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哲学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0

[摘要] 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在汉语中,“哲”是聪明的意思,在希腊文中则意味着爱智慧,所以,按照字义解释,哲学是一种使人聪

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在汉语中,“哲”是聪明的意思,在希腊文中则意味着爱智慧,所以,按照字义解释,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然而,这并不足以表明哲学的实质。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人...

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在汉语中,“哲”是聪明的意思,在希腊文中则意味着爱智慧,所以,按照字义解释,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然而,这并不足以表明哲学的实质。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因此,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在汉语中,“哲”是聪明的意思,在希腊文中则意味着爱智慧,所以,按照字义解释,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然而,这并不足以表明哲学的实质。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因此,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同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有所不同的。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人类从其诞生时开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时刻都需要同周围的现实世界打交道。为了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等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变革自然界的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的自然界,也要逐渐地积累对自己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实践中人们就是凭借这些认识向自然界索取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开始,人们只是对个别的具体事物有所认识,久而久之,这种认识逐渐丰富并联贯起来,就形成了对诸如人类同周围世界的关系,包括世界的本质、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等等问题的看法,这些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就是世界观。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一般是不系统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性。哲学则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和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所以,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要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的。

当人们形成了一定世界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世界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人们的世界观并不都是一样的。因为:第一,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由于实践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致使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的所不同。第二,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和在社会生活中分工的不同,使得各自对社会发展、人生追求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因而他们的世界观也会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不仅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的世界观,即使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同一阶级的不同发展时期,其世界观也会呈现出差别性。所以,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级之间,其内容和形态也有许多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只能在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从而一部分人得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因此,哲学从其产生的那天起,就深深地打上了剥削阶级的烙印,为剥削阶级所垄断并且为他们服务。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才意味着劳动人民真正有了自己的哲学。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Φιλοσοφ?α / Philosophia(哲学)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

最早使用philosophia(爱智慧)和philosophos(爱智者)这两个词语的是毕达哥拉斯。据蓬托斯的赫拉克利德在《论无生物》中记载,当毕达哥拉斯在同西库翁或弗里阿西亚的僭主勒翁交谈时,第一次使用了philosophia(爱智慧)这个词语,并且把自己称作philosophos(爱智者)。毕达哥拉斯还说,在生活中,一些奴性的人生来是名利的猎手,而philosophos(爱智者)生来寻求真理。他明确地把爱智者归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也把自由和真理联系在了一起。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在东方,哲学一词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人对生活的某种看法(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学”)和基本原则(例如价值观、思想、行为)。而在学术上的哲学,则是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理性根据的质疑、反思,并试图对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理性的重建。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不同的哲学家对推理的本质有不同的想法。

对哲学的主题亦存在许多看法。一些人认为哲学是对问题本身过程的审查;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实质上存在着哲学必须去回答的哲学命题。

虽然哲学源自西方的传统,但许多文明在历史上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论题。东亚和南亚的哲学被称之为东方哲学,而北非和中东则因为和欧洲密切的互动,因此常被视为是西方哲学的一部分。

后现代主义把哲学定义为创造概念的学术。

哲学是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并揭开了文明时代的帷幕以后产生的。正如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东亚的黄河流域一样,哲学最早的发源地也是在古代的东方。埃及、巴比伦,特别是印度和中国,是闪耀着人类最早的哲学智慧之光的国家。当时这些国家的农田水利灌溉事业和建筑业等等的发展,不仅造就了一个物质文明繁荣的时期,而且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自然界的认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与此同时,对于社会现象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当这些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类的一般抽象思维能力便开始发展为哲学的思考。希腊稍晚于东方,但也很早就产生了哲学思维,而且以其哲学思考的持续久远、影响广泛著称于世。发源于古希腊而盛行于欧洲的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传统。

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虽然各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但都普遍地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哲学形态。

唯心主义有许多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

其代表人物如中国宋代的朱熹(“理在事先”)、古希腊的柏拉图(“理念世界”)、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绝对观念”)等,他们以不同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

其代表人物如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心外无物”)、英国的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种观点最后往往陷入“唯我论”的绝境或者转化为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表现为三个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欧洲的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期,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唯物主义大体都可归入这一类);

以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和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哲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是,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只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如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所构成的。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如地、水、火风说,有些则主张只有水或者只有火才是世界的本原。其中,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代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存在着直观性的缺陷,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也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这是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之间利益冲突在思想战线上的表现,但也是人类哲学思维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推动力量。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在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反映了当时奴隶主民主派和奴隶主贵族派的利益冲突,同时也对以后欧洲哲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时期,历经诸子百家的争鸣,汉代王充反神学目的论,南北朝范缜以神灭神化反对佛教的神不灭论,唐代柳宗元反对天命论,宋代之际反对理学的思想,以及明清之际王夫之(船山)的哲学思想等,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中国封建时期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斗争。

