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福州话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2

[摘要] 福州话(Hók-ciŭ-uâ)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是闽东语的代表方言,也是福州民系所使用的母语。属于汉语族的闽语分支。此外,福州疍民也以福州话为母语。在汉语

福州话(Hók-ciŭ-uâ)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是闽东语的代表方言,也是福州民系所使用的母语。属于汉语族的闽语分支。此外,福州疍民也以福州话为母语。在汉语各大语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人把这门语言称作平话(:Bàng-uâ),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通行于...

福州话(Hók-ciŭ-uâ)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是闽东语的代表方言,也是福州民系所使用的母语。属于汉语族的闽语分支。此外,福州疍民也以福州话为母语。在汉语各大语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人把这门语言称作平话(:Bàng-uâ),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通行于福建东部的福州十邑,宁德市和南平市部分地区,三明尤溪县,台湾地区的马祖列岛(仍属福州市但实际由台湾国民政府控制),随着福州人移民海外,在东南亚的印尼、泰国、文莱、马来西亚的东马(沙捞越州诗巫省有新福州之称,通行福州话)及西马的实兆远(有小福州之称),此外新加坡也有大量来自福州十邑的移民讲福州方言;美国和加拿大等北美地区的福建人社区,所指的福建话通常指福州话。此外,在阿根廷、日本、欧洲和澳洲的许多华人社区也是以使用福州话为主。

福州话又称平话(区别于“广西平话”,两者没有任何关系),雅称晋安语。

总使用人数: 超过一千万[1] 

语言系属分类: 汉藏语系→汉语→闽语→闽东语平话字:“平话”

福州话属于汉语的闽语分支,闽东语南片,是闽东次方言的代表,整个闽东地区代表性方言。闽语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就已定型,福州话在福建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本地人把福州话称为平话,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晋安语的由来,是西晋时期因中原人为了避难入到闽江中、下游所带来的语言,还可以叫它“晋安语”, 因当时所称福州“晋安郡”。

虽然福州话被定义为一种方言,但从语言学的定义来看,福州话同汉语标准语差别迥异,甚至无法被说闽语其他分支的人所理解。

福州市

中国台湾省的“连江县”(马祖)也使用福州话。今宁德地区所辖的部分县市(寿宁、柘荣、霞浦、福鼎)能听懂。至于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话为第二方言,从闽东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

随着福州向海外移民,福州话也扩散到了东南亚和美国的华人社区中,成为在海外影响力颇大的汉语之一。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其主要原因由汉代、晋代、唐代大规模移民,也有古齐语、古晋语的残留(如福州方言中有现代晋语中的切脚词),这些来源逐渐融合形成了现今的福州方言。近300年来,福州话在语音的声韵母、音变规律、字音的变读方面和词汇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又是极其缓慢的。

特色

从音类来说,古时同一个音类的字福州市

福州地区远古时代,古闽人就在闽江沿岸生活劳作,创造原始文化。在战国后期,越国为楚国所灭,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和繇遂带领部分越古臣民迁徙至福建,并很快与古闽人融合形成新的部族——闽越族,后一度形成南方最强大的闽越国。公元前110年闽越起兵反汉,汉武帝平息叛乱后,以闽越人民风彪悍且闽越之地山势险阻为由,将大部分闽越人迁徙至江淮一带。后来,部分逃避迁徙的闽越遗民在故地重建家园,汉朝在此设立冶县(属会稽南部都尉)。福州十邑

两晋时期战乱频繁,衣冠南渡,中原地区汉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中州古汉语也随之传播到福州地区(现代福州话仍保留许多中州古汉语痕迹),汉人与闽越人进一步融合,闽越族的名称逐渐淡出史书,汉人成为福州地区主要居民,中原方言再次渗透融合进当地方言。

唐初,中州陈元光父子入闽。唐末战乱频繁,中原地区汉人第三次入闽,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建立闽国,建都福州长乐,进一步促进中原方言与当地方言的融合。而福州话大致形成于唐朝,经过500多年,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的福州话逐渐固定下来。

历经数次中原地区汉人入闽,带来不同历史层次的中原汉语,所以福州话中留有上古、中古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许多痕迹(如福州话保存了大量古齐语的痕迹),福州话事实上是中原古汉语的流承。1842年福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福州话也引入了不少英语词汇(如福州话“硬币”叫“硼囝”peing iang,即英语“便士”的音译)。

