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南音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晋唐、两宋时期,几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将中原音乐文化带到闽南地区,并与闽南本...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1] ,发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

晋唐、两宋时期,几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将中原音乐文化带到闽南地区,并与闽南本土音乐融合而自成一格,至今保留着“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盛行,南音也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流传到东南亚,远达欧美。[2] 

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汉族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

“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南音起源于前秦,兴於唐,形成在宋,是全中国最古朴的乐种之一,南管的演奏上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例如南管中主导乐器—琵琶,未随时代演进,仍保持唐时的大腹短颈,弹奏上还是用横抱拨弹。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4] 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疾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汉族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南音至今保留着“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盛行,南音也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流传到东南亚,远达欧美。[2] 

“南音”一词最早应该出现在汉代,张衡《南都赋》云:“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高诱注曰:“南歌,取南音以为歌也。”“南音”文献有载。《吕氏春秋音初》记:“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实始作南音。”从“侯人兮猗”与《楚辞》体式相类来看,南音主要应指楚音,也很可能包括长江下游的吴音和越音。(杨匡民:《楚声今昔初探》,《江汉论坛》1980年第5期。)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

南音的源流研究资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论点:

○1。南音肇始于秦汉的“相和歌”,如“趋”、“乱”、“艳曲”都带有南音的影子;

○2。南音起源于唐“大曲”、“雅乐”;

○3。南音源自元明的“曲”;

○4。南音形成于明清,北曲南迁形成。[5] 

《中国音乐词典》载“南音”条目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①周代的南方音乐,简称“南”。

王骥德《曲律》中论及:“入元而益漫衍其制,栉调比声,北曲遂擅盛一代;顾未免滞于弦索,且多染胡语,其声近哓以杀,南人不习也。迨季世入我明,又变而为南曲,婉丽妩媚,一唱三叹,于是美善兼至,极声调之致。”又曰“《孺子》、《接舆》、《越人》、《紫玉》、吴歈、楚艳,以及今之戏文,皆南音也。”这里所提到的“南音”、“南曲”是指今之“昆曲”,以及江、浙、赣一带的海盐腔、余姚腔、青阳腔、弋阳腔等。所以“南音”、“南曲”古代、现代,以及地域不同,所指也不同。

中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古乐的许多遗响与南音有相似之处,如先奏的五音之乐、音阶与宫调理论;宫角绕商等多重角的旋法特点;汉代的谱式记号及汉蔺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之演唱演奏形式;清商三调、相和五调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踪影。(拙挫文:《南音标准音诸问题》对以上现象已作了详细诠释,此文故之)难怪《泉州府志》载有明万历年间的晋江寒儒苏浚作诗云:"满径苍苍烟雨突,长空浪卷晓云沈。江头不断清商曲,留得春风与客心。"苏浚是位南音爱好者,他所指的清商曲若不是南音又能是什

中原古乐之所以存活于泉州南音之中,这与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现象不无关系。永嘉之乱(公元304-309年),晋人衣冠南渡。宋太平寰宇记:"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固立南安郡(今泉州)景云二年改泉州和晋安郡(今福州)。"泉州考古学家们还不断发现晋江流域一带有大量晋人墓地,特别几年前,于丰州茂霞村发现晋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这更是这一史实的重要见证。然而,南迁的晋人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一史实,同时表以对晋国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为晋江。东晋亡后,南朝统治的一百多年历史,南迁在江左一带的晋人,依然觉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陆续由浙江入闽北、转闽东,而最后又在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东南一隅,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的晋江流域一带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陇亩起义的王潮、王审治兄弟入闽,据有闽中五州,立为闽王,建立闽国。这次移民时间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设置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族如黄滔等纷纷迁地而南,一时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此时的泉州经济和文化已相当发达,已是"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必然带来中原优秀的音乐文化,这对当时泉州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南音古乐能世代相传,久唱不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历史进程中除了不断吸收兄弟乐种的声腔来丰富自己外,其决定因素是长期与梨园戏交融发展。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今开封)沦陷,北宋覆亡而迁都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赵宋皇族南外宗正司也自临安迁往泉州。遗臣、遗民们纷纷南移,一时泉州成为南宋的陪都。这时泉州港处于兴盛时期,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美誉。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的繁荣。以南音为基础,以带浓重的中州洛下正音的泉南腔为唱词吐音,并加以故事化了的梨园戏,此时应运而生。应该指出,它与宋室南迁而带来的宫廷文化如家庭班(又称家班戏)不能说没有关系。

