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桐庐县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8

[摘要]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斜贯县境,地处钱塘江中游,桐庐县经济总量长年位居浙西地区各县市首位。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也是钱塘江中游(南峰~中埠)经济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斜贯县境,地处钱塘江中游,桐庐县经济总量长年位居浙西地区各县市首位。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也是钱塘江中游(南峰~中埠)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桐庐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唐武德四年(621年)升为州府。桐庐历史悠久、人文荟...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斜贯县境,地处钱塘江中游,桐庐县经济总量长年位居浙西地区各县市首位。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也是钱塘江中游(南峰~中埠)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桐庐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唐武德四年(621年)升为州府。桐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北宋名臣范仲淹知睦州时感慨于这片土地的奇山异水,赞之为“潇洒桐庐”,并写下了传世名篇《潇洒桐庐郡·十咏》。

快递业是桐庐县的重要产业,被誉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

2006年,在第十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上获悉,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荣誉称号。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介于北纬29o35ˊ~30o05ˊ和东经119o10ˊ~119o58ˊ之间;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西北依临安。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东20公里(径距,下同)至牛峰岭界富阳,南19公里至羊峤顶界建德,西39公里至太阳山界淳安,北13公里至陈家山界富阳;东南27公里至火烧湾顶界浦江,西南12公里至大岩山界建德,东北16公里至横山埠界富阳,西北41公里至高塘界临安。[1] 

桐庐县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少,属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四周群山耸峙,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与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富春江由南而北纵贯县境东部,分水江自西北向东南汇入富春江。龙门山主峰牛背脊之观音尖,海拔1246.5米,为境内最高峰。在全县土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86.3%,平原、水域占13.7%。[2] 

桐庐市区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县城置严州(州、县同城),桐庐自此升为州府。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分水县。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属分水。天佑三年(906年)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桐庐建县后,属吴郡,历两晋不变,至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改属钱唐郡。仁寿二年(602年)改属睦州。大业三年(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桐庐属之。

唐光化三年(900年)桐庐属杭州。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桐庐复属两浙西路睦州。

元代,桐庐、分水属建德路。

明、清时两县属严州府。

辛亥革命后,桐、分两县属金华道。

民国25年(1936年)属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区,民国29年桐庐、分水属第一专区,民国32年划桐庐入第十一专区,民国35年分水入第十一专区;民国37年4月,两县都属第四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桐、分两县属建德专区(初称第四专区)。

1953年2月改属金华专区。

1955年2月复归建德专区。

1958年11月废新登、分水两县入桐庐县。

1959年2月复属金华专区。

1960年5月改属杭州市,同年8月,废富阳入桐庐。

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并将原新登县辖地及分水的贤德乡划归富阳。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3] 

2004年4月20日,浙江省批复同意桐庐县行政区划调整,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桐庐县辖富春江、横村、分水、江南、瑶琳、凤川、百江7个镇,钟山、合村、新合3个乡和莪山畲族乡,城区设桐君、旧县两个街道办事处。

2010年11月24日,杭州市批复同意撤销桐君街道建制,以原桐君街道行政区划范围按富春江为界,南北分设城南街道和桐君街道。

2011年,浙江省批复撤销凤川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桐庐县政府直辖,在此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凤川街道办事处,辖8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51.93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凤新路19号。[3] 

截至2011年1月15日,桐庐县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包括1个桐庐

繁华富春江畔

201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40.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4万人,增长5.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8‰。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27.66万人,非农业人口13.17万人,户籍待定人口0.008万人;男性20.42万人,占总人口50.01%,女性20.41万人,占总人口49.99%,人口性别比(女性=100)为100.06%。全年全县出生人数 4414 人(计生部门统计口径,下同),与上年同比增加 915人,增幅为 26.15 %。人口出生率为 10.84‰,计划生育率为 96.53%,与上年同比上升 0.47 个百分点。

