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扶风县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扶风县为佛骨圣地,佛教圣地法门寺所在地,为宝鸡市下辖县。位于陕西省中西部,宝鸡市境东部湋河流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势北高南低,以平原,台,塬地形为主,面积720平方

扶风县为佛骨圣地,佛教圣地法门寺所在地,为宝鸡市下辖县。位于陕西省中西部,宝鸡市境东部湋河流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势北高南低,以平原,台,塬地形为主,面积720平方千米。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2.4℃,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9.5℃,...

扶风县为佛骨圣地,佛教圣地法门寺所在地,为宝鸡市下辖县。位于陕西省中西部,宝鸡市境东部湋河流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势北高南低,以平原,台,塬地形为主,面积720平方千米。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2.4℃,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9.5℃,年均降水量592毫米,无霜期209天。瓦罐山海拔1580米,为全县最高点。主要河流有渭河、湋河。矿藏有石灰岩、大理石。陇海铁路、G30西宝高速公路和209省道、104省道过境。被称为东方佛都。

法门寺

黄帝时期,属岐伯国(部落),后稷周国(部落)。

尧舜时代,为周始祖弃的封地,属后稷有邰氏。

西周时,属岐邑,为京畿。

东周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在今境内法门镇始设美阳县,揉谷乡法禧村设邰县,属内史。

西汉时,美阳县、邰县始归雍国,后属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归右扶风辖领。新莽时属扶风县都尉大夫府。

东汉时,美阳县辖区未变。南部邰县改为武功县。

三国时,美阳、武功县治未变,归扶风郡辖领。

西晋时,美阳县属扶风国,武功县属始平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美阳县。在今县北部、岐山县东北部设周城县,美阳县并入周城县,治城在今周原遗址,归平秦郡。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撤武功县,在武功县治姜塬嘴设美阳县,辖今县南部、武功县全部和太白、骆谷、邰亭等地,归武功郡辖领。

北周天和四年(569),移美阳县治崇正镇。建德三年(574),移周城县治于眉城,在原周城县址设三龙县;撤美阳县,县地归岐山。置武功县治于中亭川(今武功镇)。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改三龙县为岐山县,治城在岐山(今箭括岭)南十里。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武功长宁镇始设扶风县(俗称东扶风),在今县址设湋川县

五代后梁、唐、晋、汉、周时,扶风县设置未变,归凤翔府辖。

北宋时,县置未变。

南宋初(1127),金人统治北方,更名扶兴县。后又复原名,归凤翔府辖。元、明、清时,县名和治城均未变更。元时属陕西行中省凤翔府辖,明清归陕西布政使司凤翔府辖。

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二十四至三十八年(1935—1949),归宝鸡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

1949年7月13日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宝鸡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兴平县。1961年8月从兴平县分出至今,隶属宝鸡市。[1] 

扶风县地处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关中平原渭河盆地中西部,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西安市和宝鸡市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5′~108°03′,北纬34°12′~34°37′。东北与永寿、乾县交界,东与武功县、杨陵区连接,南与周至、眉县毗邻,西与岐山县接壤,北及麟游县地界。

扶风县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据史料记载,境内历史上多次发生冷暖变化,变幅一般不大。一年内,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2] 

扶风县地域南北长于东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高南低。境内自北而南自然形成低山丘陵、山前洪积扇、黄土台塬和渭河阶地等4个明显的地貌地形单元,南北呈阶梯跌落。海拔最高1579.8米,最低438.4米,相差1141.4米。[2]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

据1981年土壤普查和1988年土地详查结果订正,全县土壤分属9个土类,42个土属,107个土种。其中土占60.83%,黄绵土28.2%,两类主要优质土壤面积占总土壤面积的90%,占耕地面积比重可达95%以上。[2] 

据《扶风县水利区划报告》记载,全县水资源总量49.86亿立方米,其中渭河、水和漆水过境流量即达46.56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量仅33018万立方米,余均暂难开发利用。可开发利用量占资源总量的6.6%,居民人均786立方米,耕地每亩467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水平。[2] 

据已有资料,扶风县矿产资源多为建材原料,北部山区下古生代地层盛产灰岩,储量约15亿立方米,碳酸钙含量50%以上,现正大量开采。按品质分作水泥、白灰、大理石原料,年开采量3~5万立方米,除满足扶风县需要外,还供应外地。大理石储量320万立方米,按颜色、花纹、组成、结构分,有26个品种,计有汉白玉、墨玉、玫瑰红、鸭蛋青、提花黑等。

中部黄土台塬盛产制砖粘土。

南部渭河滩地有大量的沙、砾石,年开采0~15万立方米以上。[1] 