梨园戏以南音为母体音乐,以南音"曲"为主要唱腔,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部分民歌以及其他戏曲声腔,诸如弋阳腔、昆山腔、青阳腔、潮调来丰富自己,而形成"上路"、"下南"、"小梨园"流派。南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宫廷走向民间,又从民间搬上舞台而形成一种个性独特,雅俗共赏的传统音乐。南音古朴、典雅、舒缓、低回的音调却最适合配以哀怨、忧伤、抒情、思念,特别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因而,极富感染力,与民众心灵相通,深受人们的青睐,有雄厚、坚实的群众基础。《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就有《陈三五娘》等梨园戏的痕迹。它不仅记有南音的滚门曲牌,同时还标有唱词及南音工×谱的撩拍记号,这说明南音与梨园戏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

梨园戏的产生不仅丰富了南音的"指"与"曲"内容,同时通过演出实践而对南音的撩拍、乐器、定音等方面作了发展。撩拍方面由原来二分音符为一撩而紧缩为四分音符为一撩;乐器方面则由品箫代替洞箫;定音方面也由"以工为商"为标准音的洞管定音法,一改为"以×代工"的品管定音法。由于南音与梨园戏在历史长河中互为渗透吸收,互为交融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从某方面而言,梨园戏对南音所作的改革更贴近现实生活,群众也更乐意接受,这无疑起到完善南音和充实南音的作用,让南音艺术更具生命力。

不仅如此,闽南的其他地方戏曲,诸如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甚至芗剧(歌仔戏),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从南音中吸收养分来丰富自己,如歌仔戏最富特色的大广弦,不就是从南音二弦演化而来的吗?同样,闽南诸剧种在面向民众的演出过程中又不断地丰富了南音,实践了南音,让南音更贴近群众、更深入人心,而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过去,泉州弦管演唱时要搭锦棚,上面悬挂“御前清客”横彩,边上挂着木质银丝宫灯,台上正中安放着五把太师椅,左旁立有绣着黄龙的曲柄凉伞,演唱台的布置一切都按传统的法度而陈设。整个舞台张灯结彩、富丽堂皇,显得特别有气氛。

2.旧时弦管的演唱和弹奏者皆为男性,他们非常讲究衣着,一定要着长袍马褂上台演出。他们端坐太师椅,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皆遵古风。21世纪,南音演唱时更加讲究礼仪,穿短裤、背心、拖鞋者严禁上台演出。

3.演唱弦管时表演者有其固定的位置。五个座位次序是,歌者执节居中,歌者左边上首为洞箫,下首为二弦。歌者右边上首为琵琶,下首为三弦。其他的配器如响盏、小叫、木鱼、双铃、四宝及扁鼓等,分立后面两旁。

4.泉州弦管演唱者执节而歌的传统,与南唐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歌者所执的拍板相同。 一直延续着传统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形式。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当中,唯独南音有此表演形式,地方特色鲜明。

5.弦管乐器往昔以琵琶为重,坐在歌者左边上首的“大位”,演奏时也应由琵琶弹奏者先行上台入座,其他乐器弹奏者方可入座。后来“五少芳贤”晋京为康熙皇帝演奏时,康熙皇帝曾将洞箫接过来试吹,之后,此“大位”自然就让给吹箫者。

6.泉州南音演出时,台上都摆有两只木雕小金狮子让弹奏者垫脚,这种表演形式被称为“脚踏金狮”。这种独特的陈设和礼仪相传起源于清康熙年间,与泉州南音晋京演出受到康熙皇帝的恩宠有关。

