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不争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0

[摘要]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不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和你比,一生却不弱于人,别人有的东西我不眼红,该努力还努力。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高调做事,低调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不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和你比,一生却不弱于人,别人有的东西我不眼红,该努力还努力。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而不是自己没本事。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不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和你比,一生却不弱于人,别人有的东西我不眼红,该努力还努力。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而不是自己没本事。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为用,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道教徒信道学道,以柔弱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不争 bù zhēng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吃。”

不争在这里的意思是:没什么大碍。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不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和你比,一生却不弱于人,别人有的东西我不眼红,该努力还努力。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而不是自己没本事。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为用,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道教徒信道学道,以柔弱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1] 

柔弱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似乎表现的是脆弱没有精神,但在道教教义思想中却并不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实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柔弱内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精神实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因为有生命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则更是如此,没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现出的则是刚强的僵硬。所以《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垂教人们修道,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久视。道教在继承和阐扬这一教义中,要求人们重视柔弱的修炼,始终持行“专气致柔”。做到呼吸中和,滑泽细微。应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静,和弱其气,持养身神。

第二,柔弱内含着积极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缺,强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就应是以静待动,守柔弱而不妄动,从而开阔自我容让的胸怀。学习水柔弱而能攻坚强的精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世应物,健养身神。

而道教“不争”的教义,与“柔弱”思想有着相互的联系。所谓“不争”,《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与自然无为的教义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无为不争”之说。

不争的教义精神,《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从无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谓至善完美。为此,祖天师张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别倡导太上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老子想尔注》中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长生者,也应做到“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后来历代道教高真,避世利荣名,甘隐深山俭朴修行,并发善心济世利人,就是“不争”教义的体现。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1] 

《道德经》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

《道德经》述及“不争”思想的地方很多。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曾经高度概括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思想,是与“道”的“柔弱”的特性相联系的。由于道是“柔弱”的,因而“道”也是谦下而不争的。当然,“道”的不争,并非是一种消极逃避,百事退让。因为,《道德经》还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七十三章)。由此可见,《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是一种“善胜”的“争”,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符合天道之“争”。另外,《道德经》还说到老子的“三宝”,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这里的三宝,是针对社会存在的“仇恨”、“奢侈”和“争名夺利”的现象而提出的个人道德规范,在治国之策上,他则要求“不尚贤,使民不争”(三章),意思是不尊崇贤才高能,就可以让民众不争夺功名。西汉时的《淮南子·兵略训》称“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淡,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诠言训》还指出“善有章则士争名,利有本则民争功”。意思是世人相争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或因物质财富不足,或因分配不平等,等等。不过在《原道训》中仍然认为“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就是说得道的人可以应付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内心之中却不能失去按道行事的本性。又称“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则“天下归之,好邪畏之”。[1] 

《通玄真经》

即《文子》 认为“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为祸”,认为过分的追求和争夺,将适值其反,而遭到灾祸。“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土处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迟。是以圣人无执故无失,无为故无败”。就是说地处于低下的位置不争高势,所以平安而无危险。水从高处向下流,不争速度,然而流而不慢。人要有所得,主要是因为有得的时机,而不在人的争利的愿望。治理国家依靠的是道,而不在于是否是圣人。

《老子想尔注》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道家的“不争”思想,称“水善能柔弱,象道。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终不争,故欲令人法则之也”。人如果仿效水的不争,“终不遇大害”。它认为“人”有二类,一类是圣人,一类是俗人,圣人要处柔弱,“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这里的“圣人”与儒家的“圣人”不同,乃指学道之人。《老子想尔注》称:“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即为后其身也。”[2] 

