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英国音乐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0

[摘要] 英国音乐由四个主要的民族所组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每个民族并都有他们独特的民族音乐。另外,英国音乐也融合了来自马恩岛、康沃尔、海峡群岛以及来自牙买

英国音乐由四个主要的民族所组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每个民族并都有他们独特的民族音乐。另外,英国音乐也融合了来自马恩岛、康沃尔、海峡群岛以及来自牙买加、印度、大英国协与世界各地的移民的传统音乐。...

英国音乐由四个主要的民族所组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每个民族并都有他们独特的民族音乐。另外,英国音乐也融合了来自马恩岛、康沃尔、海峡群岛以及来自牙买加、印度、大英国协与世界各地的移民的传统音乐。

J.邓斯特布尔、W.伯德、O.吉本斯(1583~1625)、T.莫利(1557~1602)、J.布尔(约1562~1628)、H.珀塞尔、C.伯尼、J.霍金斯、M.W.巴尔夫(1808~1870)、V.华莱士(1812~1865)、E.埃尔加、G.班托克(1868~1946)、R.沃恩·威廉斯、A.巴克斯(1883~1953)、J.艾尔兰(1879~1962)、A.罗斯索恩(1905~1971)、 E.勒琴斯(1906~ )、H.塞尔(1915~ )、P.R.弗里克(1920~ )、L.汉密尔顿(1922~ )等。

除专业音乐活动外,英国的民间音乐对世界也很有影响。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民歌、舞蹈、音乐和军乐都为世界人民所喜爱。英国系统的民歌,很多是用没有或少有半音进行的五声音阶写成,很有特色。它那淡淡哀愁的情调,给人以深切的感受。英国还有独特的称为“安瑟姆”的宗教赞美歌,有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习俗和基督教的特色相结合的民间风土音乐,还有许多与基督教节日有关的音乐,特别是称为“凯罗尔”的圣诞颂歌,以及在节日围着花柱跳舞用的摩里斯舞曲,都很有代表性。

15世纪,英国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作曲家。J.邓斯特布尔最早在固定歌调写作法上加上丰富的装饰和单纯的伴奏。他应用古凯尔特人的五声音阶写作,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并具有通俗性的特点。他是早期尼德兰乐派(今称勃艮第乐派)最有贡献的作曲家,曾培养了G.班舒瓦、G.迪费等知名学生。

伊丽莎白王朝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国势强盛,并超越荷兰、葡萄牙等贸易先进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商业国。在这个时期,文艺也有很大的发展。英国的琉特和维吉纳音乐,随着诗艺的勃兴也盛极一时。特别是维吉纳音乐,纤细雅致,富有技巧性,对后来器乐曲如变奏曲、托卡塔等体裁的发展,很有影响。当时出版的维吉纳曲集,如《菲茨威廉维吉纳曲集》、《内维尔夫人的琴书》、《威尔·福斯特维吉纳曲集》,还有知名的《少女曲集》等都得到广泛传播。W.伯德、O.吉本斯(1583~1625)的创作,尤为著名。伊丽莎白王朝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动人的情歌,常用琉特琴伴奏,重要作曲家有T.莫利(1557~1602)、J.布尔(约1562~1628)等,他们还写了大量的牧歌、经文歌、赞美歌、器乐曲和管风琴音乐。最负盛名的作曲家是H.珀塞尔,他吸取了威尼斯歌剧的经验,写成富有英国特色的歌剧,是英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狄多与埃涅阿斯》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写了《亚瑟王》等戏剧音乐。可惜他过早夭折,未留下更多的创作。

英国自珀塞尔逝世后,音乐创作一落千丈。18世纪上半叶德国的G.F.亨德尔,被安娜女皇聘请到英国,他为英国人民写了许多歌剧和清唱剧。例如《以色列人在埃及》、《力士参孙》、《扫罗》、《犹大·马加比》、《弥赛亚》等。这些清唱剧大都取材圣经故事。由于他能把反外族统治和暴政压迫的内容,同英国牧歌、赞美歌的合唱传统以及意大利歌剧的动人曲调融合在一起,写成富有个性的英雄史诗性音乐,而深受英国人民的欢迎。在这同一时期,诗人J.盖伊(1685~1732)和作曲家 J.C.佩普施以通俗歌曲、民谣以及亨德尔等人带有程式化的意大利风格的歌剧曲调,加上滑稽幽默的对白,写成《乞丐歌剧》,对英国上层社会和意大利陈规旧套的正歌剧,作了极大的鞭挞和讽刺。《乞丐歌剧》非常受群众欢迎,仅在初演的音乐季就演出了62场,为英国民谣歌剧开辟了道路。英国音乐生活受德国、意大利等国影响很大,J.海顿、C.M.von韦伯、F.门德尔松都曾先后访问英国。海顿为伦敦写的12部交响曲、韦伯的歌剧《奥伯龙》、门德尔松的清唱剧《以利亚》,都是在英国首演的。 虽然在珀塞尔之后,英国音乐创作较为贫乏,但它的音乐生活、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却有很大发展。教堂的管风琴音乐一向是英国人民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风琴演奏家很多,常在贵族官邸中演奏,他们都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英国人民还喜爱合唱,当时皇家小教堂的唱诗班,相当于一个颇具规模的合唱团。伊丽莎白王朝时期,许多著名音乐家的成长都与此有关。至今,不少英国家庭还有把家族人员送入教堂唱诗班参加合唱的习惯。英国是最早制定音乐博士学位的国家。这种学位始于1463年剑桥大学,要经过作曲或音乐知识严格的考核才能授予。除大学外,坎特伯雷的大主教,也对教会音乐有卓越贡献的音乐家授予音乐博士的称号。1822年,英国建立了著名的皇家音乐专科学院,许多作曲家、演奏家献身于音乐教育工作。

