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襄城区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2

[摘要] 襄城区,隶属于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襄阳市城区南部,汉江南岸。截至2012年,全区辖乡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6个,村委会123个、社区居委会48个,住户15.18万户,总人口

襄城区,隶属于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襄阳市城区南部,汉江南岸。截至2012年,全区辖乡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6个,村委会123个、社区居委会48个,住户15.18万户,总人口50.5万人。襄城区始筑于汉初,是历代州、郡、路、道、府、县的治所,为襄阳市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是全市...

襄城区,隶属于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襄阳市城区南部,汉江南岸。截至2012年,全区辖乡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6个,村委会123个、社区居委会48个,住户15.18万户,总人口50.5万人。[1] 襄城区始筑于汉初,是历代州、郡、路、道、府、县的治所,为襄阳市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襄城区工业基础薄弱。2012年,襄城区地区生产总值24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1] 

春秋战国时期,先为楚下邑,后又于今襄阳城置北津戍。秦,襄阳属南郡。

西汉初年设襄阳县,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邔县以北的地区。境内万山以东属南郡襄阳县,万山以西属南阳郡邓县。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襄阳县。王莽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复称”襄阳”,仍属荆州南郡。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置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

曹魏、西晋时,仍属荆州襄阳郡。东晋时以襄阳侨置雍州。 今日襄城

南北朝时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襄阳从荆州划出为侨置雍州的实土,州治在襄阳城内。南齐沿仍。梁朝时萧詧以襄阳降西魏,西魏改称襄州,置总管府。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襄阳县。北周沿仍。

隋文帝时属襄州襄阳县。隋炀帝时属襄阳郡襄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贞观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阳城内,属山南道襄州襄阳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襄阳城内)襄州(天宝时改州为郡,乾元时复称襄州)。

五代时,属山南道(实即山南东道)襄州襄阳县。

北宋时,属京西南路襄州襄阳县。宣和元年(1119年)属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县。南宋绍光五年(1135年),”省邓城,入襄阳”,襄阳县辖境扩展到汉水以北,仍属襄阳府。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属江北河南行中书省襄阳路襄阳县。

明洪武初年,属湖广行中书省襄阳府襄阳县。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崇祯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一度改称襄阳为襄京。

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属湖北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襄阳府,初属安襄郧荆道襄阳县,后改属鄂北道襄阳县。

民国三年(1914年)属湖北省襄阳道襄阳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于省。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湖北省鄂北行政公署襄阳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设行政督察区,属湖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襄阳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公署襄阳县。1948年7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发动襄樊战役,随即攻克襄阳城。[2-3]   

襄城区在全省地域分异规律上属鄂中丘陵区,由低山、岗地、河谷平原三个土地单元构成。平面形状呈不规则三角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和西部多山丘,临江为沙洲地,海拔高度460—58米之间,平均海拔67米。[4] 

襄城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春季冷暖无常,大风多,夏季降雨集中,易涝易旱;秋季降温迅速,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雨,严寒期短。全区年平均气温15℃—16℃,极端最高气温达40℃,极端最低气温曾出现-15℃。全区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年无霜期228—249天。全区年平均相对湿度76%,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光照充足。[4] 

2005年末,全区土地总面积102.7万亩,其中耕地22.65万亩,占总面积的22%;旱地10.7万亩,占总面积10.4%;沙洲地4.9万亩,占总面积的4.8%;林地19.44万亩,占总面积的18.9%;水域面积4.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28%。全区土地结构多样,土质相差较大,可利用土地少,人均土地面积2.078亩。

区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资源年平均14278万立方米,主要由降雨和水库拦截地表经流产生。区内共有水库48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4座,小(二)型42座,堰塘850口。回龙河水库总库容2995万立方米,渭水水库总库容2040万立方米,蓄水总能力8960万立方米。常年蓄水量4200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7亿立方米,水层厚约70米,埋深4—12米。

全区境内有生物资源310多种。其中:植物类约20个种类,木本植物160种,草本植物47种。植物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雪松、杉树、柏树、杨树、柳树、紫穗槐、香椿、臭椿、青苹、红苹、野山渣等,较为珍稀的植物有银杏、水杉、花红等。动物类约85种,以人工饲养动物为主,兼有野生动物50余种。鸟类以乌鸦、喜鹊、斑鸠、画眉、杜鹃居多。水产有鱼类资源50多种。其中:鲤科鱼31种,如:青鱼、草鱼、鲢鱼、鳊鱼及虾、龟、泥鳅、牛蛙等水生动物。

