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2

[摘要] 2003年3月3日《南方都市报》正式设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坚持公正、独立和创造的原则,坚持艺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并重,每年颁发一次,立志要为华语文学

2003年3月3日《南方都市报》正式设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坚持公正、独立和创造的原则,坚持艺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并重,每年颁发一次,立志要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找到新的出路。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个人独得10万元大奖,以年度计,是当时中国奖金最高的纯文学大奖。2003年4...

2003年3月3日《南方都市报》正式设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坚持公正、独立和创造的原则,坚持艺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并重,每年颁发一次,立志要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找到新的出路。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个人独得10万元大奖,以年度计,是当时中国奖金最高的纯文学大奖。2003年4月开展首届以来,“争做关注高雅文化的风向标”,是目前中国年度奖金含金量最高的纯文学大奖,也是国内第一个有国家公证人员参与评选全过程的文学大奖,不仅逐步奠定了自己在华语文学界的地位,同时在社会大众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史铁生

2002年度小说家:韩少功(年度代表作为《暗示》)

2002年度诗人:于坚(年度代表作为《澳洲五首》、《长安行》等)

2002年度散文家:李国文(年度代表作为《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

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陈晓明(代表作《表意的焦虑》)

2002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盛可以(长篇小说《水乳》)

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史铁生 授奖辞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2002年度小说家:韩少功 授奖辞

韩少功的文字一直呈现着一个探索者和怀疑论者的坚定面容。他智慧的笔触,时刻渴望在历史、文明和语言的死结中突围,这迫使他的写作必定更多地关注被压抑和被遮蔽的生活真相。他一次次的勇敢探索,一次次地突破语言和文体的边界,似乎就是为了追问,在现有的语言未能抵达的地方,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精神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形状。韩少功把写作变成了一种高难度的自我较量,他用语言反抗语言,用具象反抗概念,背后却在找寻语言与内心焦虑之间的秘密通道。他的写作已经成了文体变革和精神探索的象征,这个象征,因为有了2002年度出版的《暗示》,开始初具经典的意义。

2002年度诗人:于坚 授奖辞

在这个日益光滑的世界,于坚的诗歌是少有的粗砺言辞之一。他的诗,经常以“非诗”的方式出现,经常通过对现成美学秩序的反动来敞开诗歌写作新的可能性。这是一个从语言的另一端进入诗歌世界的人,是一个站在诗歌反面的美学异端,但他简朴而百无禁忌的写作,的确重新唤起了我们对存在和事物的挚爱。他在2002年度发表的一系列新作,有着诗人性情的天真流露,并将接续传统的情怀和风尘仆仆的个人魅力结合得完美无缺,他的语言,也因挣脱了底层的土气而获得真正的诗性光辉。于坚的写作提醒我们,应该是时代和它的美学向诗歌妥协,而不是相反

2002年度散文家:李国文 授奖辞

李国文的散文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他的文字不仅自在,而且老辣,见修养,也见性情,貌似随意,其实是一种气定神闲后而有的潇洒。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他写人,这人的性情跃然纸上;他叙事,这事会变得趣味盎然;他说理,那理不仅发自胸臆、气势如虹,还因为我们闻所未闻而令人忍俊不禁。他二OO二年度出版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一书,通过对不幸的文人群落的考察,思索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悲剧和精神秘密;借由一批陈旧的事实里,发现了诸多新鲜的创见。他进入的不仅是散文的写作,更是一种散文的状态。

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陈晓明 授奖辞

陈晓明是当代文学话语变革最为敏感而深刻的见证者之一。他以自己广博的理论视野,超凡的艺术洞察力,激情、雄辩而优雅的语言风格,强有力地证明,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写作。他不仅善于对新兴的文学势力作出准确的命名,更善于在复杂的文化境遇里,建构起自己独特的理论视界和观察方式;即便是在最为矛盾和困惑的领域,陈晓明也能迅速清理出一条明晰而可靠的道路,把文学带回语言和心灵的身旁。尤其是他二OO二年度出版的专著《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在以精湛的笔法解答当代文学是如何“建构”而又“解构”历史叙事的同时,也有效地复活了一大批在别人笔下业已死去的文学事实。

2002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盛可以 授奖辞

“最具潜力”只是对一个新人的象征性描述方式,但盛可以在二OO二年度的文学表现,证实了这一描述方式的准确性。她身上不同凡响的潜质,使她刚出道便成为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存在。她的《水乳》远离当下女性写作的经验陷阱,在书写两性心灵的微妙关系上,显示出了少有的冷静、开阔和深邃。她的语言尖锐而富于个性,她抵达女性生活深层景观的方式直接而有力,加上她在叙事上的训练有素,使她获得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并酝酿着一切可能的艺术突破。2002年,除了她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她向新的文学高度进发。

2003年度杰出成就奖:莫言(《四十一炮》,小说,《丰乳肥臀》,小说修订版)

2003年度小说家:韩东(《扎根》)

2003年度度诗人:王小妮《十支水莲》)

2003年度散文家: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2003年度文学评论家:王尧(《韩少功王尧对话录》)

2003度年最具潜力新人:须一瓜(《淡绿色的月亮》,中篇;《蛇宫》,中篇))

2003年度杰出成就奖:莫言 授奖辞

莫言的写作一直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象征之一。他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精神、汪洋恣意的语言天才,以及他对叙事探索的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了当代文学变革旅程中的醒目界碑。他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抵达的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腹地。他笔下的欢乐和苦难,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他的文字性格既天真,又沧桑;他书写的事物既素朴,又绚丽;他身上有压抑不住的狂欢精神,也有进入本土生活的坚定决心。这些品质都见证了他的复杂和广阔。从几年前的重要作品《檀香刑》到二OO三年度出版的《四十一炮》和《丰乳肥臀》(增补本),莫言依旧在寻求变化,依旧在创造独立而辉煌的生存景象,他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