桐庐县汉族居民属江浙民系,又称吴越民系,汉族为主,有畲、苗、土家、侗、蒙古、壮、满、回、藏、布依、高山、维吾尔、俄罗斯、瑶、白、佤、仫佬17个少数民族,并设有莪山畲族民族乡。[5] 

迎春商务区

2014年,桐庐县各项经济指标依旧位列浙西地区各县、市首位,“浙西首县”地位进一步巩固。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初步核算,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06.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8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73.40亿元,增长7.5%,其中工业增加值156.88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11.29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52:56.56:35.92调整为7.11:56.58:36.31。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75278元(折合12250美元),同比增长8.0%,比上年增加6636元。[6]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91亿元,增长8.0%。完成税收收入22.04亿元,增长9.5%,其中国内增值税(25%)2.67亿元,下降23.3%;改征增值税2.45亿元,增长93.7%;营业税5.73亿元,增长6.8%,企业所得税3.15亿元,增长 33.7%;个人所得税0.93亿元,增长5.9%。[6] 

全年财政支出32.9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教育支出7.63亿元,增长9.8%;科学技术支出1.28亿元,增长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4亿元,增长5.2%;医疗卫生支出3.63亿元,增长13.4%;环境保护支出1.02亿元,增长6.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9亿元,增长21.3%。[6] 

2014年,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64亿元,增长21.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8.30亿元;第二产业投资68.25亿元,增长15.3%,其中工业投资68.25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投资133.09亿元,增长20.4%。

全年固定资产施工项目564个,计划投资533.23亿元,比上年增长 5.6%;新开工项目 417个,计划总投资341.30亿元,同比增长87.4%。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3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实现粮食总产量8.86万吨、禽蛋0.56万吨、肉类1.7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85万吨、水果9.13万吨。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增粮食功能区1.005万亩,提升标准农田3.6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5万亩,发展设施农业6000万亩,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29家,新建无公害建设基地1.2万亩。“雪水云绿”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建成“一乡一业”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个,桐庐县中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通过验收,被列入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试点县。新注册家庭农场96家,新增市级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5家。

[6] 

桐庐市区

2014年全县上下克服前几年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县主要领导不重视工业等困难,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迎难而上,工业经济触底反弹。实现工业总产值793.34亿元(快报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 8.2%;实现销售产值784.30亿元,同比增长8.2 %。

截止2014年末,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家数达 361 家,比上年净增4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463.82 亿元,同比增长7.3 %。其中,轻工业产值189.44亿元,增长9.4%;重工业产值274.38亿元,增长5.8 %;实现销售产值458.40亿元,同比增长7.2%;产值达亿元的企业104家,比上年净增12家,产值达339.0亿元,占规上产值的比重73.1%,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3.82亿元,同口径增长8.2%,实现利税总额46.94 亿元,同口径增长0.8%,实现利润总额27.78 亿元,同口径下降 7.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8.83%,同比下降 0.08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县有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51家,完成施工产值5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9.65万平方米,增长 23.1%;竣工面积 178.25万平方米,增长11.7%。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88万元/人,增长18.5%。[6] 

桐庐迎春商务区

2014年,通过“1234”重点工作的推进和带动,全县电子商务得到进一步扩面提质。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拓展区”、“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和“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功举办桐庐县第二届电子商务发展大会暨首届高峰论坛,成为全国首个阿里巴巴农村发展战略试点县,县级运营中心和54个村级服务点投入使用。覆盖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全县5000多家企业“触网”,阿里巴巴注册企业约4000户,其中生产企业1400户,经销企业1900户,专业淘宝、天猫商户约900户。

2014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收入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完成邮政储蓄收入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年发送特快专递114.58万件,增长79.1%;完成电讯业务收入3.97亿元,比上年下降2.0%。年末全县电话用户合计73.04万户, 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移动电话用户为64.01万户,增长14.4%,拥有量为156.77部/百人。

201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4.97亿元,比年初增加19.84亿元,增长6.3%。单位存款余额为144.70亿元,比年初增加了8.13亿元,个人存款余额为178.19亿元,比年初增加15.3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75.29亿元,较年初增加15.67亿元,增长6.1%。人均储蓄余额4.37万元,比年初增加0.40万元,增长10.1%。

