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华南理工大学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1

[摘要]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建于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建于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千人计划”、“111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建于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千人计划”、“111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也是“建筑老八校”之一,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员。

华南理工大学占地面积294多万平方米。校园分为两个校区,五山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高校区,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1] 

截止2014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共设有25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广州学院);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7个博士点,193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办学溯源

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

初期发展

1952年,华南理工大学(前华南工学院)正式组建,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广东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为基础,会同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后并入武汉大学)、武昌中华大学(现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等六个院校中与工科相关的专业组建而成,汇集了当时中南地区所有最为优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厚的工学学基础。1960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著名的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当时全国学子向往的高等院校之一。截至1966年,华南工学院科研教育工作完成了一次巨大腾飞,留学生教育开始起步,校园文体活动空前活跃。

十年文革

学校在文革期间教学科研工作受到重大影响,并被拆分成广东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学校全体师生在文革动乱中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家科学事业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对学校工作的认可与肯定,1978年2月,华南理工大学(当时为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俗称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

发展的新时期

1978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之上,学校敢于变革,勇于创新。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56所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开始走向具有理工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道路,1993年在全国高校开部省共建之先河,展现了华南理工大学敢为人先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首批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1999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同年,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2001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首批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2005年,教育部、广东省政府决定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共建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2010年,教育部、广东省决定继续重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电机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以及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农产 加工组;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农机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及土木专修科、建筑专修科;岭南大学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的 机械工程专修科、水利工程专修科、化学工程专修科;湖南大学化工系;广西大学化工系;南昌大学化工系;武汉交通学院桥梁专修科;武昌中华大学化学系(部 分)等9所院校的工学院和有关系科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校址于中山大学原址(石牌)。院系调整后,实行专业设置,全校共设15个专业、14个专修科,分为 6个系: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以轻工为主,又以化工见长。

1952、1953年经院系调整,华南工学院的水利学科、专业、师生和设备调入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1953年,华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热力发电厂装置专业、电机工程系的发电厂配电网及配电系统专业、水利工程系的中小型水力发电站专业、电机系发电站变电所电机专修科调至武汉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

1953年,华南工学院铁道专业调至长沙组建长沙铁道学院(2000年组建合并成立中南大学)。

1954年,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至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

1954年,华南工学院水利系(科)调至武汉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1955年,华南工学院测绘专业的师资、设备调往武汉组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1956年,由当时的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在四川成都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

1958年,由我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冯秉铨教授、徐秉铮教授及部分师生,恢复建立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无线电系)。

1958年,华南工学院分割成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

1962年,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合并为华南工学院。

1970年,华南工学院再次被分割,分为广东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

1978年,广东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

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4] 

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2年专利申请量为172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954件(排名全国高校第七);2009-2013年共获13项中国专利奖(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被授予“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事业单位”等荣誉称号。[3] 

截至2013年4月,华南理工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9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10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87个。[1] 

国家重点实验室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聚合物成形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材料成形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短距离无线探测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发酵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广东省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绿色精细化学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城市空调节能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农产品资源绿色加工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新能源技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表面功能结构先进制造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半导体照明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代道路工程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气污染控制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所

c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体育产业研究基地

广东省中小企业研究咨询中心

技术创新评估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由教育部科技司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57年,原名为《华南工学院学报》。1993年以前以季刊形式出版,1995年起以月刊形式出版。

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教育部主管,由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一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文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9年,现为双月刊,全年共6期,每逢双月15日出版。

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季刊)是由华南理工大学主管、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的一本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研究刊物,主要刊载教育理论、教学改革及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

现代食品科技

《现代食品科技》是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食品类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于1985年创刊。

南方建筑

《南方建筑》杂志1981年创刊;2008年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并全新改版, 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6] 

广州天河区五山校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天河五山校区孙中山先生像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番禺大学城校区图书馆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7]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公开学院)[7] 

截止2014年3月,学校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7个博士点,193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有工程博士(2个领域)和工程硕士(25个领域)、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风景园林硕士、法律硕士等1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有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9个本科专业。[1]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授权批次

03法学

0301

法学

11

07理学

0701

数学

11

0703

化学

11

0710

生物学

11

0714

统计学

11-1

08工学

0802

机械工程

9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7

0808

电气工程

9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9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9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

0813

建筑学

9

0814

土木工程

10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7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7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11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10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9