2003年度小说家:韩东授奖辞

韩东的诗歌简约而精粹。他的小说承传了这一品质,并延伸了他的写作理想。他通过对陈旧传统的自我断裂,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场域。他的小说意韵深长,读之却极为平淡;他的语言干净、节制,却显得过于单纯。这些特点,经常使他优秀的文学气质不经意地淹没于时代的喧嚣之中。二OO三年度出版的《扎根》也面临着这样的命运。在这部绵密而沉静的作品中,历史和记忆,现实和虚构,小事和大时代,轻与重,经由韩东不动声色的叙述,呈现出了另一种异端的面貌,细心的读者自能从中读出一种内在的震撼,但没有足够耐心的人却未必能真正理解。韩东的不同凡响之处也许正在于此:于细微处见真情,于轻松中见沉实,于冷静中尽显温暖和坚韧。

2003年度度诗人:王小妮 授奖辞

王小妮的写作沉着,从容,充满耐力。她是当代中国少数几个越写越好的诗人之一。她的诗歌优雅而锐利,她的语言简单而精确。她置身于广袤的世界,总是心存谦卑,敬畏生活,挚爱着平常而温暖的事物。她迷恋词语的力量,并渴望每一个词语都在她笔下散发出智慧的光泽和悠远的诗意,她的写作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建构诗性世界时面临的难度,以及面对难度时诗人所能做的各种努力。她发表于二OO三年度的《十支水莲》等一系列诗作,深刻地阐明了诗人内心的宽广、澄明、温情和悲悯,也再次见证了她在诗歌语言和诗歌节奏上的不凡禀赋。她良好的诗歌视力,充沛的创造能量,使得身处边缘的她,握住的也一直是存在的中心。她的诗歌是可见的,质地纯粹,因此,也是最可期待的。

2003年度散文家:余光中 授奖辞

余光中的散文雍容华贵。他的写作接续了散文的古老传统,也汲取了诸多现代元素。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注重散文的容量与弹性,他探索散文变革的丰富可能性,同时也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他在二○○三年度出版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纹》,虽然只是他散文篇章中的一小部分,但已充分展示出他的散文个性。他从容的气度、深厚的学养,作为散文的坚实根基,在他晚年的写作中更是成了质朴的真理。再联想起他那著名的文化乡愁,中国想象,在他身上,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个文化大家的风范和气象。

2003年度文学评论家:王尧 授奖辞

王尧素以研究“文革文学”和散文史著名。他的学术视野开阔、广博,思想立论谨慎、严密。他通过梳理原始史料而建立起来的文学视角,为求证当代文学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他的分析,善于发现覆盖在研究对象身上的学术肌理;他的判断,常常带着可贵的学术反省和自我质疑。他不回避自己面临的思想疑难,不迷信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冀望于对众多文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清理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他注重理论的建构,也探索批评的实践,二○○三年度他主持的“小说家讲坛”,主编的“新人文对话录”,都是这一实践的重要体现。尤其是他和韩少功、李锐、莫言等人的一系列对话著作的出版,既重建了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理性、健康的对话关系,又为文学研究如何从纸上空谈回到具体的现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003年度最具潜力新人:须一瓜 授奖辞

须一瓜的小说是二OO三年度最为生动的文学景观之一。她在该年度发表的《淡绿色的月亮》、《蛇宫》等优秀作品,清晰地为我们描绘出了她复杂的写作面影,并由此展现出她灿烂的未来。她深厚的写作积累,丰盈的小说细节,锐利、细密的叙事能力,使她得以洞悉生活路途中那些细小的转折和心碎。她重视雕刻经验的纹路,更重视在经验之下建筑一条隐秘的精神通道,使之有效地抵达现代人的心灵核心。她的写作如同破译生活真相,当饰物一层层揭开,生活的尴尬图景就逐渐显形,在她的逼视下,人生的困境和伤痛已经无处藏身。须一瓜把写作还原成了追问的艺术,但同时又告诉我们,生活是禁不起追问的。

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格非(《人面桃花》,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004年度小说家:林白(《妇女闲聊录》,新星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004年度诗人:多多(《多多小辑》)

2004年度散文家:南帆(《关于我父母的一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004年度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见证一千零一夜:21世纪初的文学生活》,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5月版;

《文学:行动与联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004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张悦然(《十爱》,小说集,作家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格非 授奖辞

格非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他的小说曾深度参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革命,他的叙事研究也曾丰富中国小说的美学肌理。他的写作既有鲜明的现代精神,又承续着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和斑斓。他的叙事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这种话语风格所独具的准确和绚丽,既充分展现了汉语的伟大魅力,又及时唤醒了现代人对母语的复杂感情。 格非出版于二OO四年度的长篇小说《人面桃花》,作为这一话语理想的延伸,在重绘语言地图、解析世道人心、留存历史记忆上,都富于创造性的发现。他对这一发现的深刻表达,不仅达到了中国作家所能达到的新的艺术难度,还为求证人类的梦想及其幻灭这一普遍性的精神难题辟开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2004年度小说家:林白 授奖辞

林白是当代中国女性经验最重要的书写者之一。她的小说独异而热情,她的语言自由而妖娆。她多年来的写作实践,一直在为隐秘的经验正名,并为个人生活史在写作中的合法地位提供新的文学证据。她对自己所创造的盛大而丰盈的内心景观,深怀变革和扩展的愿望,她2004年左右的写作也因接续上了一种朴素、复杂的现实情怀,得以进入一个更为广大的人心世界。她在2004年度发表的《妇女闲聊录》,有意以闲聊和回述的方式,让小说人物直接说话,把面对辽阔大地上的种种生命情状作为新的叙事伦理,把耐心倾听、敬畏生活作为基本的写作精神,从而使中国最为普通的乡村生活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被这些真实的声音所重新塑造。

2004年度诗人:多多 授奖辞

多多是一个真正的汉语诗人。他的诗歌以精湛的技艺、明晰的洞察力、义无返顾的写作勇气,近乎完美地承续了汉语在当代中国的艰难使命。他将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温情理解,融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细致雕刻,并在每一首诗歌的内部构造上,力图实现他孤寂而坚定的美学抱负。他对汉语尊严的忠诚守护,使他的诗歌很早就形成了显著的个性和风格:意象简洁,节奏明快,语言准确、锐利而富有张力,对心灵细节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体认,对人类的精神困境有明确的艺术承担。他在2004年度发表的一系列诗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语国家的重新出场,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动的文学记忆,同时也见证了汉语诗歌永不衰竭的丰富可能性。

