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1

[摘要]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由原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学院合并成立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专任教师166人,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38人,具有副高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由原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学院合并成立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专任教师166人,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38人,具有副高职称的6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1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49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6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02人,在职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由原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学院合并成立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专任教师166人,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38人,具有副高职称的6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1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49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6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02人,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75人,本科生1637人,继续教育学生414人。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工程力学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和水利水电工程系5个系,学院实验中心1个,校级力学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于2008年1月由原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学院合并成立。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研工作为重点,团结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为学院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党委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为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学院设在学校北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高校区。

学院涵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5个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3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专任教师166人,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38人,具有副高职称的6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1人。此外,学院有双聘院士5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1人,“珠江学者”1人。还聘请了2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院的顾问教授或兼职教授。学院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8%,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2%。根据教学科研的发展需要,学院组建了1个本科教学团队,21个学术团队。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3人。

作为企业家、工程师的摇篮,学院秉承“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国际化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突出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49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6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02人,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75人,本科生1637人,继续教育学生414人。现有7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学院科研实力明显增强,形成了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条龙的科研格局。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4个省级科研基地、2个广州市产业研究院科研平台及11个校级和院级科研机构。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20项;发表论文456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出版教材2部;科研立项188项,到校科研经费7102万元。2012年全院获得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达798万元。

学院实验中心下设有结构实验室、结构耐火实验室、抗风实验室、抗震实验室、岩土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测量实验室、道路实验室、桥梁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交通运输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水力学水工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实验室、计算机室等15个实验室和校级力学实验中心。学院实验中心和力学实验中心有实验人员25 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占总人数28%;具有硕士学位或副高以上16人,占总人数的64%。学院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总面积8789平方米,设备总数12208台件,总资产值9762.08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贵重设备104件,价值2144.50万元;40万元以上的设备28件,价值3109.32万元。


  

学院党委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积极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在全院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党员素质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学院的科学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组织保证。学院党委下设党支部26个,其中教工党支部9个,研究生党支部12个,本科生党支部5个。全院党员851人,其中教职工党员129人,研究生党员502人,本科生党员220人。在2011年学校创先争优评比表彰活动中,学院党委有2个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另有1人被评为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一.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是原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成立之初的六个学系之一,已有75年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3年广东省立襄勤大学工学院的建筑工程系,1938年合并到国立中山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中山大学土木系、岭南大学土木系、华南联合大学和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系合并,组成原华南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1997年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设计研究院合并成立建筑学院, 2008年1月,土木工程系从建筑学院分离出来,与原交通学院整合成立了土木与交通学院,原土木工程系的土木工程专业与原交通学院的道路、桥梁专业合并形成了现有的土木与交通学院下属的土木工程系。

从五十年代初华南理工大学建校至今,土木工程系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土建结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7000余人。在全国尤其是在华南与港澳地区拥有较大影响,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其中不少已成为政府建设部门的领导、知名的专家和学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结构设计大师3人。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在我国华南地区唯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下属有6个硕士点(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工程力学)在本系招生。其中结构工程学科早在1984年就拥有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和2003年两次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批准设置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岗位。本学科点隶属“985”工程二期亚热带建筑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作为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支撑条件。

土木工程系现有教师 83 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30人,讲师23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37人。具有博士学位44人,占教师人数的53%。此外,还有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顾问教授10余人,其中包括双聘院士张佑启教授。

土木工程系每年招收本科生150~200名、硕士研究生100~150名、博生研究生20~30名。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在土建学科的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良好的教学传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具备了较完善的教学资料、实验设备和较强的师资队伍,已成为我国土建技术人材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1995年土木工程专业首批通过了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并于2000年顺利通过了专业复评,随后于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二.教学与成果

土木工程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有充足和良好的生源。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中,对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所涵盖的各个学科领域的要求,而对专业课的设置,体现了该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即设置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五个专业课组,与华南地区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相适应。

本系教师注重科研与教学的互动,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在专业课教学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科学理念,以及运用现代化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以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

