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萧山区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0

[摘要] 萧山区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湾南岸、钱塘江南岸,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区,西北临钱塘江,

萧山区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湾南岸、钱塘江南岸,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区,西北临钱塘江,与杭州主城区一江之隔,北频杭州湾,与海宁市隔江相望,陆域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综合实力居浙江各县(市、区)...

萧山区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湾南岸、钱塘江南岸,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区[1] ,西北临钱塘江,与杭州主城区一江之隔,北频杭州湾,与海宁市隔江相望,陆域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综合实力居浙江各县(市、区)首位,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强县(市,区)”,多次蝉联“中国大陆极具投资地第一名”,被誉为“浙江文明之源头、浙江交通之枢纽、浙江经济之首富、浙江休闲之胜地、浙江民生之乐园”。[2]  [3] 

萧山是杭州的南大门,历史悠久,境内的“跨湖桥文化”距今有8000年文明史。公元2年建县史,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撤县设萧山市,2001年3月,撤市设为萧山区。[2] 

萧山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地处浙江南北要冲,临江近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钱江一桥、二桥、三桥、五桥和六桥飞架钱塘江南北。浙赣、萧甬铁路,沪杭甬高速公路、104国道、省道杭金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浙东运河和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也在境内汇流,我国东部地区大型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已是世界百强、中国十大机场。

萧山区行政区划图

萧山区地处浙东北部、浙北平原区南部。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中部和北部为平原,中部间有丘陵。萧山区平原约占66%,山地占17%,水面占17%。[5] 

平原约909平方公里,按成因可分陆相沉积平原和海相沉积平原两类,以海相沉积平原为主。1、海湾堆积平原。主要位于中部,地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地面高程为4.2~6.2米。占平原面积的1/3。2、三角湾堆积平原。位于北部,主要是由杭州湾潮流带入的泥沙堆积而成,表现平坦,高程5~6.3米。占平原面积的2/3弱。3、河谷平原。散布于南部低山丘陵地区,面积甚少,仅58平方公里。[5] 

山地约259平方公里,有低山、高丘、低丘、陆屿等,海拔最高744米,最低10米。山体基本呈西南~东北方向展布。1、低山。分布于本区与诸暨、富阳接壤的地区,主要山峰高程500米以上,少数达700米。占山地面积的15%。2、高丘。零星分布于西南与东南部,高程300~500米,占山地面积的30%。3、低丘。断续分布于南部,高程~300米,地形破碎,占山地面积的35%。4、陆屿。零星散布于海湾堆积平原和早期围垦成陆的三角湾堆积平原上,共有大小不等的50余个,高程10~257米,占山地面积的20%。[5] 

萧山区有山地约259平方公里,有低山、高丘、低丘、陆屿等,海拔最高744米,最低10米。山体基本呈西南-东北方向展布,为龙门山、会稽山、天目山的分支和余脉,分别从西南部、南部、西北部入境。[5] 

萧山湘湖

萧绍运河又称浙东运河。该河西起滨江西兴镇,流经城北、城厢、裘江、城东、螺山、衙前等7个乡(镇),然后进入绍兴境内,经钱清、柯桥、绍兴市区,抵达曹娥江,全长78.5公里,其中萧山境内21.6公里,河宽30米,萧山站常年水位5.73米,最高水位6.96米(1962年9月6日),一般水深1.5—2.0米,萧绍运河与湘湖、西小江、小砾山输水河道相连,北与北塘河交接。钱塘江有船闸沟通萧绍运河,杭绍之间可通40吨级船只。

西小江原为浦阳江古道,自临浦麻溪坝起,流经通济、所前、来苏、裘江、新塘、衙前等乡(镇)后,进入绍兴境内,至钱清,汇合萧绍运河,全长72.26公里,其中在萧山境内长33公里。西小江白鹿塘以上段宽30米,白鹿塘到钱清段宽60--80米。

南门江起自萧山城厢镇苏家潭,经小南门与西河相连,往西南至白鹿塘与西小江汇合,流域面积160平方公里,长度9.5公里。南门江分两支:一支由白鹿塘延伸到临浦西北,出峙山闸沟通浦阳江;另一支至义桥新坝闸通浦阳江。南门江白鹿塘至临浦段宽30米,其余江面宽60米左右。

湘湖宋政和二年(1112),萧山县令杨时废低田,开湘湖,灌九乡农田14万亩。湘湖建成后,屡屡发生废湖(复田)与保湖之争。1985年湘湖水域面积仅存1406亩,基本上成为从闻堰东汪村至城厢镇西及东汪村至石岩村的两条面宽30~50米的河道,一般水深2—2.5米,正常蓄水量242万立方米。

