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利辛县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2

[摘要] 利辛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辖境的南部,北邻涡阳县,东靠蒙城县,南至淮南市的凤台县、阜阳市的颍上县,西接阜阳市的颍东区和太和县,属于亳州市。利辛县地处东经115°54′

利辛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辖境的南部,北邻涡阳县,东靠蒙城县,南至淮南市的凤台县、阜阳市的颍上县,西接阜阳市的颍东区和太和县,属于亳州市。利辛县地处东经115°54′—116°31′,北纬32°51′— 33°28′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自然坡降很小,西北略高,东南略低...

利辛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辖境的南部,北邻涡阳县,东靠蒙城县,南至淮南市的凤台县、阜阳市的颍上县,西接阜阳市的颍东区和太和县,属于亳州市。利辛县地处东经115°54′—116°31′,北纬32°51′— 33°28′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自然坡降很小,西北略高,东南略低。县辖23个乡镇、668个村居民委员会,7183个村民小组,耕地11.70万公顷。全县面积2005平方公里,总人口163万人(2014年)。

秦,分属汝阴、下蔡县地。

汉,析置城父、山桑县,遂分属汝阴、下蔡、城父、山桑地。

三国两晋时期,以汉制。

南北朝时期,南宋将城父县并入浚仪、北魏于山桑县地置涡阳县,遂分汝阴、下蔡、浚仪、涡阳县地。

隋,复置城父、山桑县,遂分汝阴、下蔡、城父、山桑县地。

唐,天宝元年(742)改山桑县为蒙城县,遂分属汝阴、下蔡、城父、蒙城县地。

五代、宋(辽、金),以唐制。

明,洪武中,废城父县入亳州,废下蔡县入寿州,遂分属亳、颍、寿州和蒙城县。

清,雍正十一年(1733),于寿州地析置凤台县;雍正十三年(1735),于颍州地析置阜阳县;同治三年(1864),析阜阳、蒙城、亳州、宿州地置涡阳县,遂分属阜、涡、蒙、凤4县地。

民国年间,以清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清、民国旧制(1964年以前)。

1964年9月12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报告:“以阜阳、蒙城之间的公路交叉点之利辛集为中心,分别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四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利辛县。”同年10月3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48次会议通过,决定设立利辛县。

1965年5月1日,由阜阳专员公署筹备,组建利辛县人民委员会,析阜阳县王人、王市、马店、胡集4区,析涡阳县阎集、江集、张村3区,析凤台县阚疃、展沟2区,析蒙城县望疃区,共10个区组成利辛县辖区,宣布开始办公。办公地点临时设在阎集区公所院内,同年10月移于今址。

2000年,成立亳州地级市,利辛划归亳州市管辖。[1] 

2007年9月,撤销春店乡、双桥乡,并入城关镇;撤销丹凤乡,并入望疃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辖19个镇、4个乡:城关镇、阚疃镇、张村镇、江集镇、旧城镇、西潘楼镇、孙集镇、汝集镇、巩店镇、王人镇、王市镇、永兴镇、马店孜镇、大李集镇、胡集镇、展沟镇、程家集镇、中疃镇、望疃镇、刘家集乡、纪王场乡、孙庙乡、新张集乡,358个村(居)委会。[1] 

利辛县行政区划:王市镇、城关镇、阚疃镇、张村镇、江集镇、旧城镇、西潘楼镇、孙集镇、汝集镇、巩店镇、王人镇、永兴镇、马店孜镇、大李集镇、胡集镇、展沟镇、程家集镇、中疃镇、望疃镇、刘家集乡、纪王场乡、孙庙乡、新张集乡。

县境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故境内气候有明显地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加之年际降水变化大,亦常有旱、涝、风、霜、冻、雹等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3]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利辛县常住人口为116708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59941人,下降13.7%,年平均下降1.29%。

