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弗兰克尔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 粤语名 -- 场上位置 后卫 现效力球队 迪加史卓普 球衣号码 0 号 弗兰克尔是一名后卫,现在效力于迪加史卓普足球俱乐部。 [1] 维克多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

粤语名

--

场上位置

后卫

现效力球队

迪加史卓普

球衣号码

0 号

弗兰克尔是一名后卫,现在效力于迪加史卓普足球俱乐部。[1] 

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

言语疗法的裨在于,治疗者应使患者逐步认识到死亡、痛苦、不确定性的必然性,面临这些遭遇不可避免地会使人感到焦虑、恐惧、失望和罪恶感。患者有时为回避这种焦虑感,会歪曲自己的内心体验,生活在不真实的存在之中。引导患者懂得只有通忍受这些焦虑和痛苦,并在与这些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唤起患者的责任感,乇底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对自己的生活道路有明确的方向。

弗兰克尔的言语治疗是以“人类对意义的探索”为依据的,因此他给他的成名作定名为《人类对意义的探索》。这部著作以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包括在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经历,阐述了他能自下而上下来的唯一支柱是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并由此提出言语疗法的理论与实践。他后来的一些著作有:《活出生命的意义》、《意义的意愿》、《无意识的上帝》、《听不见的要求意义的呼声》、《精神治疗和存在主义》、《医生和心灵》等。这些著作详尽阐述并发展了他的言语疗法。

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的核心是“意义”。这个意义是独一无二,只有人“能够且必须予以实践”的。这与萨特所说的“自为”的存在不同,意义不是由自己创造,而是要求人们去探索的。如果把意义看作自我表现或愿望的投射,那么“它将失去了挑战和要求的特性而不能再鼓舞人的勇气和上进。”人生的基本动力即是寻求意义的意志,而神经症患者恰恰缺乏这种意志。

由于求意义意志的受挫导致了弗兰克尔所说的“心灵性神经官能症(Noogenic neuro-ses)”,它源自人类存在的心灵层次,当人忧虑或失望超过生命价值感时便出现。这是一种“灵性的灾难”,而不是病理学意义上心理疾病。因此,人类有些内心冲突是正常而健康的。意义治疗的目的便是协助人们认识自己的生命课题,找出他生命中的意义,激发他的潜力。

在探索意义和价值时,是可能引起人类内在紧张的。但这种紧张是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弗兰克尔认为的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本质是"负责",所以意义治疗中应让病人自己承担起判断的责任,医生的价值观念不能塞给病人。发现意义的途径有:(1)创造、工作;(2)体认价值:经由体验某个事件和人物,如工作的本质或文化、爱情等来发现生命的意义;(3)受苦:因为痛苦被发现有意义时,便不再痛苦了,通过认识人生的悲剧性和处理困境,促使人深思,寻找自我,最终发现人生的意义,达到自我超越。在意义治疗的实践中,弗兰克尔又发现过分意愿和过分注意是导致症状强化的原因,于是他发明了"矛盾意向"技术,让患者故意从事其所害怕经验的事件。这与森田疗法的某些技术和系统家庭治疗中的"悖论处方”在操作上是大体一致的。

弗兰克尔考察了20世纪人类的心理状况后得出结论:人们疯狂追求权力、金钱、性欲的满足等享乐行为的原因在于存在空虚,求意义意志的挫折。为了避免存在空虚,人们采用了种种代偿方法,如求权意志和享乐意志等。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空虚感和紧迫感正是意义治疗的治疗指征,因此意义治疗已超越严格意义上的心理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弗兰克尔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比如“矛盾意向”技术已成为许多流派——特别是新行为主义——的基本技术之一。但弗兰克尔理论的适用范围远不止此。Jim Lants在一九九八年第四期的《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上发表了题为《弗兰克尔的存在无意识在婚姻、家庭治疗中的应用》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弗兰克尔式的家庭治疗。