白马湖位于越王城山之西北,与湘湖一山之隔,分东、西两湖,水面积 1720亩,其中东湖720亩,西湖1000亩,白马湖水深1~3米,最大蓄水量30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量140万立方米。

萧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5] 

春季始于3月26日,终于5月30日,历期66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17.70℃。

夏季始于5月31日,终于9月18日,历期111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25.90℃。

秋季始于9月19日,终于11月22日,历期65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14.70℃。

冬季始于11月23日,终于次年3月25日,历期123天,季平均季平均气温为6.10℃。[5] 

天乐湖

主要矿产

一、建筑石料,主要为建筑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等。开采区域相对集中在坎山、临浦、义桥、所前、戴村等地,是萧山矿业的一大支柱。

二、石英砂,分布于蜀山、闻堰一带,延绵约10公里左右。矿石质量好,资源潜在量大,仅蜀山矿区预测资源储量就达1100万吨以上。

三、瓷石,主要分布在浦阳十三房,资源储量在500万吨左右。十三房瓷石主要用作日用瓷和中档瓷原料,从1997年起,已有部分瓷石出口日本。

四、叶腊石,位于河上西山,矿石为紫红色块状,质地细腻,质量较优,是石雕底座的上乘原料,可用于雕刻部分的资源储量在100万吨左右,质差部分可用作水泥配料。

五、砖瓦粘土,主要取自山脚残坡积土,平原区亚粘土、湖底淤泥和河道淤泥等。

六、明矾石,分布于楼塔的大岩山、百药山、上马坞等地。已探明资源储量3534万吨,规模达到中型矿床,与黄铁矿共生。

七、氡泉水,已知城厢大窑里吴和金家坞2处。日涌水量在270吨左右,氡含量126埃曼/升,水质符合国家有关矿泉水标准,并具有一定医疗价值。

八、浅层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宁围、义蓬、新湾、党山、益农等地,面积在200平方公里左右。储气层属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海积层。有2-4个含气层,顶板埋深26-39米,气压0.5-3公斤/平方厘米,日气流量为360-2400立方米,甲烷含量在94%以上。

萧山开元名都

三皇至夏朝初年,萧山地域为扬州属地。

夏少康时(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说:“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由此到战国初年,萧山地域为越国辖境。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萧山地域属楚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置会稽郡,萧山地域属会稽郡。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始建县,名余暨,属会稽郡(“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 “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暨”)。

三国东吴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改名永兴,属会稽郡。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萧然山为名,改永兴县为萧山县,属越州。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6]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驻跸越州,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次年改为绍兴元年,升越州为绍兴府。萧山县隶属于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萧山县属绍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绍兴府,萧山县属绍兴府。清继明制。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占领萧山期间,为避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之讳,改萧山为“莦珊”。

清同治二年(1863年),复“莦珊”为萧山,属绍兴府。

民国二年(1912年)废府。萧山县为省直属县。[6]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1949年6月底,划归绍兴专区。

1950年10月,绍兴县进化区所属青化、进化、城山等15个乡及临浦镇原属绍兴县部分划归萧山县。萧山县钱清镇划归绍兴县。

恒隆广场

1956年2月,绍兴县安昌区所属东湾、夹灶、塘北等11个乡划归萧山县,萧山县进化区的莲东、莲西、夏履3个乡划归绍兴县;萧山县河上区的安山、桃源、径游3个乡和尖山乡的谢家、新河口2村划归诸暨(1957年3月又划归萧山);诸暨县岳驻乡的小山头、方山前、兰头角、岳驻4村和莫家的半个村划归萧山县。

1957年,撤销绍兴专区,萧山县划归宁波专区。

1959年,萧山县改属杭州市。[6] 

1966年起,萧山开始开展大规模围垦,县境面积有了扩大。萧山围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经历年筑堤围圈、开发建设的钱塘江畔的新土地。其北、东、西三面濒临钱塘江,南接南沙大堤。经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围垦,至2000年底,萧山围垦面积达52.62万亩,约占其陆域面积的四分之一。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县,设立县级萧山市。1988年1月1日,萧山县改称萧山市,仍属杭州市。[6] 

1996年5月8日,原属萧山市的西兴镇、长河镇、浦沿镇划入杭州市区,由西湖区托管;是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以萧山市西兴、长河、浦沿三镇为基础成立杭州市滨江区。