《清静经》

《清静经》有“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之语。杜光庭在为该经作注时认为“争”是为了求得清静。而上士和下士的“争”又是不同的,其区别在于是否“执见”。上士“不执有见”所以“不著于耳目鼻口身意之病,亦不著于咸苦辛甜之味,亦不著于宫商角徵羽之音”,如果“执见”,就是追求“耳目鼻口身意”的享受,就成为“下士好争之理”。人只要能够“不执”而“无争”,就是“清静”。杜光庭另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注解“三宝”时称:“慈以法天,泽无不被也;俭以法地,大信不欺也;让以法人,恭谦不争也。此三者,理国之本,立身之基,宝而贵之,故曰三宝”,意思是慈、俭是天道的特性,而不争是人道的特性,三者都是“道之用”也。金代的侯善渊认为“上士”知道天命,“处于无侣太空,天真妙道,寂然不动,无所争讼”,因此,“静室居闲坐,清空任便行”。而“下士好争强”,“动生人我,竞起是非,发于争讼矣”。如果下士能“闭目凝神室,开睛混太阳。自然知古道,心地得清凉”。元代全真道士李道纯在《清静经》的注解中有明显的三教融一思想,认为“遵儒书不争之言,行释经无争之行,此一法出于无法,洞观冥契,是名上士也。下士则不然。”下士好胜,自满自见,做了一点好事,就“矜伐”而“致争”。李道纯认为上士和下士的最大区别在于各有“照心”和“妄心”,要“常灭妄心,不灭照心”。所谓“妄心”就是“一切不止之心”;“照心”即“一切不动之心”。认为“妄想一萌,邪正分;枢机一发,荣辱判,可不勉哉。妄心不止,生种种差别因缘。至于涉秽途,触祸机,落阴趣,未有不始于妄心也”;而“妄念始萌,不自知觉,神为心役,心为物牵,纵三尸之炽盛,为六欲之扰攘,岂得不著物耶。著物之故,贪求心生。既生贪求,即是烦恼”,“所以妄想之心,轮回之根本也。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妄想心不灭,所以然也”。唐代道士王玄览在《玄珠录》中称“上善若水,水性谦柔,不与物争”,仍然承袭《道德经》的思想,同时,又对如何实现“不争”,提出了“行者之用,处物无违,于中万施,详之以遇”的要求,即接触事物要审慎,不可逾限。他认为:“智莫过实,行莫过力,则能互相优养,各得其全。若过则费而且伤,大者伤命,小者成灾。”结果“违天背道,法所不容”。因此“不争”就是要“适足”,这才是“用天之德”。金元全真道的一些高道都将“不争”作为全性保真的重要的行为规范。[3] 

王重阳的弟子刘处玄在他的《仙乐集》的《五言绝句颂》中,反复颂赞“不争”,称“善觉不争空,忘尘见道功”,“大悟不争空,至明万事容”,“得道不争空,混尘众垢容”,“坚志不争空,真明万慧通”,“世外不争空,身青如万松”,“无争道性强,保命浊情忘。永免轮回苦,真归蓬岛乡”等等。刘处玄还认为:“上士无争,应物常平。不贪外宝,道合真灵。理明正教,敬信来听。方圆随顺,救死哀生。有心忘世,无意生荣。六铢无赐,换却伪形。完全功行,胜殢声名。了真归去,朝现三清。”他对于“不争”的要求就是“应物常平”,同王玄览的“于中万施”一脉相承,但是刘处玄从全真道的“绝欲”出发,进一步提出“有心忘世,无意生荣”,只求“了真归去,朝现三清”。

元以后的全真道士都以不争名利同超脱生死相联系,洞明子《西云集》中有《示众》诗,其中二首意在警戒世人“不争”名利。一曰:“日夜经营名利事,朝昏整顿幻躯身。直饶紫绶金华贵,争及无名闲道人。”一曰:“生死途中人度岁,轮回路上客流年。可怜错把身心用,不学长生久视仙。”认为把身心耗费在“名利”和“幻躯”上,就脱离不了生死轮回的苦难。只有做个“无名闲道人”,才能“长生久视”,羽化登仙。道士姬志真的《警世》诗说得更为透彻明白,诗道:“春去秋来不暂停,两轮催促太无情。蜗牛角上争名利,石火星中寄死生。阎老判句难抵当,酆都决去没期程。有条坦坦分明道,争奈迷人不肯行。”争名争利的人都是走向地狱的“迷人”。只有抛弃名利才能走上长生的“坦坦分明道”。[3] 