7.弦管中的弹琵琶和二弦者,弹奏时往往都要跷起二郎腿,这是为了防止乐器滑落。泉州南音晋京为康熙皇帝演奏时,在至尊的皇帝面前跷起二郎腿,对帝王不恭敬也有失礼仪。泉州弦管高手不知怎么办才好。

8.还是康熙皇帝有办法,他灵机一动,命太监将龙椅之前的两只金狮子拿下来,一只放在弹琵琶的脚前,一只放在弹奏二弦的脚前,让他们垫脚,防止乐器滑落,以便更好地演奏,自此,泉州南音乐手有“脚踏金狮”的荣耀。

9.“脚踏金狮”已演化为四只金狮子,每个弹奏者都有金狮垫脚。泉州南音这种严格的演唱礼仪习俗,古朴庄重,规范定型。“脚踏金狮”的礼仪展示了南音博大精深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延用唐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前几年日本"尺八"演奏团来泉州访问,就是自称要来"尺八的故乡"寻根觅源的。演奏南曲的琵琶(南琶),弹奏时采用横抱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而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南音演唱技艺全靠口授,清道光进士孔继勋(1792-1842),修订失明艺人锺德所唱南音旧曲,编成《今梦曲》(内容多以《红楼梦》为题材),是唯一一本南音曲集。锺德晚年到香港,《华字日报》再加整理出版。

至于伴奏乐器,沿门乞米者或手持椰胡,或在胸前缚一极短小古筝以右手拨弦。堂会则加入秦琴、洞箫、扬琴、三弦等。

南音最初用于沿门求乞,或街头坐小凳上演唱,或到人家中唱三数小时“堂会”。有别于《左传》中的楚声南音和《古今乐录》中的吴歌南音,也非以散曲、乐谱、指套为基础的福建弦管南音,是特指产生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珠江流域的歌乐。而地水南音,则专指街头卖唱的盲人所演唱的南音。这是南方的“弹词”,和木鱼、龙舟、粤讴、板眼等同被称为粤调。地水的说法源自《易经》的“地水师”卦,广东人旧称盲人为“阿水”,因盲人的职业多为卖唱和占卦算命,“地水”就成为盲人的代称。十九世纪中叶大多由瞽师(盲人乐师)或师娘(盲人歌女)讲唱,抒发个人坎坷遭遇、离愁别绪,自伤自怜,别树一格。近似美国黑人蓝调,或被请到酒楼、茶楼、烟馆、妓院、私人寓所献唱谋生。地水南音语言“生鬼”,以七字句为主,每句八拍,朗朗上口。比木鱼、龙舟、粤讴等粤调更有节奏感,文辞也更优美。地水南音乐器单一,一把椰胡、一个拍板就能“搵食”。椰胡苍凉悠远,瞽师唱腔低沉沧桑,唱尽世态炎凉,听来荡气回肠,销魂腐心,别有韵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地水南音盛极一时,后豪户大宅没落,香港禁娼,地水南音亦开始式微。后来粤曲、粤剧吸纳南音的讲唱方式,逐渐发展为戏台南音(舞台南音),使南音部份神髓得到传承,至今仍大量出现在粤曲艺术中。舞台南音经文人雅士修改,更具文学性。而地水南音则以活泼见长,瞽师随说唱时间与气氛自由发挥,十分灵活,常有神来之句。在音调上,舞台南音吸收了飏州南音,比较高越。地水南音则低沉摇曳,更为耐听。

正如《胭脂扣》中的情景,当年地水南音多在烟花巷中响起。地水南音大师杜焕曾说,某些南音是“有咒”的,良家妇女不能听,否则会招致不幸。后来有学者为杜焕录音,他一再强调某部分的录音不能公开发行,否则就不唱。这并非迷信,而是比常人经历了更多苦难的人,对人间的恻隐之心,这也令不少人对地水南音有误解,以为南音就是打情骂俏的曲调。其实南音唱曲中,充满纯真缠绵的儿女情长。