现状

在清朝末年以前,福州地区基本属于单语社会。辛亥革命之后在福州大力推行国语(普通话),政府不鼓励市民在公共场合、媒体,尤其是校园中使用福州话。

几十年来国语运动导致福州话正在加速地步入濒危语言的行列,尤其在福州市区,由于学校长期使用普通话教学;甚至使用体罚的方式禁止学生在学校说福州话;和不少家长认为说福州话对孩子成长有负面影响,加之外来人口涌入,越来越多的福州年轻人无法使用母语交流。2004年,东南快报记者对福州市区的20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其中9人不会说福州话,占将近半数;受访者的学生中,没有一人会哼唱福州话童谣。近年来,政府和民间人士逐渐开始致力保护福州话。2008年3月16日,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开设福州话节目《攀讲》栏目,此后数年,该栏目获得众多福州市民的喜爱。

在马祖,福州话也面临同样的式微困境。台湾当局于2000年颁布《大众运输工具播音语言平等保障法》,保护福州话在公共场合的使用,并在马祖校园里实施当地乡土语言教育。在福州,福州电视台开播了福州话节目《攀讲》,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左海之声》频率FM90.1于2010年10月开播,这是全国第一个24小时以福州方言为主,专门对马祖播音的广播频率,其中,《福州话、齐来讲》播音员有与听众互动,教学福州话。以上那些都对保护福州话起着积极作用。但闽东一带不以福州话为方言的地区,方言接近福州话,许多共同之处。

在我国方言中,福州话不仅以其历史悠久而闻名,而且以语词丰富、语体多样、语流音变复杂而著称,使许多研究古汉语的专家为之神往。历史上由于中原文化数度入闽,因此福州方言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与当时方产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既保存着上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许多旧痕迹,又保存有不少中古汉语的一些特色,是保存中古音(或称唐音)最多的方言之一,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基本词汇一直为福州方言继续沿用至今。如“筷子”叫“箸”,“儿子”叫“囝”,“锅”叫“鼎”,“你”叫“汝“,“风筝”叫“纸鹞”等等。“其”作为量词,在秦以后的古汉语中已不多见,但却保留在福州话里,而且至今使用还十分广泛,如称“十个”为“十其”,称“十个八个人”为“十其八”。福州话说“下雨”为“桐雨”(或写成“遏雨”),“桐”字源于“掉”,掉从卓,卓福州话念“tok”,转成阳声韵则念成“tong”,俗写成“桐”。丢失福州话说“拍桐”,丢失的丢就是掉,“丢三落四”实是“掉三拉四”。迷路福州话说“趴拢落”,与广州话说“桐失路”是同一类的音理。

日语多用我国中古唐音,如“修理”一词,日语同福州话一样,都念成“锈里”。一会儿,福州话说“仂久”,福清、平潭说“一刻古”。“仂”实是蹑,眼睛一眨的意思。“一刻古”的“古”是闽南话的“久”,而“刻”不是指古代漏壶的一刻,不是计时的词,人死了合上眼了,叫“瞌目去”。“一刻古”也就是“一合眼之久”。一会儿的“会”又是什么意思呢?繁写“会”字底下是锅中间是蒸笼,上面是盖子,是指整套的炊具,会、合同意,故一会儿,也就是“一合眼之久”的意思。“才”福州话念“假”,福清、平潭说“灾”。才写成川字中心加一画,显出水道壅塞以成火灾的意思,既不像《说文》说的“草木之初”形状,也不似《甲骨金文字典》猜的是器具形状。上古的“才”与“在”、“灾”同源,可作伤害或灾害解释。如《屯南》甲骨文有“辛丑贞王甚狩无才”,这里的“才”就作伤害解释。

注:“”内为福州话,()内为翻译,(直接翻译/意思翻译) 。

附加成份的运用词尾拖个“囝”,其是对比较小级别或者迷你型的物体加以修饰,如“椅囝”(椅仔/凳子)、“儿囝”(小孩)、“厝囝”(小房子),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子)或(儿)的虚词作用。 所以就不对父母长辈等名词后加“仔”。

名词所有格 “其”(通常类化为li),如“汝其钱kah兹”(你的钱在这),一般形容词“XX其”(XX的)。

及其常用的程度副词“雅”(很),如经典的一句“汝生雅俊”(你长得很漂亮)。

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完成时态的在福州话中常见如:“我有收着汝其批”(我收到了你的信),

普通话“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式在福州方言中常加上一个介词“共”,例如“我共汝商量”(我和你商量),“我共汝真好哦”(我和你真好/我跟你关系好)。