全县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161663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51019人,增长15.53%,年平均增长1.45%。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13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利辛县境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生产为主。建县以后,粮食生产占工农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保证人民生活,尤其是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质资料,是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的关键性商品,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1965—1985年,全县平均以89.7%的耕地面积播种粮食作物,以7.7%的耕地面积播种经济作物,以2.6%的耕地面积播种其他作物。1965—198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徘徊在21.5万吨左右,平均每年递增1%。这个时期粮食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由于“左”倾严重错误的干扰,在农村“大批资本主义”,社员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甚至于集体经济的多种经营和工副业,都受到严厉的限制。一个时期用农业“学大寨、赶郭庄,推广柳西经验”的做法,硬性指导农村所有大队、生产队的生产,大搞形式主义和瞎指挥,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挫伤。其次是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政企合一,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权,虽然年年高喊“以粮为纲”,而大面积的粮食亩产上不去。但是这个时期大抓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化肥、农药、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化,农村用电等生产条件,都有进一步的改善,因此粮食生产才得以保证一定程度的发展。1980—1985年,全县粮食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5.7%,主要是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多年来形成的生产力能够得到发挥作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65年为277.70万亩,1985年下降到258.24万亩,而粮食总产量却翻了一番。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粮食品种构成亦发生明显变化。夏、秋粮比重:其中1965—1985年,夏粮占39.3%,秋粮占60.7%,其中1965—1980年,夏粮占31.3%,秋粮占68.7%;1981—1985年,夏粮占53.9%,秋粮占46.1%。1980年以前,小麦占总产量的30%左右,红芋占总产量的45%左右。1980年以后,小麦占总产量的52.5%,红芋占总产量的30.6%。[5] 

2007年,利辛县畜牧生产呈恢复性增长,但受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和规模养殖总量偏小等影响,畜牧业整体发展后劲乏力,受市场影响波动性较大。渔业生产养殖水面稳定,优质、无公害产品比重提高。到2007年底,全县养殖面积达4183公顷,比上年减少17公顷,水产品产量为14813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青鱼、草鱼4890吨,占水产品总量的33.0%,虾蟹类591吨,占水产品总量的4.0%。2007年末,全县村通汽车率为100.0%,通电话率达100.0%。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4421吨,减少9.8%;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05吨;农药使用量1947吨,增长7.7%;农村用电量9886万千瓦时,增长12.8%;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2007年底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63440公顷,比上年增长1.3%,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以提高。

小麦田

工业园区

2007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9%。全县4级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利税1027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8.46万平方米。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7.3%,比上年提高2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89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利税总额2759万元,比上年增长30.8%,产品销售收入62902万元,比上年增长40.7%。

2012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4.7%,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17055万元,同比增长25.0%。现价总产值58211万元,比增长29.5%。

利辛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宁洛高速、济广高速、济祁高速(在建)和S202、S305、S308、S224四条省道纵横交织、穿越境内,京九铁路、徐阜铁路贯穿南北,西淝河、阜蒙河、茨淮新河航运通江达海,县城距阜阳机场47公里。[4] 

利辛中学

建县前小学校

清宣统元年(1909),义学、私塾改为小学堂。张村铺、阚疃集首办初级小学。

民国10年(1921),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民众掀起扒庙、砸神、改学堂活动,县境内各主要集镇兴办初级小学。

民国17年(1928),张村铺、刘家集、佛镇集兴办中心小学,分设初级班和高级班。

民国18年(1929),王人集、王市集、永兴集、张杨集(今大李集)兴办中心小学。

民国23年(1934),大联保改成乡(镇)。25年(1936)民国政府通令各乡镇应办一、二所完全小学,叫“中心国民小学”,乡村初级小学叫“保国民学校”。如原属阜阳县境的王人集等3个乡就辖中心小学32所、初级小学56所(班)。

1937-1949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小学停办。1948-1949年间,农村一度有私塾出现,以《四书》、《五经》为教材。1948年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恢复阚疃、胡集、江集、王市、孙集、路集、四庙、邓寨、高寨小学。1949年2月,恢复旧城、江老家、郑老营、崔园、程集、马店、永兴等小学。

1949-1951年,大部分小学为民办,1952年全部转为公办。1955年贯彻执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和“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纠正盲目发展的趋势。

1962年贯彻“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方针,农村耕读小学迅速发展。

建县后小学校

1965年5月,从阜、涡、蒙、凤4县划拨公办小学322所,其中完全小学132所、初级小学190所,在校学生13945人;划拨耕读小学955所,在校学生57086人;合计划拨小学校1277所,在校学生7103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67%。同年7月,县教育局召开各中心完小校长、业余教育干部会议,要求小学不出村,生产大队办完小,班级可单式编制,也可复式编制,年龄大的学生可带弟妹入学。会后全县组织千余名中、小学教师组成办学工作队,分赴各区、社组织适龄儿童入学。在充实全日制小学的同时,新办耕读小学226所,新增在校学生1254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到76.6%。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同年秋,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学生成立“红小兵”组织,取代“少先队”,学校正常秩序遭到破坏。一些教师挨批、挨斗;1967年秋“复课闹革命”,原来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被废除,又无新的教材,便用政治课、劳动课代替文化课。