2004年度散文家:南帆 授奖辞

南帆的批评文字绵密而深邃,他的散文也充满智性的光泽。他的冷峻和理性,来自于他对生活真相和思想疑难的不懈追问,如同他隐忍、深微的生命体验,往往通过智慧的细节解读和符号分析,走向清晰、透彻和宽广。他活跃的探索精神,拓展了散文的文体边界;他沉静的语言,既有思索的欢乐痕迹,也有洞悉事物本来之后的感伤。他出版于二○○四年度的《关于我父母的一切》,通过描述一段正在消失的父辈的人生,有力地呈现出渺小人群与巨型历史之间的裂缝和错位,并对个人的创伤记忆、时代的内在迷乱给予了真切的意义关怀。他所揭示的时代对人的微妙影响,以及人与历史互相改写的复杂境遇,既是对亲人的沉痛追思,也是理解当代现实的重要参照。

2004年度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授奖辞

李敬泽的文字温婉细腻,圆融通透。他的写作赓续着中国文学批评的悠久传统,也浸润着深刻的现代意识。他精微、准确、锐利的艺术感觉,检索、批点文学现场的阅读耐心,睿智、灵动、富有创见的话语风度,充分展现了批评所独具的功能和风采。他对文学生活的敏锐观察,对文学实践的积极参与,以及对众多作家所面对的写作难题的精辟解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基本格局,并为重建批评与写作的对话关系树立了一个典范。他出版于二○○四年度的《见证一千零一夜》、《文学:行动与联想》等著作,生动、练达地注解了文学与时代的亲密关系,并通过自身丰富的生命感悟和内心争辩,呼应着一种独立而有精神体温的批评风范

2004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张悦然 授奖辞

张悦然的年轻、才情和清醒令人欣喜。她纯真而神秘的文字,蕴藏着丰盛的青春激情和自由渴望,以及一种未被时代喧嚣所损坏的气质和耐心。她迷恋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打量世界的眼神满布哀伤和迷惘,她的写作既是对人生记忆的惦念和审视,也是对生存梦想的诗性肯定。她在二○○四年度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十爱》,尽管只是一些凄美、浪漫的片断,但那婉约的语言、奇崛的想像、富于生活洞见的细节运用、对人物幽微内心的细致描摹,还有她对爱和信念的艰难呵护,作为新一代人精神成长的独特记录,充分显示出了她灿烂的艺术才能。今后,她或许有能力走向更为广阔、丰满的写作境界,但她的语言、叙事和想像力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2005年度杰出作家:贾平凹(《秦腔》,长篇,作家出版社)

2005年度小说家:东西(《后悔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度诗人:李亚伟(《豪猪的诗篇》,花城出版社)

2005年度散文家:徐晓(《半生为人》,同心出版社)

2005年度评论家:张新颖(《双重见证》,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李师江(《逍遥游》,长篇,远方出版社)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O五年度杰出作家 贾平凹

授奖词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持续写作的重要象征。他三十多年的写作历史,连同他不同凡响的创造力,自成一家的语言风范,富有争议的探索精神,成了当代文学稳步前行的缩影。他的作品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憨厚朴拙的表情下藏着的往往是波澜万丈的心。他在灵魂的伤怀中寻求安妥,在生命的喟叹里审视记忆,他的写作,深刻地注解了生活世界和人心世界之间隐秘而复杂的关系。他在二OO五年度出版的《秦腔》,怀着对故土、对亲人的赤子之心,以谦卑、仁慈的写作伦理,细致、密实的叙事艺术,记述下了乡村社会动人心魄的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中难以挽回的衰败、无地彷徨的哀伤。从“废都”到“废乡”的生命流转,贾平凹以一个作家的宽广和坚韧,出色地完成了对自我和世界的双重塑造。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O五年度小说家东 西

授奖词

东西是一个尖锐的人,一个饱含同情的作家。他的小说,总是从世道人心中那些微妙的疑难出发,以富有现代意味和精神警觉的叙事,生动地讲述一个时代的欢笑和泪水。他所塑造的那些躁动的灵魂,在守护自身残存尊严的同时,不约而同地都走向了孤独和荒谬。他关怀这种荒谬所导致的生命疼痛,又不断赋予这种荒谬感以轻松、幽默的品质。他出版于二OO五年度的《后悔录》,书写了一个小人物如何在禁欲和纵欲的年代里用一生来犯错、又用一生来后悔的荒诞经历,并在新的叙事难度下为个人的不幸作了巧妙的辩护和注释。他写了悲伤,但不绝望;写了善恶,但没有是非之心;写了欢乐,但欢乐中常常有辛酸和叹息。他的小说超越了现世、人伦的俗见,有着当代文学中并不多见的灵魂刻度。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O五年度诗人李亚伟

授奖词

李亚伟的诗歌有一种粗野而狂放的气质。他的写作,既是语言和想像力的传奇,也是个人身体对一个时代的隐忍抗议。他对生活的异想天开和执迷不悟,成就了他诗歌中勇敢而不屈不挠的品质。他在历史和现实、远方和当下、人与世界的缝隙里,努力谛听一个奔走、辗转的心灵所发出的细微声音,并以旁观者的身份,将这个声音放大。他出版于二OO五年度的《豪猪的诗篇》,作为第一部个人诗集,就汇聚了他这二十几年来最为重要的诗歌声音。他的诗作曾影响一代人的写作,也曾启发后来者该如何正视自己的渺小和脆弱。他身上浑然天成的诗人性情和生命气息,只能在精神漫游中被语言所捕获,正如他多年来和当代诗坛格格不入一样,这些都共同证明了一个真正的诗人在这个时代必然承受的孤独命运。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O五年度散文家徐 晓