2001年3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萧山市,成立杭州市萧山区,行政级别高于县级,为副厅级,享有地级市经济权限。[6] 

2013年8月30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如同意撤销瓜沥镇、坎山镇、党山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瓜沥镇。该镇辖11个社区、6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航坞路220号。行政区划调整后,萧山区辖15个镇、11个街道。

萧山区

行政中心驻北干街道金城路685号。

萧山农村面貌

萧山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6.56万人,占50.66%;女性人口为74.57万人,占49.3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6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8.89上升3.77。[7] 

萧山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4.1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60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3.39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6.98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7] 

萧山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9.82万人,占13.11%;15—59岁的人口为109.82万人,占72.6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49万人,占14.2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93万人,占总人口的 9.22%。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5.0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2.6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55个百分点。[7] 

萧山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0.22万人,占66.3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1万人,占33.6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50.57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2.7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6.05个百分点。

城厢街道

14.85

楼塔镇

2.36

新街镇

6.60

北干街道

9.71

河上镇

2.99

坎山镇

5.79

蜀山街道

5.80

戴村镇

3.89

瓜沥镇

8.13

新塘街道

8.85

浦阳镇

3.77

党山镇

5.23

靖江街道

4.16

进化镇

4.64

益农镇

4.56

南阳街道

5.25

临浦镇

6.03

党湾镇

4.34

义蓬街道

6.81

义桥镇

5.02

萧山经济开发区

4.43

河庄街道

4.80

所前镇

3.91

新湾街道

2.71

衙前镇

3.52

湘湖旅游度假区

0.38

临江街道

1.12

闻堰镇

4.44

前进街道

1.06

宁围镇

5.87

截至2013年末,萧山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39.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01公里;一、二等级公路713.47公里。[8] 

主要公路:104国道、03省道、杭州绕城高速G2501、杭州湾环线高速南线G9211、沪昆高速G60、杭州萧山机场高速、沪杭甬高速公路

铁道线路:浙赣铁路、萧甬铁路、沪昆铁路浙赣段、杭深铁路萧甬段、沪昆绕行线、萧萧联络线、萧浙联络线、杭甬客运专线、杭长客运专线

火车站:杭州南站

萧山国际机场年末通航城市103个,比上年末增加16个;已开通航线185条,增加41条。全年起降航班19.1万架次,增长14.6%;旅客进出港2211.4万人次,增长15.7%;货邮吞吐量36.8万吨,增长8.8%。[8] 

萧绍运河东西横贯并沟通钱塘江、曹娥江。截至2013年,航道里程796.83公里。[8] 

杭州地铁1号线和2号线(建设中)连接萧山区与杭州市中心。

杭州地铁5号线长48公里,西起工教路,东南至萧山火车站。规划中的杭州地铁7号线长31公里,位于萧山区内,西起钱江世纪城、并与2号线形成的双向同站台换乘,向东走向与机场高速平行直至萧山国际机场,后沿北直到江东工业园。该线为连接线,目的是构建江东地区与钱江世纪城的联系。

2013年,萧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89.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5.54亿元。依次分别增长2.6%、11.4%和8.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61.3∶35.0调整为2012年的3.5∶61.4∶35.1。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130797元。按国家公布的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突破20000美元,达到20720美元。[8]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30.6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68亿元,增长8.2%。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87.99亿元,增长5.6%;营业税34.79亿元,增长22.6%;企业所得税42.77亿元,下降12.3%;个人所得税15.75亿元,下降3.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8.35亿元,比上年下降1.3%。

萧山区平原约909平方公里、山地约259平方公里。围垦钱塘江滩涂是萧山人民的一大创举,自1965年以来,先后围涂30次,至2000年底,围垦造地面积达52.62万亩,累计投工7900余万工,完成土石方66.6多亿立方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誉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2013年,萧山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6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50.52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1.17亿元,增长5.0%;畜牧业产值29.77亿元,增长8.8%;渔业产值11.11亿元,增长7.2%。[8] 

工业是萧山经济的支柱,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04.7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728.95亿元,增长5.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294.43亿元,增长4.7%;实现销售产值5235.47亿元,增长4.8%。[8] 

2013年萧山区17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80.8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利税总额326.45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06.62亿元,分别增长3.1%和1.7%;亏损面由上年的13.7%缩小到12.1%,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3.1%;工业销售利润率为3.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8.36万元/人,增长3.8%。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99.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8] 

