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陕西科技大学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mp; Technology),位于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位于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即“小211工程”)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陕西省...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位于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即“小211工程”)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截至2014年3月,学校现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118.4万平米,其中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26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400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1] 

学校创办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

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定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

197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

学校原隶属于轻工业部,1998年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西北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2] 

截至2014年3月,学校设有轻工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陕西科大

专业设置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

三秦学者:郭守武[8]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皮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建中)[9] 

省级教学团队(13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党新安)、纤维与生物质资源教学团队(徐永建)、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党宏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吴宝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黄剑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郑甲红)、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吕嘉枥)、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文怀兴)、基础力学教学团队(张功学)、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李小瑞)等[10-13]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71个。[1]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企业管理[14] 

省级重点学科(7个):材料物理与化学、包装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浆造纸、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14] 

博硕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15-16]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学科(2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17] 

博士二级学科授权学科(16个):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轻化工过程系统工程、资源与环境化工、制浆造纸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轻工装备及控制、轻工技术经济与管理、功能高分子化学与技术[18]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学科(17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美术学[19] 

专业学位授权点[20]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1]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动画、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艺术设计、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21-23]    

省级特色专业(13个):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画、艺术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包装工程等[23-24]   

省级名牌专业(7个):轻化工程、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5]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轻化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6]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食品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电影实验教学中心、设计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实训基地、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等[27-29]    [2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皮鞋工艺学(弓太生)[30]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1] 

年度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12

皮革理化分析

罗晓民

资环学院

201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

蒲永平

材料学院

2012

工程力学

张功学

机电学院

2012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

党新安

机电学院

2012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文怀兴

机电学院

2012

植物纤维化学

徐永建

轻工学院

2012

环境监测

丁绍兰

资环学院

2012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朱振峰

材料学院

国家级精品课程[32] 

年度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06

包装技术基础(双语授课)

陈满儒

设计学院

2007

制革整饰材料化学

马建中

资环学院

2008

有机化学

李小瑞

化工学院

皮鞋工艺学

弓太生

资环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33] 

年度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03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朱振峰

材料学院

2003

设备控制基础

陈桦

电信学院

2004

有机化学

李小瑞

化工学院

2004

整饰材料化学

马建中

资环学院

2004

计算机基础

李 茜

电信学院

2004

大学物理

刘建科

理学院

2005

包装工程基础

陈满儒

设计学院

2005

人机工程学

杨君顺

设计学院

2005

植物纤维化学

李新平

轻工学院

2005

结晶矿物学

王 芬

材料学院

2006

皮鞋工艺学

弓太生

资环学院

2006

微生物学

吕嘉枥

生命学院

2007

化工原理

陈均志

化工学院

2008

工程力学

张功学

机电学院

2008

塑料成型及模具

党新安

机电学院

2009

造纸原理与工程

王志杰

轻工学院

2010

材料力学

张功学

机电学院

2010

皮革制品CAD/CAM

弓太生

资环学院

2011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文怀兴

机电学院

2011

创造方法学

刘子建

设计学院

2011

环境监测

丁绍兰

资环学院

2011

生物工艺原理

贺小贤

生命学院

2012

皮革理化分析

罗晓民

资环学院

201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

蒲永平

材料学院

教学成果

截至2014年3月,学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6项。[1]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为主型地方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张美云)[34] 

截至2014年3月,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已与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格鲁吉亚、韩国、越南等国家的25所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联合培养学生、引进外籍教师、互派访问学者、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多次举办了各类国际学术会议。[35] 

“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陕科大校园一览

2011年,学校科研工作全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73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41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25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36篇,授权专利378项,其中发明专利190项。[36] 

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5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28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80篇,授权专利543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学校排全国高校第21名,省属高校第1名;在2013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学校排全国高校第41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1] 

部分重要科研获奖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原轻工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以及其他校内科研机构数十个。[1]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7] 

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商检纸张纸浆检测重点实验室[37] 

原轻工部重点实验室(4个):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皮革工程实验室、轻工机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37]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轻工技术与创新研究中心、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38] 

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9] 

校内科研机构[40] 

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科锐新材料研究所、证券投资研究所、造纸环保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所、鸵鸟综合深加工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皮革复合材料研究所、自动机械研究所、凯特研究所、古陶瓷艺术研究所、过程控制研究所、阳光电子研究所、艺术设计中心、现代职业培训中心、图形与CAD技术研究所、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所、环境材料研究所、纳米材料化学与技术研究所、皮革工程中心、图形与图像研究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所