授奖词

徐晓的文字谦逊、沧桑而沉痛。她的写作,因为来自命运的私语、人心的呢喃、灵魂的召唤,而深具理想主义的光泽。她记忆中那些悲欣交集的断片人生,经她冷静而理性的处理之后,依然洋溢着痛彻心腑的感人力量,而她浩大的悲悯和同情,也不时地挣脱时代的边界扑面而来。她以生命的专注领会疼痛,以往事的灿烂化解苦楚,以自己的静默成功地反抗了遗忘和失忆。她出版于二OO五年度的《半生为人》,作为一种个人史的表达,关乎的却是整整一代人的往事和随想。她的坦然和承担,使她面对命运的各种馈赠时,既不躲闪,也不逞强,既不夸饰,也不渲染。她所描述的那些庄严的人生,不求活得更好,只求活得更多,这样的生命绝响,在今天这个时代,不仅难以重现,甚至它的价值也只能为少数人所分享。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O五年度文学评论家张新颖

授奖词

张新颖的批评文字既有鲜明的文体意识,又有温润贴切的语言风格。他的写作,常常从自身所面对的问题入手,以精微的理论分析,烂漫通透的想像,细心探求与被阐释者对话的广阔途径。他拒绝文学批评的陈词滥调,向往自由的表达,迷恋带着情感体温的文字,他丰盈的直觉,接续上的往往是焦虑、不安的个人情怀。他在批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视力,善于发现时代语境和个人生存之间的秘密联系,并能用自身的觉悟来与阐明和分享这一秘密。他出版于二OO五年度的《双重见证》和《沈从文精读》,里面活跃着显而易见的写作才情和谨严的学术品质,尤其是他智慧的话语表情、机警的论辩机锋、绵密的逻辑推演,为复活一种生机勃勃的批评传统、挽回一种批评的尊严,有着示范性的意义。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O五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李师江

授奖词

李师江的写作是真正的语言狂欢。他善于把压抑的激情转化成叙事动力,把直面卑微经验的勇气解读为自我嘲讽。他的语言锋利毒辣,充满快意,他对生活的看法一针见血,而且能将游戏的风格和诚恳的精神熔于一炉。他恢复了小说写作的原始作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趣味,把小事写得壮观、辉煌。他出版于二OO五年度的《逍遥游》,真实地面对了一个漂泊者丰盛的欲望、叛逆的快乐、寒冷的内心以及不为人知的自得,并为他的自我沉沦提供了时代的证据。他对生活肌理的深刻解剖,为这个高尚和污秽共存的世界留下了一批大胆率真、毫无修饰的灵魂标本。作为一个被遮蔽了多年的隐秘天才,李师江的出现,将有力颠覆中国当代小说僵化而陈旧的秩序。

2006年度杰出作家:韩少功

2006年度小说家:北村(《我和上帝有个约》,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度诗人:雷平阳(《雷平阳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度散文家:李辉(“封面中国”系列,《收获》1—6期)

2006年度文学评论家:王德威[美](《当代小说二十家》,三联书店)

2006年度最具潜力新人:乔叶(《打火机》,中篇,《人民文学》1期;《锈锄头》,中篇,《人民文学》8期)

同时他们也将分享20万元的奖金。

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辞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六年度杰出作家 韩少功

韩少功的写作和返乡,既是当代中国的文化事件,也是文人理想的个体实践。他的乡居生活,不失生命的自得与素朴,而他的文字,却常常显露出警觉的表情。他把一个知识分子的生存焦虑,释放在广大的山野之间,并用一种简单的劳动美学,与重大的精神难题较量,为自我求证新的意义。他的文字,也因接通了活跃的感官而变得生机勃勃。出版于二○○六年度的《山南水北》,作为他退隐生活的实录,充满声音、色彩、味道和世相的生动描述,并洋溢着土地和汗水的新鲜气息。这种经由五官、四肢、头脑和心灵共同完成的写作,不仅是个人生活史的见证,更是身体朝向大地的一次扎根。在这个精神日益挂空的时代,韩少功的努力,为人生、思想的落实探索了新的路径。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六年度小说家 北村

北村的小说是心灵悔悟者的告白。他的叙事果敢、坚决,同时又不失隐忍和温情。他冒犯现实,质询存在,正视人类内心的幽暗角落,而批判的锋芒却常常转向对爱和希望的肯定。他痛击己身叫心顺服,他说出真相对抗恐惧。他以宽恕化解怨恨,以敬畏体认谦卑,以信念让软弱者前行,以倾听良心里那细微的声音来抚慰受伤者的记忆。他出版于二○○六年度的《我和上帝有个约》,既是当代破败生活的镜像,也是灵魂彻夜难眠的私语。他审判罪,也说出爱;他揭发灵魂的隐疾,也塑造人性的光辉。北村的追问与慨叹,同情与承担,以及他面向新世界的梦想,对缓解民间中国日益深重的精神义愤,深具指标性的意义。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六年度诗人 雷平阳

雷平阳的诗歌是记忆的伤怀和大地的赞歌。他的写作旨趣,既有天空般的广袤,又像尘土一样卑微。他站在故乡经验的针尖上,怀想世界天真的童年,也领会个人生命的灿烂与悲情。他以诚恳的地方性视角,有力地抗拒了世界主义的喧嚣,正如他的目光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移动,同样能够发现令人惊骇的人生面貌。他的语言粗砺、密实,细节庄重、锋利而富有痛感。出版于二○○六年度的《雷平阳诗选》,一以贯之地记录日常生活中凸起的部分,关怀细小事物对灵魂的微妙影响,并以赤子之心的温润,描绘了大地质朴的容颜以及他对生命正直的理解。雷平阳的写作,已经成为新一代诗人走向成熟的象征。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六年度散文家 李辉

李辉的写作坚韧沉实、端庄耐心。他的文字,不求绚丽的文采或尖锐的发现,而是以一种责任和诚意,为历史留存记忆,为记忆补上血肉和肌理。他在史料上辨明真实,在人物中寻求对话。他的一系列著作,作为文化史研究的生动个案,为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增加了丰富的注释。他发表于二○○六年度的“封面中国”系列散文,以《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为引,重新讲述现代中国的光荣与挫折,并在历史的缝隙里忠直地解析人心和政治的风云。这些旧闻旧事、陈迹残影的当代回声,融入了讲述者的感情,也敞开了历史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李辉的写作告诉我们,真正的历史就在每一个人身上,热爱现实者理应背着历史生活。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六年度文学评论家 王德威