本系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普遍受到各界学生的好评。其中2人获得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称号,5人先后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南光奖,每年都有约10人分别获得学校教学优秀一、二、三等奖。

本系现有四门校级精品课程:《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理论》、《土力学》和《钢结构理论》,其中《混凝土结构理论》和《钢结构理论》正在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2000年以来,本系教师立项的教学研究项目5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近80篇,主编和参编教材25部。每年还承担学生研究计划项目20~30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

教学成果“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05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结构力学CAI课件研制”获得2002年广东高校计算机多媒体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施工技术教学软件”获得2007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此外还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三.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

本学科点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具有优良的学科基础条件。现有结构实验室、结构耐火实验室、力学与桥梁实验室,以及岩土、建材、测量等相关实验室,总面积4530平方米。在“九五”、“十五”“211工程”和“985”工程一期、二期建设项目的资助下,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试验仪器设备,对结构实验室进行了重点建设。新建成的华南理工大学结构耐火实验室,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的结构耐火实验研究基地。MTS双向模拟地震振动台实验室和风洞实验室正在筹建之中。

本学科点与建筑学学科一起,共同建设了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于2007年获准建设。这为本学科点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平台基础。

本学科点2007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40项,其他纵横向科研项目300余项;发表论文1100余篇,出版专著9部,三大索引收录近300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在结构设计理论、结构抗灾技术、地下工程结构、结构施工监控与健康监测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广州西塔工程、上海和平公园海豚馆、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广州新光大桥、重庆江津长江大桥等大量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学科点在以下四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理论与技术突破,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提出的由钢管混凝土构件组成的巨型斜交网格筒体结构,已应用于广州西塔工程(高度432米,国内第二),节约投资约1.0亿元。开发的以“带约束拉杆异形钢管混凝土构件”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构件,应用于广州市正佳广场东塔、广州新中国大厦等工程,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

2.提出了直接基于位移可靠度的抗震设计思想,以及复杂超限结构和既有建筑物改造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成功应用于广州花园酒店等实际改造工程,激活资金约3.0亿元。

3.提出的不同混凝土构件耐火性能的系列定量评估方法,开辟了混凝土异型柱抗火研究这一新的领域,改变了我国普通/高强混凝土梁柱构件、碳纤维布抗弯加固混凝土梁板构件,以及混凝土异型柱抗火设计无章可循的状况。建立的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剩余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将高温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从静力阶段推进到了动力阶段。

4.提出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监控成套技术,使大桥合拢精度显著提高。2002年广东省崖门大桥合拢精度达到2 mm,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简介

交通工程系是在原交通工程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于2005年,目前有教师16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10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名;拥有从本科到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资格和能力,包括:交通工程本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以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点。

交通工程学科是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有交通硕士和博士培养能力的专业,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完全达到了国内重点院校同类专业的培养水平。不完全统计,已有373名本科学生毕业,6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36名工程硕士生毕业,21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在读学生中,有本科生128人(包括2007级新生)、硕士研究生90人、工程硕士65人、博士研究生23人。

交通工程系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在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道路交通信息工程、运输经济与管理、交通规划与设计、现代物流技术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自动收费、交通监控、交通规划、运输管理、物流、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累计科研经费2000万元以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00余篇,受到了专家和应用单位的好评,为我国,尤其是广东省的交通建设与管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

交通工程系全面负责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的制订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工作量饱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明确专业定位和特色,在科研成果应用到专业课程教学、综合性实验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和邀请校外交通行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进入课堂进行专题讲座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本专业与广东省高速公路公司深汕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州海特天高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每届学生的生产实习和部分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能在实习基地进行。

三、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

交通工程系在科学研究方面,以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学科为依托,在“211”和“985”等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支持下,组建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团队,包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高速公路信息工程及系统优化与仿真”和“智能交通系统”3个学术团队,研究成果在国内智能交通领域处于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的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有:

1 、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道路交通实时预测、动态分配与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公路隧道监控系统设计合理性研究》。

2 、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时交通控制下路网动态配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平面交叉口交通流微观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动态交通分配与实时交通控制的集成研究及其应用、基于移动与固定检测的路网交通流建模及动态A*诱导算法研究、基于分布式多智能体的城市交通协调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

