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潜山县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2

[摘要] 潜山县,古皖之源。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市、大别山东南麓,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

潜山县,古皖之源。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市、大别山东南麓,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是全国粮食大县和安徽省十大药材基地县。舒席、雪湖贡藕、胡萝卜、石耳、生姜、天柱剑毫、野葫芦籽等名优特产闻...

潜山县,古皖之源。[1] 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市、大别山东南麓,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是全国粮食大县和安徽省十大药材基地县。[2] 舒席、雪湖贡藕、胡萝卜、石耳、生姜、天柱剑毫、野葫芦籽等名优特产闻名遐迩。花岗石、瓷土、优质黄砂、铁精砂、金红石、水能等蕴藏量十分丰富。[1] 现任县委书记卓晓静,县长张劲松。

潜山在周朝时,为皖国所辖、皖国都城就在今潜山县城,东汉献帝初平末年(公元193年),庐江太守陆康为远避战乱,将庐江郡治迁至皖县城。此后,袁、曹、孙三家交替据有此地,皖城遂成为兵争的重镇。唐时,潜山县曾为舒州治所。明洪武元年,置潜山县迄今,首任潜山知县张江,设县治于潜山县城。

中华民国初年,安庆府被废,潜山县直属安徽省:1949年4月称皖北行署安庆专区潜山县,至1979年底,改安庆专区为安庆地区,再后又改安庆地区为安庆行署,九十年代,地市合并为安庆市,潜山县相沿隶属之。[3] 

皖公,安徽之祖、春秋时期皖国的仁慈君主、皖山皖水皖地皖人皖城、安徽简称“皖”的由来。

先秦时期:潜山县是安徽省早期人类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说明早在五千年前,这里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国,为九江郡(均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调整区划,属衡山郡(治邾,今湖北黄冈县境内)。

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衡山国除为郡,归汉。二年,撤销江南庐江郡,以原衡山郡东部和九江郡西南地区重组庐江郡(治舒,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埂),今潜山县为皖县(治故皖城,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当时皖县范围很大,含今潜山、怀宁、太湖、望江、宿松5个县及岳西县东部部分地区)一部分,属之。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庐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东汉:仍旧制,属扬州庐江郡皖侯国。

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十月,吴国建立,仍属吴国扬州(治建业,今南京市)庐江郡(治皖县)皖县地。

西晋:咸宁四年(278年),地入晋。六年(280年)三月,晋灭吴,合二扬州、二庐江郡为一,今潜山县仍属扬州(治建业)庐江郡(改治舒,今舒城县城关镇)皖县(治故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地。

东晋:初,仍旧制。后撤销皖县,并入舒县。

南朝·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宋代晋,初仍旧制。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晋熙郡(仍治怀宁,即故皖城)改属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城历阳镇)。泰始二年(466年)九月,改属豫州(治睢阳,侨置于今寿县城关镇)。九月壬辰,改属西豫州(由豫州改,仍治睢阳),三年五月辛酉,复属豫州(东、西豫州并,仍治睢阳),仍为晋熙郡怀宁县地。

南朝·齐: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齐代宋,晋熙郡属西豫州(由豫州改,仍治睢阳,齐末常称豫州)。齐末,豫州改治怀宁(故皖城),怀宁县仍属豫州晋熙郡。

南朝·梁:中兴二年(502年)四月,梁代齐,仍之。豫州又名西豫州、荆河州,仍治怀宁(故皖城),后迁治。太清二年(548年)十月丙戌,置晋州,又称西晋州(治怀宁,故皖城),仍为晋州晋熙郡怀宁县地。不久,降东魏,后复。梁大宝二年(551年),复名晋州,仍之。

北朝·北齐:绍泰元年(555年)三月,晋州入北齐,改晋州为江州(仍治怀宁,即故皖城),属江州晋熙郡怀宁县地。

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齐,克晋熙城,复名晋州(仍治怀宁),仍属晋州晋熙郡怀宁县西北地区。

北朝·北周:建十一年十二月乙丑,地入北周,仍为晋州晋熙郡(均治怀宁,今潜山县梅城镇)怀宁县西北地区。

隋朝: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仍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留县,改晋州为熙州(仍治怀宁,故皖城),怀宁县改属熙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熙州为同安郡(仍治怀宁),仍之,属扬州刺史部(监察区)。义宁二年(618年),殷恭邃部义兵占领怀宁。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同安郡为舒州(仍治怀宁)。

五代十国·吴国:中和四年(884年)、景福二年(893年),杨行密先后收复舒州。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唐亡,地属吴王杨行密控制区,怀宁县仍属舒州。武义二年(920年),舒州改属德胜军,又称庐州节度使(治合肥),怀宁县仍属舒州。

五代十国·南唐:吴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地入南唐,仍吴旧制。后升舒州为永泰军节度(仍治怀宁),仍之。保大十四年(956年)三月入后周。七月,复属南唐,怀宁县仍属舒州。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三月入后周,复名舒州(仍治怀宁),怀宁县仍属舒州,兼州治。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怀宁县属舒州,舒州属淮南道。至道三年(997年),舒州改属淮南路(治扬州)。熙宁五年(1072年),舒州改属淮南西路(治寿州,今寿县城关镇)。政和五年(1115年),舒州赐额德庆军(仍治怀宁),仍属淮西路。

元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入元。元初,怀宁县属江淮行省淮西道安庆安抚司。

明朝: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明,改元洪武,新置潜山县属江南行省(仍治今南京市)安庆府。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安庆府直隶中书省。十三年正月,直属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直隶南京,后改称南直隶,余仍之。