扶风县城区图

建国后,扶风县人口增长加快。1949年,全县168342人。1959年增至225631人。1968年,296126人。1979年374170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387516人。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为423322人,比1949年增长2.51倍,平均每年净增6219人。[2] 

2012年末全县常驻人口44.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431人,人口出生率为7.78‰;死亡人口1797人,死亡率为4.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1‰。[3] 

扶风新区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8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6%;第二产业增加值39.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9%;第三产业增加值2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5%。三次产业结构为21.6:47.9:3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578元。[3] 

清代县志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扶风县为工者有685户。
  民国三十一年(1942),各镇街头始有手摇织袜机。是年十一月,在县城东门外建成水力磨面厂。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1946~1949),手工业有32个行业,262户,从业者850人。
  建国初,县对手工业采取低税、免税政策解决产供销困难,手工业得以巩固和发展。1950年有30个行业,107户,就业425人。
  1954~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将全县7个城镇的105户手工业,按地区、行业组成29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共有职工483人。1956年实现总产值74万元。是年建立公私合营酒厂和绛帐发电站。
  1958年国家提倡大办地方工业,扶风县办各类工厂171个,其中县办8个,社办32个,队办131个。由于盲目求快,多数企业不久即垮。尤其在大炼钢铁时,男女老少大办“小土群”(即土法炼铁炉),全县投入人力近10万,大车400辆,骡马4506匹,资金10万元。县北各公社在野河山区的鸡家沟、樊家磨场采矿炼铁,县南各公社在渭河滩淘铁沙,日夜大干半年,仅炼出几吨烧结铁块,在人力财力上造成很大的浪费。
  1960~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因扶风县与兴平县合并,县内仅留绛帐机械厂、农具厂、公私合营酒厂3个县属企业,其余均关停并转或逐级下放社队管理。
  1961年8月扶风县制恢复后,工业又趋回升。至1965年有县属、社办工厂(社)21个(县属6个,手工业厂、社15个),职工568人,总产值110.5万元,实现利润7.4万元,上缴税金5.4万元。
  “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停产“闹革命”和武斗,多数工厂两派内战,生产半瘫痪。1967年总产值130.95万元。1968年有县属全民工厂8个,社(镇)工业企业11个。
  1978年县办工业增至83个,较1968年增长3倍多。职工3275人,总产值2667.18万元,比1968年增长11倍多。产品52种(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扶风县工业迅速发展。至1990年,有县属、乡镇、联户和个体工业企业共2522个,年总产值19975万元,盈亏相抵后利润788万元。[5]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户(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完成工业总产值71.7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2.1%;实现工业增加值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六大支柱产业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建材工业完成10.94亿元,比上年下降4.9%;食品工业完成31.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9%;机电工业完成2.89亿元,比上年增长29.5%;造纸工业完成6.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2%;纺织工业完成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2%;化工工业完成3.68亿元,比上年增长40.45%。[3] 

建国前,扶风县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村经济落后。

建国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更快。综括其发展,主要有八个方面。

1949年全县2322.8万元,1978年8319.1万元,1980年8332.4万元,1985年14668万元,1990年25162万元。1990年与1949年比较:1990年是1949年的10.84倍,41年递增率5.98%。1990年与1978年比较:1990年是1978年的3.02倍,12年递增率9.66%。1990年与1985年比较:1990年是1985年1.72倍,5年递增率11.4%。

农业商品总产值,1985年以前无统计资料,1985年始有。是年全县6433万元,1986年7906万元,1987年9038万元,1988年9964万元,1989年11220万元,1990年13057万元,是1985年的2.03倍,5年递增率15.21%。[5] 

全县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谷子、豆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陕西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4] 

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夏粮连续九年喜获丰收,粮食生产稳步提升;积极实施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完成畜牧业产值1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优质果品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12.57万亩,比上年增长23.98%。[3] 

至1990年底,境内有干、支线公路18条,长115.6公里,其中渣油路99公里,砾石路16.6公里,实现了全县15个乡(镇)通油路,且沟通了扶风县与邻县的交通;乡村公路516.89公里,其中沙石路351.05公里,土路165.84公里。[6] 

扶风1路公交线路:
  
关中风情园~财政局~金汇宾馆~综合市场~金马花园~兆兴超市~汽车站~上品寺~变压器厂~东关飞凤市场~美阳桥~文艺路北口~文艺路南口~老区众鑫超市~西大院~扶风高中
  扶风2路公交线路:
  美家美建材市场~第一人民医院~扶风第二高中~汽车站~上品寺~变压器厂~东关飞凤市场~美阳桥~文艺路北口~中医院~邮局~八一路南口~西大院