1968年秋,“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各小学,谓之“工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领导小学校“斗、批、改”。同年11月,山东省侯振民(公社教育组长)、王庆余(公社教育组成员)投书《人民日报》,提出“教师都回本大队工作,不拿工资拿工分,不当干部当农民”的极左口号,严重波及利辛县,许多教师回所在大队,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混乱。

1971年国家提出“普及小学教育是国家的大政方针”。1972年小学校恢复到1352所,比上年增加735所;在校学生达到105899人,比上年增加46972人。

1974年北京市小学五年级学生黄帅“反潮流”和河南省马振扶中学事件,在教育战线掀起轩然大波,于是“上挂下联”,把恢复不久的学校教学秩序说成“修正主义回潮”、“复辟”、“反攻倒算”,多数教师感到悚然,学校出现放任自流现象。

1975年贯彻“五·七”指示和推行“朝阳农学院经验”,强调“以学为主,兼学别样”,随之大办“三站”(气象站、农化站、病虫测报站)、“三场(厂)”(农场、饲养场、农机修配厂),脱离以学为主的轨道,导致学生学业荒废。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十年动乱,教育战线正常教学秩序得以恢复。

1978年教育部颁发《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由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开始试行《小学生守则》、《小学暂行工作条例》。

1979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快普及小学5年制教育。1983年8月阜阳行署颁发《阜阳地区普及小学教育实施办法》,要求利辛县1987年普及小学教育。普及小学教育以举办全日制小学为主,大力提倡积极支持开办半日制、间日制、农闲制、早晚班、日校办夜校、巡回教学等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1983年城关镇、旧城乡、西潘楼乡、陆小楼乡、邵庙乡、谷圩乡、胡集乡实现普及小学教育。1984年12月8日,县人民政府向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7个乡镇颁发“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并各奖励人民币500元。

1985年全县有五年制小学551所,其中城关镇7所,农村544所,在校学生16309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7.1%,比1965年提高20.5%;教职工5842人,其中专任教师5464人,民办教师4179人。[7] 

建县前中学校

1940年底,涡阳抗日建国中学因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迁校至张村铺北头,即今张村中学校址处,改称涡阳中学。

1943年秋,永兴集创办安徽省私立养正初级中学,只收一届初中,因地方派系斗争停办。

1944年,江苏省私立彭城中学由徐州迁至刘集,办学1年,1945年迁回;同年,王人区九三小学创办安徽省阜阳县私立王市淝英初级中学,1947年停办;同年秋,阚疃民强小学创办凤台县私立金石中学,1947年停办。

1946年安徽省私立淮上中学,由太和县苗集迁至王人区邓寨,1948年停办。

1947年10月,中共豫皖苏六分区于张村铺涡阳中学旧址创办第六中学,1949年1月停办。

1949年秋,阚疃集兴办凤台县金石初级中学。

1950年涡阳中学于江集开设初中分班,1951年停办。

1956年王人区邓寨兴办阜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即今王人中学;江集开设涡阳中学江集分班,即今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1958年兴办阜阳县马店初级中学、阜阳县胡集初级中学、阜阳县王市初级中学、蒙城县望疃初级中学、凤台县展沟初级中学、涡阳县阎集初级中学。

建县后中学校

1965年5月,阜阳县划拨邓寨、王市、马店、胡集4所初级中学;涡阳县划拨张村高级中学、阎集、江集2所初级中学;蒙城县划拨望疃初级中学;凤台县划拨阚疃高级中学、展沟初级中学。

1969年4月,中学下放,社社办高中,大队小学普遍增设“戴帽初中班”。胡集区高大大队高中、初中、小学一条龙。高、初中师资严重不足,滥竽充数,节节拔高,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调整学校布局,精简高级中学7所,保留16所。1979年又精简高级中学3所,保留13所。

1980年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保留利辛一中、二中、张村、阚疃、江集、王人6所完全中学,其余高级中学全部精简。保留胡集、马店、望疃、西潘楼、孙集、王市、展沟7所初级中学,由县教育局管辖;纪王场、旧城、永兴、中疃、程集、李集、巩店等9所初级中学,由各区管辖。并规定小学附设初中班,每公社保留1所,不得超过2所。

