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新加坡华人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或者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华族人士。2010年,新加坡共有将近280万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新加坡是中国之

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或者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华族人士。2010年,新加坡共有将近280万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新加坡是中国之外唯一以华族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新加坡早期的贸易和作为商业中心的发展见证了殖民地内庞大的华人社群的成长。华...

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或者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华族人士。2010年,新加坡共有将近280万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新加坡是中国之外唯一以华族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新加坡早期的贸易和作为商业中心的发展见证了殖民地内庞大的华人社群的成长。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的粤语、闽南语、潮州话、琼语、客家语群体,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

新加坡华人在严酷的环境中创造新的家园

新加坡统计局将 “华人”(Chinese) 定义为一个种族或族群。新加坡华人专指拥有中国血统或者祖先源自于中国的人士,如福建人、潮州人、莆田人、广府人、海南人、客家人、泉州人、福州人、上海人等等。在一个混血家庭里,如果父亲是华人,其子女通常会被归类为华人。

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边的岛国,1965年被迫独立建国,身处几亿马来人腹地之中,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天然安全警觉高腾,为此新加坡正视族群的问题,政府实行种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与互助精神。新加坡今天所享有的种族和谐,是世界上的一个小奇迹,因此新加坡华人极为珍惜和尽可能巩固这个奇迹,并不视之为理所当然。只要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国民,大家一视同仁,不管是马来、印度人还是华人,一律称呼对方为“新加坡人”,在族群或者种族认同方面,华裔称呼自己为“华人”。

新加坡政府把每年的7月21日定为“种族和谐日”,提醒新加坡人应不分种族、语言和宗教,团结一致,为新加坡做出贡献。在种族和谐日当天,老师会向学生说明新加坡曾有种族冲突的那段痛苦历史,并提到全球恐怖主义盛行,都是起因于种族未能和谐的结果,以至于造成人类社会的撕裂与创伤,让学生能明瞭种族和谐的重要性。如今新加坡的华人和另外三个族群(印族、马来族及欧亚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新加坡作为一个多文化族群的国家,在社会平等、种族融合、以及宗教信仰、饮食、服饰等方面,形成了与众不同、包罗万象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可以说早年下南洋的华人在赤道小岛上找到了一片净土安居乐业。

“石叻”

十九世纪开始,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人民饱受战争、饥荒与贫穷之苦,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部分中国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只好决定飘洋过海到“石叻”(新加坡)来寻找新生机。当新加坡港口全面开放后,大批的中国贸易商船如约而至。许多生活在中国的人民也纷纷来到新加坡,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到了1821年前后,新加坡的华人已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1200人。各地的商船为新加坡贸易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们将中国的丝绸、锦缎和茶叶运到新加坡,销售给欧洲的私营商人,然后将来自印度的商品带回中国。新加坡河上的驳船码头和中国城(牛车水)已成为东南亚商船贸易活动的中心及全世界的贸易集散地。

新加坡河是早期的经济动脉,是繁荣的起点

新加坡开埠后不久,华人先辈便在俗称“山仔顶”(朱烈街)、吻基(驳船码头)或称“十八溪墘”、“十八间后”(沙球捞路)、“猪仔场”(克拉码头)、“水仙门”(谐街)、“皇家山脚”(里峇峇利路)、“大老爷宫头”(指位于菲立街的粤海清庙),以及大坡二马路的“新巴刹”(马真街)等地开设胡椒、甘蜜等土产店,这些地区既成为商业活动中心,也成了昔日华人聚居的地方。

19世纪初、中期,华人在当地成为经济开发的奠基者和先锋力量,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同时社会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有些华人还受到殖民当局和当地苏丹、天猛公的倚重,于后涉足于政坛,成为华人社会合法的领导人。