3 、主持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路网动态交通建模与路径诱导理论研究与应用、面向出行者的交通信息模型与诱导理论及应用研究、 面向智能运输系统动态交通预测与分配理论及应用研究、广域公路网多目标决策规划模型的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公路客运站信息决策优化系统研究。

4 、承担国家863计划及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专用短程通信设备开发、中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研究等。

5 、承担地方横向科技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广州市ITS共用信息平台数据融合技术攻关及应用示范、广东省科学中心交通世界展项设计与制造、深圳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规划、西部地区收费道路收费方式与收费制式的合理选择等。

6 、发表论文和专利:取得了一批诸如自适应交通控制、电子警察、面向教学的交通控制系列实验装置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有30余篇被SCI 、EI 和ISTP 三大索引收录,申请专利10项。

四、 学科基地建设

交通工程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交通工程本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以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的培养资格和能力,组建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团队,包含“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和“高速公路信息工程及系统优化与仿真”3个学术团队,是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平台,建设有 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和全国智能交通技术培训网络—广州中心等研究机构。

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

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以交通工程、物流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学科为依托,组建了智能交通系统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两支研究队伍,是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国ITS体系框架“十五”计划的研究单位之一,在国内智能交通领域处于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全国智能交通技术培训网络 — 广州中心

全国智能交通技术培训网络—广州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由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社会环境体系的建设”而委托成立的一所面向全国的智能交通技术培训中心。中心本部设在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的需要,中心还聘请有交通行业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并组织到发达地区和先进省市见习调研。

一、简介

工程力学系的建设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有着良好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就已招收本科生,1978年以来每年均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工程力学系长期以来负责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工作、并在力学实验中心、工程材料行为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下承担力学学科的发展重任。1978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工程力学专业在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7年批准建立了固体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工程力学系现有“双聘”院士2人,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在站博士后1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0人。所有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每年招收30~45名工程力学专业的本科生、10~15名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生、2~6名博士生。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扎实良好的数学、力学、外语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宽口径、高素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和继续培养单位的好评。毕业生中有数人在国内外知名大学任教授,有杰出的广州市青年精英,著名企业老总等。

二、教学及成果

工程力学系长期重视本科生教学工作,近几年通过结合广东经济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与广东省交通厅联合办学的有利条件,合理地修订教学计划,突出我校力学人才培养的“交通”特色,并在相关交通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系具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长期在本科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教学效果显著,普遍受到各届学生的好评。一人获得校级名师的光荣称号,4人次获校南光奖,3人次获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称号。

本专业承担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含工程力学)课程分别于1992、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材料力学(含工程力学)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出版了多套教材,其中包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工程结构力学》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2;《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由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出版的《复合材料的细观破坏机制与强度》、《非线性空间结构力学》、《声弹性技术》、《高等板壳理论》、《粘塑性力学及工程应用程》等5套专业教材(2002年)。

开发了一批教学软件,并获全国网络课件大奖赛优秀奖一项,省高校多媒体优秀软件奖一项。发表了30多篇教研论文,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多项校级教学成果奖、教学优秀奖等。

本专业以力学理论为基础,强大的计算和实验能力为手段,“交通”工程应用为引导,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学生除了接受传统力学和电测实验培训外,还接受光纤光栅测试技术、高速摄影技术、红外测试技术和冲击等最新的现代测试技术和桥梁工程测试等方面的培训。近5年,工程力学专业学生3人次获全国优秀力学学生称号,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逐年提高,近两年均达到100%。

工程力学专业注重教学实践环节,2004年-2005年相继在珠海、肇庆、惠州建立了三个校外实习基地:“结构力学教学实习基地”(珠海)、“桥梁工程教学实习基地”(肇庆)、“道路工程教学实习基地”(惠州)。这三个实习基地分别依托珠海珠海货柜码头、肇庆市公路局和惠州公路局。这些单位在结构、桥梁和道路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属下单位的工程众多,结构种类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也较高。