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54.6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18.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开发区级以上新产品899项,市级以上创新项目65个。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1442.74亿元,增长17.9%,新产品产值率达27.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8] 

2013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8%。萧山区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30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6亿元,增长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76万平方米,增长3.9%。[8] 

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29亿元,下降31.2%;萧山区857个工业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70.17亿元,增长9.3%,其中112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37亿元;第三产业投资460.02亿元,增长24.5%。[8] 

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批发零售业391.54亿元,增长15.2%;住宿餐饮业54.01亿元,下降0.6%。[8] 

2013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0.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进口总额46.26亿美元,下降4.7%;出口总额94.63亿美元,增长7.4%。出口总额中,纺织品28.77亿美元,增长13.8%;机电产品出口26.40亿美元,增长4.1%;服装9.16亿美元,下降3.6%;羽绒及制品8.56亿美元,增长14.4%。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3亿美元,增长13.4%。[8] 

2013年新批外资投资企业89家,合同外资15.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实际利用外资9.69亿美元,增长11.7%。截至年底累计批准内外资企业2114家,总投资237.34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9.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3.96亿美元。[8] 

2013年萧山区创建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截至2013年末,萧山区共有中小学155所。其中,小学83所,初中46所,普通高中9所,职业高中17所。在校学生180856人。其中,小学104957人,初中38994人,普通高中22108人,职高学生14797人。幼儿园180所,在园幼儿54098人,学龄前儿童入园率99.72%。普通高校6所,在校学生3.21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38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初中比例和初中巩固率均保持100%;初中升高中比率达到99.62%;残疾儿童入学率保持100%;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高考上线率、本科率和重点率分别达到96%、68%和18.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参考2.44万人次。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学校33所。新建(重组)21个名校教育集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结对互助与名校集团化全覆盖。[8] 

萧山教育发达,浙江海洋学院在萧山设有分校,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体育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均坐落于此。此外境内有中小学140余所,萧山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全国前列,是全国首批教育强县(市、区)。

高校: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同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浙江电视广播大学萧山学院

截至2013年末,萧山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03万人,增长8.7%,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637人,增长10.6%。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有340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54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257家,主导完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5项。2013年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分别达到7466件和715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分别达到1124件和243件。全年实施科技项目156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级18项。[8] 

2013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2%;累计完成函件业务量1663万件,完成包件业务量17.28万件;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55.99亿元,增长14.6%。年末萧山区共有固定电话用户6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4.9万户;年末萧山区登记注册的宽带用户数为45.32万户。[8] 

滨江新城

2013年,萧山区承办全国青年击剑锦标赛、“航民之星”全国围棋竞标赛等活动。2013年获得国家级运动会奖牌5枚,其中金牌1枚;省级运动会奖牌70枚,其中金牌23枚;市级运动会奖牌368枚,其中金牌134枚。向省、市输送运动员13人、学生61人。年末,萧山区共拥有等级运动员32人。全年共举办萧山区性比赛160场次,参加比赛人数达到3.5万人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80场次,参与人数15万人次。体育中心三期主体工程完工,新增、重建122个健身场(点)。至年底,成功创建20个省级体育强镇(先进街道),61个社区体育先进社区。[8] 

2013年共接待游客1621.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1%,其中接待境外游客40.03万人次,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189.93亿元,增长12.4%。[8] 

湘湖位于萧山城西,和以风景秀丽而被誉为杭州西湖的“姊妹湖”,是浙江文明的发祥地。湘湖景区已形成湘浦、湖上、城山、越楼、跨湖桥等五大景区,有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绿岛掬星、湖心云影、城山怀古、湖桥拾梦、越堤夕照、纤道古风、越楼品茗、跨湖问史等二十个景点。湘湖先后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中国百强旅游景区,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9] 

湘湖

钱江观潮城位于萧山南阳街道钱塘江畔、美女山下,离萧山市区10公里,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国际观潮节在这里隆重开幕。钱江潮是天下第一奇观,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10] 

钱江观潮

杭州乐园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萧山萝卜干以萧山“一刀种”萝卜为原料,以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具有色泽黄亮、条形均匀、咸甜适宜、脆嫩松口的特色,为早餐佐食之佳品。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主要产地分布在萧山市的坎山、赭山、新湾、义蓬、瓜沥、城北等乡镇。萝卜干成品无须根、斑点、青头、坏条,经年不坏,香味不散。该品已有800余年生产历史。