0833

城乡规划学

11-1

0834

风景园林学

11-1

0835

软件工程

11-1

12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7

1202

工商管理

11[8]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授权批次

01哲学

0101

哲学

10

02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11

03法学

0301

法学

10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10

04教育学

0401

教育学

11

0403

体育学

11

05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10

0503

新闻传播学

11

07理学

0701

数学

10

0702

物理学

10

0703

化学

10

0710

生物学

10

0711

系统科学

10

0714

统计学

11-1

08工学

0801

力学

10

0802

机械工程

9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7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0

0808

电气工程

9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9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9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0813

建筑学

9

0814

土木工程

10

0815

水利工程

11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7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7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10

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

10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10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9

0833

城乡规划学

11-1

0834

风景园林学

11-1

0835

软件工程

11-1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11-1

12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7

1202

工商管理

10

1204

公共管理

10

13艺术学

1302

音乐与舞蹈学

11-1

1305

设计学

11-1[9] 

博士后流动站

数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动力工程及热物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10-12]    

截止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4555人,其中专任教师236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28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研究生导师17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71人)。[1] 

截止2014年3月,学校有17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1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1] [13-14]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特色专业

网络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轻化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

建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城市规划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工商管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电站方向)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14] 

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土木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13]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基础教学实验中心[16] 

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轻工与食品实验教学中心

电气信息及控制实验教学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17]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制浆漂白新技术

机械设计

结构力学

化工原理

计算机网络[18] 

华南理工大学为国家特别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同时,也大大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专业人才。

成思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林树森: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梁伟发: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张群山: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魏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部原部长,少将军衔

徐洪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司令部副参谋长,少将军衔。

刘真学:成都军区联勤部副部长

何正拔:广东省政协常委,港澳台侨胞委员会副主任

万庆良: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州市委书记

许瑞生:广东省副省长

陈成: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党组副书记

李卓彬:中国侨联副主席

杨懂:广东省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蓝佛安:广东省审计厅厅长、党组书记

陈建辉: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李兴华:广东省科技厅厅长

郭元强:广东省对外经济合作厅厅长

黎庆翔: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

曾颖如: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省青联主席

刘一民: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陈建军: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

徐建华:中共东莞市委书记

李贻伟:中共佛山市委书记

卓志强:中共云浮市委副书记、市长

沈晓钟:重庆市发改委任主任

牟海松:国家信访局研究室主任

侯奕斌:中共中山市委常委、火炬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胡哲一: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

李卫忠: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TCL集团创始人李东生先生

李东生: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78级无线电系

黄宏生:创维数码CEO 78级无线电系

陈伟荣:康佳集团前董事局副主席、党委书记、总裁 78级无线电系

麦伯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机械系

梁昭贤:格兰仕集团副董事长、执行总裁 87年毕业于华工

黄建平:唯美集团董事长

张海明:美国AEM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雄武:美恩控股集团总裁,中招康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林碳汇控股有限公司和华林绿洲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张跃军: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

霍东龄:京信通信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张志东:腾讯首席技术官 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

莫天全:搜房资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机械工程系

莫道明:广州昊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控学院(现属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梁伟:德生电器总裁 78级无线电系

朱江洪: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 机械系

向飞:稀货街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潘泽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建中:互太纺织有限公司主席

伦志炎:香港永伦创始人、总裁 茂盛控股主席

易贤中: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鲁楚平: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方贵权: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82级轻化系微生物工程专业

李永喜:广州金誉集团董事长 电机专业

简伟文: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李清华:广东粤景有限公司兼总裁

邓北生:粤海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1968年毕业于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

丁安华: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副总裁 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989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张颖:21CN总裁

张伟雄:广州一汽总裁

黄家武:广州好迪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志伟: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制浆造纸专业

陈东锋:宝洁中国前CIO,现万科副总裁

谢明:美国Cogent Inc(科进公司)总裁、董事会主席

刘志宏:美国Celestry Design Technologies Inc.(思略科技公司)总裁、CEO

莫贵良:香港钜昌行实业有限公司、加拿大莫氏投资有限公司

潘力:广东省粤电有限公司、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电力专业

何小鹏:UC浏览器总裁

梁捷:UC浏览器技术总裁

陈第:有米CEO

蒋昀[19] :爱回扣网CEO[6] [19-20]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61届建筑学专业;

侯一钊: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著名应用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曹镛: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领域专家