“思往事,起惺忪。蓦地相逢,真似在梦中。今日成虚,痴情都无用,只惜幽欢情景,太过匆匆。怀人不言,又恨难成梦。”——《痴云》。它就是这样朴素,用广州话说就是“有个句讲个句”。想你就说,说不出口就唱。

也有改编自文学名著,故事凄美,令人百听不厌。

“王听罢,更伤悲,谁无死别与生离?非是寡人抛别你,只为势穷无计效于飞。今日帐前休讲闲风月,待我共娘赋下呢首断肠书: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堪埋血泪如山积,踏碎梨花片片飞。”——《霸王别姬》。

“含恨近前呼宝玉,君呀往事前情你可尽知。从此风流交付你,既有今朝何必有初时。话完意欲抽身起,君呀相逢从此渺渺无期。宝玉凄凉把罗袖扯住,叫句多情何必自伤悲。起凭鸳枕添惆怅,正系杜鹃啼血五更时。”——《潇湘泣玉》。

《客途秋恨》是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名,叙述妓女心境凄婉的的生活。后来南海人叶瑞伯重编为广东地水南音,一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到了二十年代,编剧家黄少拔改编成粤剧,由白驹荣演唱。声音浑厚圆润,用真嗓代假嗓唱小生腔,唱出苍凉萧瑟的神韵,低徊婉转,荡气回肠,轰动一时。

地水南音的《庙前》一曲,就详尽描绘了广州城从德兴街、靖远街、十三行、桨栏街、太平门到城隍庙的市井风情,如晚清广州的《清明上河图》,文化价值很高。香港的岭南文化学者梁培炽在《南音与粤讴之研究》一书中指出,粤调说唱文学不仅是岭南文苑中的奇葩,也在继承中国说唱文学中有着巨大贡献和地位。美国亚美研究学者胡其裕认为,中国说唱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南音、粤讴尤远播于世界。岭南文史专家冼玉清教授著有论文提到,粤调说唱文学在反映人民反帝、反侵略、反剥削以及推动晚清政治的维新改良方面,均发挥过重要作用。

广州著名粤曲撰曲家陆风先生表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失明人演唱的地水南音一度流行于广州的茶楼妓馆。后来小明星、月儿等女伶当红,城市中的说唱传统渐渐被女伶所压倒,地水南音显出消退之势。到了四十年代,地水南音多见于乡村中的“七姐诞”活动。如朱村这些近郊农村,每到七夕就会请一些失明艺人到村里唱一两个晚上,通宵达旦。演唱的多是《背解红罗》、《大闹广昌隆》等热闹曲目。共和国成立后,提倡新文化,充满“旧气息”的地水南音就不合时宜,渐渐消失了。[6] 

杜焕(1910年-1979年),广东肇庆人,地水南音演唱者。由于他经常吸鸦片,他的唱腔被称为“烟屎喉”。

他少时在广州河南学艺时,本来想做乐师,但师傅孙生说:“做乐师只能替盲妹伴奏,唱完戏大家一齐吃饭,人地有好餸都夹给盲妹,无你份。不如自己学唱南音,有好餸食。”杜焕一听有道理,就学了南音。他悟性高,又学得认真。很快掌握了地水南音“一心三用”——“口唱南音、左手拍板、右手弹筝”的绝技,演唱时情绪饱满,引人入胜。日后,这门绝技也是他的徒弟唐健垣得意的原因之一。杜焕由小童带路去卖唱

1974年,被德国文化协会邀请在歌德学院演唱《客途秋恨》、《男烧衣》。后曾于香港大会堂、中文大学、圣约翰大教堂等地演出。此期间为杜焕主要为瞽师何臣以椰胡拍和。

1975年,在上环水坑口的富隆茶楼,献唱《梁天来》、《武松》、《大闹广昌隆》、《观音出世》等传统故事,此时何臣已去世,只得自弹古筝伴唱,为期长达3个月,留下40多小时的现场录音。录音存放在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图书馆。