王德威的批评视野宽阔、文辞优美。他的研究路径,不是理论狂想或文学史空谈,而是注重和文学对象之间的诚实对话;他的批评才具,在学术论证和个人性情的完美结合中显露无遗。他所划定的文学版图,南腔北调、口语方言汇聚一炉,海内外作家的众声喧哗,呈现的正是华语文学“世纪末的华丽”。他对当代作品的勤恳阅读、精微论析,为批评如何重返文学现场建立了有效的典范。他出版于二○○六年度的《当代小说二十家》,既为作家画像,又为作品正名,学养丰厚,见地明晰,感悟力超群。尽管王德威倾心的作家、判定的结论,有些还可再议,但他的研究,确实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的观感,也大大丰富了批评自身的魅力。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六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乔叶

乔叶眼光敏锐、心事洞明。她的小说,有着精微的叙事,细腻的感情,富有说服力的心灵轨迹,以及对于当下生活的锐利分析。她善于解读现代人灵魂深处的隐痛,并能为其中的每一次转折找到合理的出口。她的语言针脚准确而绵密,她对人情世事的省察饱含善意,但有时下手也毫不容情。她单纯,而不失对复杂经验的好奇;她热情,同时也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冷静。她发表于二○○六年度的《打火机》、《锈锄头》等作品,以物象透视人心,以人心世界所潜藏的无穷可能性,向我们重申了生活中那些可靠的真理。乔叶的精神疆界或许还需扩大,但她直面人生疑难的勇气,已经为她今后的写作奠定了方向和路基。

二○○七年度杰出作家:王安忆(《启蒙时代》,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二○○七年度小说家:麦家(《风声》,长篇小说,《人民文学》2007年第10期,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出版。)

二○○七年度诗人:杨键(《古桥头》,诗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二○○七年度散文家:舒婷(《真水无香》,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二○○七年度文学评论家: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二○○七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徐则臣(《午夜之门》,长篇小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二○○七年度生态文学致敬作家:于坚(《相遇了几分钟》,散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授奖辞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杰出作家:王安忆

授奖辞

王安忆的写作,谨严、细密而内敛。她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变迁和革命年代个人生活史的双重见证;她的写作理论,对于重建小说的物质外壳、探索心灵和现实的逻辑关系,也深具启发意义。她善于以小事写大时代,以文字中深藏的喜气表达梦想,以世俗生活的精细刻写塑造中国人素朴、沉重的人生。她出版于二○○七年度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讲述了“文革”那段灭绝心魂的时光里青春和身体所受到的严峻考验,通过这段纷乱的生活和苦难的历史,王安忆试图在思想和现实、个人和群体的驳难中,辨识出一个城市的基本精神和一种市民生活的柔韧品质。从《长恨歌》的绵实婉转,到《启蒙时代》的正大恢宏,王安忆坚持在精神的挫败中积攒勇气,在僵硬的政治伦理中寻找柔情,在诛心的年代里发现润泽心灵的事物,并有力地重申了理性精神在文学写作里的庄严价值。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小说家:麦家

授奖辞

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他出版于二○○七年度的长篇小说《风声》,以从容的写作耐心,强大的叙事说服力,为这个强悍有力、同时具有理想光芒的人格加冕,以书写雄浑的人生对抗精神的溃败,以关注他人的痛苦扩展经验的边界,以确信反对虚无,以智慧校正人心,并以提问和怀疑的方式,为小说繁复的谜底获得最终解答布下了绵密的注脚。麦家独树一帜的写作,为恢复小说的写作难度和专业精神、理解灵魂不可思议的力量敞开了广阔的空间。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诗人:杨键

授奖辞

杨键的诗歌有一种恬淡的柔顺之美,但也不乏喟叹、冷峻和孤绝。他心怀悲悯的简朴书写,起源于对这个时代残存的文明和教养的忠诚守护,也是对山水自然、人间大道的热爱和敬畏。他的语言温良、清雅,胸襟平和、宽大,对汉语之美存着谦逊,对现世浮华不失清醒,在描写一种普遍的悲哀时没有怨恨,在聆听人类的苦难和昏聩时懂得慈悲,在喧嚣的世界面前,也深知静默是一种力量,无声也是一种语言。他出版于二○○七年度的诗歌集《古桥头》,是自然、现实和记忆的镜像,也是诗人明心见性、持志前行的精神缩影,里面既有杨键审视自我的勇气,也有个体对决时代潮流时那种无法掩饰的失败主义气息,或许,在无情处用情,在失爱中坚持爱,在无所希望中辨明希望,正是诗人的骄傲和诗歌得以存续的重要象征。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散文家:舒婷

授奖辞

舒婷以诗立世,以散文延续写作的光辉。她那貌似随意的篇章,轻盈,质朴,潇洒自然,不苛不饰,直白其心,既是女性思绪和圆润性情的完美结合,也是散文这一自由主义文体的生动表达。她出版于二○○七年度的散文集《真水无香》,集中描述了一个岛屿上的历史和现实,那些并不渺远的人和事,通过作者内心的回访,洋溢出一种令人叹息的真情和感伤;而那些贴身的细节,带着人性温度的怀想,被巧妙地嵌合在作者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它使我们看到,一个地方和一种生命气质的养成有着隐秘的联系,一种有感染力的写作,也往往是朝向故乡的一次精神扎根。舒婷对生命记忆的检索,对细小事物的敏感,对历史人事的温情和敬意,坚定地向我们重述了那些不可断绝的精神纽带对人类生活的微妙影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文学评论家:陈超

授奖辞

陈超的文学批评洋溢着一种诚恳的感悟力,也充满理解、对话和价值确认的渴望。他持续二十年的先锋诗歌研究,是对正在演变的诗歌事实的艰难指证,也是对这个时代想像力的高度、诗歌精神的宽度所作的卓越解读。他出版于二○○七年度的批评论著《中国先锋诗歌论》,以诗歌史写作的庄重和对个体写作者的关怀,从先锋诗的困境、可能性的激烈论辩中,为当下复杂的诗歌境遇重新确立起了方向感,同时他对众多诗人的再阐释,使那些孤独的灵魂获得了当有的尊敬,并使一种深入生命的写作远离了被遗忘的命运。作为少数几个能直接影响诗人的批评家之一,陈超自由、独立的学术旨趣,醒目、活跃的创造精神,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诗歌研究在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意义。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徐则臣