“不争”在道教规戒中也成为道士的一项行为规范。《老君二十七戒》,分道戒为上中下三行,要求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行知足等。每行各有九戒,明确规定:“戒勿与人争,曲直得失,避之”。并且称“九行”(二十七戒)备者神仙,六行(十八戒)备者寿,三行(九戒)备者增年”。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他说,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大相径庭。老子的主张是很明确的,他以为自然之道,贵柔弱,不贵强悍妄为;贵卑下,不贵高上贵重。而自然之道是不可违背的。有人认为老子只注重自然规律,而忽视人的主观因素,不讲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是在宣扬退缩,胆小怕事的生活态度和命定论的思想。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老子所宣扬的是自然规律,人们立身处世不可以违背自然规律,勇而敢是不遵循自然规律的肆意妄为,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勇敢坚强的含义。勇而不敢是顺应自然规律,不以主观意志取代客观实际,并不是懦弱和软弱的代名词。我们同意老子的观点,人类的行为应该是选择后者而遗弃前者。选自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三章[1] 

相关诗词歌赋作品:

《不争赋并序跋》

作者:苍山牧云

丁亥年癸丑月乙丑日朕应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一下简称:两会)捎函邀请,于天天渔港(大酒楼)参加两会举行之百桌盛宴暨新年团拜会。切身体验,颇惊叹西蜀才俊之盛况、丹青炽烈之态势也!是会朕与国画家张公文忠先生、工笔画家何公家兴先生等十位大家同席。人物画家吉公小宝先生、画猴大师周公元泽先生、契友魏公本佑先生等临桌呼应。席间两会会长原省文联党组书记钱来忠先生、两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平先生前来敬酒,仅相握含笑,微有数语寒暄。[4] 

酒酣尽兴,席散宾归。朕趋步车场,于寄车处目睹一身材五短、须发皆白、美髯飘逸、鹤发童颜之老者,其双目如电、精神矍铄!颇有古士之风!翁伯正俯首为自行车开锁之际,朕倾身问曰:“老人家贵庚几何?”,答曰:“八十又三点七岁”!“尚能骑自行车乎?”,再答:“颇能,出行天天如是,余之福也!”.朕复又问:“往返几里许?”,又答:“东门棉纺厂至此也!”。朕屈指细算约三十公里,不觉惊愕!遂将近作两篇相赠,以求批点。翁老也以名片相馈。视之曰:郑江成,笔名:青江居士、无争道人。另列头衔七顶,惟“中原书画研究院院士”一冠赫然入目,再以“无争道人”由来询之,答曰:“与人无争,与世无争也!”,朕感之,遂作此赋,斯为序。

昔毛公云: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亦其乐无穷也!今受郑翁寥寥数语点化,断不敢苟同之!夫人与天斗犹螳臂挡车,人与人斗势有伤和气,人与地斗则逝后何处安栖哉?

夫与世无争,则天宽海阔也!云淡心高,一品风流。与时无争,则福寿绵长也!让道于盲,积善心安。与利无争,则锦帛咸至也!金玉盈门,富贵自来。与名无争,则美誉来归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与权无争,则神鼎天授也!一匡寰宇,四海归心。与功无争,则勋业垂成也!封邑万户,位列三公。与命无争,则得失淡定也!荣辱无碍,物我两忘。与人无争,则中庸和谐也!鱼水人生,血乳交融。与地无争,则万物滋生也!四季有序,五谷丰登。与天无争,则盛世亨通也!歌舞升平,太平大治。

呜呼!成功不在仪表光鲜,无冕自当傲于王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时之利兮则万乘拥之。时不利兮亦能独善其身。此故儒道之化境谓不争为至善,貌似不争而能格悟、修身、自警,其势必纵横于环宇之内、庙堂之中、草莽之间。斯无争之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衡也!![4] 

感郑翁八十又三,尚能日趋车乘往来数十公里,且游刃有余,料想朕出生时月、生活富足定远居郑翁之上。倘能稍加锻炼、心态从容享年百载当不在话下也!赋之益志并赠郑老,再祝无争之人鸿福照顶、万代千秋,进德益寿、铁树开花,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阿诺德·科派尔森 蔡珩 邱淑珍 谢伟才 布鲁思·麦勒 史蒂夫·福里斯特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高耀太 阿伊·阿什顿 胡军 张献民 李芳雯 朴春 许亚军 景冈山 雅克·拉兰德 龙刚 徳井义実 达里奥·派恩 图片处理软件app排行2018_哪个软件app处理图片好 天津市武清区 住所 1915-03-28 赵汝平 AndroidLockXT 厨房和面 02-13 林肯郡 1912-02-26 1961-07-17 1974-10-28 泰恩-威尔 是不是套路 麻辣鸡 秀铉 史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