南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明亡,为福王(后为南明弘光帝)控制区,潜山县仍属南直隶安庆府。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初,地入清,仍属南直隶安庆府。六月,蕲州朱常自称明樊山王(亦称荆王),据潜山县境。三年亡。此处为反清据点,还有朱统錡等反清武装。

清朝: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安庆府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安庆府改属江南省安池太道(治池州府,今贵池市区)。

太平天国:咸丰三年一月十七日(1853年2月24日),太平军占领安庆城。9月25日,太平天国在安庆城设安徽省,改安庆府为安庆郡。改潜山县为潜珊县,属安徽省安庆郡。四年正月,占领潜山县。夏,在全县建基层政权(6个军,18个师,73个旅,1个监军)。十年正月入清。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潜山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潜山县属安徽省安庆道(治怀宁,今安庆市区)。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民国16年3月4日,北伐军江左第七军占领潜山县城,29日离潜。8月,潜山县属安徽省。17年8月,安徽省正式废道,潜山县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潜山县属安徽省第一区(首县为怀宁县)。10月10日,潜山县属安徽省第一专区(驻太湖县)。27年11月10日,潜山县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第一专区。29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潜山县属安徽省第一专区(抗战胜利后改驻安庆城)。31年12月26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县城,27日退出潜山,潜山县政府从水吼岭迁驻野人寨。34年,从野人寨迁回梅镇。38年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潜山县。

中国共产党建政:潜山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民国19年春爆发的五庙八斗武装暴动、黄柏暴动、梅寨暴动中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并于5月3日建立了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成为鄂豫皖苏区的一部分。7月底解体。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民国36年2月,成立潜怀县民主政府。9月16日,刘邓大军第二次解放潜山县城,成立潜山县民主政府。国民党县政府迁油坝乡。9月30日,潜怀县民主政府迁野人寨,后迁水吼田家湾。11月15日,成立皖西行署后,12月所建潜山及潜怀县属第一专区(驻五庙上新田)。37年5月,所建的桐潜县属第二专区。38年1月,分桐潜县为桐城、潜山2个县,潜山县仍属第一专区。3月23日,潜山县民主政府从黄柏河迁至梅城,全县解放。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报告备案,重新调整区划,潜山县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庆专区,7月,潜山县民主政府改称潜山县人民政府。9月,潜山县人民政府改称潜山县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潜山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庆专区。

1950年9月14日,潜山县政府改称潜山县人民政府。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潜山县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

1956年5月3日,潜山县人民政府改称潜山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8月10日,成立潜山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4月6日,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改称潜山县人民政府。

1988年8月17日,潜山县改属安徽省安庆市,至今未变。[5] 

潜山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辖16潜山区划图

截至2013年潜山县下辖:

1个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潜山经济开发区、源潭经济开发区;

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安徽省天柱山旅游度假区;

16个乡镇:梅城镇、王河镇、天柱山镇、黄泥镇、黄柏镇、黄铺镇、水吼镇、余井镇、源潭镇、槎水镇、官庄镇、痘姆乡、油坝乡、五庙乡、塔畈乡、龙潭乡。[4] [6] 

潜山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长江北岸,皖河上游。西北与岳西县及舒城县毗连,东北与桐城市接壤,东与怀宁县相邻,南与石牌相邻。总面积1686.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03万亩,山场面积136万亩,水面面积9.6万亩,人口58.3万人。国家级著名风景区天柱山坐落在本县境内西北部,海拨1538.6米,为全县最高峰。中部丘陵,岗川相间,丘林交错。东南圩畈,阡陌纵横,河湖穿插,良田相连。[7] 

删除地图

潜山县土壤类型较多,土壤呈垂直分布规律,250米为黄红壤,至800米为山地黄棕壤,800米以上为山地棕壤,局部发育山地草甸土。从县城内热量资源和水利资源看,丘林区耕作制以二年五熟为宜。县内土壤呈酸性或略微酸性,适宜南方作物生长,适宜种植耐旱作物,也适宜长绿树、落叶树混交林和部分阔叶林生长,全县森林覆盖率56%,潜山县共有松林104.8万亩,占有林地80.68%,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32万亩,省级公益林11.96万亩。[7] 

潜山县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侯区,年平均温度16.4℃,一月份平均气温在3.7℃,七月份平均气温在28.4℃。年降水量为1368.4毫米,降水趋势:山区多余丘陵,北部多于南部,年平均降水日为137天,平均日照总数为1936.7小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受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控制,气温较低,雨量较少;夏季受东南季风气候影响,气温较高,雨量较多,春夏之交,局部有风雹危害,夏秋之交,或暴雨或干旱。[7] 

流经潜山县的河流主要是皖河,河道全长227公里,上游山区,两岸丛山峻岭,河谷狭窄,坡陡流急,礁滩甚多,河床为卵石;中游丘陵,河谷宽广,水流平缓,河床为沙质,两岸多农田;下游为平原圩区、湖泊滩地,受江水顶托倒灌,容易受涝。皖河以长河为主源,发源于岳西县境黄梅尖南麓,源流称银河,南流,经凉亭至店前,汇入店前河;至龙湾进入花凉亭水库。[7] 

矿藏资源有大理石、花岗石、瓷土、金红石、铁砂、黄沙、石英、石棉、云母、硅石等。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

金红石属第四纪砂矿,未开采,有矿点3处、储量近2万吨,是迄今所知的全国仅有的几个金红石砂矿中储量较大的矿点之一,矿层位于粘土下部的砂砾层和砂层之间,矿体比较规则、稳定,平均厚度1.68米。还含有独居石、石榴子石、辉石、橄榄石、白云母、自然金等矿物。[8] 