动词“去”字在福州方言中常用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已成为结果。如“病已好去了”(病已痊愈),“走去了”(溜走了)。

现在进行时 用“礼lē/馁”(正)加在动词前表示,如:“依妈嘎门口 礼/馁 绽衣裳”妈妈在门口正缝衣服)、“依嘎跌礼做甚乇”原句是“”(爸爸在(那儿)正做什么)

宾语提前的现象比较常见,如虾皮买两斤即买两斤虾皮,“碗买蜀一副”就是买一副

表示猜测疑问词后置,如“汝应该故未食暝 啊” (你还没吃晚饭,可能吧/你可能还没吃晚饭)。就相当于语气词“吧”,即(你还没吃晚饭吧)。

在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英国胁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福州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城市向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开放。随后以英国人和美国人为主的西方人在福州开办了大量的教堂和西式学校,大量的英语词汇也随之被引入福州话,比较常见的有如下词汇:

[kʰouʔ˥],名词,大衣,来自于“coat”;

[nɛʔ˥],名词,球网,来自于“net”;

[pʰeiŋ˥˧],名词,油漆,来自于“paint”;

[pʰeiŋ˥˧ ŋiaŋ˧˧],名词,一小笔钱,来自于“penny”;

[tʰɛʔ˥],名词,钱,来自于“take”;

[kɛ˥˧ lo˧˧],名词,“女孩”的幽默说法,来自于“girl”;

[so˥˧],动词,投篮,来自于“shoot”;

[a˥˥ ki˥˧],动词,暂停,来自于“again”。

[ma˨˩ laʔ˥ ka˥],地名,指南洋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来自于“Malacca”;

[la˥˧ ko˥],名词,润滑油,来自于“lubricant”,由英语发音的首个音节加中文“膏”字组成。

福州话内部基本上是以七个声调作为主体或原型,但是部分地区喉塞字舒化后变为八个或九个声调。福州话内部声调类型差别大,可以分为闽县型(市区,闽侯大部分,长乐,连江大部分,永泰靠近闽侯部分),福清型(福清平潭),永泰型(内部分化严重,总体特色是保留有平话西片较古调值,既有与福清相似处,亦有与闽清古田相似处),闽清型,古田型(屏南与之较为相似),罗源型。以下是闽县型。

上表的例字摘自成书于清朝的福州话韵书《戚林八音》。

《戚林八音》把福州话描述成八个声调,此书也由此得名“八音”。但事实上福州话中的上声无法区分阴阳。因此福州话只有七个声调。

阴入字和阳入字(即入声字)以[-k]或[-ʔ]结尾。

除了这七个初始声调,在连读变调中还产生两个新的调值:“21”(˨˩,半阴去)和“35”(˧˥,半阳去)。参见连读变调

同其他汉语方言相比,福州话的连读变调规则非常复杂。闽县型变调较为简单,后字不能变调(此点与漳泉话类似,但是规则较之复杂许多),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词语时,最后一个字永远不变调,而其他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变调。譬如,“独”、“立”、“日”这三个字都是阳入字,调值都为“5”,分别读作[tuk5]、[lik5]和[nik5]。当它们组合成词语“独立日”后,“独”变调为“21”,“立”变调为“33”,因此整个词读作[du21 li33 nik5]。余下的类型不但前字能变调,后字也能变调,例如福清闽清上声调值都是33,但是上声做后字时可以变作53或42,例如米粉,单字调都是33,变调后是mi21 hung53.以下是闽县型的变调规则。

双字连读变调规则见下表(竖列代表前字,横列代表后字):

阳平, 53
  阳入, 5

阴去, 213
  阳去, 242
  阴入,24

阴平, 55
  阴去, 213
  阳去, 242
  阴入乙,24

阳平, 53
  阳入, 5

上声, 33
  阴入甲,24

阴入甲是以[-k]结尾的阴入字,阴入乙是以[-ʔ]结尾的阴入字。[2] 

文白异读的现象很经常在福州话中出现。通常白读出现于口语词汇,文读用于读书音,但是不绝对,例如口语touk5 yong55 ngang55就是突然间,在闽剧中相公的公用的确实白读。

福州话有十七个声母。

上表的例字也同样来自于《戚林八音》。

闽县型以及福清型的母语者一些中青年的使用者无法区别[n]声母和[l]声母。例如“老”和“闹”都可以读作[nau],也可以读作[lau]。多数人是将[l]并入[n],也有人二者皆可。