教学实习基地派出领导参加实习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实习各项工作。基地协助安排实习师生的食宿和教学实习等。 教学实习基地为学校与企业进一步紧密结合办学开拓了新路子,改善了实习条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双方除合作完成学生实习之外,在教学、科研上紧密结合,为满足本专业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 学科建设与科研

固体力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它涵盖了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固体力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该学科由工程力学系和工程材料行为研究所建设。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5项,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共计科研经费1500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被国际三大索引SCI、EI、ISTP收录50多篇,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全国性统编教材。该专业拥有固体力学硕士点(1978),华南唯一的固体力学博士点(2002),广东省唯一的固体力学重点学科(2002),力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

该学科拥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 , 包括MTS810材料试验机、INSTRON5567材料试验机、INSTRONnstron9250落锤式冲击试验机、SHPB实验系统和BraggStar准分子激光器、Agilent光谱分析仪、BDI桥梁结构测试系统、高速摄影机、红外摄像仪等。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 . 路桥力学

2 . 复合材料力学

3 . 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断裂

4 . 工程材料力学行为的模拟与仿真

5 . 非线性力学

6 . 现代测试技术

工程力学系教师紧扣广东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尤其是广东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 )在工程力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批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如:纤维薄板与混凝土构件界面剥离断裂机理、疲劳裂纹扩展概率分析模型、疲劳裂纹随机扩展寿命预测方法、埋入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应用原理分析、复合材料及其随机临界核理论、混沌运动特征及其判据以及应力波引起的屈曲问题等均得到国内同行们的一致肯定与好评,并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 2 )重点围绕着交通建设尤其是桥梁与道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应用目的和工程背景明确。承担了许多工程研究课题,如旧危桥的评估检测与修补、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控制与健康监测、高速公路护栏安全防护有效性及结构优化研究、排水路面、新型桥面铺装材料等工程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 3 )学科内,注重不同研究方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学科之间,注重与材料学、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无损检测等其它学科的交叉。在相互渗透中萌发新思路,在交叉中寻求创新点。形成了 “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基础研究 ” 这样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技术开发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发展的研究局面。

1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现具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可以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轮机工程、水声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是华南地区唯一可以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高水平专门人才的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有专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博导2人(其中1人为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5人,其中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已形成了具有老、中、青相结合,知识与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具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并重,内河与海洋兼顾等研究特色。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非常注重实验室建设,现设有华南地区最大的船模拖曳水池、海岸与近海工程实验室、船用材料试验中心,可以进行船舶快速性、耐波性、新船型、船体节能装置、新型螺旋桨推进器、船用材料试验、河道整治、工程泥沙及河流动力学、潮汐河口整治、防浪掩护与波浪对建筑物的作用等的试验工作。除完成多项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项目外,还承接完成了校内、外科研试验和技术服务项目70余项,涉及高性能船、特种运输船、渔船、游艇、工程船、新船设计、预研、旧船节能改造、海洋环境监测、近岸工程、海洋工程等诸多领域。各类客户遍及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香港特区、东南亚、以及欧洲地区。现实验室正在积极筹备兴建船模试验水池造波机,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技术涵盖范围。

为加强科学研究和对外技术服务,还设有具有广东省甲级船舶设计资质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现正在筹建华南理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在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120人,硕士研究生30人,博士研究生13人,并多次在各种国内、校内大学生科技比赛中获奖,“水下流场PIV测试集成系统”获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阵列振荡浮子式波能发电装置” 获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有华南理工大学船舶海洋工程科学与技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新船型开发与设计、节能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与制造方法与技术、海洋能利用与水下系统、近岸工程、水运系统、近海工程等特色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发表科技论文多篇,其中SCI索引论文4篇、EI索引论文13篇、CSCD索引论文4篇。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纵向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控制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带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水动力数学模型与控制特性研究”两项、广东省发改委/香港交通运输署“港珠澳大桥波浪研究”、广东省交通厅“超小型水下机器人水运工程调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海上救助船载直升机稳定平台关键问题研究”、交通部“珠江水系货运船舶尺度系列标准化研究”等都多项;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横向课题共40余项,实到科研经费总额共1050多万元、年人平均经费25万元。