在欧洲中世纪的漫漫长夜里,基督教神学占居绝对的统治地位,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处于“冬眠”时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经院哲学的内部仍然存在着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唯名论同露骨的唯心主义唯实论的斗争。

14——16世纪是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时,以人道反对神权,以科学反对迷信,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在以文艺复兴运动为名载入史册的这一时期里,出现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一批反对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无畏战士。16——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在英、法等国得到较快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进一步繁荣起来。与此同时,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掀起了一场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形而上学的哲学革命,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成为其中的主流,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以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为代表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18世纪法国战斗唯物主义哲学的传播,成为当时比较彻底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也达到了资产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度。在此阶段,西方哲学比较侧重于认识论研究,并且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思潮,其中也都有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如培根等人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贝克莱、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对立,荷兰的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和法国笛卡尔、德国莱布尼茨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对立等。资产阶级在其革命时期,哲学上可以举起唯物主义的旗帜,但作为剥削阶级,他们的革命性又是有限度的。在这一阶级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以后,就逐步趋向保守和反动,在哲学上也走向唯心主义。以贝克莱为代表的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就是英国革命以后对17世纪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反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抹煞的功绩,它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富有成果的资产阶级哲学。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其严重的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这是由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剥削阶级的局限性的所决定的。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只有刚体力学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带有浓厚的机械性。尚处于“搜集材料”阶段的自然科学,孤立地、静止地对一个或一类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被培根、洛克引入哲学领域,使这一时期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的性质。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也反映着资产阶级害怕社会变革,妄图资本主义制度永存的主观愿望。

在哲学史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时,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在中国古代的《周易》、《老子》、《道德经》等文献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就极其丰富,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有一段著名的话:“世界是万物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列宁认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绝妙的说明。除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同辩证法有着自发的结合之外,在一些唯心主义者(如柏拉图)的哲学中也包含着不少辩证法思想。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酝酿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此相适应,形成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德国古典哲学。在由康德开始到黑格尔总其大成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都包含有不同程度的辩证法思想。这种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奇特的结合,是德国资产阶级经济上落后,政治上软弱,既想革命又害怕革命,既反对封建专制又同封建贵族|教会相妥协,这种两重性反映在哲学上,就出现了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相结合的二重性。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是哲学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恩格斯说:”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绝对观念“基础上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在他看来,”绝对观念“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物质世界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产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绝对观念“自身演化的结果;”绝对观念“的矛盾运动,产生出自然、人和社会,而自然、社会和人都不过是”绝对观念“”自我运动“”自我认识“的阶段或环节。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辩证法,其合理的辩证法思想也就必然为他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所窒息。

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宣告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终结。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实在,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相反,他把自然界和人看作哲学的出发点,反对崇拜神而要求尊重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在当时对思想界起了巨大的解放作用。然而,它并没有超出直观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范围,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把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实现哲学上划时代变革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肩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这种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高度统一,从而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变革。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小逻辑》。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1—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问。

西学东渐哲学进入中国后,学界发生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有无哲学的论争。认为中国有哲学的人把哲学定义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哲学根本问题又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根据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调感官认知与理性推理及客观证据,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该流派在关于世界起源的解释上尚无定论。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内容十分之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五类:

客观唯心主义,强调宇宙意识的客观存在,认为早期宇宙由意识构成,意识波动形成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意识的外在表现。人人都有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只是你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是宇宙意识外在表现的总和。

绝对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的末尾对“绝对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但其原文十分之复杂难懂,就连哲学家瓦勒斯、罗素也难以作出解释。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时“绝对唯心”陷入了与“客观唯心”一样的观点,但不同的是绝对唯心对“神灵是实体”进行了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兰苏菲主义均属于该范畴。

唯灵主义:唯灵论,是主张灵魂和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的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学说。由唯灵论思想凝聚并抽象而成的一种立场叫做唯灵主义。而唯灵论所说的“世界灵魂”,是一个包括一切的大灵魂,也就是宇宙意识。其它一切灵魂,都是包括在这个大灵魂中的小灵魂。世界的存在不过是灵魂的外在表现。世界的统一,就统一在上帝这个大灵魂中。而感知灵魂的主体则是精神。

唯理主义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理性,或检验真理的标准最重要的是理性其次才是实践。提倡理性看待问题和理性去做事情。反对盲目实践。

根据以上的第二方面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基本观点: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持该观点者多为唯物论者,认为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指科学仪器)完全认知世界,而至今尚未被认知的部分只是因为技术的不发达,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认知,此处的不能完全被认知并非“尚未被认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层面,人类是永远无法知道其真相的。持该观点多为唯心主义者,“概念世界”是研究不可知论时不可不提的概念。