杜焕在富隆茶楼演唱的曲目,包含一首长达六小时的《失明人杜焕忆往》,唱出自己坎坷的一生。他对南音衰落的叹息,更甚于自己的身世。开篇就唱:“我本人有三不幸,一不幸自小家贫,二者幼年惨做个失明人,三者因世上个个唔中意南音,时世唔同无人帮衬。

除南音和甲骨文专家,民族音乐学博士唐健垣先生、阮兆辉外,香港粤剧演员梁汉威、澳门民间艺人区均祥、因电影《未央歌》走红的盲人师娘唐小燕,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唱地水南音的艺术家。唐健垣在唐艺苑内即兴演奏

2009年,香港独立导演邝保威为了“叙述并治疗自己生命中的美丽与哀愁”,倾尽积蓄,自筹资金拍摄了一部以地水南音为主线的青春电影《未央歌》。影片讲述香港一对青年男女共同寻访行将失落的地水南音艺术,希望拍摄一个纪录片。他们一同穿行于大街小巷,一同沉浸于失明艺人的喜怒哀愁。两人渐生情愫,但因对艺术与拍摄理念的分歧而分开。女孩为了寻找男孩,寻找自己付出心血的作品,在都市与心灵的地图中兜兜转转,最终悟出失落与挽留、理想与追求的意义。
  自筹资金拍电影,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邝保威为何要选择这么“小众”的题材?感性的邝保威说:“凡是与粤语文化有关的题材,我都会死撑!越是流逝,越要坚持。之所以选择地水南音,可能系因为,地水南音是未完的歌曲,而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也有一段未完的爱情。”

当香港的地水南音在潮人集中地响起时,澳门则以地水南音发展“文创产业”,推动“赌场以外”的旅游文化。在澳门驻京办的官方微博上,就有这样一条广告:“来到澳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水南音是必听之选,这里有合适的茶馆,以贴合地水南音的演奏气质。地水南音是传统广东粤语说唱曲艺之一,与其他同时代的艺术一样,逐渐被社会所淘汰,成为历史的陈迹。”2010年,澳门特区政府成功将南音说唱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澳门邮政局发行“南音说唱”新邮品,纪念“中国文化遗产日”。澳门茶馆中的地水南音

现代舞、流行曲、电影、酒廊音乐、城市旅游……处处都有地水南音的翩翩衣角。然而对于这些形形式式的南音“还魂”,当事人往往是不自觉的。他们并没有刻意去挽留什么的心态。香港传统文化学者、粤剧编剧杨智深先生有言:“流行文化永远在变,他们一会吸收这个,一会吸收那个,与南音会不会复苏其实关系不大。历史是无情的,甚至是无知的,留恋与否都改变不了。”杨智深本人就是一个南音迷,唱得极佳南音,在朋友圈中早有名气。
  杨智深认为,地水南音的动人在其本身“由字生腔”的艺术形式,而不在包装。“这是非常中国的一种演唱方法,尤其是音调多达九声的粤语,本身丰富的声调更能表达这种演唱系统的优势。流行音乐大量采取西方的旋律结构,在演唱方面不讲究字正腔圆,所以在音乐内容上不容易打动我们的内心深处。偶尔听到广东南音,自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激动。”
  杨智深道出的这一点唱腔本质,或许才是地水南音不绝的希望。南音多元化与时尚化,是集体怀旧潮流的短暂流行,还是传统文化在民间生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寻求答案的同时,可能也在改变着答案。[7]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泉州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指",即"指套",亦称"套曲",是一种有词、有谱、有指法(即琵琶弹奏指法)、比较完整的套曲。每套套曲由两首至七首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共50大套,主要有《自来》、《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拨碎》、《为君出》5套。"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附有琵琶弹法,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每套包括三支至十多支曲牌,共16大套。内容多为描述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情景,其中著名的有"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4套。"曲"即散曲,又称草曲,只唱不说。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内容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8] 