开发设计了多种新型船舶,如178TEU沿海敞口集装箱船、2000立方/3300LPG船、2000立方绞吸挖泥船,36车/600客湛江-海口客滚船、258TEU-646TEU多用途集装箱船系列、18000吨重型甲板船等30余艘;改装20000t级-40000t级的油船、化学品船20余艘; “船舶节能补偿导管”已在70多艘船舶上推广应用,节能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海洋环境与灾害研究、海岸演变与国土防护研究、海洋动力与工程建筑物的相互作用、新型近岸结构物开发与设计、近岸工程先进设计、建造方法与理论、离岸工程、海岸工程规划设计、海洋动力因素与建筑物的相互作用、海洋工程与环境生态的相互作用、海洋平台及港口与海岸工程减灾防灾等方面成果丰硕。负责港珠澳大桥前期研究、陆丰核电工程、中石油珠海30万吨码头工程关于水文泥沙气象研究等国内外项目多项。

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在波浪中的载荷、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结构振动预报、大桥防撞等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在波浪理论、兴波理论、船舶螺旋桨理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在波浪中的运动、波浪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非线性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在二阶力、低频运动方面一直处于国内前列;在非线性船舶运动,特别是大幅横摇导致船舶倾覆的研究中取得了开拓性成果。

在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船体建造(大、中尺寸)测量及数据处理、海上稳定平台、水下拖体系统、水下探测、水声工程与国土防御、水下机器人及波浪能转换装置的研究设计与制造技术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开发了船舶初步设计系统、船舶水动力计算系统、船体结构有限元计算的自动建模与强度评估系统、大型气控式卧倒坞门的仿真程序、各种船舶的装载仪等软件系统。在数字化造船、PDM技术方面也开始开展工作。

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技术经济论证、水运系统规划、船舶通航安全论证、重大型货物运输等方面做出大量研究工作。曾参与珠江水系船型标准研究与制定、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珠江西桥的通航论证工作,连江西牛航运枢纽工程船舶通航安全论证,英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跨江廊道船舶通航安全论证,英德龙山水泥有限公司专用码头船舶通航安全论证等工作。

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与航运的强国。同时,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这已成为世人的共识,人类将多方位的开发利用海洋。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以:“立足船舶工业与航运事业,面向海洋开发,走向世界”为总体发展目标,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服务于社会,为祖国的发展与建设作出贡献。

2.教学内容及成果

2.1 教学内容

本系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新船型与新型海洋装备开发与节能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海岸与海洋动力学四个专业方向,并根据不同学科交叉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

2.2 教学

1) 本专业的各类课程均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文件齐全,包括: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电教片、多媒体(学生)训练课件、试题库、学生成绩分析、历届各类型考题等;

2) 建立和严格执行互相听课、教研活动等制度,定期开展教学法研究交流活动,包括各专业老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研讨,教学团队对教学大纲、教学法的研讨,CAI课件开发,考试情况分析,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研讨等;

3) 重视教学改革工作,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4) 适时抓住各个教学环节,安排教学任务和要求,顺利完成各项教学工作;

5) 严格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多年来坚持课程组统一(背靠背)命题,流水作业评分,学生整体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6) 课堂教学质量总体达到优良,学生评价总体达到优良;

7) 积极动员教师联系和协助研究生、本科生就业,使本专业的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

8) 积极组织教师讨论与专业前途、专业改造、市场和社会对学生需求以及社会长远发展等问题,分别向老教师、部分企业干部征求意见。

9) 动员教师承担了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的培训教学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3 科研简介

4 学科建设和基地建设

4.1 学科建设

1)本系现有教师15名(其中2人为实验室人员),正教授/博导2名,副教授5名,高工2名,讲师4名,工程师1名,助教1名。

2)2003年获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二级学科博士点;2005年获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3)引进特聘教授1名。

4.2 基地建设

4.2.1 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

为提高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生产实习效果,加强与广东省船舶工业系统的联系,交通学院船舶海洋工程系分别与广州黄埔造船厂和珠海太阳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共建“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广州黄埔造船厂实习基地”和“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珠海太阳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实习基地”。

