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猎杀本·拉登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2

[摘要] 影片围绕海豹突击队针对“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最后一击”行动展开,最终以成功射杀拉登的结局告终。... 影片围绕海豹突击队针对“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最后一击”行

影片围绕海豹突击队针对“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最后一击”行动展开,最终以成功射杀拉登的结局告终。...

影片围绕海豹突击队针对“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最后一击”行动展开,最终以成功射杀拉登的结局告终。

影片围绕海豹突击队针对“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最后一击”行动展开,正式海报(美国)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 美国发动追捕和猎杀行动,目标是基地组织头号人物——奥萨马·本·拉登。玛雅(杰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 饰)是美国中情局一位干练坚韧的女探员,她被派赴美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工作,唯一的任务就是寻找到本·拉登。尽管对当时局内使用酷刑审讯恐怖分子感到不忍,但她坚信获得重要信息的前提高于一切。她将人生的10年锲而不舍的投入到一件事上:从浩如烟海的反恐情报中寻找到一根稻草,然后用它压死一只叫做本·拉登的骆驼。最终她的努力获得回报——2011年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根据她的情报潜入巴基斯坦展开斩首行动,成功击毙奥萨马·本·拉登。而在这一切结束后的玛雅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1] 

of loyal fighters. But that narrative is pre-9/11 understanding of UBL. The second narrative, that he's living in a city, living in a city with multiple points of egress

and entry, access to communications, so that he can keep in touch with the organization.You can't run a global network of interconnected cells from a cave。[2] 

奥斯卡:供你参考海报

·本片由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黄金组合凯瑟琳·毕格罗(导演兼制片)与马克·鲍尔(编剧兼制片)联手打造。

·影片的片名,其实应该写作:0 dark 30。这是一个常用的军事术语,一般不特指任何时间,只表示室外环境是漆黑的时刻,要么非常晚,要么非常早。而且,这个词组并不像是片名所拼写的zero dark thirty那么发音,它念作:oh dark thirty。

·影片的工作标题是《为了上帝和国家》(For God and Country)。后来才改成了这个军事术语。

·影片原本的剧情讲述的是猎杀本·拉登失败的故事。但是后来,拉登被美军击毙,而影片那个已经写好的剧本也被改写,以应对这个改变。

在影片剧本筹备的过程中,毕格罗和鲍尔受到了五角大楼关于他们窃取本·拉登行动机密,以及反对派关于其成为现任总统奥巴马竞选连任的政治工具等多项指控,但片方索尼并未退缩,同时为了避嫌他们还将影片映期从原来的10月推迟至12月19日——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后的两个月。

·乔尔·埃哲顿原本是要在本片中扮演主角的,但是因为档期冲突,他只能选择扮演一个配角。后来,主角的人选便定在了杰森·克拉克的身上。可是没想到,杰森·克拉克也出现了档期问题,没法出演主角。这个时候,乔尔·埃哲顿的档期调整开了,所以,依旧是他出演主角。而杰森·克拉克则扮演的另外的角色。

·鲁尼·玛拉和汤姆哈迪都曾经有望在本片中出演角色的,但是后来他们却离开了剧组。后来,他们分别被杰西卡·查斯坦和马克·斯特朗取代了。

·凯瑟琳·毕格罗的前夫詹姆斯·卡梅隆曾经有望来执导这部电影,但是后来他退出了本片的前期制作。原因是,他去准备《阿凡达》续集的拍摄了。

·2012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猎杀本·拉登》

·2012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猎杀本·拉登》

·2012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年度十佳电影之一奥斯卡:供你参考海报

·2012年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猎杀本·拉登》

·2012年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猎杀本·拉登》

·2012年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摄影:格雷格·弗莱瑟《猎杀本·拉登》

·《时代周刊》2012年度十佳电影之一[3] 

·2012年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剪辑[4] 

·2012年纽约在线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

·2012年纽约在线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2012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