潜山生态环境极佳。境内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12种、珍稀动物26种。中药材资源有厚朴、茯苓、苦参等280种。森林覆盖率达53%,木材蓄积量240万立方米,“三竹”(毛竹、水竹、元竹)面积8万亩,舒席是潜山传统的竹制品,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牌,1991年荣获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年产量达300万条以上,产品远销印度、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达957种。[9] 

县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建国前有少数回族居住境内。建国后,因婚姻、工作调动等关系,相继迁入了壮族、满族、朝鲜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10] 

201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数588358人,比上年末增加1251人。其中,农业人口526555人,非农业人口61803人。全年出生人口5636人,出生率9.6‰。比上年增长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948人,死亡率6.7‰,比上年增长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87‰,比上年下降1.16个千分点。[11] 

汉建安时,刘馥为扬州刺史,即兴治吴塘堰“以灌稻田”;吕蒙以“皖地肥美”而请急攻曹军,得皖后,亦即“凿石通水,增广(吴塘、乌石)两陂水利”。以后,历代来此执掌州县者,多有倡修堤闸情事,但多是时断时续的短期行为,不能改变农业生产困境。仅以吴塘一堰为例: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堤溃,淹没农田数千亩,一直放淌13年,到道光年间常大忠任知县时始得修复;民国16年(1927年)溃堤300丈,拖延4年才堵口。因此,历史上县内偶或有“米薪饶便”之年,更多的则是“兵燹之后乘以灾歉,生齿众而食艰,物价增而用匮”之时。

在封建制度束缚下,县内大片土地为剥削阶级所占有,广大农民无田或少田,生产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瘟疫时多流行,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潜山农业的发展,使多数农民处于饥寒交迫中。旧《县志》里,“大饥荒”,“百姓采草根树皮为食”,“连年饥馑,米价暴涨”等等记述,屡见不鲜。民国34年至38年间,今梅城乡河湾村焦四坊(亦称桥四方),因血吸虫病流行,使当地劳力死亡和外流100余人,出现61个绝户、10个孤儿寡母户,以致600多亩良田无人耕种。

在漫长岁月里,潜山农业处于封闭状态,直到民国时期,全县农民仍安于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犁一耖,一犁一耙,一稻一麦,一稻一油,或一稻一空(白田)的老式耕作制度,产量低而不稳,生计非常艰难。旧时《安徽省统计年鉴》载:民国23年,潜山县“粮食生产量492千担,消耗量675千担,逆差133千担”;民国29年,“粮食生产量573590担,消耗量799963担,逆差226373担”。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66656吨,单产180公斤,人均口粮不足200公斤,山区农民更在150公斤以下。长期以来,县内多数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1950—1957年,是农业生产大发展时期。这期间,由于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实行了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圩畈和丘陵地区开始推广双季稻。在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和合理密植等方面,有所成效。1957年,农业总产值2573万元,比1949年1347万元增长91.0%,年均增长8.4%。这年粮食总产120585吨,油料总产1756吨,生猪年末存栏91390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0.8倍、2.95倍、1.5倍。

1958—1960年,是农业生产大滑坡时期。这期间,由于“大跃进”左倾错误和严重干旱的影响,农业大幅度减产。1958、1960年,农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5.6%、3.1%。1960年粮食总产76010吨,油料总产600吨,生猪年末存栏28989头,分别比1957年下降37%、65.8%、68.2%。

1961—1965年,是农业生产稳步回升时期。缩短工业战线,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缩小生产队规模,并一度推行“责任田”。1964年起,又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同时普遍推广双季稻和“油,稻,稻”、“肥,稻,稻”等三熟制,大搞早稻薄膜育秧和早稻良种化。因此,尽管1961、1965年大旱,1964年先涝后旱,但农业生产却出现了稳步回升的好形势。1965年,农业总产值4723万元,比1960年增长41.2%,年均增长7.1%。这年,粮食总产111970吨,油料总产1042吨,生猪年末存栏72095头,分别比1960年增长47.3%、73.6%、148%。

1966—1975年,是农业生产缓慢发展时期。这期间,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由于“文革”的严重左倾错误的影响,“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偏离了正确方向,大部分地区实行大队核算,平均主义倾向严重。同时,1966—1968年连年干旱,1969、1970、1973,1975年又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因而,农业生产遇到极大的困难。但由于广大干群力排来自“左”的方面的干挠和破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建水库和机电排灌站,大规模地进行皖水、潜水治理,努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因地制宜地改田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大搞群众性的科学种田活动,初步形成了四级农科网,早稻薄膜育秧、小苗带土移栽、双晚稀播壮秧等生产技术广泛推广,因而,农业生产在遭受挫折中所前进,呈现缓慢发展的形势。1975年,农业总产值6788万元,比1965年增长44%,年均增长3.7%。这年,粮食总产162415吨,油料总产1143吨,生猪年末存栏139341头,分别比1965年增长45.1%、9.7%、93.3%。

1976—1980年,是农业生产在徘徊中前进时期。这期间的头三年,经济建设在指导思想上仍未摆脱“左”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清除经济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影响,农业生产形势逐渐好转,但由于1977、1980年洪涝,1976、1978年干旱,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5年中,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的有2年,比上年上升的有3年。1980年,农业总产值9994万元,比1975年增长47.2%,年均增长8%。这年,粮食总产144760吨,油料总产2229吨,生猪年末存栏158937头,分别比1975年下降10.9%和增长95%、14.1%。