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除了在闽南地区

泉州有很多南音组织。据记载,最早当属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的晋江深沪御宾南音社了。早期泉州市区的南音组织有"筠竹轩"、"灵裳阁"、"升平奏"、"回风阁"及"回风阁俱乐部"等。泉州周边各县市、各乡镇亦几乎都有南音社团组织。特别是在比较富裕的乡镇,南音社团活动则尤为活跃,被誉为"南音穴"的浮桥镇就是其中一例。这个富庶的小镇,人文景观极为丰富,笱江月色让人流连忘返,也孕育不乏南音人。夜晚,人们经常聚在桥头边的榕树下听老人们讲李九我的故事或接官亭的传说,远处还不断传来丝丝的弦管声。夜深,当人们返家路过下洲巷、祠堂口、和光宫,南音依然阵阵,清音雅乐不绝于耳。那时浮桥南音之盛,可见一斑。据浮桥下洲村84岁高龄的老艺人蔡百合介绍,早在60年前,就有许多资深的南音艺人在浮桥开馆设阁,收徒传艺,那时浮桥的"临江阁"在新门外一带名噪一时。当时,"延陵吴"13乡为"割香"庆典而举办的南音大会唱可说是盛况空前,那几天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张灯结彩、高搭锦棚,先由来自泉州城里及厦门等名社团登台献艺,再有13乡社团才一一登台演唱。"临江阁"出色的演唱让其他名社馆阁刮目相看。

解放后,南音事业蓬勃发展。南音社团不仅有业余的组织,还有专业的组织。如1960年由视南音为无价之宝的王今生市长一手创建的泉州南音乐团,40多年来,

三五成群,家庭式的南音演唱在泉州最为常见,可说比比皆是。以曲会友、以声传情是弦友们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选择。主人们对待来者,不管初交或深交,都会奉茶施粥,若遇知音还会备办酒席招待。南音的艺术魅力让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和谐。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乐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009年10月1日,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时距2002年5月泉州市正式启动泉州南音申报工作已有近8年的时间。

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的日子里,泉州南音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音原称弦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是中国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南音典雅优美,独具魅力,千年来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闽南语系地区,并远播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成为联系世界各地闽南人的精神纽带。作为南音的发祥地与集中地,我市历来重视和爱护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民间的弦管班社馆阁,几乎遍布城乡各地,以至山边海角,爱好者自愿结合,自娱自乐,随处都有管弦之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市首次出现由文化部门出面组织的弦管团体和公办乐团,弦友们成为新文艺工作者,他们学习新事物、服务新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弦管重获生机与活力,民间的弦管团体恢复发展至500多个。在1981年至2005年期间,泉州市已成功举办了8届海内外南音大会唱。从1990年起,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并且年年举行中小学演唱演奏比赛,至今已举办了20届。泉州师院、泉州艺校招收南音专业学生,开辟了传承新渠道。而在保护与研究南音文化遗产方面,成立于1985年的中国南音学会、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做了大量艰巨、基础性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关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南音的保护与弘扬,将其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2002年,泉州市启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南音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并把申报的过程作为保护与弘扬的过程,如制定实施泉州南音艺术保护与振兴的决定,开展南音社团的普查和南音专业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与报批,支持文化部门出版或发表一批弦管典籍与研究论着,等等。泉州市政府投资建设的泉州戏曲、南音陈列馆和泉州南音艺苑已先后落成启用;专业团体和民间社团也多次晋京和出境、出国交流与演唱,产生良好的影响。可以说,泉州南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日益彰显,泉州南音荣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至名归!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史蒂夫·福里斯特 徳井义実 景冈山 谢伟才 许亚军 龙刚 阿诺德·科派尔森 雅克·拉兰德 高耀太 布鲁思·麦勒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李芳雯 阿伊·阿什顿 张献民 胡军 蔡珩 邱淑珍 朴春 曾做 李欣蔓 道恩·强森 下场 白百何出轨 陈秋霞 赫子铭 带货王 王雨 王虎城 1902-04-03 美国印第安那州盖瑞市 麦景婷 1971-09-06 钟景辉 禁食 张英才 小池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