建立五河第二初级中学,五河县立初级中学改为五河第一初级中学。是年,两所中学共有学生1076人、教职员工73人。

“二五”计划开始的1958年,五河一初中招收高中班,改为完全中学。是年,又在新集、曹顾张、许圩、刘集、井头、王庄等地办了6所初中。全县中学达8所,学生2330人。翌年,又有园宅集、石湖、濠城、东刘集等地办4所初中。全县中学达12所,学生3443人。由于1958、1959两年“大跃进”,中学教育盲目发展,造成师资严重困难。从1961年起,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中学布局进行调整。是年,撤并了园宅集初中,翌年又撤并了濠城、石湖两初中。到1965年,全县中学共8所,学生2580人,教职工243人。

“文化大革命”中,县革委宣布将五河初中砍掉、下迁,200余间校舍被县直一些单位占用,近万册图书、价值万元的教学仪器被盗卖一空。接着把农村中学分散办,提出“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的口号,中学再度盲目发展。全县高中达24所,初中100余所,还有大批小学戴帽初中班。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五河县中学教育经过拨乱反正,贯彻了“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的方针,压缩了高中,调整了初中布局和内部结构。经过调整,全县完全中学保留6所,初中原则上每乡1所,使学校布局和内部结构渐趋合理。1985年,全县有初中46所,学生22880人,教职工841人;完中6所,学生2474人,教职工144人。是年,在校学生、教职员工比1949年分别增加了150.8倍和53.7倍。[10] 

浍河彩虹桥夜景

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戏起源于长淮卫(蚌埠东郊),故谓卫调花鼓戏。民国初传入五河县,流行以大庄口为中心的临北、沫河口一带。该剧种只用敲打乐器伴奏,演出时,演员在前台唱,其他演员在后台和,以此烘托剧情,渲染气氛。此剧种只用男性演员(其剧中人物不论男女均由男性扮演)。1952年,在挖掘整理地方戏时发现。是年,由卫调花鼓戏老艺人陈敬芝等两人,赶排折子戏《打桑》,参加了宿县地区首届文艺会演大会。由于卫调花鼓戏唱腔单调,流行区域面窄,逐渐被泗洲戏所取代,80年代以后无人演唱,趋于淘汰。

木偶戏建国前,城乡经常可见民间艺人表演木偶戏。木偶戏艺人表演时,将自己围在布帷内,木偶露在布帷上面,艺人在布帷内熟练地操纵木偶表演各种动作。敲锣打鼓(用脚踩踏)、说唱表演,多是一人所为。少数木偶戏也有两人或多人配合表演。五河县木偶戏主要剧目多为《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三国演义》中的片断及民间传说故事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无人演木偶戏。80年代表演木偶戏的人甚少,在农村偶见。[11] 

韩庄遗址

位于夏集乡韩庄东北0.5公里处。面积25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从地表采集石器标本3件。(均为生产工具),陶质鼎、鬲足52件,灰、红陶片多件。陶器片上纹饰多为绳纹,附加堆文、划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台李庄遗址

位于申集乡台李村西300米处,面积7050平方米。1985年3月7日调查时,采集标本有灰陶器的腹和口沿,夹砂红陶鼎足,灰陶鬲足等,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台子山遗址

位于小圩区沱西乡甄集集南1公里处,面积1.3万平方米。上层为商、周文化层,下层为新石器时期文化层。1981年11月4日调查时,采集标本有陶纺轮1件,磨光黑陶豆柄5件,夹砂红陶鼎、鬲足、灰陶鼎多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泗河遗址

位于申集乡泗河村东800米处的沱河中,水涨时,遗址大部分没入于水中,面积1.8万平方米。1985年3月14日调查时,采集标本有红烧土、红陶片、灰陶片、鬲足、豆柄等物。

霸王城遗址

位于钟阳集东南2公里,旧城址上瓦砾堆积层厚达2米以上。采集的标本有汉瓦当1件,汉砖多件,陶壶口沿、釉陶器腹、红陶纺轮等物,陶器纹饰多为方格纹、印纹、弦纹。

上店集旧城址

位于小圩乡聂圩村东南1公里、浍河北岸边,面积20万平方米。1984年3月调查时,采集明代砖雕1件,青花瓷片多件,为明代旧城址。[12]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龙刚 胡军 蔡珩 许亚军 李芳雯 景冈山 朴春 张献民 邱淑珍 雅克·拉兰德 布鲁思·麦勒 徳井义実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高耀太 谢伟才 史蒂夫·福里斯特 阿诺德·科派尔森 阿伊·阿什顿 分歧者4:上升之势 陈晓旭 1968-01-20 琼·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程愫 埃里克·泰 合作伙伴:杰弗里-迪恩-摩根与巩俐 托瑞·玛赛特 leonard cohen 小池彻平 手艺 是敢的 吉米·迪安 张翊生 泽涛 斯诺克 1934-07-22 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