4.2.2 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1994年起经审查核定为广东省甲级船舶设计单位。

研究所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船模拖曳水池、船用材料试验中心、造波水池、港口与航道实验室等试验设备。

研究所在船舶设计、船舶与航运有关领域的非常规设计与直接计算、船舶技术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设计各种类型的运输船舶,如工程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与垃圾收集、运输船等特种船等,已经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船舶设计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办水利学科的学校,水利工程学科所在的土木工程系是1952年建校(华南工学院)之初的六个院系之一,是华南地区水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75年原广东工学院的水工专业并入建筑工程系,开始设农田水利专业,后改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从50年代初华南工学院建校至今,水工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1200余人。为适应水利学科发展及现代水利发展的需要,2008年初正式设立水利水电工程系。

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生约60人。现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正高5人,副高7人,中级10人。有水工教研室、水力学教研室、水文及水资源教研室。与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建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9人。

华南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集,境内有北江、西江、东江、韩江四条大江,有著名的虎门、磨刀门、崖门等八大口门,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河网区之一。大江大河、沿海堤防数量居全国前列,有新丰江、飞来峡、广蓄水电站等多座大中型水利枢纽,有为数众多的水库和泄水(挡潮)闸。由于华南地区和珠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使得水问题尤为突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资源调配、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港口与海岸工程建设等,都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学院实验中心下设结构实验室、结构耐火实验室、抗风实验室、抗震实验室、岩土实验室、桥梁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建材实验室、道路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实验室、水力学水工实验室和计算机室14个室。现有实验系列教师25 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占总人数20%;具有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13人,占中心总人数的52%。实验室总面积8789平方米,设备总数3582台(件),总资产值6576.29万元,10万元以上贵重设备103件,价值4030.8万元; 40万元以上的设备25件,价值2506.5万元。

学院实验中心拥有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属的亚热带建筑工程技术研究室和亚热带建筑防灾减灾研究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教学示范中心);校级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桥梁与工程力学、船舶海洋工程科学与技术3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雄厚的资源为广大的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条件。

6.学校力学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中心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力学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全校2000余名工科类本科生的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以及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和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的有关专业实验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承担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项目,为土木、交通、机械等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力学实验中心位于校园内10号楼,现有面积1000多平方米,其前身是于1952年成立的隶属于土木工程系的材料实验室,是华南理工大学最早创立的教学实验室之一,1976年更名为力学实验中心。1995年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省交通厅联合办学成立交通学院,力学实验中心归属交通学院。在1995年广东省对高等学校的基础实验室评估中,力学实验中心率先通过评估。为了加快实验室建设,华南理工大学于1999年成立了十大基础实验中心,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主任负责制,力学实验中心成为十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之一。教学实验中心的成立,进一步理顺了教学与实验的关系,从组织和体制上稳定和充实了实验教学队伍,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力学实验中心经过“211” 和“985”项目的建设,本科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拥有设备资产近400万元,设备台件数389件,可开设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振动测试、光测力学实验和电测类实验等各类力学实验50多项,已面向26个本科专业近2000学生开设力学实验20多项。中心现有教职工共5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师3人,兼职实验教师1人,返聘教师1人。

二、今后建设发展思路

力学实验中心将按照研究型大学需要研究型教学的思路,在现有的基础上,拟在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改革,以保持力学实验教学课程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先进性。建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具有特色的力学示范性课程,争取成为立足华南辐射全国的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成立城市建设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Habitat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名称:香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城市建设研究中心

HKU—SCUT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Habitat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宗旨

香港是世界级的大都会,而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随着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其地位日显重要,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香港与广州的关系有历史文化渊源,在改革开放后两地联系更加密切。

香港与广州在城市建设方面面临许多相似的条件和一些共同的课题。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城市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已投入并将继续投入巨额资金改善城市环境和兴建城市桥梁、高架快速道路、地铁、轻铁、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两地的城市建设正处在高潮时期。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不可避免,维修需求也逐渐突现。为适应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的需要,拟联合成立城市建设研究中心。