萧山萝卜干

萧山花边

萧山霉干菜

杨梅

三黄鸡

南宋官窑

钱江啤酒

莼菜罐头

浙江龙井茶

因萧山古代一直属于会稽下的辖区,因此萧山方言不同于杭州,属于吴语临绍小片,与绍兴方言基本相近。

萧山语言体系属杭绍方言群。因受邻县方言影响,区内各地区之间的言语各有特点。赭山,南阳等地有较多的海宁话因素;瓜沥,党山等地绍兴语音较重;欢潭,浦阳一带含较多的诸暨音韵;许贤,楼塔地带,渗杂着富阳词语;西兴,浦沿等地受杭州话的溶融较大。代表萧山方言的是城厢镇语言。[13] 

萧山方言属江南吴语,较北音接近古音,至今仍有古音余痕。如:防读作;肥[fei]读作[bi]。在声调中,保留着较多古汉语入声调。在句式中,古文中发问常用“何”字,今此种句式犹存,如“何个”(哪一个?),“作何”(作什么?),(“何”读作[xo])。[13] 

宋高宗南渡,北方人徙居县境,从此萧山方言中较多地夹杂了北音,有些含入声字的词,已经把入声字改为仿北音的舒声字了。如“鲫鱼”呼作“济鱼”;“后日”呼作“后昵”:“一击”呼作“一记”;亦有全为北音所取代的,如:“黑鱼”呼作“海鱼”;“白鱼”呼为“排鱼”;“蛋黄”呼为“蛋荒”等。[13] 

解放后,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和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影响,萧山方言的混杂性有增无减,但除声调变化较大外,声、韵母基本不变。1959年杭州大学方言调查组曾来萧作过方言调查。1964—1966年间,浙江省方言调查组再来萧调查,本章的语音部分,系根据当时驻萧调查的蔡勇飞(现杭师院中文系教师)的原稿整理的,主要发音合作者是蔡建华,陈照贤。[13] 

萧山是浙江省内除温州以外,另一个基督徒众多的地区,人数超过10万,其中95%属于地方教会背景。

“奔竞不息”一词取自历代《萧山县志》记述萧山民风特点“喜奔竞、善商贾”之义。“奔”者,指朝着一定的目标奔跑、奔走和冲刺;“竞”者,指选择一定的对象进行竞赛、竞争。所谓”奔竞不息”,即指“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奔走竞争不止”,它形象地反映了历代萧山人民具有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极富萧山地域文化的刚健品性和特征。

“勇立潮头”的前提是“敢于弄潮”,因此,它还是萧山人民凭借超凡胆识和科学方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了实现“创大都市强区、建现代化萧山”总体目标,确保萧山率先加快发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勇猛前进、奋发有为的真实写照,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老城区

萧山的著名人物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民族英雄葛云飞,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著名画家任伯年,近代政治家汤寿潜,清初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赵纶,汪辉祖,清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朱风标,文学家魏骥,沈定一,单不庵,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浙江省工商联合会会长徐冠巨,国家一级演员吕薇,曲艺家翁仁康以及影视明星韩栋等。

市心北路

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第一名

全国十强县

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城市十强

中国大陆极具投资地第一名

全国农村综合实力十强县(市、区)

全国明星县(市)

全国百强县(市、区)第七名

全国十大财神县(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百强区前三

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第一名

浙江省品牌强县(市、区)

浙江首富县(市,区)

中国园林绿化产业基地

浙江省的首批小康县

中国园林绿化产业基地

中国纺织生产基地

中国羽绒之都

中国钢结构之乡

中国伞乡

中国镜乡

中国化纤名城

中国制造业十佳投资城市

亚洲制造业示范基地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中国淋浴房之乡

中国卫浴配件基地

中国花边之都

中国花木之乡[14] 

中国纸业之乡

中国民间文艺艺术之乡

浙江省青梅之乡

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

华东地区十大旅游休闲风情城市

浙江省旅游强区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李芳雯 布鲁思·麦勒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景冈山 徳井义実 朴春 阿伊·阿什顿 龙刚 阿诺德·科派尔森 张献民 邱淑珍 雅克·拉兰德 史蒂夫·福里斯特 谢伟才 许亚军 高耀太 蔡珩 胡军 雪诺 1986-09-20 热搜榜 罗伯·哈里斯(I) 青楼 佩内洛普·安·米勒 尾气 索尼影业 柴璐 禁言 文润玲 阿根廷 拍档:冠佑与玛莎 河东狮吼2 小蛮腰 马蒂娜·戈黛特 夫妻:马葭与景岗山 台湾台北的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