19世纪60年代开始,还有更多华籍成功人士跻身于领导层,并获殖民地政府的垂青,先后成为政坛的重要人物。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的50多年中,还有佘连城、陈永锡、刘长意、蔡子庸、廖正兴、陈振贤、王邦杰、林树森、李伟南、杨缵文、连瀛洲等相继出任华人参事局参事。林义顺、佘柏城、王邦杰、林锦成、刘登鼎、佘应忠、叶平玉等为太平局绅。这些职衔虽然是由殖民地政府所委任,但都增强、扩大了这些华裔移民在华人社会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同时由于各自精明干练,富有公共服务精神,而在热心华侨事务、倡办华人教育和女子学校、推行社会公益等方面,分别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纪念当时艰辛创业而后发迹的先驱的功劳,新加坡有一批以华人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地区,如有进街、成宝路、金炎路、阿佛路、炳源街、振兴街、林大头路、余东璇街、义顺路等等。

新加坡河畔举行“月圆河畔庆中秋”活动

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源自于中国南方,以福建、广东、海南和浙江等地居多。福建人,潮州人和广府人涵盖了新加坡华人人口的四分之三,其余的四分之一由19个方言群组成。这些华人一般称为“新加坡本地华人”,是十九和二十世纪前半叶从中囯南方移民来新加坡的华人后裔 (第一波和第二波移民浪潮)。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出现了从中囯各地区移民来新加坡的第三波移民浪潮。在新加坡华人社群当中,不同方言组或籍贯的互相通婚十分普遍。但籍贯或方言文化组的归类则会根据父亲的籍贯而定。例如,如果父亲是福建籍,而母亲是潮洲籍,小孩则会称自己为“福建人”。有些新加坡华人会根据自己的籍贯来联系自己的宗乡会馆。

新传媒电视台拍摄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加坡电视剧,注重介绍新加坡华人先辈如何飘洋过海来到南洋,以及一群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新加坡的故事,比如《雾锁南洋》 《出路》 《和平的代价》,还有以各个籍贯的华人下南洋打拼的剧情片《潮州家族》 《客家之歌》和 《琼园咖啡香》。历史,是一连串单向行驶的生活组成的,碾过了贫困和战争,他们,成了大时代的最佳见证者,透过电视剧,年轻的新加坡人看见了华人离乡背井,挣扎求存的最真实面貌。

新加坡华裔籍贯与人口结构(2000年)

方言群体 祖籍地 总数

福建人(闽南人) 厦门、漳州、泉州、同安、南安、安溪、惠安、晋江、龙海 1,028,490

潮州人 潮州、汕头·、潮安区、潮阳区、揭阳、饶平、澄海区、普宁、惠来 526,200

广府人 广州、南海区、番禹区、新会区、中山、东莞、恩平、开平、肇庆、

顺德区、 台山、鹤山、佛山 385,630

客家人 梅州、梅县区、梅江区、蕉岭、五华、兴宁、大埔、

丰顺、平远、韶关、河源、惠州 198,440

海南人 文昌、海口、琼海 167,590

福州人 福州 46,890

兴化人 (莆仙人,莆田人) 莆田、仙游 23,540

上海人 上海 21,550

福清人 福清 15,740

其他省份 其他省份 91,590

天福宫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庙宇之一

在1979年推行讲华语(即汉语普通话)运动之前,新加坡福建话曾是新加坡华人的共同语音,也是其他种族如马来族和印度族跟华人沟通的语言。早期的闽南先民大多落脚于厦门街和直落亚逸街,逐渐形成了围绕于天福宫(Thian Hock Keng Temple) 的区块。他们随后又成立了宗乡会馆如新加坡福建会馆,并且把区块展延至福建街和中国街一带。

新加坡福建人在早期新加坡河一带的贸易活动当中是最活跃的。由于他们来自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并且从事海上贸易,大多有信奉妈祖之习俗。除此之外,他们也信奉其他中国民间之神明如九王爷、玉皇大帝等。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人所说的“福建人”,其实指的是“闽南人”,而不包括在福建省境内其的他籍贯;也就是说[福建人]并没有包括在“闽南地区”以外的福建人士。一般来说,在新加坡不被称为“福建人”的包括福州人、福清人、莆田人、仙游人、宁德人以及闽西的客家人。当时不采用“闽南人”而使用“福建人”来特指厦门、漳州以及泉州移民的原因有两个:

当时“闽南话”只是一个语言学概念,所以除了专家学者以外,其馀来自厦漳泉三地的百姓并没有闽南这个概念,更不会把自己称为闽南人或把自己的方言称为闽南话。

在清朝末年以及民国初年的移民浪潮中,来自厦漳泉三地的移民远远超过福建省其他地区的移民。这三地的移民到新加坡扎根之后,因为沟通需要,这三地原本就很接近的方言被混在一起使用,渐渐地形成新加坡福建话,简称福建话。来自福州和莆田等地的移民占少数,他们当时为了沟通需要,也得舍弃使用自己的闽东话和莆仙话而改用属于闽南语系的新加坡福建话。新加坡的福州人和莆田人通常都会很明确的说自己是“福州人”和“兴化人”,不会说自己是“福建人”,因为“福建人”这个称谓早已被“闽南人”所使用。

潮州人构成了新加坡华人当中的21%,是在新加坡华人社区当中的第二大群体。新加坡潮州人多数源自于广东省潮汕地区,包括了潮州、汕头、揭阳、丰顺等。潮州人所讲的方言是潮州话,跟闽南话能够达到50.4%的互通。如同海南人一样,潮州人的先祖可以追溯到福建南方地区(闽南)。由于闽南地区人口过度膨胀,加上饥荒等问题,他们因而迁徙到了潮汕地区。虽然潮州人和闽南人在方言及文化上有所相似,他们仍会将各自区分开来。

19世纪期间,潮州人曾是新加坡最大的方言群体。然而,闽南人大量的涌入导致了闽南人在人口上超越了潮州人,尤其以新加坡南部最为显著。柔佛海峡岸边曾是的潮州人主要的居住地,直到1980年代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 实施搬迁计划之后,这里才有所变化。19世纪及20世纪初,大多数的潮州人都居住在牛车水(Chinatown) 或新加坡河畔一带。早期的潮州人都从事工商业,包括捕鱼业。传统牛车水的商店或商行主要由潮州人经营,包括沙球劳路和桥南路一带的商店。后来,其他潮州商人也陆续设立赌馆或在新加坡森林,新加坡北部和柔佛开设胡椒园。

19世纪时期,他们先后得到柔佛苏丹的批准设立这些种植园。其后,有更多的潮州人也加入种植业的行列,形成所谓的“江厝”制度。在潮汕方言中,“江”的意思是河流,而“厝”的意思是房子。在这种制度下,“厝”是指种植园首个负责人姓氏的名称。“江厝制度”后来演变成今日新加坡的许多地名如蔡厝港、林厝港和杨厝港。这些地名在市区重建之前都曾是种植园。早期的华人大多都成立宗乡会馆及方言会社。这些会馆或公司扮演着工会的角色,替目不识丁的华工处理许多和殖民政府或雇主交涉的事宜。其中最为重要的潮州公司之一是1845年成立至今的义安公司。

新加坡的潮州人所使用的方言是新加坡潮州话,在本地简称为潮州话。这种潮州话因为长期受到新加坡的主要方言闽南语所影响,已经和潮汕地区所操的潮汕话有着一定的差别,主要的差别在于它带有比较浓厚的闽南音,也掺杂了很多厦门话的词汇。与此同时,新加坡闽南人所操的新加坡福建话也有被潮州话影响的迹象,形成一种略带潮州音的闽南话。新加坡海峡时报曾报道过现今的后港是个潮州人主要的聚居点。这里也是新加坡反对党工人党,饶欣龙管理的单选区。

粤海清庙,始建于1826年,最初由潮州籍人士合资创建。潮州人早期建庙的目的是为维系南来谋生的潮州同乡之间的关系 ,保佑那些南来北归的航海者能安然抵达目的地,也为自身以及家人祈求平安。粤海清庙初建时只是一间简陋的亚答屋,四周空旷,庙前是一片大海。1845年,潮州籍人成立义安公司,该庙便归义安公司所管理。