Lants谈到:弗兰克尔认为,家庭生活有多重的意义和意义功能。每一对夫妇,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的成员认识意义和实现意义潜能的途径都是独特的。家庭中的意义有三个部份: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意义,求意义的意志和求意义的自由。求意义意志是婚姻、家庭行为的基本动机和原因。有效地家庭治疗中,治疗师应帮助家庭发现家庭意义和实现意义潜能,而这些意义及潜能是曾被掩盖、否认、压抑了的,隐藏于家庭存在无意识中,在治疗过程要把这些无意识中的意义和潜能带到意识层面。家庭治疗中所重视的"改变"实际上是继发于分析治疗所说的"领悟"的。在弗兰克尔式家庭治疗中,同样会遇到阻抗,因为意识到家庭中的潜在意义,就意味着要面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脆弱性,这会诱发家庭内部的焦虑。治疗中要激发家庭的三种意知动力(awareness dynamics):关注,回收和实现。“关注”是指治疗师有责任让家庭发挥能力克服阻抗,并关注存在的,可实现的意义潜能。“回收”又可称为“授勋”,是指治疗师帮助家庭成员回忆、发现他们的过去实现过的意义潜能,并对其表示尊重,以此为荣,虽然它已被家庭成员认为是存在于“一去不复返了的过去”中,这有助于缩减存在空虚和消除随之而来的症状。“实现”是指假若家庭成员已能关注和发现家庭中的意义潜能,却不能利用它时,治疗师应帮助他们识别、克服、改变造成这种障碍的家庭互动模式。Lants认为上述3种动力是由弗兰克尔式家庭治疗的三个主要成分推动的,他们是人性会见,动力性哲学反省和存在性哲学反省。“人性会见”指治疗师提供一个支持性环境,使无意识中的阻抗和意义潜能的实现模式带入意识层面。“动力性哲学反省”指治疗师帮助家庭认识到既往病理功能模式,并进一步认识到更有效的整合性功能模式,类似问题聚焦技术。“存在性哲学反省”指治疗师应用问题、体育、传奇、诗歌、艺术、故事、同情、意象引导等方法,帮助家庭成员“关注”其未来的意义潜能和机遇,并“回收”既往的意义,这与米兰小组的系统式循环提问技术类似。弗兰克尔式家庭治疗的指征是:有精神分裂症患者成员的家庭,失重家庭,移民家庭,阿巴拉契式家庭(笔者注:阿巴拉契——美国东部高原地区),高度躯体化家庭,创伤后家庭和有越南战争退伍军人成员的家庭等。

由Lants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存在-分析主义是如何与家庭治疗近乎完美的整合的。笔者认为,实际上每一次成功的心理治疗都是,也只可能是整合性心理治疗。把家庭成员带到治疗室中进行治疗只是一种治疗形式,更重要的是指导整个治疗过程的治疗哲学。系统式家庭治疗遵循的系统论原则是符合辩证法整体和普遍联系观点的,这是心理治疗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还应遵循的另一条原则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治疗师不应拘泥于任何形式,有许多家庭治疗师遇到的是单独索引患者,这时我们不能强求家庭中所有有关成员参加治疗,而应调整自己的治疗策略,选取一切符合实际的治疗技术和理论。

弗兰克尔发明了一些他用来治疗他的病人的特殊方法.这些方法能帮助病人正确认识事物,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意义.其中有一种方法叫做”矛盾意向法”[2] (Paradoxical Intention).矛盾意向的理论前提是:在许多情况下失调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过分害怕某些令人恐惧的事物.这就是说,由于他老是担心着某种可能使他感到焦虑的处境,因而他变得万分恐怖,以至于不由自主地被引入这一境地.这叫做”预期焦虑”,它常常使人变得无能为力.一个人对某种处境的恐惧,以及他对这种恐惧的害怕,使他陷入恶性循环.他极力希望摆脱他所恐惧的处境,结果被焦虑所压倒.如果到了他不得不面临这一处境时,他已几乎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和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矛盾意向法,即告知病人努力去做他在这种情况下最害怕做的事,或盼望这些事发生.当然,这是与真正的愿望相反的.这样,致病的恐惧感为相反的愿望取代了.这种方法使人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克服预期焦虑,让他松弛,以便从容镇静地对付他所面临的局面.弗兰克尔曾谈过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他曾治疗过一个很严重的成年结巴.那人说自己从懂事起就结巴.只有一次他没有结巴,那是他十二岁那年,一次他乘公共汽车不买票,想蒙混过去,结果被售票员抓住了.他暗自想到,这下越结巴越好,让售票员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可怜的结巴孩子,于是他竭力想结巴,但却一点也没有结巴.

弗兰克尔的同事还谈过一个例子,那是一个有过心脏病发作的人,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心率变化,不敢出院,害怕万一急需医生时不能救急.一次,当他又一次陷入这种毫无必要的焦虑时,护士便要他加快心跳,而且尽量的增加痛苦和焦虑.然后,护士离开房间,让他单独呆在那里.当护士回到房间时,他说自己实在不能做到护士的要求.实际上恰恰相反,他这时反倒十分平静.他竟鼓起勇气起床到医院外面散步,他足足有半年没有出去散步了.到一家商店时,他又开始感到自己心跳加快,于是便对自己说:”焦虑不安吧,尽量!”结果他却感觉不到焦虑,反而平静下来.不久之后,他出院了,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如果一个人要用这种方法来医治对演讲的胆怯,那可以在演讲前这样对自己说:”我要尽力感到焦虑.我要焦虑不安,在台上心惊胆战,想逃遁,把自己从上到下裹起来.我要打哆嗦,浑身打颤,我要汗颜,脸红脖子粗,要结巴,语无伦次.我要焦躁不安,使自己觉得整个大楼都在与我一起颤抖,我流的汗也许足以把全部观众淹死.至少可以肯定,我的汗水要没有淹死他们,那汗气也一定会把他们闷死.我会当上世界冠军,第一流台上颤抖的选手.奥林匹克不是还有这一项目吗?我一定会得金牌.”通过这种矛盾意向的做法,人就会平静下来.嘲笑恐惧并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决定你该针对恐惧自言自语些什么.这样就可以消除逆境可能对你产生的消极影响,使你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应付自如.