贷款规模稳步扩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4.17亿元,比年初增加24.84亿元,增长9.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48.10亿元,较年初增加8.77亿元,增长6.3%,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33.33亿元,较年初增加14.86亿元,增长12.5%。

城乡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175.29亿元,比年初增加10.01亿元,增长6.1%;人均储蓄4.37万元,较年初增长0.4万元 增长10.1%。

2014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1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92%。景点接待游客494.4万人次,增长14.51%;其中接待国外和港、澳、台入境过夜游客27638人次,增长11.81%;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516.4万人次,增长99.17%。全社会旅游总收入 102.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42%,其中景点门票收入 1.24 亿元,增长 9.83%;乡村旅游收入2.69亿元,增长103.65%。

富春江励骏酒店、东方云水涧旅游度假区、杭州潇洒休闲运动公园旅游综合体、达曼酒店等旅游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瑶琳森林公园、天子地景区等老景点完成提升改造。芦茨慢生活体验区大坝—白云居、龙门山庄—白云源绿道建成,中药百草园项目园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完成,胡庆余堂铁皮石斛产业园项目展示厅建成,严陵坞慢村项目部分农居改造完工,茆坪山水古韵华家村建成,外婆家“俺的生活”开工建设。

富春江大景区5A创建启动,江南古村落风景区、浪石金滩创成4A级景区,全域旅游标识系统、县旅游服务中心建成使用,荣获“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佳县”称号。

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64亿元,比上年下降 7.5 %。房屋施工面积419.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2%;竣工面积50.98万平方米,下降43.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5.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7.2%,其中住房销售48.54万平方米,下降6.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5.11 亿元,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销售额30.54亿元,下降 5.1%。[6] 

桐庐经济开发区(富春江科技城)全面启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建。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97亿元,实现税收5.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7%和31.8%。“大好高”项目招商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成功申报“省千计划”人才1名,市“521计划”专家1名。“桐庐省级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式落户开发区。

桐庐迎春商务区位于桐庐县城南街道迎春南路,是浙江省首个县级商务区。2014年,迎春商务区新注册企业140家 ,入住率达60.21%。入驻企业业态主要包括企业总部类、金融服务类、文化创意类、信息科技类、中介服务类、住宿餐饮娱乐类、贸易实业类等。当年新注册企业95家,注册资金16.7亿元。为切实加强商务区的服务管理,大力培育城市经济,同年5月,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商务区管委会。2013年9月16日,浙江省公布桐庐迎春商务区正式列入第三批浙江省服务业发展集聚区。[7] 2014年获得国家级电子商务拓展区称号,并成为首个获得杭州市命名的电子商务产业园。荣膺全省10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综合排名第8位。

桐庐富春山健康城完成总体规划等编制,颐居智慧养生产业园、生态观光绿道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2亿元;完成市外内资任务2.2亿元;完成浙商创业创新任务2.2亿。被列为市级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培育类集聚区;“健康小镇”被列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培育单位。

对外贸易

2014年,全县完成外贸(海关)进出口总额13.34 亿美元,比上年增11.7%。其中进口总额 0.75亿美元,同比下降 4.8%;出口总额 12.59亿美元,增长12.9%。出口总额中,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10.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加工贸易出口0.90亿美元,增长15.1%;其他贸易出口0.72亿美元,增长210341.97%。出口国别和地区中,对欧盟出口3.08亿美元,增长11.3%;对日本出口0.42亿美元,下降1.39%;对美国出口3.55亿美元,增长2.0%。

交通运输

2014年,全县新建农村联网公路47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35公里、安保工程 35公里、病危桥改造10座。至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1758公里。23省道梅蓉至杭新景高速凤川互通公路工程春江路至320国道段建成通车;柴埠大桥完成水中桩基施工;23省道桐庐浮桥埠至麻蓬段提升改建工程完成路基施工;横村徐家埠大桥改建工程完成80%;全年共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9.48亿元。