英国的音乐文化出现了一个真正的文艺复兴期,涌现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例如A.布利斯、C.兰伯特(1905~1951)、E.鲁布拉(1901~ )、W.沃尔顿、A.罗斯索恩(1905~1971)、 M.蒂皮特(1905~? )和B.布里顿等。布利斯走过各种不同的创作道路,从早期的《色彩交响曲》那样反传统的现代主义,经过对各种风格的探索,最后转向象康塔塔《福音》那样充满中世纪情趣的音乐。他被英国皇室授名为“女王的音乐大师”。鲁布拉写了许多器乐和合唱音乐,特别是8部交响曲。兰伯特写了不少舞剧音乐和优秀的评论,其中所著《嗬!音乐》(1934)一书最为知名。沃尔顿早期风格追随A.勋伯格和B.巴托克,常使用爵士音乐节奏,晚年还使用十二音技法,新浪漫主义在他创作风格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组曲《门面》和清唱剧《伯沙撒王的宴会》都很有名,特别是后者,继承了亨德尔以来英国合唱音乐的传统,应用了较新的手法和大量不协和和音,很吸引人。罗斯索恩深受P.欣德米特的影响,他所写的交响曲和弦乐协奏曲,获得了世界声誉。

在这个英国的新文艺复兴期,最能作为代表的作曲家是蒂皮特和布里顿。蒂皮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把新浪漫主义和英国古老牧歌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风格。1944年所写的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是一部反法西斯的充满人道主义的作品。它不仅揭露和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还描写了由于人类的盲目性而带来的残忍和愚昧。曲中应用了许多黑人灵歌,非常感人。他著名的《第三交响曲》是为女高音和乐队写成的。布里顿被认为是英国自珀塞尔以来最伟大的“音乐上的希望和现实”,是使英国在国际乐坛重放光芒??兰姆斯》。该剧通过一个渔民的悲剧,表现个人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是一部被誉为挽回了英国乐坛声誉的作品。他的创作范围极广,仅就歌剧而言,就有正歌剧、室内歌剧和儿童歌剧等。他写了许多既有普及作用又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例如管弦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等。他曾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写了不少有关反战题材的作品,他和蒂皮特同样,都是富有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的音乐家。他的音乐语言,广泛吸收I.F.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A.贝格、П.穆索尔斯基和G.普契尼等人的精华,并和英国的民族特色融合在一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除上述许多作曲家继续活跃于英国乐坛外,还涌现许多年轻有为的作曲家。其中有不少人深受十二音技法、序列音乐和巴托克的影响。如E.勒琴斯(1906~ )、H.塞尔(1915~ )、P.R.弗里克(1920~ )、L.汉密尔顿(1922~ )等。 在60年代以后,随着先锋派文学、剧坛“愤怒的青年”的勃起,许多青年作曲家走上比十二音音乐更彻底地背离传统的道路。他们探索和研究各种新的创作方法,建立各种体系,并且以此作为向英国旧传统的“重绅主义”的挑衅,其中有仿效O.梅西昂和使用爵士手法的M.威廉森(1931~ ),应用爵士手法的R.R.贝内特(1936~ )以及在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等方面作了许多探索的C.卡迪尤(1936~ )等。

在音乐理论方面,早在1776年,C.伯尼和J.霍金斯在同一时期写了世界最早的《音乐通史》。曾任皇家音乐学院院长的G.格罗夫于1873年开始从事《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的准备工作,从1879~1949陆续出版了4版(其后多次增订),是一部有世界影响的音乐辞书。值得一提的还有E.普劳特,他为音乐基本教育写作了从音乐欣赏、和声学直到配器法和赋格,涉及到作曲法所有领域的教程,形成一个音乐作曲教学的完整体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另一位音乐理论家C.格雷(1895~1951)则写了许多卓有见解的评论,其中对英国现状的批判性的论述,尤为精辟,他的不少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

