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福建农林大学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1

[摘要] 福建农林大学(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农林大”或“福建农大”,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福建农林大学(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农林大”或“福建农大”,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是农业部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二批...

福建农林大学(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农林大”或“福建农大”,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1] ,是农业部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福建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学校前身分别为创办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创办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2000年,由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

截至2013年9月17日,学校本部位于福州金山,另设有南平校区、福州地区大学城校区、安溪茶学院校区,校园占地4800多亩。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40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SCI、BCI、Nature、Science等数据库51个。全日制在校生3万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4500人。还举办了金山学院和东方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在校生1.8万人。截至到2014年,学校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万多名校友,在校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10多人[2] 。

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

私立福建协和学院于民国25年(1936)创办农学、农业经济学两个

福建省立农学院

福建省立农学院创办于民国29年(1940年),设农艺、园艺、森林、植物病虫害、农化土壤、畜牧兽医、农业经济7个系,校址先在永安县,抗战胜利后迁到福州市。1951年6月,福建省立农学院并入厦门大学,改为厦门大学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市[3] 。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建立了福建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魁岐协和大学原址,设农学、园艺、森林3个系,共有教职工19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在校学生391人。

1958年,林学系分出,单独设立了福建林学院。同年,福建农学历史沿革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农学院于1969年被撤销,干部教师下放劳动,图书仪器大部破坏散失,校园被占用。1972年,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合并复办,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校总部设在南平市西芹福建林学院原址,分部设在三明市和沙县两地。1977年,撤销福建农林大学,恢复福建农学院,在三明市荆东和沙县洋坊两地办学。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福建农学院得到恢复和发展,恢复7个专业,增办6个专业。1977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生。1979年,福建省委批准该校在福州金山新址重建,校园占地18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昆虫学、经济林4个专业获准设立硕士点。1984年,获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昆虫学2个专业获准设立博士点,博士指导教师分别是著名甘蔗专家周可涌教授和著名昆虫学家赵修复教授[4] 。1986年,全院迁回福州市金山新址[3] 。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13年9月17日,学校共有教职工2300多人,其中专任教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留学预科学院(合署)

福建农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合署)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农村发展学院(合署)

福建农林大学MBA教育中心

独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工程学院[5] 

福建农林大学在福建省属高校中率先开展研究生教育,率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植物病理学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作物遗传育种

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森林培育[21]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21个):植物保护、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畜牧学、兽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工程、公共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统计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9个):林学、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生物学、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2] 

截至2013年9月17日,学校共有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4个,

2005年、2009年、2011年三次捧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在校内外系统建立了一批教学科研实验厂场,其中尤溪洋中科教基地957亩、闽侯白沙科教基地221亩、南平西芹教学林场1.68万亩、三明莘口教学林场2.91万亩。注:图册资料来源于[24] 

人力资源管理

许文兴

省级

2011年

闽教高〔2011〕69号

2011年7月20日[25] 

闽教高[2004]87

闽教办高[2005]38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陈永正

省级

2011年

闽教高〔2011〕69号

2011年7月20日

蛋白质工程

汪世华

省级

2011年

闽教高〔2011〕69号

2011年7月20日

兽医临床诊断学

黄志坚

省级

2011年

闽教高〔2011〕69号

2011年7月20日[26] 

轻化工类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陈礼辉

省级

2011年

闽教高[2011]69号

2011年7月20日[28] 

农业资源与环境教学团队

王果

省级

2011年

闽教高〔2011〕69号

2011年7月20日[29] 

农业生态学

王松良

国家级

2009年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还与美国加州大学、耶鲁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英国北威尔士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里大学、澳大利亚莫纳西大学、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圣玛丽大学、新斯科舍农学院、泰国甲色沙特大学、马来西亚农业大学以及台湾大学等结成为友好学校。学校与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农学院联合举办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本科专业教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生态学本科专业教育项目。[32] 学校的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还编辑出版了《甘蔗》 、 《武夷科学》 、 《华东昆虫学报》 、《林业经济问题》 、 《高教理论与实践》 等刊物。

学校坚持做好对外办学工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部分本科专业与加拿大等众多世界知名学府采取“2+2"联合培养。2013年南非当地时间3月26日上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的共同见证下,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女士与南非高等教育联合会主席、南非德班理工大学校长艾哈迈德·巴瓦(Ahmed C Bawa)教授在位于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的总统府共同签署了由我校与德班理工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协议。

2010年学校共有575项科研项目获准立项,立项总经费10840.58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9460万元,占87.27%,国家级项目经费7737.88万元,占71.38%;全年共完成下达经费十七批次850项,累计下达到位经费13143万元,加上其它项目的科技经费,年度实际到位经费16179万元。学校主持完成的“细菌农药新资源及产业化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有14项成果进入福建省科技奖奖励公示,其中2项进入一等奖答辩。鉴定(评审)科研成果46项,通过省级审定植物新品种4个、认定植物新品种4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个[33] 。