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福州话不存在诸如[f]或[v]这样的唇齿音。

[β]和[ʒ]被添加斜体,因为它们只存在于连音中。参见下文。

声母类化是福州话非常典型的性质之一。当双字或双字以上组合成词时,首字声母从不变化,而其他字的声母往往会发生浊化或鼻音化以匹配前一个字的韵尾。

[p]和[pʰ]变化为[β];

[t]、[tʰ]和[s]变化为[l];

[k]、[kʰ]和[h]变化为零声母(无[ʔ])

[ts]和[tsʰ]变化为[ʒ];

[m]、[n]和[ŋ]不变化。

[p]和[pʰ]变化为[m];

[t]、[tʰ]、[s]和[l]变化为[n];

[k]、[kʰ]、[h]和零声母变化为[ŋ];

[ts]和[tsʰ]变化为[ʒ];

[m]、[n]和[ŋ]不变化。

下表是福州话的元音音素,其中的六个圆唇元音被添加了黑体。

上表的元音音素连同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组合成福州话的韵母系统。

上文提到过,福州话理论上存在两套入声韵尾[-k]和[-ʔ]。但对于大多数使用者而言,这两套韵尾只有在连读变调和声母类化中才可以区分开。因此,大多数语言学者认为[-k]韵尾已经从福州话中消失。

在上表中,所有的韵母都是以松紧配套的形式出现的:左边的韵母叫做紧韵,右边的声母叫做松韵。松紧韵和声调联系紧密。阴平、上声、阳平和阳入字为紧韵字,而阴去、阴入和阳去字为松韵字。在连读变韵时,松韵字会伴随着变调而把它们的松韵转变为其相对应的紧韵。

例如,“福”是个阴入字,读作[houʔ],“州”是个阴平字,读作[tsiu]。当两个字组合成词语“福州”时,“福”的调值从“24”变为“21”,同时它的韵母也从[-ouʔ]变为[-uʔ],所以这个词读作[huʔtsiu]。而在“中国”一词中,“中”是个阴平字,因此尽管存在从“55”到“53”的变调,它的紧韵却不会再发生变化。

注意,福州话中的松紧变韵只是韵母元音音值上的变化,并非松喉元音与紧喉元音的交替。在正常语言环境中,福州话中所有的元音都是松喉元音。

松紧变韵是福州话独特的现象。这个性质使得福州话古奥难懂,甚至无法同其他闽语彼此交流。

闽语群都同源,不管是词汇还是语法上,比如说“人”字,所有闽语的白读都是训读为“侬”,等等。

中原移民在西晋末年迁入福州的过程中,第一站是现今的南京和镇江,另一部分人经过浙江来到了福建,落脚点在宁德、福州和泉州,另一支从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福州。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闽江流域的下游,当时中原人南下的人群最南的只到泉州晋江流域上游,当时还没有漳州。 (当时还没有漳州, 并且人数极少,西晋南下的移民主要集中闽江下游-福州,而少部分在闽江上游是闽北-建州和晋江流域上游-泉州惠安) 福州地区还有晋安、青州、怀安、洛阳、长乐、长安、汾阳、华阳、东关、西关、南阳、燕阳、阡中、林阳、太平港、万安、虞阳等地名,今天还保留长乐、长安、晋安、汾阳、东关、西关、青州、阡中、南阳等地名。

福州话的白读比闽南话的白读更加久远,福州话的白读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比如福州话白读词汇的“犬”khen,而闽南话是“狗”kau,同样代表“狗”的意思。 福州话讲“寻”sim(福州话也有用“揣”,读音为tshuei),而闽南话讲“揣”tshue,同样代表“找”的意思。 闽南语和闽东语的分化应该是在唐代,闽南语的文读主要来自七世纪唐音,而闽东语的文读主要来自十世纪唐音,所以像撮口呼字,两者就很容易看出区别来。 并且,由于福州受官话影响较深,可以看出,福州话口语中的许多常用词汇都与古代汉语息息相关,许多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上面所分析的福州话特有的词汇表明其与《诗经》《左传》的关联性远超过其与《楚辞》的关联性,显示福州人的祖先来自河洛地域。