县内南部渭河川道有陇海铁路复线横贯东西。境内总长18.5公里,东自杨陵区入县境经揉谷乡上东村、绛帐镇至上宋乡申村入眉县常兴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建国后1970年为单线。1971年加修复线。扶风县承担武功至常兴间20公里的土方工程任务,1970年3月20日开工,6月19日完工。复线在扶风县上宋乡大马堡北有桥梁一座,长20米,横跨宝鸡峡塬下北干渠,并有涵洞7处。1988年12月25日,实现复线电气化自动行车。

陇海铁路西安至绛帐段竣工通车时,在扶风县设立绛帐火车站,原站址在今火车站西约半公里处。1970年加修复线后,迁至现址。至1990年站内设铁路线8股,总长5451米。其中接发线5股,长3912米;货物线5股,另有磷肥厂专线货物线2股,全长1539米。车站总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年客货总收入294万元。[6] 

陇海铁路、西宝高速路、西宝公路北线横贯东西,从南部过境。法汤高速路为游览法门寺和汤峪提供了很大方便。规划中的关中城际铁路将在扶风设站。[1] 

扶风县城关镇

建国后1958年,大部分农村社队始办托儿所或幼儿院,有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办院经费由生产队自筹,保教员由生产队指派本队妇女担任。报酬为同等劳动力的劳动工分。季节性的较为普遍,一般农忙办,农闲散。仅南阳公社阎村大队幼儿院和托儿所系常年办,配备两名脱产专职老师,成绩卓著。扶风县并入兴平县期间,该大队系兴平县扶风地区幼儿教育办得最好的典型。

1961年扶风县恢复县制后,绛帐和城关两镇居民和职工各办起常年性托儿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73年恢复城关镇托儿所,聘请幼儿教师2名,设儿语、儿歌、识字、游戏等课程。经费由幼儿所在单位负担,设备简陋,房舍狭小。

1976年办起扶风县机关幼儿园,配备幼儿教师3~4名。

1977年县毛巾厂、水泵厂、氮肥厂、农机修造厂及驻县宝鸡市绛帐社会福利院、陕西省胜利机械厂、陕西省电信二厂、宝鸡峡工程管理局等单位先后办起幼儿园或托儿所共10余所。城关镇小留村赵家村民黄培珍(台属)于1985年秋,主动在家中腾出两间房子办起幼儿园,免费招收27名幼儿,自己出资购买教学用品、玩具,义务管教,受到村民赞誉,得到县政协、县委统战部、宝鸡市政协表彰奖励。常年坚持举办的有县机关幼儿园和胜利机械厂托儿所,1990年共接收幼儿5班97名,有教职工8名。

学前班

1977年,揉谷公社部分生产队为方便子女入园入托,与所在地小学商定,将未到学龄的六周岁儿童编为学前班,授以学前教育,归当地小学领导管理。对幼儿的教育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效果良好。后逐渐演变成学前班,在全县推广。

1982年全县学前班257班,入学儿童7850名,教师257名。1990年246班,入学儿童9277名,教师248名。[7] 

1949年7月扶风县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民国时的146所小学,后又新办54所,共计200所,学生5987名。1953年发展到233所,在校学生19220名,占全县学龄儿童的64%。1957年发展到236所,在校学生26472名。

1984年后,扶风县为了普及初等教育,改善小学“破房子、土台子、泥孩子”的落后局面,发动全县群众集资4321465元,国家投资555000元,共修缮小学28所,新建、改建校舍3300多间,维修校舍2200多间,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添置课桌11559张,课凳15990条,维修围墙31616米。全县53所初小、186所小学、22所戴帽(小学内设初中班)小学,基本实现无危房,有教室,有桌凳。其中县办重点小学北街中心小学、绛帐镇西街中心小学和14所乡(镇)中心小学改善较大。

1990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小学239所,在校班级1621个,在校学生50387名。全县小学生入学率99%,巩固率98.6%,毕业率97.5%,普及率97%。基本达到教育部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成为小学教育先进县。[8] 

2012年末共有小学107所(含私立小学4所),小学专任教师1727人。小学在校学生2387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3] 

初级中学

1949年7月扶风县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原“县立初级中学”,时有学生7班,约360余名。1970年全县初级中学发展到11所,学生9870名。1990年有41所(含九年制学校9所),专任教师1384名,学生20003名。

高级中学

建国前,扶风县无高级中学。建国后1959年在县初级中学始设两个高中班,有学生138名,教职工10余名,是为扶风县高中之始。

1960年绛帐初级中学增设两个高中班,1970年豆会初级中学增设高中1班;是年,建杏林高中,招生2班。1972年增设法门高中招生两班;陕西省胜利机械厂子弟学校增设1个高中班。1974年增设午井高中、上宋高中。1976年增设黄甫高中、天度高中。1977~1979年增设黄堆高中、揉谷高中,并在太白中学、杏林中学、城关中学附设社办高中班。

至1979年,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共12所,初中附设高中班3处,学生共5060人,教职工217人(其中民办17人)。