区内探明的非金属矿藏资源有硅石、石灰石、白云石。其中:硅石主要分布在雄鸡山、扁山、仙家山大约9华里的矿带。全区工业品位达99%以上,储量300万吨;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岘山,真武山、磨旗山储量约1497万吨,石灰石年开采量达60万吨。白云石主要分布在铁帽山、扁山。[4] 

1949年1月,中共桐柏区党委决定成立襄樊市爱国民主政府,领辖襄、樊二镇,划襄阳城为襄樊市襄城区,并建立襄樊市襄城爱国民主政府。境内泥咀、尹集、欧庙、李刘集设4个区(以后并为泥咀、欧庙两个区),隶属桐柏公署襄西办事处。1949年5月,襄樊市政府、襄西办事处撤销,并入襄阳县爱国民主区政府,遂改称襄阳县襄城爱国民主区政府;1949年10月,改为襄阳县襄城区人民政府,辖襄阳城和城郊的庞公、观音、檀溪、刘河、杨河、中心6乡。

1950年5月,恢复襄樊市,改称为襄樊市襄城办事处,下辖延北、延中、东正、西大、延南5个街政府。1954年6月,改称为襄樊市第一办事处;1956年8月,改称为襄樊市襄城街道办事处。1960年6月,建立襄樊市襄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9月,成立襄樊市襄城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6月,撤销公社革委会,改建为襄樊市襄城街道办事处。1981年3月,襄樊市襄城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襄樊市襄阳城街道办事处。1983年12月,襄樊市实行市管县体制,设立襄城、樊东、樊西、郊区四个县级建制区。襄城区辖东街、南街、中街、北街、红花园、闸口、西街、老龙堤、胜丰路、荆州街、四季青、檀溪、洪桥、宏伟、新村、青山15个居委会。辖区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2.5万人。

1995年10月,国务院批复撤销襄樊市襄城区、樊西区、樊东区、郊区,成立襄樊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城区在原来基础上新划入汉水流域以南的原郊区的檀溪、尹集、庞公3个乡。1995年,襄城区辖王府、庞公、昭明、余家湖、隆中、檀溪6个街道办事处和尹集乡。2001年12月,撤销余家湖办事处。2002年1月,原襄阳县欧庙镇、泥咀镇划入襄城区管辖。2002年末,襄城区辖王府、庞公、昭明、隆中、檀溪5个街道办事处和尹集乡、泥咀镇、欧庙镇3个乡镇。2003年11月,泥咀镇更名为卧龙镇。

2006年底,襄城区辖1乡、2镇,5个街道办事处。2008年12月,成立余家湖街道办事处。[2] 

王府街道

70100人

辖13个居委会:王府口、仲宣楼、民主路、西街、擂鼓台、冯家巷、陵园路、长虹、绿影壁、红花园、凤雏、檀溪、铁佛寺

昭明街道

54800人

辖12个居委会:杨家花园、新街、昭明台、马王庙、卉木林巷、荆州街、大北门、中山巷、四季青、东门、苏家园、闸口

庞公街道

82600人

辖5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胜利街、南丽、文昌门、王家洼、庞公祠、洪庙、涂家巷、孙家巷、河心、杨家河、十家庙、观音阁、钱营、水洼

檀溪街道

44700人

辖4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惠苑、虎头山、万山、顺安山、檀溪村、麒麟村、营盘村

隆中街道

29600人

辖1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千山、贾洲村、花栎木店村

卧龙镇

83100人

辖2个居委会、45个村委会:卧龙、新集、街西、街东、新建、东合、光明、毛梁、薛梁、谭庄、高湾、胡巷、袁巷、屠巷、黄河、魏湾、华岗、玉皇、白马、青山、回龙、梁家、徐台、当华、大堰、姚河、西乡、金桥、鄢洲、横岭、洪庙、莲花、朝阳、毕庙、官山、晏湾、杨井、云岫、岗庙、姜新、隆林、牌坊、观音、木桥、尤河、闻畈、平桥

欧庙镇

114900人

辖2个居委会、61个村委会:欧庙、新街、河村、张东、梁东、梁西、陈河、刘口、曾垴、康湾、石湾、李湾、李垴、桃园林、大洲、肖洲、大营、散湾、枣林、赵庄、漕湾、周营、李刘集、莫康、贺店、章洲、潼口、黄桥、文垴、柳林、卢畈、王沟、邹湾、千弓、卸甲山、聂营、卞岗、熊庙、康咀、庞岗、黄龙观、王树岗、江庙、褚庙、涂沟、赵山、新街、王岗、西湾、鲁衙、何湾、刘庄、橡树、付岗、徐湾、黄冲、孟湾、九屋、杨集、梅岗、闫咀、张西、郭河