在《诗经》各篇中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诗经·邶风》和《诗经·鄘风》的出现。众所周知,历史上从中原向福建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西晋末期的308 AD(公元),即所谓“衣冠南渡”,或称“八姓入闽”。所谓“八姓”系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其中的林、陈、郑与唐朝末期892 AD 入闽的王氏共同构成二十世纪初福州的四大姓氏。当时有“林陈一大半,王郑满街摆”之说 (“王郑”在福州话中与当地的一种叫“黄弹”的水果同音)。福州话的形成相信就发生在“八姓入闽”的前后。据传,林为比干之后,周武王在克商之后赐此姓氏,源于河南牧野;黄源于黄国,在河南潢川一带,亡国后以国为氏;陈为舜之后,源于陈国,周武王所封,都河南淮阳,亡国后以国为氏;郑为周王室的一支,在河南新郑,郑亡国后以国为氏。这三大家族均来自于河南,而邶和鄘也就在豫北的汤阴一带,与“八姓”之首的林氏发源地咫尺之遥。由此可见,福州话受到河南特别是豫北一带的古方言影响是合乎逻辑的。 用福州话朗读唐诗也是和韵的,证明福州话音系并不来自古越语。

以下仅仅举出一些古体诗与词,要求通韵或和韵都可以,可见普通话和福州话都是以古汉语音系为主要演变对象的。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普通话中是 (者zhe-下xia),通韵;在福州话中则是 (者[t¢ia]-下[kia]),合韵。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在普通话中是 (山shan-间jian-关guan-湾wan-还huan-颜yan),全部通韵;在福州话中则是 (山[sa崁-间[ka崁-关[kua崁-湾[ua崁-还[hua崁-颜[愁崁),合韵。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在普通话中是 (声sheng-情qing-征zheng),通韵;在福州话中则是 (声[si崁-情[t¢i崁-征[ti崁),合韵。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在普通话中是 (纷fen-云yun-闻wen),通韵;在福州话中则是 (纷[hu崁-云[hu崁-闻[u崁),合韵。

上述古诗在福州话,普通话中都是通韵的。也有一些古诗在福州话或者普通话均不合韵的例子。

大部分的福州话词汇都来自于古汉语,因此都可以用汉字写出。许多用福州话撰写的作品也都是用汉字书写的,譬如《闽都别记》(平话字:Mìng-dŭ-biék-gé)以及清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在福州发行的汉字版本的《圣经》。但是汉字作为福州话的书写系统,有许多缺点。

首先,福州话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汉语词汇,这些词是无法用常用的汉字写出的。譬如否定词“mâ̤”,就没有一个通用的写法,其用法及发音相当于闽南语的“bē/bōe”(通常写作袂、𣍐),可能是用源字。有的人把它写作同音字“卖”,但是“卖”的意思和它却毫无关联。有人以“袂”借音书写,也有人创造由“勿”和“会”组成的“𣍐”,但是“𣍐”却没有被大多数字体所收录。

其次,由于缺乏乡土教育,几乎所有福州话的使用者都处于福州话文盲的状态。他们认为方言无法用汉字写出,而只有普通话才能用汉字写出。因此当他们书写福州话时,往往通过普通话的近似发音来错用汉字。比如,“会使(â̤ sāi)”一词(意思是“可以”)通常被写作“阿塞”。

平话字(Bàng-uâ-cê),也称作“福州话罗马字”(Hók-ciŭ-uâ Lò̤-mā-cê),是19世纪早期来福州的英美传教士根据福州话韵书《戚林八音》设计出的一种罗马化文字,英文也称作“Foochow Romanized”。平话字从最初的方案到标准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于19世纪下半叶定型。

在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平话字一度兴盛于福州话通行区的教会内,《圣经》、《赞美诗集》以及大量的传教作品都使用了平话字。一些教会学校将平话字学习列入课程当中,比如福州陶淑女中和格致书院。在当时,福州本地百姓会说官话会写汉字的人很少,而相对易学的平话字便成为了信徒书写母语的首选。

和闽南语白话字不同,平话字从未走出教会的圈子步入民间,而且即便是教会的人,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平话字。随着近一个世纪来的国语运动的发展,如今,平话字已然为人所遗忘。出版于1908年的平话字《圣经》