王迎军: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材料学院教授,‘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专家

姜中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特种玻璃和通信光纤材料专家

张佑启:中国科学院院士,前香港大学副校长、代首席副校长,校长特别顾问;

苏志武: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

陈年强:原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1969年毕业于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

张作梅:金属材料、机械工程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国立中山大学)。

荣柏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结构专家,1953年毕业于华工;

孙大文: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农业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的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学术权威。1982年毕业于华工;

孟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卫星专家,1956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电讯系;

姜中宏: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系;

唐本忠: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工;

瞿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工;

李元元:中国工程院院士[21]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吉林大学校长,1987年毕业于华工;

陈峰: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22] ,香港大学生物学院院长,国家 “千人计划” 获得者,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 所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983年本科毕业于华工;[23] 

苏春翌:[24] 华南理工大学“长江学者”教授,“千人计划”特聘教授,IEEE FELLOW,1990年博士 硕士毕业于华工;

李海洲:[25] 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百度新加坡研究中心总监,IEEE FELLOW,1984年毕业于华工;

王舟:[25]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1993年硕士、博士

侯清麟: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梁英:湛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何美钿:内地著名演员 有“古装第一花旦”之称

刘晓宇:职业男篮 效力于广东东莞银行(广东宏远)华南理工大学06级工商管理学院

陈江华:CBA著名球员

曹臻: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国家队一队队员

刘诗雯: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国家队主力队员,世界冠军

陈定:职业竞走运动员,国家队队员,奥运会冠军

五山校区

遍布华园的岭南传统建筑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坐落在原国立中山大学的石牌校址之上,校内丘壑起伏,东湖,西湖,北湖,南湖环抱,一座座独具岭南风格民国时期的建筑矗立其间。其中,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坊,原国立中山大学校训石,五号楼(原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楼),七号楼(原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楼),八号楼(原国立中山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室),九号楼(同八号楼),十二号楼(原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楼)相继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 (参看词条: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邮编:510640

大学城校区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的东南部,占地面积1667亩,规划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

大学城校区教学条件良好,教学设备优良。校舍总建筑面积约为65万平方米。校区内教学实验设备齐全,建有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四大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一批现代化实验室。截至2012年12月,图书馆面积为4.4万平方米,藏书85万册,拥有光盘及网络数据库70多个,已初步建设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学生体育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体育馆1个、标准化体育场2个,涵盖田径、足球、篮球、网球、游泳、羽毛球等各类体育项目。建有音乐厅、学术大讲堂等大型会议场馆。[26]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编:510006

以华南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牌坊以及广州市市华南理工大学校徽[27]

1961年校第五次党员大会首提树立“力争上游,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好学深思;民主团结,严肃活泼;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校风。华南理工大学校训[27]

“文革”至1982年前后,以延安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既定校风。

1987年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我们的学风和校风应该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学校在1989-1992年规划纲要中,上列校风同时被赋予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

2006年启用的新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源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即学问、思辨、行动。[27] 

华南理工大学校歌《华南理工大学之歌》:校歌[27]

云山苍苍,珠水泱泱

华工吾校,伟人遗芳

前贤创业,后人图强

崛起南国,培育栋梁

金银岛畔,湖滨路旁

红楼耸立,碑铭铿锵

木棉花红,百步梯长

同学年少,青春激扬

自强不息,名校风范

追求卓越,学术辉煌

博学慎思啊,明辨笃行

中华振兴,我辈担当,担当,我辈担当

中华振兴,中华振兴,振兴,我辈担当[27] 

校长

王迎军

党委书记

杜小明

常务副校长

彭新一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琪瑾

副校长

彭说龙、邱学青、朱敏、章熙春、党志[28]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朴春 徳井义実 布鲁思·麦勒 胡军 龙刚 雅克·拉兰德 阿诺德·科派尔森 景冈山 蔡珩 邱淑珍 谢伟才 张献民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史蒂夫·福里斯特 阿伊·阿什顿 高耀太 许亚军 李芳雯 保罗·韦伯斯特 爱有超能力 拍档:井之原快彦与长野博 1985-06-28 娄烦 七年之痒 王引 1948-12-21 变形记 高银 夫妻:伍仕贤与龚蓓苾 埃米·欧文 绯闻:刘锡明与周慧敏 摇朽该是什么意思 1983-05-31 炎热 撤诉 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