尹集乡

11700人

辖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尹集、尹集、姚庵、白云、凤凰、青龙、肖冲、江垱

至2006年,全区户籍总人口14.3万户,4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万人,未落常住户口1.46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5.02万人,女性24.0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率为11%。全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91人。全区境内居住以汉族为主,同时有28个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区内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锡伯族、朝鲜族、苗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白族、水族等约3100余人,其中以回族、土家族、满族居多,占总人口数0.67%,主要聚居地王府办事处、庞公办事处、南街社区。[5-6]   

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4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14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6.6:34.9:58.5。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1.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完成区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亿元,增长43.0%。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8.87亿元,增长18.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1] [7] 

2012年,全区农业耕地面积为17760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946公顷,其中小麦面积12727公顷,主要分布在一乡两镇各村和余家湖办事处大部分村落。全区水稻面积种植为10480公顷,主要分布在卧龙镇西部地区及新集所有村落、欧庙镇法龙所有村落及余家湖大部分村落。全区农林牧副渔业实现总产值2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区农业总产值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2012年内,全区双低油菜、优质稻板块面积分别为1588公顷、10048公顷。全区新增农民合作社130家,总数达到327家。全区有122个村集襄城区现代农业观光园

201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5.03亿元,同比增长13.7%;增加值为66.23亿元,同比增长12.7%;利税14.45亿元,同比增长52.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内新增7家,总数达到56家;实现产值142.3亿元,增加值为53.42亿元,利税4105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11.5%和10.1%。全区新增亿元企业7家,总数达到25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先后完成投入10000万元,实施了1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

201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623682万元,同比增长7.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276610万元,同比增长27.2%。[1] 

全区共有科研机构13个,各类科研人员6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80人,中级职称2000人。区属科研机构2所,科研人员22人。全区实施科技攻关项目31项,开发科技新产品44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成果42项。全区争取科技扶持资金652万元,高新科技企业11家,申报各类专利321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全区获各类科技成果奖21项,共有11项重要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2005年,区投入科研经费978万元。区农业科研所、棉花原种场从中国农科院安阳棉花研究所和荆州农科院引进优质双抗棉亲本,中棉所29号、D180人工杂交制种,培育出高抗棉铃中、红棉虫、高抗枯萎病、高耐黄萎病的中棉29号F1、D180f1新型棉种,被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2012年,襄城区属各级各类学校72所,比上年增加5所。其中初级中学11所,在校学生8076人,在任教师896人;小学35所,在校学生15383人,在任教师1135人;幼儿园(含托儿所)25所,在园幼儿8348人;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167人,在任教师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5%。[8] 

全区建有广播站(电)台4个,文化馆(站)9个人。大型图书超市一座。全区有市级图书馆2家,小型图书馆13家。

襄城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0家,开设病床271张。其中二级甲等医院1所,一级甲等4所。村级卫生室195家,个体诊所13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家,总计有专业技术人员957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师17人,中级148人,初级273人,离退休职工155人。全区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年门诊136870人次。区属襄樊市四医院和七个乡镇卫生院设置职能科室比较完善,开设有内儿科、中医科、外科、骨科、妇产科、五官科、针灸理疗科、皮肤科等。医院配有B超机、心电图机、洗胃机、X光机、彩色经颅多普勒、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多功能口腔治疗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立式麻醉机、同步呼吸机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同时设有空调房,能够开展胆囊摘除、脾脏切除、胃大部切除术,结石取出术、子宫全切、剖宫产术,附件肿瘤摘除,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和各种骨折复位等大中型手术。

此外,辖区还有以襄樊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为代表的其它各种类型医疗卫生机构24家,其中:有二级甲等医院两家[襄樊市妇幼保健医院、航空工业襄樊医院(364医院),专业医院4家(襄樊市博爱医院、襄樊市安定医院、襄樊市职业病防治医院、襄南监狱医院)、厂矿职工医院7家,拥有卫技人员2475人,病床1820张。

全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广德等多宝佛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含国家级1处)即绿影壁、夫人城、襄阳城、古隆中诸葛亮故居、广德寺多宝佛塔、李曾伯纪功铭、襄阳城与护城河。