至年末,全县拥有公交线路24条,共有营运公交车120辆,完成城区旅客运输2494万人次(含免费乘客)。延伸公交线路2条,开通旅游专线2条,开通瑶琳镇际公交线路1条。试点线路江南区块大润发超市至深澳的35路公交线路已正式投入运营。完成出租车运价调整,更新出租车25辆。新合客运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农村港湾式停靠站10只。129家运输企业入驻桐庐大运物流中心,开设国内专线43条(其中省内专线19条,省外专线24条)。全省领先实行公交票价刷卡半价优惠调整工作。

桐庐县

2014年全县小学入学率达 100%,初中巩固率100 %,高中入学率99.63 %。全县共有全日制小学26所,在校学生22957人,全年小学新招生3927人,毕业3565人。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15972人,全年新招生5098人,毕业学生5810人。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2809人,全年新招生936人,毕业学生1074人。全年输送大中专(含技校)生 3868人。全县共有幼儿园 50 所,在园幼儿12119人。

成人教育持续良好发展。2014年在册学生数 4199 人,其中广播电视大学在册学生1189人,毕业 299 人;网络学院在册学生1118人,毕业327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76人次, 获得单科结业43科次,本年毕业12人。

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2014年免除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 2520万元,助学奖学15581 人次资助和奖励金额 938.91万元;注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加大农村学校资金和师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和名师区域流动工程;全县已拥有杭州市现代化标志性教育强镇 3 个,浙江省教育强镇、街道13个。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浙江工商大学桐庐校区(杭州商学院)一期工程如期完成,首批2000名大学新生报到入学,填补了我县没有全日制大学的空白![6] 

2014年全县新增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市级雏鹰企业4家;新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7 项、省级15 项。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个,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市研发中心7家。新增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中国杭州(制笔)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挂牌运行。创建省名牌产品2个、著名商标5个。全年专利申请量1619 件,专利授权量 1166 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6项,合同成交额 6832.8万元。

与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新增入选省“千人计划”和市“521计划”专家各1名,柔性引进国外专家36名,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专技人才94名。全县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截止2014年末全县登记在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21人,比2013年增加505人,其中新增高级职称130人、中级职称66人、初级职称309人。

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杭州一院—桐庐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入推进,“上海瑞金—桐庐医疗联合体”改革顺利实施。2014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4家,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09家,私营各类医疗机构105家。2014年新增16家门诊部(诊所)。各类医疗病床1601张;卫生技术人员3128人,其中执业医师995人、助理执业医师201人、注册护士1072人。全县无偿献血人次6555人次,献血量1309升,占临床用血量的 104.2%。传染病总发病率701.18人/十万人。

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委托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科类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全年引进全日制本科生4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公开招聘医务人员75人。

[6]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桐庐籍运动员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金牌174枚、银牌76枚、铜牌82枚。其中在第十五届省运会上取得金牌44.25枚,列县(市区)金牌榜之首。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县共举办县级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35 项次,参加人数达2万余人次;成功承办了全国象棋甲级联赛、“谁是球王”足球民间挑战赛;全县新建30个健身点、20 个篮球场和30 个乒乓球室。[6] 

广电事业有序发展。桐庐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 119 小时,其中自办节目36小时。桐庐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音24 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5小时。全年播出广播新闻 3102条,电视新闻4755条。

2014年末有线电视终端16.67万余个,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广播综合覆盖率100%。[6] 

深化文化强县建设。投入5600多万元建设城北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014年主体工程已竣工。投入200多万元完成县图书馆改造升级。全年开展各类大中型文化活动 262场;开展送文化下乡201场,送电影下乡2400场,举办展览展示活动59场。成功举办了新年晚会、元宵系列文化活动、山花节、百姓日系列文化活动;圆满承办浙江省村歌大赛、杭州市村歌大赛等省市级文化赛事。顺利举办第二届“欢乐大舞台·幸福桐庐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共有8080人次登台表演,98600余名观众参与活动。