1852年至1855年间,进行扩建工程。1896年又进行全面重建,该庙也由一间亚答小庙,变成水泥屋瓦,雕梁画栋,香火旺盛的大庙。至今粤海清庙还保存着清朝光绪皇帝御赐粤海清庙的亲笔墨宝“曙海祥云”,巨型的“曙海祥云”扁额高挂大堂,可见早在百年前,这间古庙已名扬海外。 经修复后的粤海清庙,奂然一新,依然保留古色古香的样子,左右两座相连的祠庙,所有的神像、扁额、雕塑与一切布置仍保留原状。 经历了将近180年的变迁,该庙已发展成今天新加坡著名庙宇之一,1996年6月28日粤海清庙成为受保护的国家古迹,属旅游景点。

当年许多重要的建筑工程都交给了“红头巾”

这些女工背井离乡,千里迢迢的从中国来到新加坡,于20世纪前半叶在新加坡的工地上从事劳动工作。她们所穿的衣服是海军蓝色的衣裳,头上裹着红头巾,其作用是在工作时为了保护头颅,其外表格外鲜明。穿戴这种头巾的第一位女士据说是宋朝的王朝云,文学家苏轼之妾。这种头饰曾是广东客家地区所穿戴得传统帽子。广府人由于经常跟客家人一起工作,也进而采用了这种传统。来自广东四邑县(江门区)的女工主要戴的是黑色的头巾。她们大部分在新加坡河畔和吉宝港口 (Keppel Harbour) 的周遭码头从事劳动工作。于2010年,新加坡意识到牛车水一带居住着大批的广府人。

客家人构成新加坡华人人口的11.4% 。他们源自于广东省东北客语区,如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兴宁,大埔等。新加坡共和国的国父李光耀就是一位客家人,其祖籍为大埔。许多20世纪前半叶在新加坡工地上工作的客家女,头上所戴的头巾跟三水县的红头巾一样。只不过,客家女所戴的是黑头巾,而不是红头巾。

海南人构成新加坡华人人口的7%,新加坡海南人多数源自于海南东北部地区,如文昌、海口、琼海等。他们所讲的方言是海南话。 最早,海南人把新加坡叫星洲,海南人移民到新加坡始于19世纪末期,他们比其他的华人较晚来到新加坡,多数从事店铺工作,烹饪及餐饮业。不过海南人在饮食行业也创造了名牌“海南鸡饭”闻名于世。海南鸡饭是新加坡著名的美食。新加坡海南人也以西餐烹饪为名,因为许多海南人早期曾是欧洲船只上的厨师。

陈硕茂是新加坡的反对党国会议员

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由于新加坡跟台湾颇为密切,更有一些台籍军事人士移民到新加坡,并且在新加坡武装部队担任高级军官。于1970年和1980年代,有更多的台湾人移民到新加坡,到新加坡投资,工作,定居或念书。他们通常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并且在各专业领域如工程、商业、投资、研发和教育就职。例如新加坡著名的律师与政治人物陈硕茂,其在台湾出生,1972年11岁时随父母和妹妹移居新加坡,25岁时成为新加坡公民,阿裕尼集选区的反对党议员。这里也有许多新加坡华人和台湾人通婚,台籍配偶也因此移民到新加坡,并且取得公民权。2009年统计,来源于台湾的华人估计为六万多人。

这个组群主要是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初起移民到新加坡的香港人,其主要原因为1997年后香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大家比较熟悉的香港移民就有艺人泳儿,她在1990年随父母全家移民至新加坡居住了16年,并在2005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会计系毕业。同年回流香港且参加了 “2005年度英皇新秀歌唱大赛”,继而晋身乐坛。

1990年之前,来自北京或其他省份如山东、四川、湖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的华人,构成了新加坡华人人口的2%。多数来自中国大陆各省以标准汉语为主要口音的人士比其他族群还要晚移民到新加坡,尤其是1989年后新加坡政府开放移民。他们都能说标准汉语,也可能能说自己的汉语方言。自1990年之后,从中囯大陆各地区来新加坡读书或工作的人士有增无减。有些则长期定居在新加坡,并且成为永久居民或公民。这个组群构成新加坡人口的1/5。