1981—1987年,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时期。这期间,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出现了土改后又一次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机械化加快了步伐。科学种田掀起了新的热潮。杂交水稻由示范到普遍推广。一些先进的实用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从1985年起,农村经济第二步改革,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发展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促使过去长期单一化的农业生产开始向多层次、综合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变。1981—1987年的农业总产值,除1986年低于上年外,其余各年都高于上年。1987年农业总产值14002万元,比1980年增长40.1%,年均增长4.9%,为1965年以后年均增长幅度的最高数。是年,粮食总产207736吨,油料总产3947吨,生猪年末存栏195893头,分别比1980年增长43.5%、77.1%、23.3%。[12] 

截至2012年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9.8亿元,增长15%。粮食总产23.5万吨,部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通过验收。新发展优质茶园5000亩、瓜蒌6000亩、食用菌400万棒,低改桑园2000亩,新建标准化畜禽舍3.5万平方米,新造、低改油茶林1.9万亩。发展专业蔬菜基地超千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13] 

清末、民国时期,县内工业以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为主体,主要有铁器、木器、竹器、丝棉、土布、服装、砖瓦、陶瓷、香烛、烟丝以及炼铁、造纸、印刷、粮食加工、榨油、酿酒等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1949年,全县工业产值259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1606万元的16.13%。

建国初期,县内开始创办和发展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工业,但直到1955年,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仍为县内工业的主体。1956年,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县内工业经济成份发生重大变化。此后,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工业,成为县内工业的主体。1957年后,全县有工业企业63家,总产值540万元,比1949年增长1.08倍,比1952年仅增长3.4%。5年中年均增长0.6%。1957年工业内部结构是:重工业产值158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29.26%,轻工业产值382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0.74%。

“大跃进”时期,全民大办工业。1958年,全县工业企业猛增到264家,总产值猛增到1375万元。1959年,工业企业再增加到266家,总产值再上升到2306万元(产值均有虚数)。由于工业增长速度过快,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难。从1961年起,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采取关、停、并、转的办法,缩短工业战线,压缩工业规模。到1965年,全县工业企业缩减到39家,总产值为343万元,比1959年下降85.1%,比1961年下降15.5%。是年,工业内部结构是:重工业产值3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8.74%;轻工业产值313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91.26%。1966—1970年,县内工业生产出现徘徊局面,年产值在383—470万元之间。5年中有3年比上年增长,有2年比上年下降。1971—1975年,工业生产转机,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形势,在巩固充实原有工业企业的同时,新建了一些工业企业。1975年,全县有工业企业77家,总产值1477万元,比1970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29.3%,比1965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15.7%。工业内部结构是:重工业产值383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25.9%;轻工业产值109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4.1%。5年内,除发电量增长较快外,机制砖、棉布、白酒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增加电动机、轴承、裸铝线、电器元件、737型打稻机、油毡、耐火器材、蛭石制品、机制卫生纸、酚醛塑料、氧化锌等一批新产品。1975年,全民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万元,集体工业企业(乡镇以上)实现利润12万元。

1976—1980年,县内工业总产值继续逐年增长,但少数企业出现了亏损现象。1980年,工业总产值2651万元,比1975年增长79.5%,年均增长12.4%。工业内部结构是:重工业产值608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22.5%;轻工业产值2043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7.5%。是年,27家全民工业企业销售收入807万元,上缴利税39万元;75家集体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66万元,上缴税金39万元。1980年底以前的5年中,全民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150万元,年均30万元;每年有2—4家企业亏损,最多的一年有6家企业亏损。5年亏损总额51万元,年均亏损10.2万元。在同一时期内,集体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223万元,年均44.6万元。有4年出现亏损企业,少则2家,多到7家,亏损总额4.8万元,年均亏损1.2万元。

1980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随着乡镇企业日益兴起,城乡个体工业又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工业经济体制。到1987年,城乡个体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1年的10%上升到38%。

1981年以后,由于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技术设备的更新,生产能力的扩大,企业活力的增强,工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总产值继续逐年增长,且步子大大加快。1987年,全县有工业企业193家,总产值达13336万元(1986年越过1亿元大关),比1980年增长4.03倍,年均增长25.9%。工业内部结构是:重工业产值3776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28.31%;轻工业产值956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1.68%。很多工业产品的产量,与1980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增长2倍到5倍的有发电量、食用植物油、机制砖、水泥构件、铁木农具、酚醛塑料等,氧化锌则增长1l倍。这期间,新投产的生丝、水泥、塑料制品等已开始批量生产,不少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1987年,30家全民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920万元,比1980年增长3.86倍,上缴利税94万元,比1980年增长1.41倍。163家集体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337万元,比1980年增长4.89倍,上缴税金213万元,比1980年增长,4.46倍。

与此同时,由于资金、能源、原料的短缺,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利税水平低,上下波动大,亏损企业增多,有的连年亏损。7年中,全民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91万元,年均84.4万元。除1982年无亏损企业外,每年有1—3家亏损企业,亏损额逐年增大,1987年达46万元。6年共亏损103万元,年均14.7万元。7年中,集体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01万元,年均100万元。1982年有亏损企业1家,以后逐年增多,1987年达19家,亏损45万元。连续5年共亏损64.5万元,年均12.9万元。[14] 

自2009年以来,该县把开发区作为推进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源潭、黄铺、余井、官庄等乡镇特色产业园建设,增强区域带动功能;开展“工业发展服务年”活动,推动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15] 