香港大学是香港历史最长、水平最高的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广东省及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工科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香港大学张佑启院士是土木工程学的世界著名学者,两校联合建立以张院士领导的城市建设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两校合作,共同研究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并为两校有关学科的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努力是很有意义的。

1.1主要研究领域

1、智能建筑、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

2、新型建筑结构的研究与开发

3、建筑技术科学(建筑的声、光、热技术) 、城市环境与城市设计

4、结构 ( 包括房屋和桥梁结构 ) 检测、评估与维修加固的理论与技术

5、桥梁工程---桥梁抗风抗震分析、桥梁健康监测与桥梁管理系统等

6、建筑与土木工程信息化技术

7、其它有关城市建设的问题

1.2主要活动

1、联合两校力量,向政府及企业争取研究课题,并组织力量去完成

2、组织学术报告会,每年1至2次,轮流在香港及广州举行

3、组织参观城市建设,每年1至2次

4、交换学者

1.3经费来源

1、香港大学人员受张佑启教授委托到访我校进行短期交流由我校负责食宿和交通,并提供会议室

2、我校人员应邀到香港大学进行研究由港方负责安排

3、积极争取城市建设科研任务,在科研经费中提取少量费用作为研究所的运行费

1.4组织架构

请香港大学张佑启教授出任研究中心主任;设副主任若干人,其中华南理工大学派一人出任常务副主任,负责协调华工方面的工作。中心下设若干个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一方下设4个研究所

1、城市建设研究所

2、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

3、建筑工程研究所

4、建筑与城市设计研究所

1.5机构负责人简介

中心主任:张佑启 香港大学教授,前代首席副校长,现任校长高级特别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出版学术专著10部,学术刊物文章300余篇。

常务副主任 兼城市建设研究所所长 韩大建

副主任 兼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 吴硕贤

副主任 兼建筑工程研究所所长 蔡建

副主任 兼建筑与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 孙一民

1.6常设机构及办公地点

在港大及华工大分设兼职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在华工大,研究中心设在土木工程系内,同时,各研究所在各自地点办公。

Tall Building Structure Research Institute

2.1研究所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高层建筑结构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工程设计和工程咨询等工作,成立以来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建筑设计院合作,完成了多项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技术咨询工作。

通过不断努力,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牵头,年轻的博士、硕士为骨干,博士生、硕士生为主力的工作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科研基金资助下,完成了“基于性能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和“基于能力的转换层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等课题的研究,其成果已在十几栋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中得到应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2005年获英联邦结构工程师学会优秀结构设计大奖(IStructE China Award 2005);2007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由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组织的模拟真实结构强震作用下性能大赛3D科研组第三名;2008年获美国著名结构计算公司(CSI)组织的中国结构计算一等奖。

“基于性能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研究”和“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研究”可以为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超高建筑风振响应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2.2所长介绍:

所长: 韩小雷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英联邦结构工程师学会特许注册结构工程师(MIStructE),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MHKIE),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广州市建设科技委结构与抗震委员会专家。长期从事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结构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工作,主讲本科和研究生的高层建筑结构、结构抗震和高等钢结构等课程;主持纵、横向科研基金研究;主持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咨询;主持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主持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试验研究。

2.3研究所工作范围:

1.基于性能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咨询;

2.基于性能的新建及既有建筑结构静力、动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其抗震性能评价;

3.基于性能的“烂尾楼”续建、改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4.高层建筑结构及大跨度结构方案咨询、优化;

5.结构试验研究;

6.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OpenSEES、PERFORM-3D、IDARC-2D的合作开发与技术支持

华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是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的人才优势成立的重要研究机构,也是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岩土与地下结构子实验室的重要支持力量,同时也是培养岩土工程、地下结构硕士、博士的主体力量。