1990年移民到新加坡的原中国籍新加坡华人多数是高收入的白领阶级,并且在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大学等就职。也有许多在小学,中学的华人老师来自中国。自1990年末,新加坡经历了来自中国各省的第三次移民浪潮。他们到新加坡读书或工作。有些会回去中国,有些则长期定居在新加坡。这些来自中国的移民通常称为“新移民”。著名的大陆新移民包括了去台湾《超级星光大道》踢馆成功的阎奕格。新加坡的华人也有来自邻国的比如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地,尤其以马来西亚华人最多,各地的华人丰富了新加坡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新加坡海峡华人(峇峇娘惹),为早期来自马六甲和槟城的华人,后移居新加坡。由于他们混有华人和马来人的血统,也同时融合了华人和马来文化习俗,在新加坡华人当中被归类为另外一个族群。他们融合了马来和华族文化,但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认同。男人通常称为峇峇,而女人则称为娘惹。新加坡土生华人早期多数居住在芽笼和加东一带。在新加坡殖民时期,由于他们能够讲汉语福建方言、英语、马来话,也因此是各商业和社团组织的中介人。

峇峇娘惹早期在新加坡尼路建造的豪宅与排屋

土生华人族群走过了新加坡将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也培育了一些才华卓越的峇峇娘惹,比如新加坡开国元老之一的李光耀和支持中国的维新变法,并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林文庆。新加坡2011年全国大选国民团结党候选人,佘雪玲也拥有峇峇娘惹血统,她是历届大选最年轻的反对党候选人之一,参加选举的时候只有24岁,她决意挑战巨大的对手,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

古龙牙门即现今吉宝港口

这点可证明907-1274年间,新加坡是有中国人居住的,并在死后葬在这里。1615年成书的《马来纪年》,记载12世纪中到14世纪中叶,新加坡由信诃补罗王朝统治,为中国元朝藩属国,1320年“有元朝曾到龙牙门索象”。1325年龙牙门也遣使者朝贡等记载。元朝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一书中记述了他在淡马锡的所见所闻,其中记载包括了见过居住在新加坡的华侨。

在14世纪,新加坡因受爪哇满者伯夷与暹罗素可泰王朝的侵略,于1377年和1391年遭毁灭性的破坏。古新加坡被破坏后,便少有中国人在新加坡的足迹记载。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在他的航海图上亦曾提及它的古称“淡马锡”。1420年,郑和第六度出使印度洋也曾途经新加坡,但未有中国人的记载。

史料说明新加坡在莱佛士开埠本地前,已有华人居住。1819年,史丹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为英国人在远东地区寻找能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新商站与值得开拓的新殖民地,1月28日发现新加坡,次日与柔佛王朝驻新加坡的统治者天猛公阿都拉曼签订租借新加坡做为商站的条约,并于1824年正式与由英国人拥立的柔佛蘇丹东姑隆签订把新加坡永久割让给英国人的条约。英国人设立商站时,居于新加坡的多为海人,为渔夫及一些海盗,居住在小屋内。人口约150人,其中30个左右中国人,其他是马来人。

英属时期停靠于丹戎巴葛码头的大商船

15世纪初开始便与中国有频繁往来。郑和下西洋多次便到过马六甲。当时马六甲受中国保护,周边国家不敢侵扰,因此国家安定、贸易繁荣。1511年成为葡萄牙人的殖民地,1641年成为荷兰人殖民地。在1819年转成英国的殖民地前早已发达,多有成功的华商。槟城1786年由英国人开埠。比新加坡早开发多年,也因此早有更多华人在那里居住、经商。马六甲及槟城的成功的商人中,许多为海峡华人,第二代或多代以上的移民。祖先可能是郑和下南洋时,留在马六甲的随从,也可能是元、明朝间,到该处经商、居留的中国商人的后代。最先到新加坡的华人应该为海峡华人。