·2012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AFI2012年年度十佳电影之一[5] 

·《电影评论》十佳 2012年度十大影片(北美已上映)

·2012年东南影评人协会奖年度十大佳影片

·2012年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

·2012年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2012年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原创剧本

·2012年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剪辑[6-7]   

·2012年度黑色影评人奖最佳影片

·2012年度黑色影评人奖最佳导演

·2012年度黑色影评人奖最佳女主角[8] 

·第16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9] 

第85届(2013)

获奖

·奥斯卡奖-最佳音效剪辑Paul N.J. Ottosson

提名

·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凯瑟琳·毕格罗 Kathryn Bigelow,马克·鲍尔 Mark Boal,梅根·埃里森 Megan Ellison

·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杰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

·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马克·鲍尔 Mark Boal

·奥斯卡奖-最佳电影剪辑Dylan Tichenor,William Goldenberg

·奥斯卡奖-最佳音效剪辑Paul N.J. Ottosson

第70届(2013)

获奖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杰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

提名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电影类-最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Kathryn Bigelow

·电影类-最佳编剧马克·鲍尔 Mark Boal [10] 

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撰写本片剧本的编剧是曾经和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合作过《拆弹部队》一片的马克·鲍尔。他不是一个单纯的编剧,而是一个曾在《村之声》、《滚石》和《花花公子》等著名杂志工作过的经验丰富的记者。2004年,他全程参与报道了伊拉克战争,并撰写了《穿着防爆服的男人》的长片报道,后来,这个报道变成了《拆弹部队》。而要撰写一个关于本·拉登的剧本,也就是在伊拉克战场上形成的想法。[11] 

马克·鲍尔最终完成的剧本从2001年开始写起。2001年前后,有报道指出这个世界上最令人厌烦的恐怖分子本·拉登有可能藏匿在某处并引起美军注意的时候,影片的故事就开始了。后来,发生了911,再后来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最后,本·拉登被狙击手击毙。整个故事的主线,我们都在新闻中了解到了,可是作为记者,鲍尔不会仅仅只用新闻中的线索和故事来编制电影,他选择了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鲍尔说:“我不知道应该去虚构一个故事还是应该去尊重历史,所以我选择了一条最符合新闻的路线,从各种各样的资料、新闻报道和真实事件中寻找主线和人物。”为此,鲍尔开始旷日持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他找到了很多五角大楼的高官,看到了很多机密的资料,然后在允许的条件下,把这些资料中的故事进行了一定的合理的改编。即便如此,鲍尔也表示说,影片中的所有故事和行动,都是有原型和事实依据的。

剧本其实在2011年前后就大致完成了。可是在完成之后,影片已经开始拍摄之时,美军却用特种部队击毙了本·拉登。对于这个消息,毕格罗说:“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已然变成了历史。现在,我们做的不是重现历史,而是把历史给表述出来。这个新闻,改变了这部影片的基调,虽然说没有重大的情节的改变,但是我们还是改写了一部分的剧本。尤其是影片的结尾。我觉得在我们这部电影还没有拍摄完毕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应该是上帝的旨意。”

不是政治至上

很多人认为,这部讲述美军击毙本·拉登的电影会是一部政治至上的影片,毕竟影片中有很多关于国家机器意识形态的表述。而且,索尼公司为了避嫌,还把影片的上映日期推迟了两个月,从大选前的10月挪到了大选后的12月上映。其实,在影片中,政治是最末的一环,也是最无足轻重的一环。在影片上映前,马克·鲍尔发表了一份申明,这份申明中说:“影片涉及了3个美国政府的阶段,包括克林顿总统任期以及布什总统任期内搜索拉登的内容。本·拉登之死是美国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是史诗性和无党派的。否则我们就没有基础来拍摄这样一部能展示如此巨大胜利的影片了。”