截至2012年底,五大产业实现产值126.28亿元,增长18.39%。全面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产值超亿元企业发展到34家、新增8家,纳税超百万元企业发展到30家、新增5家,规上企业发展到127家、新增3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18%。完成技改项目96个,新增国家级火炬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增省企业技术中心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著名商标3件、名牌产品3个、新产品5项,新增专利授权59件。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启动实施,第七届银企洽谈会履约率达88.93%。[13] 

辛亥革命后,潜山县商业全系私营,小规模商业街镇,除县城外,有“余家井镇、老岭头镇、小路口街、源潭铺镇、柳林街、下浒山街、龙井关街、官庄街、王家河镇、油坊坝街、黄泥港镇、王家牌楼街、刘家河街、五庙街、潘家铺街、杜埠街、水吼岭街”等。县北余家井镇,商铺有百家以上,除百货外,以经销竹木及其制品为大宗。县南黄泥港镇,在怀、太接壤处,大河便利交通,商铺有200余家,商品以棉布、米谷、竹簟为大宗,曾分设警局、邮局、厘(税)卡;与之邻近的王家河镇,也是竹簟主要集散地。县西水吼岭街,曾有一条长达1.5公里分为上、中、下三段的街道,中转着岳西、霍山、英山三县毗连山区的生漆、茯苓、木粉、桐油、药材、方铁等山货;沿江而来的南货,也在这里筏运山区。

县城(今梅城镇)则是绸缎、布匹、百货、南北杂货、糖业烟酒、糕饼、国药、屠宰、饮食、旅社、粮行、油行、靛行、渔行、文具纸张、水作、浴池、理发、修理、酱坊、盐行、银楼等各业俱全的商镇。

日本侵略军几次犯境,解放战争的拉锯战,加上民国后期的通货膨胀,使全县私营商业日益凋敝。解放前夕,县城仅50来户店家在挣扎经营。

新中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国家积极扶持私营商业,使其在繁荣经济中发挥作用。截止1952年,每年私商营业额都占全县总零售额的大头。这期间,少数私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欲与国、合商业争高低。

1953年,贯彻执行对私商进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对经营粮油的私商做了转业和代销的安排。1954年冬,在实行棉布统购统销时,又将私营棉布商分挂钩经销、批购或代销三种形式予以安排。此前,全县私商有20个行业,782户,1129个从业人员(其中劳方74人),261245元资金,流动资金为126650元,营业总额1577269元;另有摊贩98户,从业人员106人,流动资金3660元;都因国、合商业日益壮大,其营业额所占比重,急剧下降到22.1%。年底,县供销合作社增设对私营商业改造办公室,全面开展对私商的改造工作。

1956年,私商合作化进入高潮。年终统计,按公私合营、合作商店、联购分销小组、合作饭店、经(代)销、国合企业吸收的六种形式纳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私商693户(占总数的91.4%),805人(占总数的92.3%)。其中纳入公私合营者14户,28人,被国合企业吸收者69户,106人;此外的合作店组,全部以入股方式组织成30个核算单位,百货业5个,杂货业5个,饮食业7个,国药业3个,水作业3个,棉布业2个,饭店业2个,修配、理发、水炉业各1个,它们的资金总额99688元,内含股金47252元。

合作化高潮后,城镇市场有45户个体摊贩。业主多是老弱病残居民,经营水果、土杂及细小商品,本小利微,仅够维生。1957年,个体商的零售总额在全县的比重,仅为0.9%。1958年,个体商户全部转入人民公社,一部分纳入合作店(组),一部分转入农业生产。摊贩经营,基本绝迹。

1961年,以城关、黄泥为试点,调整恢复摊贩商,组织货郎担下乡。1963年,强调取代私商,发证经营的个体摊贩仅15户。1965年,有证个体商贩有47户。1966—1975年,全县有证商贩始终徘徊在10—12人之间。1978年底,也仅25户,40个从业者,1400元资金。

1979年以后,个体商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1年,领证经营的个体商256户,从业者382人,注册资金1.28万元,营业额31.5万元。1983年上升至1159户,2084人,注册资金69.6万元,营业额256.3万元。其中城镇为254户,364人,资金为农村的37%,营业额为农村的28%。是年10月,县第一届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1984年,对个体商换发全国统一执照,建立经济户口,发证者有1479户,2410人,注册资金77.39万元,营业额277.98万元。此中,城镇户为307,从业人数397,资金与营业额分别占总数的29%与21.7%。是年,农民自理口粮进入集镇经商者有298户,452人。1985年,个体商户数增到2100,人数增到3473,资金与营业额分别增到118.2万元和1258.5万元。其中城镇占325户,426人,为历年来的最高额,资金占全县总额的21.8%,营业额却只占9.6%。

1986年,因盲目开业、货源资金紧张和摊派过多,有部分个体户停业。但是,申报从事个体经商者,仍有增无减。是年,总户数为2650户,4055人,资金161.1万元,营业额1685.9万元。其中农村2463户,3780人,资金97.5万元,营业额1479.3万元。城镇从业人员中,待业知青明显减少。

1987年,农村个体商猛增至4220户,5834人,资金比1986年增长156.1万元,营业额却猛降到1090.4万元。城镇233户,321人,都比上年稍有增长,而资金、营业额也分别比上年减少50万元和168.2万元。[16] 

截至2012年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亿元,增长16.1%。新注册私营企业435家、个体工商户2956户。助农取款服务实现“村村通”。[13] 