历史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福州作为最早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成为了欧美传教士纷至沓来之所。但在当时的福州,百姓既不会汉字,也不会官话,为了在这里高效地传教,研究并掌握本地的语言便成了这些传教士的当务之急。平话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文献可考的最初设计者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美以美会来到东亚的第一批传教士之一的怀德牧师,他在1847年9月7日到达福州。他引入了一套被称之为“William Jones音标”的记音系统来记录福州话的读音。这套记音系统全部采用拉丁字母,特殊的元音音素通过在拉丁元音字母上方添加特殊符号表示,例如,用à表示[ɛ]、ë表示[ø]、ö表示[ɔ]、ü表示[y],等等。这套记音系统已经具备了罗马文字的雏形。但由于特殊记号都被标记在字母的上方,所以这种记音方案无法标示字的声调。后继的传教士和学者——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麦利和、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摩嘉立(在福州生活了半个世纪)、E. H. Parker(英国外交官)等诸人又不断地简化、规范并丰富琼斯音标。为了使这套方案能真正充当文字使用,圣公会传教士爱尔兰人史荦伯做了一项重要的调整:将所有的特殊符号统一成两点并置换到元音字母下方,另根据福州话的调值为七个声调分别设计了声调符号,标记于每个字主元音字母的上方。这样,平话字就完全脱离了琼斯音标的胎盘,作为一款正式的罗马文字问世了。

闽剧(Mìng-kiŏk),也称作福州戏、福青戏,是用福州话演唱、念白的福建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以福州市为中心的闽东地区,也传播到闽北、闽中以及台湾和东南亚各地。闽剧形成于清末,兴盛于民国年间。

唱腔和乐器

闽剧的音乐唱腔由粗犷激越的“江湖调”、通俗平畅的“洋歌”、典雅婉约的“逗腔”以及清新活泼的“小调”这四大类组成,其中前三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阳腔、昆曲和徽调的影响,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形式,后台帮腔叫做“掏岭”。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

江湖调常用曲牌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等,具有声调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尽的特点。

洋歌调主要曲牌可分为“大介大牌”、“中介大牌”、“大介盘答”等。其中人一人独唱的称为“大牌”,两人或三人对唱的称为“盘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区别在于起介(开头鼓锣)的不同。

逗腔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依”等虚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岭》、《宽板》、《急板》等。

小调系本地和外地传入的俚歌俗曲,十分丰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小调也从徽戏、京剧吸收了一些成分。

辛亥革命后,不少京剧艺人转入闽班教戏,所以闽剧音乐也吸收了皮黄调。

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而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

闽剧介头(打击乐过门),是综合了江湖、平讲、逗腔、唠唠,以及本地民间音乐“十番”的锣鼓介头发展形成的。所有介头较有地方色彩,武场吸收京剧锣鼓经较多,但打法上不尽相同。

闽剧主要管弦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小锣,大、小钹,磬等。

角色行当

传统闽剧的场面一般只有七个人,俗称“七条椅”。

闽剧各行当的道白大量吸收福建民间儿歌、俚语、谚语、歇后语等,乡土气息浓郁。

早期闽剧的角色分行比较简单,儒林班、平讲班的行当由生、旦、丑三个角色构成“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 增加到七个,曰“七子班”,再到九个,称“九门数”。随着行当的细致化,又逐渐发展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

剧本

闽剧剧本大部分是以汉字为载体,用福州话写成,是福州语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大量福州语的歌谣俗谚等都被写进了闽剧剧本中,而许多闽剧中的台词又反哺了福州语,成为福州谚语、歇后语的来源。福州的民俗和民间故事往往和闽剧剧本相互渗透。许多闽剧剧本都采用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在近现代闽剧剧本的创作中凡是遇到福州话中未考本字的字或作者不了解本字的情况,往往用近音字来代替。