在弗兰克尔看来,这一方法是以发现生活的意义为理论根据的.它使我们注意到我们是怎样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到日常生活的琐事上,并且过分的夸张它们.这样做会导致非理性的,不必要的焦虑.要是我们停止这类无聊把戏,并力量集中在意义的事情上,那么我们马上就会摆脱焦虑,过一种更充实,更有明确目的,更幸福的生活.矛盾意向就起抵消这些日常的琐碎恐惧感的作用.当然,这类恐惧感是从生存的空虚中滋生起来的.所以,过有意义的生活是对它的最好预防.

弗兰克尔发明的另一种方法叫做”逆反应”(de-reflection).它与矛盾意向有些类似,就是努力对”强迫性倾向”产生反作用,我们常常在自我观察中发现这些强迫性倾向.我们常常在一件事情开始时投入太多的注意力,思考,咀嚼得越多,情况就变得越糟.显着的例子就是呼吸.假如你想留意自己的呼吸,希望呼吸正常,你愈是注意,呼吸就越紊乱,硬坚持下去,一切都乱了.失眠也是如此.假如你要强迫自己入睡,只会使得自己不能入睡.到了清晨,由于要起床了,你不得不放弃强迫入睡的企望,这是反而入睡了.有时,我们可能由于努力过分而无法取得成功.如果我们比较轻松自在地处理问题,成功也就要容易得多.但这多少会有助于我们把注意力从那些使我们烦恼的琐事上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价值和更重要的事情上.一旦我们这样去做,我们就会发现这样很能解决问题,我们就不再为焦虑所困扰.

弗兰克尔区分了正确与错误两种对待逆境的态度,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上述方法.他认为无论是被动的方法还是主动的方法都有正确和错误两类.

错误的被动方法是指人们由于预期焦虑而逃避困境,这是逃离恐惧.正确的被动方法是运用矛盾意向法.凭借这一技法,人们就可以不再害怕困境,而且会毫无畏惧和焦虑地去克服困难.

错误的主动方法是沉迷和强迫地执着于问题和忧虑,结果自己过度劳累,筋疲力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逆反应就是这种情况下正确的主动.藐视问题,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Live as if you were living a second time,

and as though you had acted wrongly the first time.”

-Viktor Frankl

解除焦虑的“矛盾意向法”

2010-6-3 39健康网社区

有这样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心理医生曾治疗过一名患有很严重口吃的成年人,这位患者说自己从懂事起就一直结巴,但仅有一次他没有结巴。那是在他12岁的时候,有一次他乘公共汽车想逃票,不料被售票员当场抓住。在售票员的盘问过程中,他内心暗想:“这下越结巴越好,售票员会可怜我这个结巴的孩子。”奇怪的是,这次他虽然竭力想结巴,结果却一点也结巴不起来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焦虑情绪,是由于他们过分害怕那些令人担心的事物所造成的。

有鉴于此,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称之为“矛盾意向法”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此来解除人们的焦虑感。具体做法是:让焦虑者去做或盼望那些导致他们产生焦虑的事情,虽然这是和自己的真正愿望相反,但其目的在于让他们把对某种事情的焦虑用相反的愿望所取代,从而使焦虑者的注意力转移到正常的活动中来。

有个女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总爱脸红,她因这个毛病后来竟不敢与异性正常交往。心理医生就教她运用“矛盾意向法”来克服她的恐惧。即当与异性交往时,让她暗暗告诫自己:“别怕,脸红一点也没事,红扑扑地只会增加我的魅力。”结果这位女学生再遇见异性时脸反而红不起来了。一位心理学同行告诉我一个他克服失眠的妙法。他说他每次失眠后,就对自己说:“这下太好了,我又有时间可以来学习了。”然后他就披衣坐起,看一些轻松而不费脑筋的书籍,由于内心放松,过一会儿就来睡意,很快就能安然入眠。即使偶尔睡不着,也不会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龙刚 胡军 阿伊·阿什顿 史蒂夫·福里斯特 朴春 阿诺德·科派尔森 许亚军 邱淑珍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蔡珩 景冈山 高耀太 徳井义実 张献民 雅克·拉兰德 谢伟才 李芳雯 布鲁思·麦勒 北条司 天下无双 张铁林 ba 身陷 安检 王凡瑞 田礼 拼命三娘 王景春 演员 编剧 作曲家 1967-01-17 1966-09-17 星语心愿 贾斯丁比伯 郭子 陈琼华 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