2013年我县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2142.4万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381万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632265.4万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299496万元,增长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556元,比上年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9.1:54.9:26.0;一产、二产、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78.9%、15.7%。[17]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潜山县设置官立高等小学堂,开安徽小学教育之先端。光绪三十年(1904年),县内士绅呈准,就考棚改设高等小学堂,学生44人。以亩费户捐为常年经费,岁入3443元,岁出为3888元,资产为11332元。民国2年,因经费不足停办。光绪33年(1907年),士绅周良臣倡议创办作新小学堂,校址设小吏港周氏宗祠,学生21人,经费由周氏合族捐献,岁入100元,岁出125元,资产265元。民国7年,学校迁油坝汪钊公祠,由恭崇两里士绅接办,经费在地方附加税下拨给。光绪34年(1908年),增设正始高等小学堂,校址设辅主庙内,学生42人,经费在此区地方附加税内拨给。宣统元年(1909年),南乡士绅秦铁庵、李有容创办得育小学堂,校址设牌楼黄狮岭秦铁庵家里,学生20余人,教师由校长聘用,经费由秦、李二人捐款。尔后因学生增多,于民国2年,迁马道头,由附近士绅接办,呈准区立,由各户捐款,并拆除求知寺建办校舍,扩充班级,仍名得育小学。

民国元年,创办达材高小于五庙佛子寺,崇正高小于五株枫。民国2年,在柳家畈创办新民高小,南乡士绅林咏韶在古井创办鼎新小学。民国4年,在老岭头创办求志小学,在衙前镇创办粹新小学;在黄柏河创办铭新小学。民国6年,增办崇新小学于驾雾冲;民国7年,创集成高小于响肠河。至此,全县小学9所,均设在四乡。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潜山在安庆、武汉、六安等地读书的进步学生王步文、余大化、王贯之、余良鳌、梅竹松等,先后回乡教书、办学,促进了国民教育的发展。民国2年执行新学制,各小学实行四、二分段。第二年增设文蔚、集成两所高小。民国15年,增办崇实高小1所,国民学校11所。至此,全县计有高小15所,国民学校22所。民国36至37年,有些大姓公堂因不愿拿出租谷充做乡保教育基金,遂办起了私立小学,全县计有5所。建国前夕,国民党政府财政空虚,县内除私立小学和少数民办小学外,乡保国民学校几乎全部停办。

1949年,潜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后,随即接收了梅城、黄泥、余井、源潭、槎水等5所小集镇完小,分别命名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小学,共26个班,在校学生750人,教职工39人。是年夏季水灾,不少学校房屋倒塌,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全县公立小学仍发展到15所(其中公立完小9所,私立完小5所),计100个班。在校学生3962人,教职工147人。

从1950年起,随着经济的恢复,群众迫切要求文化翻身。1951年,合理调整学校班级,全县建立9个中心小学辅导区,辖初小15所,单班小学31所。1952年,接办了5所私立小学和35所民办小学。全县建辅导区65个,小学(包括公、民办)已达338所,585个班,在校学生18483人,占学龄儿童的47%。

1953年,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人民政府提出“整顿巩固,提高质量,重点发展,稳步前进”的文教工作方针。4月,县成立文教委员会,领导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工作。通过整顿,全县小学为312所。

1954年,潜山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全县人民坚持灾区教育,各学校均如期开学。是年,全县小学287所,567个班,在校学生16933人。1957年,遵循“两条腿走路”和勤俭办学的方向,全县修建校舍43所,新建教、寝室118间,修整教、寝室80间,共用5.63万元。除政府拨给2.9万元外,其余均为农业社投资。反右斗争开展后,教育工作受到影响。

1958年,“大跃进”掀起高潮,全县各小学停课炼钢铁,办农场,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大搞全党、全民办学,提出“苦战一年,普及小学教育”等冒进口号,全县小学剧增到447所,在校学生42955人。

1961年后,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县文教局对全县小学布局作了调整,充实班级学额,按1:23的师生比例,核定教师编制。全县精减教师167人。贯彻执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恢复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正常教学秩序。1963年,县贯彻中央提出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推行“双轨”制,大办半耕半读小学,促进了小学教育的普及。

1966年,“文革”开始,7月,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学秩序一片混乱。此种局面在全县小学持续两年之久。

1977年,县制订“抓纲治校,拨乱反正”的措施,全县小学恢复正常教学秩序。1978年,恢复公社辅导区小学,对民办教师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任用证书。各小学恢复秋季始业。调整小学网点,充实学额,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年,全县小学732所,在校学生77921人。

1979年,中共中央肯定了建国后17年来的教育成绩,摘掉了教师头上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此后,全县小学教育比较有计划的发展。1980年,县进一步调整小学布局,逐步摘掉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帽子,以利于普及小学教育和提高小学教育质量,附设初中班小学由1979年的51所减少到31所。1981年,减少到15所。

1986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制订《潜山县小学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小学建设,巩固、提高初等教育的程度和教育水平。全县小学668所,1930个班;在校学生63274人;私立小学1所,在校学生32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8.5%,巩固率为99.4%,毕业率为95%,普及率为93.3%,升学率为49.9%。1987年,县教委制订的《潜山县全日制小学办学水平量化评估标准》开始实施,使全县小学在“七率”标准、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向普及初等教育的新标准又迈进了一步。[18] 

2012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55所,教学点182个。中等职业教育4所,普通教育151所,其中:普通中学44所。年末在校学生总数95261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6940人,初中在校学生21712人,中等职业教育13965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3%。全县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303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有707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有951人。[19] 