1980年起,整顿及调整学校网点。1984年底,高级中学由原来的15校压缩为5校。计有扶风高中、绛帐高中、豆会中学、杏林高中和陕西省胜利机械厂子弟学校。学生共3573人,教职工226人。[9] 

2012年末共有普通中学20所(含私立高中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088人。全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471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3] 

中观山顶峰高峻,青石叠出,山腰有清代建造的寺院净光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曾有不少高人方士、佛教名流隐居修行。净光寺左侧,有一清凤洞,洞口一尺有余,其深莫测,风声如雷。洞旁有一山泉,俗名风泉,相传为“三宵”用瓦罐从东海提来,每遇干旱当地人在此祈雨,留下了许多美妙离奇的故事传说。[10] 

法门寺位于县城北法门镇,相传始建于东汉,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寺内有13层8棱宝塔1座,高48米,1981年倒塌,1986年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已有1700年历史的“地下宝库”,内有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和大批珍贵文物。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多方重视,不仅修复原塔,并扩建成法门寺博物馆。2013法门寺已成为陕西西线旅游龙头和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还有隋文帝泰陵、东汉班固墓、扶风城隍庙、唐代杨珣碑、杨珣墓、东汉马援墓以及姜塬遗址、王家台遗址等6处遗址。[1] 

马援墓距陕西省扶风县城约3.5公里的伏波村旁,有一座圆锥形夯土堆,高约10米,直径约10米,这便是东汉初年的将领马援墓茔。墓前立有清代所刻“汉伏波将军墓”碑石一通。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归附割据陇西的隗嚣,不久跟从刘秀,参加讨伐隗嚣的征战。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任伏波将军,受封新息侯。大明寺位於陕西省扶风县段家镇,前身为福荫寺,始建於隋大业元年(605年)。

大明寺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

马援墓

贤山寺

2007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旅游强县”。

2008年5月被陕西省命名为“省级平安县”。

2008年被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2009年8月8日被2009世界文化旅游论坛授予“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荣誉。

2009年9月扶风县被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局命名为“全国平安畅通县”。

2010年1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扶风县“全省文明县城”荣誉称号。

2010年2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2010年8月荣获“中国优秀文化旅游县”称号。

2010年8月第六届中国城市(旅游)品牌大会暨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公益评选颁奖盛典上,扶风县被评为“中国优秀休闲度假旅游县”。

2010年10月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称号。

2010年12月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11年1月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2011年6月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2012年被授予“省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称号。

1.在麦地、麦场不能信口谈“收获量”,恐“影响”产量。

2.妇女在娘家、亲戚家不能“坐月”(即生孩子),怕冲好运。

3.盖厨房,掘水井,安头门,均选择上方(即左方),意在避凶化吉。

4.蒸年馍、礼馍忌外人进屋,唯恐蒸馍颜色不白不亮。

5.孕妇忌食兔肉(传说食了生怪物,或所生婴儿是豁豁嘴)。

6.忌男子进入未满月妇女的卧室。因此,产妇门口挂麻和红布,有的还在窗口上贴鞋样,架铁铧、荆棘等作为标志。

7.正月初五、十一、十二、十五、十六、二十、二十五日及二月初二忌用针。

8.婚娶或婴儿满月时宴请宾客,忌打碎碗、碟、盆、杯等器具,视此为不吉利。

9.姑娘出嫁,送女客必须从大路来往,忌走捷路、叉路或半路离去。遇石头及其制品要用红布或红纸遮盖,以镇邪。

10.身死异地者,尸体或棺柩不能进入村内。

11.已出嫁的妇女不能在娘家过年,亦不能与女婿在娘家同宿一床。

12.兄与弟媳不能开玩笑、耍闹。

13.未曾入殓(即未放入棺材)的尸体挺放在床上时,猫与狗不能近前,有“猫、狗惊尸”之说。

此外,还有隔门不能倒水,晚上不得梳头、剃头,伐大树得贴“神随树走,伐树大吉”的红纸条,安门时要恭封“姜太公在此大吉大利”的神位等旧俗或迷信习俗。[13]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许亚军 胡军 史蒂夫·福里斯特 布鲁思·麦勒 高耀太 龙刚 谢伟才 阿诺德·科派尔森 徳井义実 张献民 李芳雯 朴春 邱淑珍 蔡珩 雅克·拉兰德 阿伊·阿什顿 景冈山 莱恩·辛格 有多 乔治·盖洛 湖北货船长江侧翻:为什么侧翻了?具体什么情况? John R·Brinkley 年年底 公平 宣晓鸣 邓颖芝 陈少霞 刚力彩芽 出境 2020年 圣火 1938-07-18 伊斯坦布尔 遗传病 洪氏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