而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也表示了相似的观点,她说:“影片中没有政治方面的内容和倾向,很多人会对次很吃惊,但是这就是事实。影片中并没有涉及总统先生的一言一行,他就是没有被涉猎于其中。在这部电影中,我想表达的是人性和人类的故事,想讲述的是没有被诉说的故事。在这段时间内,肯定有很多值得讲述的故事发生,有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出现,只不过这些故事还没有被讲述而已。在这个电影的项目中,我最关注的,就是这些隐秘的内容。”在毕格罗的这种讲述人性故事的思维下,这部电影变成了一部非主旋律的混搭影片。其中 混杂了很多电影元素,有惊悚、有剧情、有历史、有谜题,甚至还有阴谋论的元素。毕格罗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故事,一个全世界的头号通缉犯,一个行动小组,一群和这个人相关的形象。这是一个关于意志、职责和奉献的胜利的伟大故事,讲述了真实的人生和人性。也是基于此,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带着极大的敬意。因为我们和这部电影毕竟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讲述者。”

影片剧本筹备的过程中,毕格罗和鲍尔受到了五角大楼关于他们窃取本·拉登行动机密,以及反对派关于其成为现任总统奥巴马竞选连任的政治工具等多项指控,但片方索尼并未退缩,同时为了避嫌他们还将影片映期从原来的10月推迟至12月19日——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后的两个月。预告海报(美国)

《猎杀本·拉登》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2011年5月2日凌晨,一组美国海豹突击队成员在巴基斯坦射杀“基地组织”头目奥萨马·本·拉登,影片将还原此次行动的始末。本片由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黄金组合凯瑟琳·毕格罗(导演兼制片)与马克·鲍尔(编剧兼制片)联手打造。

·2012反恐题材大作《猎杀本·拉登》近日曝光一组新剧照及最新预告片。由杰西卡·查斯坦饰演的CIA警官与其上司(凯尔·钱德勒 饰演)在办公室起争执。随后,杰西卡·查斯坦随海豹突击队员前往猎杀本·拉登的目标地点,猎杀行动一触即发。[12] 

制作公司

Annapurna Pictures

发行公司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美国](2012) (USA) (theatrical)

A-Film Distribution[荷兰](2013) (Netherlands) (theatrical)

环球影业[美国](2012) (Non-USA) (all media)

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UPI)(2013) (France) (theatrical)

GAGA Communications[日本](2013) (Japan) (theatrical)

特技制作公司

Image Engine Design Inc.(VFX)

该片原定于12月19日上映,但索尼近日决定改变发行策略,影片12月19日只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地上映,确保角逐奥斯卡奖的资格,明年1月4日扩映至10到12个城市,1月11日全面上映。看来,索尼公司的影片的奥斯卡前景信心满满。[13] 

评论

这是一部用新闻方法拍摄出来的电影,从这十年的杂乱和繁荣中拔地而起,用清晰明了的叙事将重大事件一一聚焦定格,对于时代,这是颇有益处的。

——《时代》

影片超专业的结尾或许会赢得人们的尊敬而非让人们获得愉悦,但是没有人能否定应影片中的力量。

——《综艺》

这部讲述猎杀拉登的影片残酷无情,结尾坚硬,与政治无关。

——《好莱坞报道者》

影片是毕格罗这样的导演对这个时代的义务和责任,影片的力量最终会影响你,让你折服于影像和艺术的力量。

——《国际银幕》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阿诺德·科派尔森 雅克·拉兰德 阿伊·阿什顿 谢伟才 龙刚 张献民 李芳雯 徳井义実 蔡珩 邱淑珍 许亚军 胡军 景冈山 高耀太 布鲁思·麦勒 史蒂夫·福里斯特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朴春 基德曼 忍者神龟2 金成民 1920-11-30 印第安纳 凤翔 namie amuro Final Tour 2018 ~Finally~ 王为念 区瑞强 申爱 Figeac 1969-11-18 埃奇瓦·戈尔德斯曼 为奴十二年 伊丹市 1957-09-08 索菲·吉耶曼 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