研究院

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130万册、电子图书馆

学术期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12月,创刊初期为半年刊,限国内发行,1984年起改为季刊,198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陕西科技大学学报》为学术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载轻工行业各学科有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论文。内容涵盖制浆造纸,材料工程、皮革及革制品、食品工程、机电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及信息科学、工业造型设计、化学工程、环境科学、基础科学众多领域,具有鲜明的轻工业特色和交叉学科特色,主要读者为国内外科研部门的中高级科技人员。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第一版),在历次期刊评比中分别于1989年获陕西省高教局期刊评比三等奖,1993年陕西省科协期刊评比二等奖,2000年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期刊评比二等奖。2001年11月,我刊被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刊物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42] 

校训

至诚至博

“诚”和“博”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选取而来,体现了陕西科技大学的传统精神。“诚”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诚”的含义包括诚朴、诚信、诚实,蕴涵朴实无华,以诚相待,取信于人。“博”是指学问渊博,是人生追求学问和事业的境界,含义是博大精深、经天纬地,又指胸怀宽阔,海纳百川。“至”是达到。“至诚至博”是人生的追求目标,做人达到诚实守信,朴实无华;达到博学、知识丰富精深。诚实而博学,博学而求诚,诚实有德,博学有才。诚和博是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和学问准则。[43] 

校歌

《远航》

迎着祖国初升的太阳校歌

我们从首都北京起航

渭水之滨,搏击风浪

三实作风放飞理想

回首往昔书写国计民生的篇章

面向未来锻铸中国轻工的辉煌

让我们扬起风帆满载人类幸福的梦想

远航远航远航……

肩负民族振兴的希望

我们在科学海洋荡漾

至诚至博,发奋图强

传承文明桃李芬芳

回首往昔书写国计民生的篇章

面向未来锻铸中国轻工的辉煌

让我们扬起风帆满载人类幸福的梦想

远航远航远航远航……[44] 

校徽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45]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寓意深远,五条波浪代表数字“5”,蓝色半圆和白色半圆的组合代表数字“8”,暗含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左、右两侧半圆分别代表东西文化,寓意陕西科技大学是融东西文化于一体的高等学府;五条向上的波浪代表陕西科技大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将遵循至诚至博的校训,开拓进取,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条青色的波浪和蓝色半圆交叉隐喻“青出于蓝胜于蓝”之义,代表陕西科技大学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将遍及五大洲。[45] 

校旗

陕西科技大学校旗[46]

截至2012年5月1日,学校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89.2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1] 

西安校区

咸阳校区

(备注:校友排名不分先后)

原天津记者站站长金树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之黄晖、宫华夫妇;陕西科技大学四川校友会成立大会

“胡氏家庭奖学金”设立者胡琦寅;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飞行工程系主任候志强;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著名专家贺延龄;

日本国华裔博导何立风;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主任兼政委何树宇;

鹰鹍集团广东省销售总公司董事长关红梅;

长春玉柴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锋;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陈元魁;

成都厨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保华;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陈汛武;

《中国100女性权力榜》之李春娅;

世界包装最高奖得主之乔加强;

美国道琼斯公司国际指数部资深总监高潮生;

山东淄博大桓九宝恩制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祥;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十大影响力领军人物刘爱林;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金平;

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入选者唐惠儒;

首位获得Otto-Schott研究奖的中国杰出科学家邱建荣;

陕西科技大学咸阳校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房桂干;

咸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怀礼;

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

齐鲁工业大学校长陈嘉川校友;

柞水知名学者——张力;

原大连轻工业学院院长肖正扬;

原天津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谭国民;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海诚公司董事长陈鄂生;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荣宝;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葆珍;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十八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艾力更·依明巴海

全国政协常委潘蓓蕾;

原红塔仁恒纸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国造纸学会理事赵万立;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

鸟巢标识系统设计师,中信国华标识有限公司创作总监,张建民;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蔡珩 邱淑珍 阿诺德·科派尔森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李芳雯 许亚军 徳井义実 张献民 史蒂夫·福里斯特 谢伟才 布鲁思·麦勒 龙刚 胡军 高耀太 景冈山 阿伊·阿什顿 雅克·拉兰德 朴春 疯狂原始人 姨外甥:马思纯与蒋雯丽 1954-09-08 终结者:创世纪 马克·艾沙姆 保罗·乔恩格·威特 郭炽贤 1957-06-10 《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 董璇 日本大阪阪南市 托玛斯·德罗尼 张钧甯登开年封面 万科 狂暴之路 1984-11-21 1912-03-08 卡拉·巴欧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