1949—1950年,全县区乡仅有私人诊所3个共有医生5人。

1951年9月,黄柏、水吼、余井、源潭4个区成立民办公助卫生所。1952年春,又相继成立梅城、官庄、龙山、周庵、野寨、槎水、黄泥等7个区卫生所。

1956年,有公立卫生所7个,民办公助卫生所4个,私营联合诊所27个,共有工作人员114人(其中中医52人,西医19人)。1957年,全县调整为7个公立区中心卫生所和31个联合诊所,设病床48张。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医院19个,每个医院设卫生人员10人左右。1964年,有区医院7个,公社医院27个,病床132张,医务人员310人。

1977年,有区卫生院8个,公社卫生院26个,医务人员470人,占全县医务人员的71.7%。区卫生院一般20—25人,公社卫生院一般15人左右。病床总数427张。1986年底,有区级卫生院8个,乡卫生院31个,职工394人,床位440张。

自1979年起,安庆地区卫生主管部门确定潜山县黄柏、水吼、源潭、王河4个区卫生院为重点区卫生院,1986年后报省卫生厅批准为中心卫生院。

1950年春,姜荣锦、储永芳、徐惠民在源潭铺老街(中街)建成源潭诊所,1951年改建为民办公助的源潭区卫生所。1955年10月,原龙山卫生所及妇幼卫生站迁至源潭与其合并,所址迁至上街,时有职工11人。1956年,吸收社会医药人员16人,新建棋盘、三妙诊所。1958年,改为源潭区医院。1962年,由公立下放为集体,1967年收回公办。1979年,改为源潭中心卫生院。1986年,省卫生厅批准定为中心卫生院。

医院自成立以来,设备不断添置、更新,技术力量亦随之增强。1958年,配备下腹部手术器械,开始作阑尾、疝气手术,床位有14张;1960年,扩建手术室,县卫生科发甲种刀包和立式消毒器各1个;1963年,建化验室,开展三大常规及血型鉴定等项目;1965年,县局发万能手术台l张;1967年,开展上腹部手术;1969年,安庆卫校医疗队进驻,传授医疗技术,开展胸透、摄片;第二年,大规模开展四项节育手术。1980年,施行上腹部手术6例,下腹部手术63例;1977—1984年间,县卫生局先后发给麻醉机、电热鼓风机、恒温箱、200毫米X光机、心电图机、A型超声波机、九孔无影灯等设备;1986年后,开展骨折整复,乳腺癌根治,胃次全切除等手术及A超、心电图、肢体摄片、胃肠造影等检查,医技水平不断提高。[20] 

截至2011年,潜山县医院、中医院门急诊大楼住院大楼建成使用;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付新农合补偿金2.26亿元。[21] 

潜山弹腔是一种古老、且很稀有的民间戏曲剧种,在安徽省长江以北的潜山县及周边地区流传已有二百七十余年。史称:“潜山始有弹腔,至迟明末清初。”可考的弹腔班社就有“官庄镇牛卵湾余氏家班”、“五主庙(今五庙乡)许家畈弹腔班”等。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境内弹腔演出频繁,班社众多,至道光十年(1838年)左右,潜山部分地区已出现大型职业性弹腔班社。他们走南闯北,演出为生,“上至重庆、下临苏杭,南下下江、北到北平”。同治、光绪年间,弹腔活动更为普遍。许多业余班社忙时务农、闲时结班唱戏,皖西南广大地区的乡村庙会、高台、土台、戏楼乃至大户人家的喜庆、祭祀等场合,都成为弹腔班的演出场所。可谓盛行一时,流布很广。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曾对坐落在大山深处的“五庙弹腔班”进行实地考察和发掘,收集了桌围、古脚本、锣鼓等珍贵戏曲文物,还组织弹腔老艺人作专场演出,同期录下宝贵的影像资料,并对其声腔、曲调进行了初步记谱整理。[22] 

潜山县官庄镇世传一种全手工制作的桑皮纸。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潜山县周边地区就生产皮纸,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该纸因时代而名,称为汉皮纸。主要产地在龙关、槎水、黄柏、官庄,年产量逾300万刀。
  古时生产的桑皮书画纸销往印度、日本等国家,定名为“官庄书画纸”,俗称“仿宣纸”。官庄书画纸以优质野生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性能独特,洁白平整,拉力大、润墨程度适中,润墨、积墨效果好,久藏不变色,可书、可画、可裱,既是理想的文房一宝,又是出版复印难能可贵的纸张。

2004—2005年故宫大修时,专家到各地民间寻访手工桑皮纸,官庄桑皮纸在20多家纸样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仅有的“倦勤斋用纸”纸例。[22] 

痘姆乡政府所在地旧称“马道头”,又叫“窑头”。此地处于黄泥岗,由于大自然恩赐,沉积了大量优质的黄粘土,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陶器和砖瓦的条件。从大量考古发现看,这里古窑密布,窑基呈状展布,是历代陶器的产地。而且民间至今仍流散有众多造型奇特、做工考究的古陶器。据专业人士推测,这里制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

黄泥镇,地处天柱山南麓,皖河岸边,向为佛教盛行地区,流传许多佛教故事。十二月花神就是描述观音洒净水、使万物复苏的故事。

天柱山,亦称“皖山”或“潜山”,在潜山县城西北部,汉武帝曾封为南岳。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四周有飞来峰、天狮峰、莲花峰、观音峰、黑虎峰等山峰。有三祖寺、马祖庵、司元洞、渡仙桥、炼丹台、石牛洞等名胜古迹。山中有“天柱云雾”名茶及瑞香木、鱼鳞木等多种珍贵植物。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44家国家级重点风景区胜区之一,2011年5月5日批准为安徽继黄山、九华山之后,第三家“AAAAA”级旅游区、并获得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称号,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24] 