2014年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 46个、省级 71个、市级141个、县级73个。继续开展文明过节活动,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图书馆年末藏书达 49万册。

电影放映机构全年放映电影34892场,观众28万人次。[6] 

2014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66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2487元,增长8.5%;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0971元,比上年增长9.8%。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7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1459元,增长10.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0634元,增长14.2%。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50.3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72.50平方米。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末,参加养老保险的机关企事业单位4329个,参保人数142656人,比上年末增长7.31%,共支付养老金115274 万元,比上年增长31.25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1482人,共支付医疗保险金58041万元,增长38.8%;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数达14822 人,共支付生活保障金 928 万元,下降89.3 %;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78586人,共支付养老金62万元,下降71.69 %;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9973人,共支付工伤金2145万元,增长 17.47%;生育保险参保69020人,共支付生育金1580万,增长70.62 %;失业保险参保58274人,支付失业金3202万元,增长23.82%。

2014年全县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完成白云源路、浮桥埠桥北路、梅林路南延(320国道-城南路)工程、春江西路综合整治工程等道路工程,完成杨梅山公园、舞象山公园等工程使用。启动规划展示馆、洋塘路、滨江商务楼等工程建设。全年新建道路 6.78千余米,面积12.4万余平方米。年末人均道路面积 15.85平方米,城市化水平达63.5% 。主城区全年供水量 2045 万吨。

主城区绿地面积达75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 41.03% ,绿化覆盖率为43.05%,人均公共绿地为11.05平方米。

距桐庐县城23公里的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000米,游览面积28000平方米,以神奇的地貌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而享有“全国诸洞冠”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8] 

桐庐板栗是桐庐县的名特产,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优质的品质。板栗作为木本粮食,有丰富的营养,果实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含量大体与大米、小麦相当,且粉质细腻、支链淀粉含量高。既可生吃,又可熟食、炒食。生吃,香甜爽脆,风干则甜度更高;熟食则可烧鸡、烧肉,味鲜香甜。鸡肉板栗为桐庐一大名菜;糖炒栗子,则香甜糯绵,风味独特。[10] 

桐庐县本地方言为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桐庐话,通行上海话以及杭州话。

特色方言词:(注:以下为吴语拼音,请勿用普通话拼音发音,相差甚大)

结棍(cieh-kuen):厉害;快;

豪扫(ghau-sau):快;

推板(thei-pae):差劲;相差;

交关(ciau-kuae):表示程度大,比较怎么样;

倒灶(dau-dzau)/藁场(kau-tsan):完蛋;

狗屁倒灶(kei-phidau-dzau):冠冕堂皇的吝啬;

曳东搬西(yieh-ton-pae-shi):胡扯;

困觉(khuen-kau):睡觉;

脑髓搭牢(nau-shi-teh-lau):骂人用语;

瞌冲懵懂(kheh-tshonmon-don):瞌睡;

早五更(dzau-ng-kan):早上;

辰光(zen-kuan):时间,时候;

嬉家生(shi-kuo-san):玩具;

洋钿(ngan-lih):钱;

小囡子(shiau-nuo-dzy)/囡子家(nuo-dzy-kuo):女生,女人;

搿个(keh-geh):这个;

垯个(teh-geh):那个;

倷(nei):你;

该(nguo):该;

伊(i):他;

乃(na):你们;

阿勒(a-leh):该们;

伊勒(i-leh):他们。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布鲁思·麦勒 史蒂夫·福里斯特 龙刚 景冈山 张献民 阿诺德·科派尔森 朴春 雅克·拉兰德 李芳雯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许亚军 高耀太 蔡珩 胡军 徳井义実 阿伊·阿什顿 邱淑珍 谢伟才 栖息 刘亚津 陈文涛 nullCM 宜宾 1931-12-01 1979-09-24 英雄无语 钟情妄想 黑海夺金 池澤辰也 1996-05-19 凯特琳-詹娜 尚国伟 2017年推出的新款手机 1916-01-07 罗比 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