2011年学校获批科研立项326项(不包括横向项目),累计立项科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承担国家“973”项目,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5] 。每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0多项,经费达2.2亿多元,其中国家级项目数量和资助经费均超过60%,在甘蔗、蜂学、麻类、生物农药、杉木等研究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先后有672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优秀社科成果奖,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8项(主持8项)。《大学》杂志发布的《2007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福建农林大学科技贡献力居全国高校第39位,与福州大学并列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在福建省仅次于厦门大学[36] 。

2013年1月11日下午,由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尤民生主持、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完成、英国剑桥大学等多家单位参与的小菜蛾基因组研究成果——“小菜蛾杂合基因组揭示昆虫的植食性和解毒能力”将于2013年1月13日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遗传学》上发表。福建农林大学小菜蛾基因组的破译,宣告世界上首个鳞翅目昆虫原始类型基因组的完成,同时也是第一个世界性鳞翅目害虫的基因组的完成[37] 。注:图册资料来源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部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天然生物毒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农业部

部级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研究中心

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蜂产品加工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国家林业局

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

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

农业部东南黄红麻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

农业部福建蜜蜂生物学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

福建省尤溪县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农业部

部级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

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分中心

国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福州甘蔗分中心

农业部

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

农业部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分中心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蔬菜)专业分中心

农业部

国际合作、闽台交流基地

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研究中心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科技部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成员单位)

科技部

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

农业部

台湾农民创业园科技服务中心

国台办

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实验室)

福建省昆虫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福建省作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福建省菌草科学实验室

省科技厅

福建省植物病毒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福建省菌草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福建省天然生物毒素工程实验室

省发改委

福建省动物药物工程实验室

省发改委

福建省亚热带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生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南方森林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中药材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蜂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特种作物育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海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工程技术中心

省科技厅

省级调研基地

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研基地(邵武市)

省社科联

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研基地(上杭县)(2003-2007)

省社科联

省级研究开发基地(平台)

福建省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开发基地

省经贸委

福建省植物资源化学与材料技术开发基地

省经贸委

福建省菌草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省发改委

福建杉木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福建省亚热带果树及特种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省科技厅

福建省农产品安全研究平台

省科技厅

福建省闽台果树种质试管苗库

省科技厅

福建省食用菌种质资源科技共享平台

省科技厅

福建省南方麻类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省科技厅

福建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福建农林大学)

省科技厅

福建省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省科技厅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

病毒工程与病原生物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开放)实验室

省教育厅

作物应用遗传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开放)实验室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植物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林木逆境生理生态及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风景园林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中西兽医结合与动物保健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生态与资源统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院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海峡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村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38-39]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校内逸夫图书馆

初步形成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共存、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结合、单馆保障与多馆互借与传递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2013年新增中文数据库6种,外文数据库1种(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拥有Science和Nature等14种电子期刊,拥有CNKI、万方、维普、台湾资讯数据库、SCI、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65个(其中外文数据库27个),电子图书104.9万册[40] 。

学报期刊

学校主要出版有《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林学院学报》、《生物安全学报》、《林业经济问题》、《亚热带农业研究》、《武夷科学》7种学术期刊[41] 。

学术交流

学校先后承办了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海峡两岸生命科学发展论坛”之“农业分会”、2010年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会议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第2次会下安生活区

对外支援

2011年,“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通过验收并移校内中华广场

产研合作

2010年,福建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省厅部门先后在学校海峡创业育成中心召开了多场产学研沙龙,共有来自部分省属高校、在闽台企、企业等近百个单位的100多位专家、企业家参加。还举办了福建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研讨会,有省主管理部门、省各高校从事产学研工作管理和产业发展工作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参加;并举办了福建省菌草产业与技术推广茶话会、动物药物与产品安全茶话会,60多家相关企业代表与会。

中心还举办了台湾学籍企业家对接府谈会,加强了与台湾企业的协作;对首批入驻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为辅导专家安排辅导活动经费10万元;中心辅导专家团队经常性深入三明佳盛木业有限公司、福建蓝湖集团、闽清丰达生态农业大观园有限公司等十几家进驻企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工作120多场次[33] 。

2011年,学校组织“6·18”、农(花)博会、林博会和茶博会等四大博览会的参展工作,积极展示和推介我校的优秀科技成果;在本届6.18上实现对接项目409项,总投资45.03亿元(其中合同232项,总投资29.01亿元;协议177项,总投资16.02亿元),对接资助转化数连续第九年居所有参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一;有27家企业入驻“海峡创业育成中心”。组织专家赴平潭、长汀调研;参与助推政和县经济倍增计划;与西藏林芝地区签订合作协议,组织专家赴林芝调研,菌草项目已启动实施;与连城、浦城、尤溪等县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举办了菌草技术新疆昌吉州骨干培训班、西藏林芝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培训班和新疆昌吉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班、农业系统干部培训班等,共培训学员200多名。有10多项软科学研究成果获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采用[34] 。2014年,海峡创业育成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2] 。

