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中国音乐学院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中国音乐学院位于北京市,是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和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高等音乐学府,以培养从事民族音乐表演、创作、理论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为主,同时也培养其他音乐专业和

中国音乐学院位于北京市,是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和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高等音乐学府,以培养从事民族音乐表演、创作、理论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为主,同时也培养其他音乐专业和音乐教育人才。学校成立于1964年,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而建立。1973年,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合并成立中...

中国音乐学院位于北京市,是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和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高等音乐学府,以培养从事民族音乐表演、创作、理论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为主,同时也培养其他音乐专业和音乐教育人才[1] 。

学校成立于1964年,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而建立。1973年,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合并成立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1980年5月,中国音乐学院恢复建制。

截止到2014年7月,学校总占地面积60.27亩,有普通本科生1329人,研究生(博士、硕士)524人,教职工387人[1] 。

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美术系,东北师大和华东师大

1960年,北京艺术学院成立,隶属于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同在一址,同一领导班子。

1961年底,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与北京艺术学院合并,称作北京艺术学院,由北京市文化局主管。

1964年9月21日,根据周恩来同志的倡议及其对文化部《关于建立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舞蹈学校的请示报告》的批示,文化部在原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专业和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基础上,从全国挑选了一批民族音乐专家成立了中国音乐学院。学校直属文化部[3] 。

1969年,全院下放到天津军粮城劳动。

1973年,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合并成立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

1978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更名为中央音乐学院。

1980年5月,文化部《关于恢复中国音乐学院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中国音乐学院恢复建制,校舍仍设在前海西街17号旧址。

1987年后逐步迁址健翔桥畔新校区[4] 。

2007年12月,高佳佳论著《斯特拉文斯基序列音乐研究》在中国音乐金钟奖首次理论评选中荣获三等奖[5] 。

2009年,明代朱权《神奇秘谱》打谱整理与发掘研究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7] 。10月,在2008年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音乐学系杨红老师的《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荣获一等奖[8]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审中,谢嘉幸教授的著作《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荣获三等奖[9] 。

沈洽教授于2011年月获得第22届(2010年)民族音乐学小泉文夫奖[10] 。

在2012年 “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学院张筠青老师的专著《京剧音乐分析》与李月红老师的专著《汉族民间长篇叙事歌的音乐类型及文化属性》,荣获二等奖[11] 。

在2013年9月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举行的“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

一等奖(1名):

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

三等奖(4名):

闫拓时《当代中国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初探》、林玲《<弦索备考>筝曲之古谱释译及其意义》、董华《从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配乐论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杨曙光《中国歌剧演唱研究》[12] 。

图书馆

前身是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图书馆,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成立后更名为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截止2010年5月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共有馆藏241988册/盘;合订期刊2559册;音视频资料19293盘;西文乐谱15067册。另外,图书馆还有未做机读目录的俄文书谱17679册;古籍1612套;老唱片31000张;下架图书3462册;磁带6000盘[13] 。

学术期刊

《中国音乐》是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中文核心期刊[14] 。

教学场所

学院所有教室全部实现多媒体化,拥有计算机作曲教学设备,录音棚,两百多间供学生使用的琴房,并配有大批钢琴和民族乐器,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馆(简称国乐馆)筹建于2002年,为研习、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场所。[15] 

截至2013年底,学院设有12教学单位,有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等10个本科专业;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形成了以民族音乐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多层次办学体系。[1] 

专业

系别

专业方向

学制

音乐学

音乐学系

音乐学

本科五年

音乐科技系

音乐声学/乐器学/

录音与扩声

本科四年

电子音乐制作

本科五年

音乐教育系

音乐教育

本科四年

艺术管理系

艺术管理

本科四年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系

作曲与作曲技术

理论

本科五年

音乐表演

声乐歌剧系

演唱(民族唱法)

本科五年

演唱(美声唱法)

本科五年

国乐系

中国乐器演奏

本科四年

钢琴系

钢琴

本科四年

电子管风琴

本科四年

管弦系

管弦乐器演奏

本科四年

指挥系

合唱指挥

本科五年

乐队指挥

本科五年

截止2014年5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3项[19-20]   。

截至2013年底,学校拥有音乐学1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以及艺术硕士(MFA)授予权;具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培养资格;音乐学学科为北京市级重点学科。

学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

教师

130200 音乐学

●音乐学

01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樊祖荫

傅利民

姚艺君

乔建中(外聘)

02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理论

陈铭道

杜亚雄

沈 洽

杨 红

赵塔里木

05音乐声学

韩宝强

03中国音乐史

刘勇

修海林

余 峰

张静蔚

赵为民

罗艺峰(外聘)

王小盾(外聘)

李方元 (外聘)

04西方音乐史

李秀军

杨静茂(外聘)

06音乐心理学

刘 沛

07音乐教育学

谢嘉幸

管建华(外聘)

08音乐治疗学

张鸿懿(外聘)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09作曲

高为杰

金 湘

姜万通

权吉浩

施万春

王 宁

秦文琛(外聘)

杨青(外聘)

赵季平(外聘)

张千一(外聘)

10和声

樊祖荫

杨通八

11音乐作品分析

高为杰

高佳佳

12复调

张韵璇

●表演艺术研究

13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金铁霖

马秋华

14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研究

刘德海(琵琶)

张维良(笛子)

15金铁霖中国声乐教研中心

金铁霖

截止2014年5月,学校共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位,北京市教学名师7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19] 。学校有专任教师212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64人;博士生导师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2人;获文化部文华奖3人(次),中国音乐金钟奖14人(次)等等[21] 。

教学名师三人,金铁霖(全国模范教师)、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德海(中国音乐学院教授)[22-24]    。

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坚持开放的办学方针,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数十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多所艺术院校及音乐机构友好往来,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聘请数十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1] 。

仁爱诚信,博学精艺

《丝竹》是中国音乐学院学生

(2009.09-------2011.03)
  (2009.09-------2011.03)
  (2009.09-------2011.03)
  (2009.09-------2011.03)
  (2009.09-------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学校正门

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培养了吴雁泽、德德玛、彭丽媛、熊汝霖,陈思思、吴碧霞、宋祖英、龚琳娜、阎维文、张也、刘斌、吕继宏、张燕、谭晶、祖海、李晖、姚贝娜等五千余名国际国内知名的音乐艺术家,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发展和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1] 。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龙刚 邱淑珍 阿伊·阿什顿 谢伟才 高耀太 景冈山 徳井义実 阿诺德·科派尔森 朴春 雅克·拉兰德 蔡珩 史蒂夫·福里斯特 许亚军 布鲁思·麦勒 李芳雯 张献民 胡军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童心 好了 死于 1984-01-13 杰安尼·巴基诺 1949-01-24 大写的尴尬是什么梗 女粉丝 中的 完成 拍档:戴志诚与姜昆 王子子 1963-04-17 猪头 基拉·里德 凯西·希玛兹科 释希·温那也 194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