新加坡由莱佛士开埠、大量马来亚土生华人商贾及欧洲商人来到,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出现契约劳工(猪仔)的买卖,也常称为苦力。这类猪仔由华人契约劳工贩商带到新加坡,以12个月的酬劳抵消他们的路费。每年东北季候风时带来中国船,买者上船寻找最健康者,付一笔钱便可买下。那笔钱扣除旅费与其他费用,仍可为贩商带来可观的盈馀。有时这些劳工,亦按劳工的手艺,标上不同的价码。直到1877年新加坡委任威廉·必麒麟(William Pickering)为首任华民政务司(Protector of Chinese),贩卖劳工的活动才减少,并在1914年,废弃猪仔、契约劳工。但一直到日治昭南时期以前,都例常会有船只,以合理价格运送劳工往返新加坡与中国。

由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有海禁条例,人民不可自由出入。因此契约华工都是经由葡萄牙人管控的澳门到海外,或由猪仔贩商到中国收买地方官员放人出洋。以此推测,在19世纪初期,要有大量华工出洋的情况并不太可能。这种情况一直要到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后才形成大规模华工出洋的情况。1860年中英、中法与中国满清政府签下的《北京条约》,买卖人口合法化,华工出洋一时达到高潮。

十九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从中国到新加坡的华人被称作“新客”(Sinkeh)。“新客”有一大部分是契约劳工,包括扛包头的苦力、轮船的烧炭工、在街上待聘的杂工等。有些则是因为中国家乡贫穷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而南下南洋。而其他则是为了逃离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各种的战乱而来到了新加坡。他们主要来自中国南部沿海地带如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心系“唐山”(中国的别称),认为自己是华侨。而土生华人或在新加坡繁衍过好几代的华人,并且受过英文教育的华人则称为“老客”(Laokeh), 或海峡华人(Straits born Chinese)。他们一般心系大英帝国, 不认同自己为华侨。

1942年-1945年(日占时期)

新加坡市民在纪念碑前放声痛哭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1942年1月31日,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占领了整个马来亚半岛。日占时期是新加坡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日军,尤其是宪兵队,做出了诸多暴行。1942年2月15日(农历新年),白思华中将向日本陆军的山下奉文将军投降后,日本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行政上称作“昭南特别市”。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的新加坡华人,日军开展了以“大检证”为名的肃,

肃清以下新加坡华人

1. 曾经在南洋华侨筹赈会中积极活动的人士

2. 曾经最慷慨地捐输给筹赈会的富裕人士

3. 南洋华侨救国运动领袖陈嘉庚的追随者

4. 海南人 (在日本人眼中,海南人均属共产党分子)

5. 凡在中日战争以后来到马来亚的中国出生华人(他们被认为或参加过抗战,或厌恶日军侵略及逃避日军征用而离开中国的人)

6. 凡是纹身的男性 (在日本人看来,纹身的男子都是私会党徒)

7. 凡是以义勇军之身份,帮助英军抵抗日军者

8. 公务员以及可能亲英之人士

9. 凡是拥有武器,并尝试扰乱治安之人士

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都被带到偏远的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建造 “死亡铁路”。日军还勒索南洋华侨,要华侨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山下奉文当时给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俸纳金,是你们向日军赎罪的买命钱。”由于资源严重缺乏,致使许多民众不得不在自家花园里种植木薯、番薯、香蕉等农作物。随着日本投降,新加坡人民无不高兴。[1]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新嘉坡,我平民无辜被杀者,其数不可胜计。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敛遗骨,重葬于此,并树丰碑永志悲痛。”