授奖辞

徐则臣的写作敏锐、正直、宽阔。他的小说,正视人类经验的复杂,体认卑微人生的艰难,也珍视个人成长史上的创伤记忆对自我的影响和塑造。他以一种平等的思想、冷静的观察介入当代现实,并以叛逆而不失谦卑的写作伦理建构个人的历史,使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被理解的权利。他发表于二○○七年度的长篇小说《午夜之门》、中篇小说《苍声》、《人间烟火》、《把脸拉下》等作品,见证了一个作家的成熟,也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他的叙事果决,但语言并不尖刻;他的内心沧桑,但感情并不孤冷。他对低矮的生活不轻慢,对重大的问题不怯场;对青春有警觉,也有向往,对人性有拷问,也有善意。随着徐则臣在稳重与冒险、写实与虚构之间的进一步抉择,他的写作也正在重新出发。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生态致敬作家:于坚

授奖辞

生态问题是一种世界观,也是描述人类存在状况的基本尺度。在一切都可以被复制、大地的根基也开始动摇的年代,人与自然、自然与天道之间的关系,正在成为测量现代人精神质量的重要指标。于坚作为一个沉着的诗人,既是这个世界的观察者,也是怀着恻隐之心的反抗者。他2007年以前的一系列诗作、文论、本着对人类根本经验的迷恋,以一种近乎粗粝的方式,深切地表达了他在大地面前的谦卑、孤独和伤怀。面对世界主义的喧嚣,他坚持书写一种地方性的经验和记忆;在未来主义的神话面前,他正视此时此地的生活所焕发出来的价值。他的言辞激越,但内心柔软;他的思想有着针尖般的力量,情怀却是广大、宽阔。他把人心所受到的伤害,通过语言来抚慰,正如这个世界的生态遭到破坏时,总是语言最先站出来抗议。于坚的写作,饱含着他对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双重关怀,值此严峻的时刻,特以生态文学的名义向他致敬。

广州中山大学中文堂

2008年度杰出作家:阿来(《空山》)

2008年度小说家:毕飞宇(《推拿》)主动放弃

2008年度诗人:臧棣

2008年度散文家:李西闽(《幸存者》)

2008年度文学评论家:耿占春

2008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塞壬

地点:成都三岔湖花岛度假酒店

2009年度杰出作家:苏童(《河岸》)

2009年度小说家:张翎(《金山》)

2009年度诗人:朵渔

2009年度散文家:张承志

2009年度文学评论家:郜元宝

2009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笛安(《西决》)

地点:广州

2010年度杰出作家:张炜(《你在高原》)

2010年度小说家:巍微

2010年度诗人:欧阳江河

2010年度散文家:齐邦媛

2010年度文学评论家:张清华

2010年度最具潜力新人:七堇年

颁奖典礼地点:广东省台山市

2011年度杰出作家:方方(《武昌城》)

2011年度小说家:杨显惠(《甘南纪事》

2011年度诗人:黄灿然(《我的灵魂》)

2011年度散文家:赵越胜(《燃灯者:忆周辅成》)

2011年度文学评论家:李静(《捕风记:九评中国作家》)

2011年度最具潜力新人:阿乙(《寡人》))

2011年度杰出作家:方方的 [授奖辞]:

方方的小说,正大、绵实,元气充沛,叙事悠长而强悍,语言细腻而练达,写俗世而有情,用浅语亦有致,格局宽阔,气象磅礴。她常以柴米油盐的庸常,暗喻激情过后的空洞,以生命的弱,见证人的复杂、悲壮、不可摧毁。她发表于二○一一年度的长篇小说《武昌城》、中篇小说《民的1911》,关切小人物的命运,直面中国历史中那些主要的真实,让虚构落到实处,让灶头烟火也参与残酷战争的讲述。她以慈悲与宽恕之情,回望革命的成败,攻与守,大与小,高贵与卑贱,理性与冒失,皆有平等的地位,其中的苦难与牺牲,亦由革命者与普通小民所共同承担。去理解人而不是去判断历史,去发现个体的价值而不是去给群像命名,方方庄严地完成了对一座无城之城的精神确认。

2011年度小说家:杨显惠的[授奖辞]:

杨显惠的写作,进的是窄门,走的是小路,如此孤独,亦如此沉痛。他翻查方志,考证民心,耗时十年以上,持续纪写甘南藏区的生活变迁。他的《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纪事》,勇敢、决绝地为历史建档,为苦难树碑。大悲剧的后面,是天灾,亦是人祸,这一直白追问,使得多少盲视者、冷漠者、暴虐者的良心彻夜难眠。他出版于二○一一年度的小说集《甘南纪事》,改变写作色调,突破题材困境,谨慎勘测传统价值观的安身之所,并以少数族裔的强大生命力为例证,辨识绝境中的希望。他的叙事手法,也因着去修辞,赤诚,不夸饰,而有效恢复了文学与历史、现实短兵相接的写作传统。

2011年度诗人:黄灿然的[授奖辞]:

黄灿然的诗,温柔敦厚,雅俗同体,既得语言之趣,亦明生活之难,词意简朴、高古,引而不发。他本着对常世、常情的热爱,留意小事,不避俗语,从日常叙事中发掘义理、经营智趣,曲中有直,密处能疏,平实之中蕴含灿烂,低处独语也常让人豁然开朗。他出版于二○一一年度的诗集《我的灵魂》,精粹、朴直,魂游象外,以通达体悟人生无常,以谦卑分享凡人苦楚,以雅语淡言旁证世事沧桑,诗心机智,境界从容。他的诗,有着一种与颓废、刻薄之风相区别的厚道性格,尤其是他的潇洒、专注、诚心,更是对数量庞大的俗世哲学的践行者及其受难者的真切抚慰。