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但西方哲学的定义是模糊的。在美国哲学家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中虽然提到了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哲学家像欧文,但对马克思却只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的是从古希腊哲学到美国实证主义哲学其时间跨度包括马克思)。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虽提到马克思,但是他说他讲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是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所以,西方哲学中“西方”广被认为不仅仅指地域上的“西方(西欧)”而且只文化上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大约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公元前7至前6世纪,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由于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学家居住的地区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学派、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学派、爱利亚学派等。米利都学派以“水”、“无限定”、“气”为世界本原;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符合规律地燃烧和熄灭着的火;毕达哥拉学派把“数”视为事物的原型,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数”;爱利亚学派把千变万化的世界归之为虚幻的假相,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存在”,“存在”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

后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又提出了“四元素”(水、火、土、气)、“种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世界的本原;有的则进一步探求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动力,认为有一种最精细的、能动的、物质性的东西“奴斯”,促使热和冷、干和湿等相对应以及“种子”从原始混合体中分离出来,开始运动,并构成无数的宇宙和具体事物。

研究转变

②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真,是非善恶是相对人的感觉而言的;高尔吉亚又认为一切都同样假。自称为“爱智者”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

③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在它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的理念世界。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以个别事物为对象的感觉不可能是真正知识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灵魂对理念的“回忆”。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内。

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构成的。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但他又提出了一个事物最后的目的、运动最终的原因“第一推动者”,认为它是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去世后,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在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等。它们在前人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涉及了伦理问题及宗教问题。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系统化阶段,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为传统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后期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万物之中。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在中世纪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以法兰西经院哲学家罗瑟林为代表的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只不过是名称,“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及圣灵。以基督教哲学家安瑟尔谟为代表的实在论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有一个“无始无终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实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基督教的普遍教义实在,认为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承认原罪实在,认为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实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等等。

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由于教会的衰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愈益脱离神学,个人自由的思想开始萌发,中世纪哲学逐渐向近代哲学过渡。

西方近代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的。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尘世,从而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开始追求知识,渴望个人自由。

15~17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灵魂不朽之说和禁欲主义。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张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意大利的B.特莱西奥认为,物质是永恒的,热和冷的对立作用是物质运动的原因;G.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单子构成。

单子是物质和精神、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自然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混在一起,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带上了不少想象和虚构的成分。

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以F.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可靠的。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能动的、多样的,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识就是力量;洛克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观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产物。以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但是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觉经验不可靠。斯宾诺莎把自然界视为唯一的“实体”,认为思维及广延是统一的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个别事物是实体的变形,只有通过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实体,才能认识个别事物。

以笛卡尔和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笛卡尔提出了“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天赋的,不证自明的第一公理也是人生固有的、天赋的。不过,他除了承认精神实体独立存在外,还承认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并把这两个相对的独立的实体统一于一个绝对的实体“上帝”;莱布尼茨进一步发展了笛卡尔的思想,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但起初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存在于人们心中,须经加工才真正显现出来。以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断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之外,什么也没有;休谟则进一步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18世纪,除了存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外,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一批法国启蒙思想家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从西方近代哲学第二阶段的总体来看,带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色。

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西方近代哲学进入第三阶段,哲学史上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有康德、J.G.费希特、F.W.J.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前四人力求在克服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前提下,把世界统一在思维的基础上,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精神、自我、主体在他们的哲学中占居中心地位。康德承认在人们的感觉经验之外存在一个“物自体”,它是感觉经验的来源,但却永远不能被认识。物自体的刺激使人产生感觉经验,然后认识主体感性,知性分别与时空、12范畴等认识的先天形式相结合,整理感觉经验材料,以达到对现象的系统认识;理性是处于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级的综合能力,它要求认识世界的本质,但却永远达不到目的。如果理性把相对的现象绝对化,自以为已经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于假相。费希特则进一步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创造的,主体“自我”创造了客体“非我”,又进一步达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谢林创立了同一哲学,认为客体和主体、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维,表面相反,实则同一,都是浑然一体的无差别的“绝对同一”的不同阶段。黑格尔把整个世界视为“绝对理念”自身演化的过程,认为绝对理念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对立统一使绝对理念自身沿着正、反、合三段论的模式进行着概念的演化,以至使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又产生具有自我认识能力的人类和人类社会。人类的认识由认识自然界,逐渐向认识自己和认识意识自身发展,最后达到绝对理念的完全自我认识,整个世界便又回归到了绝对理念自身。德国古典哲学影响较大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批评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神学”。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神和上帝是人自我异化的产物,是人创造了神和上帝,不是神和上帝创造了人。自然界产生了人,人及其思维器官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界,思维便不能存在,不是精神产生自然,而是自然产生了精神。不过费尔巴哈在抛弃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