夫人城

夫人城位于襄阳城西北角,是襄阳城墙的组成部分。1956年,夫人城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至1987年,襄樊市人民政府先后维修了夫人城墙,并在城台了建一纪念亭,内设韩夫人石雕像。2000年再次进行维修和装饰,并在夫人城西北面修建了夫人城广场。

仲宣楼

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是纪念东汉末年大文学家王粲的纪念性建筑,现为襄阳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刘备马跃檀溪处

刘备马跃檀溪处位于襄阳城西南1.5 公里的九宫山(又名真武山)东麓。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为表之妻弟蔡瑁等谋害,因乘”的卢”马从襄阳西门逃越檀溪。今檀溪外有一小圆形深坑,传为”的卢”马跃檀溪时蹄印。[9-10]   

昭明台

昭明台又名山南东道楼,位于襄阳城中心,跨北街西南而建。1993年底,襄樊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以北50米处重建,但风格与原貌有所变化,仍定名为昭明台。[11] 

广德寺与多宝佛塔

广德寺与多宝佛塔坐落在襄阳城西、隆中东侧的一块平地,原名去居寺,系汉唐以来的古刹。寺院呈长方形,四周辟有护寺河,东、南、西三面有青山环绕,北面可远眺汉水。广德寺与多宝佛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 

岘山寺和摩崖题刻

岘山寺和摩崖题刻地处襄阳城南,大约在西晋咸宁末或太康初年间所建,抗日战争期间被毁,遗址题刻尚存。[13] 

绿影壁

绿影壁座落在襄阳城内东南隅,是明代英宗正统元,襄宪王朱瞻自长沙徙封襄阳而建在王府门前的照壁。影壁面北而立,由底座、壁身和顶盖三部分组成,全长25.12米,厚1.6米。壁身分为三堵,呈凸字型,中堵长12.2米,高约6.6米;东西两堵各长6.46米,高约5.5米。绿影壁与北京北海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和河南襄城文庙影壁并称为中国四大影壁。

襄阳北街

襄阳北街是襄阳城内十字街至临汉门的一条传统街道,全长904米,囊括了昭明台、铜堤巷、单府、单祠、 杨家花园及临汉门等名胜和古建筑,是古襄阳城传统文化风貌的重要组成部门。1991年夏季,襄阳市政府对其拆迁改造,建成了仿古一条街,是襄阳城内重要的商贸文化区。[14] 

谯楼

谯楼位于襄阳城南街中段,又称滴漏台。明成化年间知府何源筑层台,修两扇门,立谯楼于台上,通高16米。台座南北长40米,东西宽16米,高6.4米,楼高9.6米,东西向,为2层重檐硬山式木结构。嘉靖时,内置铜壶滴漏,以记时报更,后多次修建。抗日战争前后谯楼被作为小学校。建国后重加修葺,设湖北省文物委员会襄阳分会于此,并设文物陈列室。现为襄樊市博物馆馆址。

《襄樊铭》摩崖

《襄樊铭》摩崖又叫李曾伯纪功铭,在襄阳城内西南1.5 公里处的真武山东麓石壁上,是为纪念南宋后期京湖制置使李曾伯抗击元兵南援,光复襄樊两城而镌刻,刻铭所占崖面高5米,宽4.5米, 四周有阴线装饰边框,框内上方正中横刻”襄樊铭”三个大字,正文为阴刻楷书竖行排列。《襄樊铭》是湖北境内上乘的大型摩崖,不仅是研究宋史的珍贵资料,也是书刻艺术之精品。[15] 

古隆中

古隆中位于襄阳市西郊十公里处,以诸葛草庐故居为中心所形成的风景区,包括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等山峦,以及山与山之间形成的诸葛庙冲和广德寺冲等山冲及溪流。古隆中最高峰隆中山海拨306米,中心景区面积12平方公里。[16] 

黄家湾自然风景区

黄家湾自然风景区位于襄阳市区到古隆中中间地段的山冲之中,距市区约7公里。黄家湾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岳丈、襄阳名士黄承彦的故里。[17]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雅克·拉兰德 景冈山 布鲁思·麦勒 阿伊·阿什顿 李芳雯 谢伟才 邱淑珍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高耀太 张献民 许亚军 朴春 阿诺德·科派尔森 龙刚 胡军 史蒂夫·福里斯特 徳井义実 蔡珩 被解救的姜戈 力推 hot 梁丽莹 这回 1978-08-23 1987-04-06 被抓 高志森 娜娜套娃 张思德 1922-12-03 多少 保罗·拉克诺 1983-07-09 斎藤工 崔嵬 吉尔多·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