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谢晋(国家一级导演)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谢晋(Jin Xie,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第三代导演代表之一。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

谢晋(Jin Xie,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第三代导演代表之一。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

谢晋(Jin Xie,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1]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第三代导演代表之一。[2] 

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 

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后升为导演。他执导的长短影片有20多部。1957年,谢晋执导的《女篮五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3] 、1960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1998年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第25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4] 

谢晋于2008年10月18日在其老家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辞世,享年85岁。[5] 

1938年赴香港读中学。

1939年,谢晋回到上海,就读于大夏附中、稽山中学高中,业余时间到华光戏剧专科学校、金星电影训练班学习,并参加由于伶等人支持的学生戏剧活动,在多幕剧《岳云》中扮演岳云。[7] 

1941年高中毕业时,他坚定报考戏剧学校。尽管父母坚决反对,但谢晋义无反顾地赴四川,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受到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禹、焦菊隐、马彦祥等师辈教导和培育。[6] 

1943年,谢晋主动辍学,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去重庆中国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等戏中担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一时期,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艺术志向。[7] 

1947年,他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专业复学。[7] 

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同年加年入大同电影企业公司任副导演[8] 。

1950年后相继在长江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8] ,同年,他如愿以偿,成为《哑妻》的副导演,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6] 

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后升为导演。[3] 

1960年,谢晋决定把梁信的小说《琼岛英雄花》拍成电影。对于影片的名字,谢晋觉得剧本《琼岛英雄花》这个名字稍显文气,经与梁信商量后决定将其改名为《红色娘子军》。[9] 谢晋凭借《红色娘子军》获1962年首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导演奖,1964年获第三届亚洲电影节万隆奖第三名、[8] 1995年“中国电影世纪奖”。

1965年,谢晋开拍了展现越剧演员在新旧中国命运转折的影片《舞台姐妹》,这部电影凝聚了他儿时对不同阶级人群命运差异的懵懂思考。[10] 谢晋凭借《舞台姐妹》获1980年获英国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1983年又获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4] 

1979年,谢晋执导的《啊!摇篮》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4] 

1984年,执导的《高山下的花环》是谢晋的代表作之一,影片表现了当代军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精神。谢晋凭借《高山下的花环》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剪辑奖;第8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文汇报》、《中国电影时报》新时期十年电影奖(1977一1987)故事片奖、导演奖。[11] 

1985年,谢晋在美国十大城市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86年,作家古华拿着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枪毙”的剧本《芙蓉镇》,找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谢晋执导拍摄,厂长徐桑楚也很赞成,于是谢晋就拍成了。谢晋凭借《芙蓉镇》获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美术奖;第10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获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水晶球奖”;捷克第40届劳动人民电影节荣誉奖;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的1989年发行影片评论奖、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法国第1届蒙彼利埃电影节“金熊猫奖”。[12] 同年,任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任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委员。前后曾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于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11] 

1987年,谢晋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3] 同年,谢晋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接纳为会员。[8] 

1988年,凭借影片《最后的贵族》获第1届中国电影节荣誉奖。同年,任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任第5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任第7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1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13] 

1992年8月8日,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成立于上海,任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同年,在美国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12] 

1993年,谢晋拍摄了影片《老人与狗》。影片细腻地描写了她和初次体会到与女人共同生活乐趣的老人之间心灵的相通。这部电影获得了上海电影评论学会1993年“十佳影片奖”。[14] 同年2月,任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校长;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任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任第8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第2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11] 

1995年,执导作品《女儿谷》获1995年第4届全国大学生电影节特别荣誉奖。同年5月,谢晋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12] 

1996年,谢晋任第6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13] 

1997年,凭借影片《鸦片战争》 获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录音奖、最佳道具奖、最佳男配角奖;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上海影评人奖“永乐怀”1997年“十佳影片”荣誉称号。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4] 该片是中国电影界为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而创作的一部献礼片,投资达一亿多人民币,创下当时国内电影投资的纪录,也创下了国产片在国内的票房纪录。[15] 

1998年,谢晋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4]  任第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同年,出版《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13] 。

2007年 谢晋获得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4] 

2008年10月18日,谢晋在其老家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辞世,享年85岁。[5] 

19岁的谢晋从沦陷区上海辗转来到重庆,与正在江安女子中学读书的徐大雯相识。

1946年秋,谢晋与徐大雯在上海举行婚礼,由谢晋的老师洪深先生证婚。[16] 

谢晋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却不幸有两个儿子患有智障。谢佳庆是谢晋和徐大雯的小儿子,是一名患有智障的残疾人。谢晋的长子在2008年8月23日下午因肺癌病逝,享年59岁。[17] 

李守成、蒋天流、张雁、于飞

刘子枫、张欣、颜美怡

丁一、栗原小卷、濮存昕、尤勇、李婷

资料来自:[18-19]   

资料来自:[4] [20-21]   

谢导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他特别关注民族的命运。[22] (黄蜀芹)

无论是《天云山传奇》中的罗群,还是《牧马人》中的许灵均或《芙蓉镇》中的秦书田,“这些人都在政治风云的变幻中,被打入生活最底层,蒙受从肉体到精神的扭曲,却始终追求爱和真理。“谢晋的作品,一百年后还会有人看,因为它们记载了中国重要历史时期老百姓的命运,歌颂了人类的真善美。”[22] (任仲伦)

小的时候就看过很多他导演的电影,算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他的电影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变革,能让我们看到当时人们很真实的生存状况和时代的意义。[23] 袁泉

谢晋导演是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的旗帜人物,他所表现出的与时代同步发展和求新求变的艺术追求,令人敬佩。[24] (尹鸿)

作为第三代导演中的佼佼者,谢晋在50余年的导演生涯中执导了20余部影片,其中的一半在中国电影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受到观众的喜爱。谢晋曾有6部影片获得“百花奖”,这一骄人成绩,在中国电影史上绝无仅有。[25] (人民网)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雅克·拉兰德 李芳雯 布鲁思·麦勒 蔡珩 张献民 朴春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阿诺德·科派尔森 龙刚 景冈山 史蒂夫·福里斯特 高耀太 阿伊·阿什顿 许亚军 徳井义実 邱淑珍 胡军 谢伟才 1974-06-03 马利卡·贝库 皮特罗·斯卡利亚 罗莫洛·维利 河源 孙歆艾 pp理财 树木希林 歌坛 夫妻档 机械姬 陈柏霖 金钟奖 凯文·迈克尔·理查森 好友:凯特-温斯莱特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影帝 布赖恩·詹尼斯 伊藤万理华 威廉彼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