2011年度散文家:赵越胜的[授奖辞]:

赵越胜以文修身,以心观世,下笔谨严,思力深切,但这种无声者的声音、自觉者的觉悟,多为个人思想的珍藏,时代主音之外的雅歌。他出版于二○一一年度的长篇散文《燃灯者:忆周辅成》,亲切、简明地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布衣中的贵族、凡人里的大师。周先生的智慧、寂寞、笃定,连同他与时代肝胆相照之时的呐喊,昭示出的乃是黑暗中的光亮,寒夜里的暖意。这代知识人高迈的风骨、超拔的心性,已为现世所遗忘、权贵所鄙薄,却在问道、求善者心中长存。赵越胜为燃灯者立传,为思想找寻薪火相传者,也为这个价值与情操全面失守的世界留下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2011年度文学评论家:李静的[授奖辞]:

李静是一个散淡的写作者,也是一个对文字怀着敬意与洁癖的批评家。她对不同文学经验的分享,旨在解析心灵的复杂面貌,重建批评的内在信念,并不时流露出自己对意义的焦虑、自由的渴望。批评既是审美的决断,也是精神理解力的释放,是一种人性对另一种人性的钻探,也是一个灵魂把另一个灵魂卷走。她出版于二○一一年度的《捕风记:九评中国作家》,正是这一批评风格的演示:远离喧嚣,但不孤冷;语锋逼人,可不乏善意;看似独语,精神上却洋溢着沛然之气;无意逢迎,然而也不诛心。李静以自己的公正、理性、诚实和清澈,重识了中国作家的优长与简陋。

2011年度最具潜力新人:阿乙[授奖辞]:

阿乙的小说与随笔,貌似细碎、不羁,实则充满张力,暗含激情。他借飘泊者、流浪者的口吻,直面生命中那些难堪的屈辱,并力证尊严的不可冒犯。他以近乎粗野暴烈的笔力,书写这个世界秩序松弛、人心溃散、精神流离飘荡的景象,也嘲讽那种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慌张与不义:有人无恶不作,有人安之若素,有人悲天悯人,活着就像是一次逃难。他出版于二○一一年度的随笔集《寡人》,是他迎风怒吼之后的空旷回音,也是他朝向内心的一次自我整理。热闹之余是寂寥,狂欢过后是狼藉,尽管阿乙在愤怒与冷静之间举棋不定,但他的写作能力、人生见识不容置疑。

颁奖地点:顺德北滘文化中心音乐厅 2013.4.27

“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年度散文家”、“年度诗人”、“年度小说家”分别由颜歌、孟繁华、梁鸿、沈浩波和金宇澄获得,他们分别获得三万元奖金,而诗人翟永明获得年度杰出作家大奖,获得十五万元奖金。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一二年度杰出作家

翟永明

翟永明的诗歌是一部女性之书,也是命运之书。那种纤细、尖锐的痛感与激情,智性而又不失轻逸的语言,令人心碎的美,开创了当代女性诗歌新的书写谱系。她于二○一二年度出版的《翟永明的诗》,语言上如同一个幽昧的黑夜文本,内心却不断地走向澄明。她以隐忍的陈述置换激越的独白,以戏剧性的结构减缓抒情的疼痛,以精警的表达质询现代的迷思,在历史与当下、古典与现代之间,不断调校自己与世界的距离,既悠游于词语的丛林,亦内敛地发声,并忠直地指认存在的现状。翟永明以自己富有耐力、独步当代的写作,深刻诠释了何为真正的现代诗人。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一二年度小说家

金宇澄

金宇澄的写作缓慢、谦恭,如同一次漫长的等待。他发表于二○一二年度的长篇小说《繁花》,新旧交错,雅俗同体,以后撤和迂回的方式前进,以沪语的软与韧,抵抗话语潮流中的陈词滥调。经由他的讲述,一衣一饭的琐屑,皆有了情致;市井与俗世的庸常,亦隐含着意义;对日常世界的从容还原,更是曲处能直,密处能疏。他的写作,有着话本式的传统面影,骨子里亦贯通、流淌着先锋文学的精神血脉。他把传统资源、方言叙事、现代精神汇聚于一炉,为小说如何讲述中国生活创造了新的典范。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一二年度诗人

沈浩波

沈浩波是诗歌界的革命家,语言大胆,观念激进,内心却以不易觉察的谨慎守护着诗歌的纯粹,正如他貌似粗鄙的诗歌面相中,总是隐藏着一双干净的眼睛。他批判,但也崇尚发现;他亵渎,但也信仰纯真;他直白其心,但也常常不动声色。他出版于二〇一二年度的诗集《文楼村纪事》,不失尖锐,不避俗语,不拒绝现实的丑陋与残忍对自我的折磨,放笔直干,正面强攻,极简主义的语言仍能一语中的,五味杂陈的柔情也难掩内心那份不屈。他最近的写作,既赓续了诗人直面现实、追问存在的传统,亦在个体良知、心灵暖意的呈现中,尽显一个诗人的成熟。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一二年度散文家

梁鸿

梁鸿的批评文字诚恳、谨严,散文写作厚实、凝重。她的忧思与执着,来自于对故乡这一精神原点的长久注视,她的爱与痛,植根于此,她对时代真相的追问,对个体生命的逼视,亦从此出发。她发表于二○一二年度的《梁庄在中国》,以一个村庄为样态,调查、考证、深思,让无声者发声。这既是对他人肉身痛苦、精神流离境遇的观察与同情,也是对自我的审视与警醒。她对时代之不公、不义的揭发,践行的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她对渺小人群之乡愁与苦难的体认、书写,也为文学写作重新成为一种实学、重返生活世界提供了可靠的路径。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一二年度文学评论家

孟繁华

孟繁华的研究背景清晰、视野宽阔、情怀沛然而正大,他对文学的热忱真挚、坚定,对学术理想的守护亦不容置疑。出版于二〇一二年度的《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一书,贯彻着孟繁华固有的批评精神,他对新问题的敏感,对新作家的关切,他的史论意识与雄辩文风,他的尖锐与宽容、严肃与戏谑,都蕴含在心性可见、题材驳杂的论析之中。他对文学与政治、历史与叙事、传统与革命、学术人格与批评风习等一系列问题的重释,使批评这种易逝的文体开始分享有重量的话题,并在当下的学术格局中找寻到了别的文体所不可替代的位置。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一二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颜歌