1、告一声老家 孙新凯词 章绍同曲 胡薇唱

2、出门就像一条龙 潘德铭词 史荣曲 胡薇、许振旗唱

3、金厝边,银乡里 陈晓岚词 沈宝钢曲 福州市曲艺团唱

4、八月十五月光光 洪可人词 赖董芳曲 李定河唱

5、老乡 林澍词 林荣元曲 许振旗唱

6、七遛八遛,还是福州 闽莺词 史宗毅曲 胡薇唱

7、莫生气 凡锳改词 陈志强曲 朱凌琦唱

8、日头出山,我妹后生 庄理词 史荣曲 黄哲恒唱

9、我帮你,你帮我 晓歌词 陈泽铭曲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唱

10、天堂的一半在人间 刘琼词 施雅曲 胡薇唱

11、城市表情 黄锦萍词 李式耀曲 许振旗唱

12、回老家听雨 夏雄词 林鸿坦曲 曲波唱

13、玫瑰妹妹 林澍词 肖山曲 李定河唱

14、会做才有卜 林澍词 陈新国曲 许振旗、陈静唱

15、爱情雨 翁朝霞、陈宜通词 陈宜通曲 曲波、李瑜唱

16、福建好地方 刘琼词 骆季超曲 杨明玉等唱

17、酒歌 林光耀词 葛清曲 葛清唱

18、三月三,青麦蒜 秦戈词 章绍同曲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唱

19、福州,我的故乡 黄锦萍词 葛礼道曲 严凌唱

20、老乡 林澍词 张含弓曲 曲波唱

21、爱情雨 翁朝霞词 袁荣昌曲 许振旗唱

22、八月十五月光光 洪可人词 李杰曲 陈琼唱

23、好朋友 吴苏宁词 林泉曲 许振旗唱

24、水乡人家 孙新凯词 李式耀曲 曲波、柯羽唱

25、出门就是一条龙 潘德铭词 李向京曲 李家回唱

26、兄弟 吴冬梅、杨彤词 蒋舟曲 曲波唱

27、大拇哥NO.1 林芸生词 赖董芳曲 阮以钦、林培新等唱

28、含笑花 陈侣白词 张含弓曲 李瑜唱

29、肯做都会发财 陈宏轮词 王文麟曲 许振旗唱

30、月圆圆挂天边 齐梅词 何群茂曲 郑申捷等唱

31、回老家听雨 夏雄词 张卓娅曲 胡薇唱

32、你来山花笑 邹友开、黄如论词 浮克曲 胡薇唱

33、叫我如何心不醉 邹友开词 孟庆云曲 胡薇唱

34、海连江 黄如论词 戚建波曲 胡薇唱

35、老家 孙新凯词 付林曲 许振旗唱

36、孔雀东南飞 邹友开词 苏一曲 许振旗唱

37、水中间(歌曲很好听) 词:魏德泮曲:肖山 演唱:肖山

38、再苦也是甜(歌曲很好听)词:赖董芳 曲:一乐晴天 演唱:林迪

39、幸福之州 (有望成为福州市市歌)词:化方 曲:徐沛东 演唱:谭晶

闽剧剧本、《闽都别记》、《戚林八音》、《Dictionary of the Foochow dialect》戚林八音

注:以下左边是福州话的发音,用普通话读音模拟表示,1234 表示音调为第几声。右边是对应的意思,最右边是汉字写的福州话。

福州话--虎就瓦

1、绑3瓦4--平话--平话

2、虎3纠2--福州--福州

3、糗3gi1--手机--手机

4、空1丢4--空调--空调

5、电4咯1--电脑--电脑

6、电4哇2--电话--电话

7、依4姆1--老婆婆--依姆

8、依4叠2--小弟--依弟

9、冲1命4--聪明--聪明

10、呀1摸3没2--很没意思--野无味

11、魔3带4野3--没事--无事计

12、卡1溜4--玩--跤遛

13、giang4--走--行

14、口3--去--去

15、点2ne1--哪里--底呢

16、两3哦1--小孩--伲囝哥

17、阿2白2--知道--会仈

18、慢4--晚饭--暝

19、倒3--午饭--昼

20、架1--早饭--早

21、些1慢4--吃晚饭--食暝

22、共3趴1---很会吹牛--真奅

23、载1--纸--纸

24、醒3应4蛮2--神经病--神经病

25、拱3趴1--吹牛,胡说八道--讲奅

26、亚3力4矮4--很厉害--野厉害

27、呀1霸3--很厉害--野霸

28、卡3拉1掐1--自行车--骹踏车(脚踏车)

29、女3山1压1仲3-你长得很漂亮--汝生很俊

30、捞4马1--老婆--老妈

31、老4货3--老头--老货

32、搭1诺1--茶叶--茶箬

33、女3现4类2虎3纠1侬3啊3--你是福州人的吗--汝是伓是福州人啊

34、赛3女1供1--还要你讲--使汝讲

35、哪3(mong)2--笨蛋--纳闷

36、哩1套4--太阳--日头

37、些3大4--喝茶--食茶

38、酱4类2--就是--正是

39、磨3罗4塞1--没用--无乇使

40、就4类2种2碗1--就是这样--就是总款

41、歪1妹4灾1度4糗3柔2捞3哇1--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我目滓都笑露了哇