1984年改王人完全中学为高级职业中学。1985年改江集完全中学、王市、胡集、马店、望疃初级中学为高级职业中学。[7] 

旧城,位于利辛县城东北18公里,芡河东岸。城址东西1.25公里,南北1.5公里。城址地表可采集到灰陶四分式卷云瓦当,绳纹简瓦,几何形空心砖侧表摸印菱形,方援纹砖等汉代遗物。城址外曾发现规模较大的汉砖石墓。墓葬石门,雕刻有朱雀图案及铺首街环。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着:越王坐旧城,七十二眼井。落星桥,御花园,报恩寺,四门出棺越王死。东部大蒋湾,南有云蒙山,西靠运粮河,北边老龙滩。[8] 

从涡阳楚店集到利辛城南邵渡口,有一条大沟叫做“车辙沟”,旧称“霸王沟”,传说是西楚霸王推车留下的。相传项羽有一天逃难来到楚店集(旧称楚殿集),正赶上阴雨连绵,道路阻断,不少旱路客商被困,难以入夏水(西淝河古称)乘船贩运。有一盐商愿出高价雇人用独轮车把盐推到西淝河岸上船,因雨水太大,没有人应承。项羽看了看货物,又试了试车子,便答应了盐商。项羽当时十几岁,却生的虎背熊腰,力大无穷,在泥泞的土道上推起车来不觉费力,一口气推了30多公里,直到河岸,把盐车送到船上。项羽推车过后,路陷数尺,雨水顺车辙向南而流,越冲越宽,周围百姓乘势顺车辙疏浚,越挖越深,年复一年,便成了一条大沟。后来人们才知道推车的就是楚霸王,便称这条沟为“霸王沟”。[8] 

江集羊肉汤

江集羊肉汤多由整羯羊加佐料,微火久炖所得,味道浓重、鲜美、无膻味,可与杭州的传统“掏羊锅”相媲美。[9] 

利辛撒汤

撒汤,原名“肉粥”,也叫辣糊汤和“煞汤”,一种传统名吃,是流传于皖北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的黄湖,即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现为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百姓的平常早餐。[9] 

阚疃板鸡

阚疃板鸡正宗的仅王氏一家,经四代嫡传,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王氏老板讲求信誉,注重产品质量,不是地道的草鸡不做。2008年3月,阚疃王氏板鸡制作工艺被列入亳州市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9] 

孙集米酵子

在利辛,一提起当地的特色小吃米酵子,人们会说孙集的好。孙集米酵子有近200年历史,它香甜稍酸,酒味浓厚,纯正柔绵,享誉一方。[9] 

利辛黄牛肉

利辛被誉为“国家黄牛肉生产基地”,其肉质鲜美,牛筋吃起来满口留香,很不错的利辛特产。

展沟烧饼

展沟烧饼制作独特,其原料为面粉、猪油、五花肉、葱、姜、食盐、麻油、孜然、芝麻等。状似鞋底,故又名“鞋底烧饼”。该烧饼刚出炉,黄澄澄,热腾腾,香气诱人,咬上一口,一层一页,外脆内酥,满口面香、肉香、芝麻香……构成人间最佳美味,让你“吃不够带着走”。[10] 

烧巴子烧巴子

李黼(?——前484年)名员,春秋楚国乾溪(今利辛县西北部,传说又叫“阴阳城”)人,吴国大臣。

伍子胥,字子威,生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9年),祖籍利辛县天官李村。泰定四年(1327年),廷试第一名,授翰林修撰,后转江西行省朗中,入为国子监丞,迁宜文阁监书博士,兼经筵官,及升秘书太监,拜礼部侍朗。

孙逸久(1906-1992),名可轼,字逸久,别号“孤桐跛叟”,利辛县阚疃镇人,原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政协利辛县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2]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李芳雯 邱淑珍 许亚军 阿诺德·科派尔森 景冈山 布鲁思·麦勒 蔡珩 徳井义実 阿伊·阿什顿 胡军 谢伟才 张献民 史蒂夫·福里斯特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龙刚 雅克·拉兰德 高耀太 朴春 比利海灵顿 落户 鳄渊睛子 爆款 徐希胜 民谣 热点 菲利普·罗斯 好友:翁倩玉与成龙 自贡 马修·利巴提克 百度手机卫士root权限 布鲁诺·马斯 权利的游戏 寥明利 贾斯汀·加里尼 温格 何超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