颜歌的才气、个性,在新一代作家中都与众不同,她直觉丰盈,想象奇崛,风格多变,深谙语词的魔法。她发表于二○一二年度的长篇小说《段逸兴的一家》,笔墨绚烂,心事深沉,持守着生活的本根,又不失赤子、新锐的蓬勃朝气。她籍着方言土语和日常细节,打量一个家庭内部的复杂、幽微;她书写各种情绪的波澜,正视生存的卑微,承认人性的有限与残缺,但不就此绝望;她从俗世中来,却醉心于灵魂中那凊澈的质地。她讲故事的艺术或许还需风格化,思想的疆域也有待扩展,但她突入现实、考证人心的能力,正在把她的写作带入崭新的阶段。

年度杰出作家:余华《第七天》

年度小说家:田耳《天体悬浮》

年度散文家:李辉《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

年度诗人:张执浩《宽阔》

年度文学评论家:孙郁

年度最具潜力新人:赵志明《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一三年度杰出作家:余华

余华的写作,勇敢而不偏狭,幽默而不乏庄重。他的小说,不仅揭示现实,也创造一种现实,并通过不断重释小说与现实的复杂关系,续写今日的文学中国。他出版于二〇一三年度的《第七天》,借死者的眼光看活人的世界,那些不幸、伤痛以及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戚,那些温暖与冷漠、良善与邪恶、真实与荒诞、实有与虚无交织的生活,是关于中国经验的粗砺感知,也是余华向世界讲述中国的一种方式。他已无意探索内心的深渊,却以简单、直接的写作现象学,使我们对内心、现实甚至小说本身都有了毁灭性的认识。余华用荒诞的方式,证明了荒诞依然是这个世界不可忽视的主体力量。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一三年度小说家:田耳

田耳的小说,独异、饱满、气象不凡。他的语言,野性狂放,自然天成;他的叙事,既灵巧又绵实,既出人意料又步步为营;他的伦理观,有齐物之想,无善恶之差别,以平等心、同情心、好玩之心,批判一切,也饶恕一切。他发表于二○一三年度的长篇小说《天体悬浮》,对愚蠢、贪婪、狂妄之人性的洞察,目光如炬,入木三分。那个在物欲中建构起来的人间天堂,如何慢慢扭曲、变形、垮塌,变成一堆废墟,田耳的记录毫不留情。他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杀气和决断力,为人生之患与时代之罪留存了一份重要的文学档案。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一三年度诗人:张执浩

张执浩认为,写作是抵抗心灵钝化的武器,他的诗歌,正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从纯净明亮,到芜杂混沌,再到自然随性,美学风格的流变与他对人生经验的体认同步。他出版于二〇一三年度的《宽阔》,品质更见简朴,语意更为本然。生命落实于生活本体,服帖于宽阔的大地之上,在日常生活的尘嚣中,诗人竭力为卑微的事物正名,为物质时代的精神肌理塑形,有温情暖意,亦有失意怅然;有淡雅的乡愁,亦有难言的愤懑。生命的圆熟与诗歌的纯然互为一体,张执浩以其专注的诗歌梦想,回应了一种伟大的汉诗传统。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一三年度散文家:李辉

李辉的散文一直分享着有重量的话题:文学与政治,个体与时代,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形变。沧桑岁月之中,历史话语或隐或显,虚实明暗,人性纠葛,尽在那些细节和碎片之中。李辉赋予了散文这种自由随性的文体以沉实和痛感,既探求历史本真,亦饱含理解之同情。他出版于二〇一三年度的《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以亲历者的身份,回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界的风雨万象,在多重合声中,共同体味“归来者”和文艺先锋的况味人生。史料辅佐记忆,感性穿透理性,以省思之心节制情感的流散,以人类之爱倾听心灵的回声。那些来自生命的绝响,因为记录,所以流传。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一三年度文学评论家:孙郁

孙郁的研究,从鲁迅、胡适等人出发,观察旧时代的文人气象,审度当下的写作风向。他儒雅温润的文辞,体察灵魂的苦痛,传递生命的悲喜,经他讲述的思想和人生,沉重、真实,倍感亲切。他出版于二〇一三年度的《写作的叛徒》,如同写在价值失序年代的寻思录,有着他那些一以贯之的精神逼问和思想隐忧。对话前辈,缅怀一种情怀和心迹;品评作品,求证一种精神气量;直白其心,但文体讲究;对照他人,亦反观自我。孙郁以其诚恳、敏锐而又体贴入微的言说,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既考证写作的叛徒,实为文学开新的先锋,也重申了文学及写作那不可移易的庄重品格。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一三年度最具潜力新人:赵志明

赵志明运笔如风,灵魂赤裸,以虚无写实在,在散漫中见虔诚。他为俗世贴身订做的语词和叙事,带着他独有的声口,散发着令人压抑的糜沸气息,也见证着命运的无情、生存的创痛和一个青年人如何越挫越勇的不屈。他出版于二○一三年度的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心怀悲悯,性情复杂,有刮骨疗伤的英雄气概,亦有嘲弄乖张人生的不羁风格。尽管赵志明的精神气度略嫌逼仄,但他拒绝自我幽闭,反抗庸常写作,执着于在黑暗里找寻亮光,在浑浊中打捞清水,这份绝望的深情,值得敬重。[1]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胡军 阿诺德·科派尔森 雅克·拉兰德 张献民 徳井义実 蔡珩 高耀太 阿伊·阿什顿 景冈山 史蒂夫·福里斯特 龙刚 朴春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布鲁思·麦勒 谢伟才 李芳雯 许亚军 邱淑珍 Lyn 病逝 中国;河北;邢台 欢娱 情侣:陈美诗与孙耀威 1984-03-18 刘少林 书言 原宿 私家侦探 万圣节app 1966-09-18 宗杨 01-09 高价 华尔街 单飞 IT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