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2

[摘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迁到北京,为中国工会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培养了建国后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迁到北京,为中国工会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培养了建国后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北京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下设十二个教学系(院)部,开设有15个普通本科专业及方向;有专任教师254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900人。[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1949年9月下旬,根据刘少奇(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全总名誉主席)的指示,全总决定将华北职工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培训全国各地的工会主席。同时决定,由全总副主席李立三兼任校长,校址为天津市九江路26号,即原华北职工干部学校校址。

1949年11月1日,全总干校召开第一次校务会议。会议通过了《学校组织规程》确定了学校的组织机构、职责范围、领导原则、工作制度等。

1949年11月8日,全总干校第一期普通班举行开学典礼,全总副主席李立三和全总多位领导出席。第一期普通班学员共计674人,来自全国各主要工业城市的地方工会与产业工会,学校聘请了苏联专家来校讲授课程。首期学员经过半年的学习,于1950年5月15日毕业。

1949年12月24日,全总聘请的苏联专家日梅霍夫、马尔科夫、戈列金到校。

1950年7月7日,第二期普通班开学,由苏联专家和全总有关部门负责讲授。

1950年12月11日,劳动保险训练班开学,全总副主席朱学范到校参加了训练班的开学典礼。

1951 年2月20日,工会文教干部培训班开学,学员共计375人,同年3月24日毕业。

1951 年4月24日,第三季普通班、工会基层干部培训班同时开学,李立三校长参加开学典礼并讲话。

1952年7月24日,全总党组向刘少奇请示,拟在北京市修建能容纳1500名学员的全总干部校舍。8月20日,刘少奇对上述全总党组的请示作了批示,同意在北京修建全总干部校舍。

1952年8月22日,薄一波 根据刘少奇的批件做出在批示,同意在北京修建新校舍,从此,学校着手在北京市阜成门外花园村购地以及筹建校舍等工作。

1954年7月2日,经全总总书记处第38次会议通过,任命狄子才为学校校长。

1954年7月26日,学校开始从天津迁往北京,8月11日,学校教职工正式在北京新校舍办公。

1957年1月,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总书记在中南海接见第7期普通班毕业生及全校学工人员,并一起合影。

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 ,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学校县工会主席培训班全体学员和部分工作人员,并一起合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1966年6月份,因开展“文化大革命”,学校停办。

1978年11月10日,全总党组向中央申请恢复全总干校。

1978年11月12日,中央同意恢复全总干校。

1983年6月21日,全总党组向中央书记处申请开办在全总干校开办三年制大专班,中央书记处予以同意。

1984年8月13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正式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系中央部委所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为学校书写“中国工运学院”院名。

1984年9月5日上午,该校召开庆祝全总干校建校35周年和全总干校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大会。

1984年10月20日,全总书记处决定,从1985年起本院轮训部改为进修部,轮训班改为工会领导干部进修班,负责培训省、市、区和地方工会正、副主席、部长,大型骨干企业正、副主席,大的县工会主席。

1985年,八五级工会学专业和劳动保护专业开学。经教育部同意,这两个专业列入国家1985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院在全国工会系统统一招生。

1985年9月14日,院长办公室会第24次会议决定:撤销培训部,成立工会学系、劳动保护系。

1986年4月2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工运史专业、劳动法专业从1986年开始招生。

1987年1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中国工运学报》(季刊)。3月正式创刊,公开发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为《学报》创刊题词。1989年,《学报》改为双月刊。

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院面向全国招收在职成人劳动模范本科学生,并于1992年9月招收了第一期学员,共计48人,他们中有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以及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1997年起,试办成人大专函授教育。

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批准学院开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

2003年5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学院由成人高校转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院于当年面向全国首次招收法学、工商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四个本科专业200名普通本科学生。

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院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学院于2013年正式启动MP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劳动关系方向)、(工会工作方向)的招生培养工作。[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254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7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10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北京市市级教学团队2个。[1] 

北京市教学名师:彭恒军、李德齐、姜 颖、刘玉方[3] 

(资料来源:2015年3月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官网)[4] 

经济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资料来源:2015年3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生处官网)[5]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的教材和辅助教材50部,其中《中国劳动关系学》和《企业文化学概论》两部教材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劳动关系、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1] 

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劳动关系、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5]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1] 

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5]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劳动法(姜颖)[6]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1] 

硕士专业学位点: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工会工作方向)[2]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保持经常性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并与日本爱知大学、俄罗斯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越南工会大学、法国IPAG高等商学院、白俄罗斯劳动与国际关系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定期开展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 [1] 

截至2013年4月,学校下设14个校级研究所,以及全国性学术团体1个。[7] 

全国性学术团体:全国工会学研究会[7] 

序号

名称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研究所

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所

3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企业发展研究所

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法与工会法研究所

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科学与管理研究所

6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力市场研究所

1

(资料来源:2015年3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官网)[7] 

2003-2014年,学校累计获得了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3部,学院教学科研人员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319篇,其中被SSCI和CSSCI收录的论文达到17篇。[1] 

学术期刊

学报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底,学校图书馆馆藏纸本书总量为70万册,电子图书120余万种。学校图书馆数据库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EBSCO、中国安全网、中国劳动网、北大法意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库、还有超星、书生电子图书,加入各类文献保障体系,包括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9] 

屈增国

党委书记

李德齐

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

张晓波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研究员

李华东

副院长、副研究员

刘玉芳

副院长、教授

刘丽红

副院长、校工会主席

(资料来源:2015年3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官网)[10] 

杨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85级校友,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突出贡献者、云南省劳动模范、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昆明市总工会主席,三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

高圆圆,演员、模特,荷兰国际球根花卉中心中国首届百合小姐,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刚健创新、和而不同”

释义:“刚健创新”,源于《周易》。“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大学教育的根本,是致人于刚健善美,出人于精神荒寒。在知识求索的进程中,培育宏扬君子的品德,刚健笃实,自强不息,革故鼎新,进取有为,养成以社稷民生为己任的浩然正气。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和是“一”,和而不同是“一”中包含多元,既不失准则又包容并存。劳动关系三方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应倡导坚持原则而又善于协调,正视差异而能和睦相处,尊重多元而求公平正义。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11] 

校徽

校徽圆形边缘以中英文标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便于识别、记忆和交流。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张献民 胡军 许亚军 龙刚 雅克·拉兰德 景冈山 谢伟才 徳井义実 阿伊·阿什顿 李芳雯 史蒂夫·福里斯特 朴春 邱淑珍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阿诺德·科派尔森 布鲁思·麦勒 高耀太 蔡珩 Lou Reed 俏夕阳舞团 1964-06-04 虎影侠 沈玉薇 卧底巨星 大雪 wifi万能钥匙会泄露个人信息吗 奇葩 追孔 泡沫之夏 蔡徐坤芬兰湖边晒照 郁冬 夫妻:黄浩与徐淑敏 冲向 广告狂人 Hanch 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