英国自珀塞尔以来的200年间,虽然没有出现过具有世界影响的作曲家,但在本国范围内还是有不少受群众喜爱的作曲家,如19世纪中叶爱尔兰的M.W.巴尔夫(1808~1870)和V.华莱士(1812~1865),都写了一些曲调优美、风格清新的歌剧。前者以《波希米亚少女》、后者以《玛丽塔娜》而知名。稍后则有A.沙利文与剧作家W.S.吉尔伯特(1836~1911)写了许多英国风格的喜歌剧,这是继承民谣歌剧传统写成的略近于轻歌剧的歌剧。其中象《日本天皇》、《皮纳福号军舰》和《彭赞斯的海盗》脍炙人口,至今仍常在英语系国家上演。

19和20世纪之交,可以说是英国近代音乐文化的转折点。E.埃尔加是这个转折的先行者。他有高度的创作技巧和非常巧妙的配器手法,以管弦乐《谜语变奏曲》和雄伟壮丽而带有神秘感的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梦》最为著名。稍后的F.迪利厄斯与其说是英国传统,毋宁说更多受印象主义影响。他写了不少纤细柔美的音乐和协奏曲。在有些作品中,他把乐器和人声微妙地融合在一起,非常动人。G.霍尔斯特曾沉醉于印度哲学,他同样具有高度的管弦乐创作技巧,交响组曲《行星》在今天得到重新的评价。在埃尔加等人的同一时期,P.沃洛克(1894~1930)写了不少精致的英国风格的歌曲。G.班托克(1868~1946)则收集、改编了许多英国和各地方民族的民歌,并写了不少取材东方和具有东方特色的音乐。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现代主义音乐不断涌入英国,不少作曲家竞相模仿。但是大多数创作由于缺乏民族特色和独创精神,未能在世界乐坛博得广泛声誉。另一方面,有些作曲家则继续发扬英国传统并吸收了某些现代的创作手法,取得较大的成就。其中有R.沃恩·威廉斯、A.巴克斯(1883~1953)和J.艾尔兰(1879~1962)等人。沃恩·威廉斯是继埃尔加以后英国最有贡献的作曲家之一,曾受印象主义影响,但他非常重视民间音乐,是英国民歌协会的成员。他曾深入研究英国的民间音乐,特别是诺福克地方民歌,并把它应用到自己的作品里。他还深入研究英国音乐史,吸收本民族的创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创作。代表作有《伦敦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等 9部交响曲。他所写的《民族音乐论》在世界有深远影响。巴克斯和艾尔兰都继承浪漫主义的传统风格。巴克斯喜爱取材于爱尔兰诗歌,使用爱尔兰地方音调,他的7部交响曲为英国乐坛加了光辉。艾尔兰则以精致的器乐小曲和抒情独唱曲等作出了贡献。

英国音乐至今仍一直非常受欢迎。从1960年代一群音乐家开始推广摇滚乐以后,英国创造出非常多知名的新音乐领域,像是重金属、民谣、鼓打贝斯、车库摇滚、迷幻浩室、庞克、尘垢、金属、英伦摇滚、新浪潮、辗蕊、血腥辗蕊,以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经历革新后的当地民谣。

英国并出了许多对全球极富影响力的歌手及乐团,像是披头士、比吉斯合唱团、冲击合唱团、铁娘子乐团、犹太祭司乐团、平克·佛洛伊德、性手枪、谁合唱团、深紫色乐团、滚石合唱团、酷玩乐团、皇后乐团、创世纪乐团、超级流浪汉合唱团、爱默生,雷克与帕玛(Emerson, Lake & Palmer)、艾瑞克·克莱普顿、洛史都华、罗克希音乐乐团、Foghat、奇想乐团(The Kinks)、Rockpile、超凡乐团(The Prodigy)、艾尔顿·强、绿洲合唱团、布勒乐团、齐柏林飞船合唱团、坏公司合唱团(Bad Company)、电台司令、幻觉皮衣合唱团(The Psychedelic Furs)、流行尖端乐团(Depeche Mode)、治疗乐队、黑色安息日、史密斯乐团、比利·爱多尔、大卫·鲍伊、险峻海峡合唱团(Dire Straits)、ELO、异教乐团(The Cult)、Yes、警察合唱团、放荡乐团等。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景冈山 阿诺德·科派尔森 胡军 布鲁思·麦勒 高耀太 邱淑珍 张献民 阿伊·阿什顿 蔡珩 朴春 许亚军 李芳雯 谢伟才 龙刚 雅克·拉兰德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徳井义実 史蒂夫·福里斯特 爱情改变 变形计 欧文-威尔逊 1933-02-13 默夫云·莱罗依 专属新娘娃娃 丁拉基 真木阳子 1914-06-18 霍思燕 1985-05-01 师徒:金志文与杨坤 绯闻:陈柏霖与桂纶镁 席尔瓦 美丽的雨 金汎 贾达·弗雷德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