建所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充分结合我国南方及沿海岩土工程的特点,突出亚热带地区的特色,积极参与各类大型工程实践及地区规范的编制,并致力于土力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已初步形成具有亚热带沿海特色,面向全国的软土工程、地基处理与地下结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所成员先后主持承担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百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主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百篇,其中50余篇为EI光盘收录,10余篇为SC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1部。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相应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广州地铁、广州新光大桥、广州龙头山隧道、南沙港、广州新烟草大厦等各类重点工程得到应用。

本团队在众多岩土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正积极开展沿海软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如微细观土力学、真空预压加固大面积超软弱吹填淤泥土、珠江三角洲软土特性等。

华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是一个富有活力、务实求新、成果累累的研究机构,愿与国内外岩土工程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建筑、铁路、公路的研究院所、施工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精诚合作,共同促进岩土工程学科的快速发展。

4.建筑经济与房地产研究所

4.1简介

“建设经济管理与房地产研究所”是华南理工大学“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属下的分设机构,它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和建筑学院的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服务,转化科研成果,使高校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工程建设及企业经营管理互相结合,为华南地区经济建设作一份贡献。其主要服务领域包括:

1、建筑与房地产行业长期建设规划;

2、建设企业经营管理;

3、可持续发展、生态绿色建筑;

4、工程项目经济分析、可行性研究;

5、房地产开发策划及经营等。

4.2人员构成:

王幼松:教授,博导,社会专业兼职包括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理事、第五届房地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房地产学会会员、广东省房地产行业研究协会理事、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房地产学会会员、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院校房地产学者联谊会理事、广州自然科学高层专家人才库专家、广东省考试中心专家、“南方日报”特约撰稿人、《南方房地产》编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土木组)等。主持完成“广东省房地产市场分析研究”、“梅州市建筑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研究”、Best practice in contracting systems for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天龙山石窟山体加固方法的研究" 、Research on influences of real estate market cycle and productivity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分析与评估”及“建设工程招投标运作分析与策略的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数十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指导毕业研究生50多名。

叶作楷:工学硕士,副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施工及组织管理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华南地区完成多项工程建设管理,桃李满天下。

张原:工学硕士,副教授,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直从事建筑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主持监管多项工程建设,其中,“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教学楼”的项目施工管理,获国家“鲁班奖”。

张雁: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从业20多年来,主持完成多项工程设计和研究项目,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20多人。对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和房地产有一定的研究。

申琪玉:博士,副教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熟稔项目施工控制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对绿色建筑研究也颇有建树。

张海燕:工学博士,一直从事工程设计、结构、施工和房地产方面的教学和研究,通过对外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协调管理经验。

谢琳琳:管理学博士,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工作经历包括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主持参与国家建设部项目“政府采购协议的建设标准前期战略研究”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有专著和译著出版。

石开荣:工学博士,一直从事大型复杂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黄文炜:博士,主要从事建设法规和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在房地产开发营销方面也有一定业绩,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另外,本所长期招收培养约30名全职研究生在读,他们也是科研和对外服务的生力军。

4.3对外服务内容:

1、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宏观规划研究;

2、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策划、可行性分析、实务管理等服务;

3、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地区建筑业、房地产业、各类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

4、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策划;

5、建设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方面的专业人员培训;

6、承接或合作开展其他有关意向的科研项目

姓名

职务

分工情况

办公电话

苏 成

院长

行政全面工作、学科建设

赵永林

书记

党委全面工作、人事、研究生教育管理

韩 强

副院长

本科生教学工作

靳文舟

副院长

研究生培养、实验室管理

王 湛

副院长

科研管理、基地建设

李美春

专职行政

副院长

财务、工程硕士培养、继续教育管理

林 智

副书记

本科生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史蒂夫·福里斯特 景冈山 谢伟才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邱淑珍 蔡珩 李芳雯 朴春 高耀太 许亚军 张献民 布鲁思·麦勒 阿诺德·科派尔森 徳井义実 龙刚 阿伊·阿什顿 胡军 雅克·拉兰德 金峰 豪爽 占便宜 金玟 张春 边境杀手 1994-06-30 竟奇迹 1928-03-25 纱仓真奈 搭档:李幼斌与曾婵怡 《悠长假期》 吴渐均 1997-09-11 UZI 1931-07-11 牡丹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