此后,新加坡每年都要在纪念碑旁举行悼念和祭祀活动,以缅怀在日本占领期间惨遭杀害的平民百姓。对新加坡日治时期的历史有兴趣的话,请搜索新加坡电视剧《和平的代价》视频。这部连续剧真实的反映出当年的境况,岁月无声,人间有情,历史决不容忘怀,陈嘉庚和林谋盛烈士等历史人物和新加坡先辈的抗战经历和苦难使新加坡后人深为感动。二战以后新加坡人民开始有了政治觉醒,这次的沦陷让新加坡人民开始相信要靠自己保卫这片土地,间接促成新加坡脱离英国的统治走向独立。[2] 

战后期间,新加坡仍处于动荡时期,50及60年时常爆发华人及马来人的种族冲突。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政局开始趋于稳定,新加坡逐步实行了和谐种族的政策,之后并没有爆发任何种族冲突。新加坡在建囯独立之后,开始建立了新加坡华人对于新加坡这个国家与新加坡人的认同,在新加坡出生的公民,不管是马来人、华人还是印度人,大家一律是新加坡人。

1945年之前从中国过番到新加坡的华侨,其后裔在新加坡独立后成了新加坡公民。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李光耀在致欢迎词中说: “告诉我们的贵宾,新加坡没有华侨。”李光耀也在祝酒之前的发言中,措词小心地提醒他的贵宾:" 华裔新加坡人有着他们自己的不同的经验和历史。不管这种历史是多么短,与大陆的中国人比较起来,仍然是不相同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在为自己的东南亚创造一种独立的和持久的未来。他们必须与马来裔和印度裔新加坡人平等地分享这种未来。"

华裔新加坡人一般都会先认同自己是新加坡人,然后才是华人,但也有人会同时认同两种身份。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华人,经过一两代或多的繁衍,一般称之为“新加坡本地华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从中国移居新加坡的华人被称作“新移民”,20世纪末的“新移民”主要来自香港与中国的一级城市如北京、上海。21世纪初的“新移民”来自中国各地,丰富了新加坡的多元性。

新春妆艺大游行是新加坡华人开创的传统活动

由于新加坡是个东西文化杂糅,多元种族文化汇集的国家,新加坡华人的文化跟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或其他华人区,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文化上,新加坡的华族文化更加接近马来西亚的华族文化。

而由于新加坡的华人大多数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海南三省,其文化跟这些地区较为接近,无论是各种汉语方言、华人习俗、传统节日、宗教信仰都跟这些地区的文化较为接近。新加坡有着各种华商商会组织,华人文化机构,中文媒体、中文书店,华语流行文化,新加坡中文文学,各种方言戏曲等,也是大中华地区以外仍保留中华文化的国家之一。

然而,新加坡是个以英语为主的国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不少,因此在思想观念上,文化礼仪,语言,都跟来自大中华地区的华人稍有不同。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人主要是以中国中心主义来看世界,而新加坡华人主要是受英语教育(但是在学校必须学习华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新加坡的各种族的语言文化也互相影响着对方,华人的文化因此受到了新加坡本土文化如马来文化,印度文化等等的影响。

尽管如此,相较于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中华文化的破坏,新加坡的一些传统华族文化却保留了下来,尤其是中国南方的宗教礼仪及传统礼俗、风水、命理、儒家思想等仍然对新加坡华人有很大的影响。新加坡华人的中文程度,因实行英语为第一语言缘故,因人而异,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一般来说,新加坡华人的中文能力不及大中华地区的华文程度,但比其他非华人地区的国家来得强。

独立以后,加上曾经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作为四大族群的沟通和教学语。自1979年由新加坡政府主导的“讲华语运动” (类似于中国的“推广普通话”)之后,华语成为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语言,有超过七成的新加坡人能说华语,是华裔之间的通用语言。新加坡民间也通行各种汉语方言,一般上35岁以上的新加坡华裔都通晓几种闽粤方言,例如:莆田话、粤语、潮州话、客家话、闽南语、福州话、海南话等。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一致的简体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民间以简体字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现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为英语,因此公函、商务往来和其他经济业务性质的书信通常以英语为主。