校徽含义

标志主体以和平鸽与树枝的造型为结合体,树技由“F”变化校训[43]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委员会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委员会是在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并在校团委具校内河

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

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成立于2002年6月,校红十字工作在福建省高校中率先在全省高校举办初级救护技能培训班;率先在全省高校开展红十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率先在全省高校成立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率先在榕城高校创建红十字博爱超市[45] 。

学校东临闽江,西临乌龙江,南倚妙峰山,北靠淮安山,校园三面被繁茂的山林所环绕,形成开口向西的马蹄形丘陵谷地,全年气候冬短夏长,温暖湿润,有利于各类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学校建有有芒果路、紫荆路、荔枝路、白玉兰路、龙眼路等。在学

学校在校园建设时,提出建设生态型校园,并决定建设了一个恢复性湿地公园,成就了福建省内高校唯一的湿地景观。公园不但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同时湿地公园还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的强大功能。

福建农林大学宣传部部长叶飞霞说:“我们都是被鸟鸣给叫醒的。”学校的自然绿地在整个生态校园的绿地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南、北两大山林形成的绿色屏障,为各种鸟类的栖息与迁移候鸟的落脚定居提供良好的环境。2003年,福建农林大学通过“绿色学校”的评估; 2007年获得“省级绿化模范单位”称号[46-47]   。

中华名特优植物园

“中华名特优植物园”,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模拟中国行政地图并

观音湖

明末到大清到民国关于观音湖的记载都只有南池或半月池的

沙滩主题公园

沙滩主题公园位于福州三环路西北段、福建农林大学西门外的乌龙江边,该公园分为休闲区、沙滩区、戏水区和游乐区。其中,休闲区绿树茵茵,繁花似锦,三角梅、百日草、矮牵牛等花草争奇斗艳。绿地下面,一排排的柳树植根于木栈道边,木栈道被贴心地设置了不同的高度,方便游人观赏。沙滩区面积为4万平方米,是福州面积最大的沙滩,沙子来自闽江。为了营造“水清沙白”的感觉,园林局在这一分区种植了不少棕榈科的植物,还建有热带风格的凉亭和摇椅供市民游玩。此外,在沙滩区设置运动项目配套设施,方便市民进行沙滩排球等运动。该公园被福州当地媒体称为“最美沙滩”。[50] 

党委书记:叶辉玲

校长:兰思仁

党委副书记:赵捷、马国防

纪委书记:尤国顺

副校长:尤民生、黄一帆、林文雄、林思祖、王宗华、练晓荣[51-52]   

江一真

郭述尧

李来荣

◎郑作新、唐崇惕、余松烈、谢联辉:4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科学学院门前小道

◎梁劬、宋涛:先后被遴选为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司长、中国驻圭 亚那合作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张健保:香港发明家协会主席;

◎吴振铎:台湾茶艺协会理事长,被誉为台湾茶叶之父;

◎贡谷绅:台湾中兴大学第6任校长;

◎颜禧强:美国最大的帽品供应商、香港飞达公司董事长;

◎高益槐: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谢华安:校友在该校学习进修期间,刻苦努力,成为世界杰出的杂交水稻育种家,选育的“汕优63”累计增 产1500多亿斤。

◎杨仁崔:学校的知名骨干精英教授。

◎杨金发:1999年毕业的青年才俊,任总资产100多亿的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的副总裁;

◎傅芬芳:2003年毕业的年轻女杰,任亚洲最大的肉鸡生产加工企业圣农集团的副董事长。

校内映辉楼

1、乘坐22路、75路、77路、85路或312路到“农林大学站(东门)”下车

2、乘坐39路、55路、506路510路(招手即停)、150路/168路到“农林大学南门”下车。

南平校区:

乘坐1路公交车(玉屏桥至西芹镇)进校,进校的公交车前方有个牌子,写有福建农林大学专车,若无则至西 芹镇上,之后步行或乘坐摩的或面包车进校,摩的一人公道价一般四元,两人五元,面包车一人两元。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胡军 朴春 谢伟才 邱淑珍 徳井义実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雅克·拉兰德 景冈山 阿诺德·科派尔森 龙刚 高耀太 许亚军 张献民 阿伊·阿什顿 蔡珩 史蒂夫·福里斯特 李芳雯 布鲁思·麦勒 香港跑马地 金敏贞 1940-10-09 1940-08-03 星语心愿 月光光心慌慌 鱼头汤 只能 陈伟霆恋情 1947-12-29 柏杉 李真旭 鲍起鸣 春季档 麦迪 1977-12-22 凯特.戴琳斯 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