在世界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系统,还有朝鲜哲学、日本哲学、巴基斯坦哲学、斯里兰卡哲学、越南哲学、伊朗哲学、阿拉伯哲学、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哲学。

它们或多或少都受了三大哲学传统的影响,但又具有各自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其中,阿拉伯哲学在中世纪起到了向西欧传播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媒介作用,它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亦有重大发展,成为世界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环节。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现代西方流行的哲学流派虽形形色色,但大致分属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与上述两大思潮密切相联系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各种哲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家通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形而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istemology)以及伦理学(Ethics)。

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哲学有很多分支。

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印度哲学

伊斯兰哲学

日本哲学

西方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

中世纪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俄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科学哲学

现代哲学

生存哲学

普世应用主义人生哲学(《重大人生启示录》)

分析哲学

人文哲学

解释学

符号学

实用主义哲学

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教育伦理学

政治伦理学

家庭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美学

美学史

艺术美学

技术美学

形而上学

现象学

过程哲学

知识论

死亡哲学

人生哲学

法律哲学

心灵哲学

墨家哲学

当代英美哲学

比较哲学

当代法国哲学

哲学哲学

自由意志

决定论

因果律

随机性

白马非马

百姓日用即道

悖论

变化日新

辩者二十一事

仁为万物之源

体用一源

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自然

万物皆备于我

物极必反

心统性情

心无本体

新故相除

形质神用

性即理

性日生日成

一分为二

一物两体

EPR悖论

坚白相盈

矛盾论

哲学的发展,有一个同具体科学浑然一体而后分化出来的过程。当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在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里,基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和需要,推动了天文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也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人们在不断积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抽象思维进行理论概括,于是就形成了早期的哲学。当时,哲学和许多具体知识掺杂在一起,更多的是被人们当作知识的总汇。直到近代,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地理上的新发现,自然科学才开始了独立探索的进程,从而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了日益增多的独立的学科。这一事实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进步,既有利于自然科学和其他具体知识的发展,也有利于哲学自身的发展。然而,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味于哲学和具体科学分化的趋势,往往把哲学看作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他们认为,各门具体科学只能提供不完全的、相对的真理,只有哲学才能提供完全的、绝对的真理。实际上,他们妄想借助于纯粹思辨来获得对自然界的终极认识,赋予自己以高居于科学之上并把科学纳入自己体系的特权,结果不仅造成自己的僵化,而且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既反对以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科学之科学”,也反对否定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积极作用,使具体科学脱离哲学的指导的错误倾向。

一般说来,与具体科学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内容和普遍形式。就哲学的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知识都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和关系加以高度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哲学和具体科学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离开实践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知识和科学知识。但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系又具有不同的层次。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经过加工整理归入不同层次的各门具体科学;而所有这些知识又成为哲学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加工整理的材料,哲学理论就是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最一般的结论。就具体科学和哲学这两个大的知识层次同实践的关系来看,二者同是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在人类知识的大厦中,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自身生长的土壤;而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贯通的。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植根于具体科学的土壤中,不断从具体科学所提供的新的材料、经验和知识中总结概括出哲学的一般结论。否则,哲学作为一门最抽象、最概括的学问,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也就会枯竭,失去自己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是哲学特有的功能之一。科学史证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失去工作的方向并出现思想混乱。许多有重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哲学的理论思维,自觉思考认识论、世界观的问题。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说过:“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爱因斯坦也说过:“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哲学和具体科学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交织汇合成人类认识真理的长河。

启蒙文学· 资本主义· 公民自由· 批判性思考· 自然神论· 民主· Diafotismos· 经验主义· 开明专制· 自由市场· 哈拉哈· 人文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 自然哲学· 理性-en· Sapere aude· 科学· 社会主义· 世俗主义· 百科全书派· 魏玛的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音乐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阿诺德·科派尔森 张献民 谢伟才 龙刚 李芳雯 雅克·拉兰德 朴春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徳井义実 布鲁思·麦勒 蔡珩 许亚军 胡军 史蒂夫·福里斯特 景冈山 高耀太 阿伊·阿什顿 邱淑珍 滨海塞纳省 白龙王 你的婚礼 鸡汤 杰奎琳·金 杰基·库根 科比短片被提名 拍的什么短片? 连·艾肯 让·保罗·索洛 离异:布鲁斯·威利斯与黛米.摩尔 陈星旭 素雅 1953-01-24 1932-10-23 吐舌卖萌 夫妻:陈建斌与蒋勤勤 1971-07-23 197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