42、吗1--抓--扌马

43、送4爬2--打架--相拍

44、卡1鬼3哦1--太贵了--恰贵去

45、呀3锈4崴3--好可怜--野受怪

46、1颠4土--电池--电涂

47、间1包1--钱包--钱包

48、梭3拔2--一百--蜀百

49、餮4(tie)--哭--涕

50、糗3--笑--笑

51、居1--书--书

52、亚3业1--很热--野热

53、罢1山1--爬山--爬山

54、干4摞2--监狱--监牢

55、居1呆1--书呆子--书呆

56、哇1--袜子--袜

57、扣3--裤子--裤

58、播3--布--布

59、烤3--扣子--扣

60、麻3戳2--麻将--麻雀

61、举1--水--水

62、嘎4追1--胶水--胶水

63、蛮1摸1--晚上--暝晡

64、假3涝4--早上--早头

65、呀2越2--很累--野蒻

66、印4乃1--不用--伓使

67、啊2乃1--可以 好--会使

68、餮4(tie)来2喔1- 撕掉--扯掉去

69、缓3养3绿4--土豆(马铃薯)--番仔薯

70、丙1锅1--苹果--苹果

71、巴1悠1--香蕉--芭蕉

72、比1霸4--枇杷--枇杷

73、举2果1--水果--水果

74、居1川1--聚餐--聚餐

75、猜1套4--萝卜--菜头

76、股3拦1--鼓山--鼓山

77、博3博3--本子--簿簿

78、载3晕1--纸巾--纸巾

79、野2样2--椅子--椅囝

80、逃3握2--头发--头发

81、妹4载1--眼泪--目滓

82、妹1揪1--眼睛--目睭

83、妹1Mo4--眉毛--目毛

84、囚1--手--手

85、涛1命4--透明--透明

86、些1纠1--喝酒--食酒

87、必4悠3--啤酒--啤酒

88、公1高1--公交车--公交

89、星1央1--老师--先生

90、贴1嘎3--铁架--铁架

91、应1态3-永泰--永泰

92、浪1病4--南平--南平

93、哈4坡1--霞蒲--霞浦

94、三1命4--三明--三明

95、虎3枪1--福清--福清

96、敏傲3--闽侯--闽侯

97、撒1莫1--蟑螂--虼 祟蚤

98、尾3冷1干1--卫生间--卫生间

99、难3矮3--男人--男介

100、驴1矮3--女人--女介

101、赔3--鼻子--鼻

102、打悔gi1--打火机--打火机

103、秋2载1--手指--手指

104、卡4载1--脚趾--骹指

105、梭3咧4--钥匙--锁匙

106、塔3--抽屉--屉

107、老1另1--楼上--楼顶

108、老4啊2--楼下--楼下

109、ko3居1--考试--考书

110、相1音1--声音--声音

111、乱4ZO3--乱做--乱做

112、老1胎1--楼梯--楼梯

113、MUI3KEI3--煤气--煤气

114、tiang1go1--听歌--听歌

115、卡3莫1养--窗户--坎门囝

116、拉3扭2--拉小便--拉尿

117、拉1塞1--拉大便--拉屎

118、捅4--糖--糖

119、凉1do3o4(do3o4快速连读)--领导--领导

120、鬼TA4 -- 几只 --许几只

121、西1干1--时间--时间

122、哦3印4与1--学英语--学英语

123、末4--没、没有--无

124、欧2--有--有

125、卡3利4--快点--快仂

126、咩2白2--不知道--勿会 仈

127、亿4颜4--医院--医院

128、拔2乞1--白痴--白痴

129、西1弄4--市场--市场

130、hian4lie2--兄弟--兄弟

131、雅3蛙1--很自敖--野活

132、投3--桃子--桃

133、给2--桔子--桔

134、利4--梨子--梨

135、赛1哇1--西瓜--西瓜

136、温1耐3--菠萝--黄莱

137、博1啰4--葡萄--葡萄(读音近似普通话的“菠萝”)

138、雅3告4--很滑头--野猴

139、义4搂3--味精--味素

140、透4--糖--糖[1] 

141、凑3--醋--醋

142、县4--盐--盐

143、西1右4--酱油--豉油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邱淑珍 史蒂夫·福里斯特 徳井义実 张献民 谢伟才 阿诺德·科派尔森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布鲁思·麦勒 朴春 景冈山 雅克·拉兰德 许亚军 蔡珩 阿伊·阿什顿 龙刚 胡军 高耀太 李芳雯 弗兰克林·夏夫纳 夏之光 反萨德 1982-01-25 女子打造 伊安·派特莱拉 青光眼 方皓玟 UEE 《无法律师》 乔安娜·高茵 脱裙门 qq空间 亨利·温克勒 5年 政要 铁核桃之无间风云 布鲁诺·坎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