三祖寺,一名山谷寺,又称乾元禅寺,建寺逾1500周年,这里道教、

皖山皖水是《孔雀东南飞》故事和三国佳丽大、小乔爱情故事的发生地,“长诗之圣”的绝唱和“二乔故里”的佳话广为流传。大、小二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父乔国老德尊于时。大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乔公寓所,后人称之为乔公故宅。

该景区位于潜山县北部的官庄镇,与岳西县枯井园自然保护区和舒城县万佛山森林公园毗连。公园是以潜山县国有驼岭林场为依托,分为香山、双峰、平阳河三个游览区和疗养度假区,生产经营区、管理服务区,总面积40.73平方公里。金紫山属大别山山脉向东南延伸的山地,峰峦叠嶂,群山苍莽,主峰猪头尖海拔高1539米,为潜山第一高峰,挺拔险峻,主要胜景有12处,即一线岗,双虹岩、气楼瓶、天鼓墩、金鸡门、凤冠石、延寿关、渡山桥、摩星石、筛月潭、仙女崖。

山谷流泉在山谷寺佛殿后,有黄庭坚题刻,周围石栏,澄泓不流,林壑优美,流泉清澈,吸引了许多文人学士前来旅游。

街北头山各溪涧中,有如牛的大石两处,此处虎壁石刻的繁密,古老、名家手迹居多,石刻数量近300方,内有李翱、李德修等唐代名家和王安石、黄庭坚、李师中等宋代名家的真手迹,这个古洞是考证历史学习书示,研究石刻艺术。

板仓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东南部,地处潜山、舒城、岳西三县交汇地带。该区以潜山县板仓村为依托,面积1523.2公顷。境内气候条件独特,生物资源丰富,加之森林茂密、人迹罕至,使得鸟兽云集。区内除有幽雅美的自然景观外,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如斑竹潭瀑布、一线岗、三井洞、龙井潭、凤冠石、强盗坪、令牌石、冷饭店、老虎洞等。

天柱山西北面的龙潭乡万涧村,杨氏宗祠内,有座古朴典雅的古戏楼,人们称之为“万涧古戏楼”。古戏楼始建于清乾隆初年。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两次重修。今台上除部分木雕及画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外,整个戏台尚好。是潜山县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楼,现仍以常接待文艺团体演出。1990年潜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天然大佛位于水吼镇的一个偏远乡村,九山村村口的一座大山上,距离县城仅有20多公里。这座大佛面朝西北方而座,脚下清澈的九山河水环绕而过。经过实地测量,这座天然大佛从佛顶到底部高达30多米,古南岳第一天然大佛。

伯益,南岳大帝、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古皖国的建立者。

皖公,安徽之祖、春秋时期皖国的仁慈君主。

焦仲卿,乐府双璧之一《孔雀东南飞》中的男主人公、著名的情种。

左慈,道教丹鼎派创始人、中国最早的炼丹者、世界化学之父、葛玄之师。

大乔,三国美女、孙策之妻。

小乔,三国美女、周瑜之妻。

王藩,三国吴国著名才子、文学家、科学家、数学家。

宝志禅师,著名禅师、禅宗五大祖庭之一,三祖寺的开创者(出生于甘肃兰州、修行、参禅、圆寂于天柱山)。

僧璨,中华佛教禅宗三祖、禅宗法典《信心铭》的作者。

曹松,晚唐著名诗人,著有《曹梦征诗集》,留有名句“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珪,宋朝宰相、与寇准齐名。

董永,“中国五大民间传说”之一、黄梅戏经典,《天仙配》男主人公、著名孝子。

李公麟,宋朝第一画家、《五马图》的作者。刘源纪事石刻[25]

刘源,护地大王、民族英雄、在天柱山抗击蒙古军侵略达十八年。

刘若宰,明末著名状元、《金瓶梅》的修订者。

朱书,桐城派代表作家、皖江文化首倡者。

程长庚,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伶圣、四大徽班大老板。

余三胜,著名徽剧、京剧演员、京剧“三鼎甲”之一。

程继仙,著名京剧演员、程长庚之孙。

余叔岩,著名京剧演员、余三胜之孙、“余派”创始人。

洪海波,早期黄梅戏戏班中文化最高的艺人、最早用文字、书籍记录黄梅戏剧目、台词。

张恨水,民国第一写手、中国最高产的作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通俗章回体小说大家。

夏菊花,新中国杂技皇后。

余英时,著名学者、人文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学大师钱穆弟子。

韩再芬,黄梅戏第三代代表人物、当代黄梅戏大师。

王文银,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深圳安徽省企事业协会创会会长。[26]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蔡珩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阿伊·阿什顿 高耀太 雅克·拉兰德 谢伟才 景冈山 张献民 史蒂夫·福里斯特 邱淑珍 布鲁思·麦勒 龙刚 朴春 许亚军 徳井义実 李芳雯 阿诺德·科派尔森 胡军 架构 玛格丽特·莱顿 1969-06-15 好友:叶京与冯小刚 小罗伯特-唐尼 《舌尖3》 《9-1-1》 信她 指原莉乃 尼克拉·欧斯特·威尔顿 奚梦瑶谈维密风波 这什么到底怎么回事?说什么 柳水永 为自己 乌玛-瑟曼 少女心 伯妮·马丁森 要把 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