中正中学总校

就华文而言,新加坡有11所特选学校,比如,德明政府中学、中正中学总校、华侨中学、立化中学和圣尼各拉女校等等。早期是传统的华校,经政府同意,将华文和英文同时并列为第一语文来授课。这些学校负责培养讲华语的文化专才,也背负著传授中华文化的使命。[3] 

新加坡华人一般来说会维持一个较为独特的群体认同,而更加的有可能在华人社群当中通婚。不同方言群(或籍贯)的通婚十分普遍。也有少数的新加坡华人会跟其他不同的新加坡族群通婚,例如新加坡马来人、新加坡印度人、新加坡欧亚混血人、白人、日本人、韩国人等等。

新加坡的华人美食主要由早期华人移民根据当地及当时的情况(例如可选用的食材)所发展而来,不能真正意义上作为中国主流的佳肴。尽管如此,这些美食展现了新加坡当地的风味和口味。多数新加坡的华人美食如肉骨茶、面薄、拌面、炒粿条、猪肠粉、福建面、海南鸡饭,云吞面、薄饼等都可以在新加坡的小贩中心(熟食中心)或美食阁吃到。有些新加坡华人是素食者,因为他们有些是虔诚的佛教徒,也有些不吃牛肉,尤其是那些祭拜观音的人士。21世纪来自中国各地的移民丰富了新加坡华人美食的多元性,各种中国菜都能在新加坡的餐厅找到,如川菜、东北菜等等。

道教信仰曾是新加坡华人主要的信仰,但年轻的族群多数改为信奉佛教、基督教或成为无宗教信仰者。根据2010年新加坡统计局的统计,佛教是新加坡第一大宗教,约有43%的新加坡华人称自己为佛教徒、14.4%是道教信徒、20.1%为基督徒和21.8%无宗教,华人构成了这四大级别的绝大多数。由于新加坡华人当中有4成是闽南人,华人也继承上一代来自中国福建的佛道混合之传统信仰,如祭祖,玉皇大帝,释迦佛,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灶神,门神,土地公(或大伯公),关公,天上圣母,清水祖师,保生大帝,玄天上帝等等神佛。

清明节是新加坡华人祭祖和扫墓的大日子

这里的华裔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多半为闽南仪式。每逢清明时节,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成为新加坡华裔的重要节日。

华人初到侨居地时杂居于牛车水一代。基于相同地缘,汉语方言及血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华人形成了五大帮群:福建帮,潮州帮,广东帮,客家帮,海南帮。在英国殖民时期,殖民政府基本上采用的是以华治华的手段,指定了一些华人的领袖来管理华社。所以,华社是属于一个半自治的状况。他们组织的方式是通过一些民间组织来互相照顾自己,例如处理同伴的丧事。

义安公司 (潮州楼)

在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慢慢的争取到了自治。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许多使种族和谐的政策,让大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的一起生活。所以,当时新加坡政府并不太鼓励这些会馆。华人慢慢地由侨居转向了定居,在新加坡落地生根。随着国民意识与认同感的加深,会馆也慢慢地走向了衰退,而这些会馆的组织功能也逐渐被政府取代。

现今的会馆虽不如以前来的重要,但仍然扮演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尤其是让年轻的一代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及加深文化认同。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华社自助理事会

华源会(中国大陆)、九龙会(香港)、新加坡台北工商协会(台湾)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是由以下新加坡各大会馆共同发起:

新加坡福建会馆(闽南)、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潮州) 、新加坡兴安会馆(闽南) 、南洋莆田会馆(闽南) 、新加坡莆中高平公会(闽南) 、新加坡广东会馆(粤)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客家) 、新加坡海南会馆(琼) 、新加坡三江会馆(长江、黄河、黑龙江流域) 、新加坡福州会馆(闽东) 。

还有其他的乡亲会馆如:义安公司(潮州)、新加坡澄海会馆(潮州) 、新加坡潮阳会馆(潮州)、新加坡揭阳会馆(潮州) 、宏安旅外同乡会(潮州)、 樟林旅外同乡会(潮州) 、新加坡惠来同乡会(潮州)、 茶阳(大埔)、励志社(潮/客) 、潮安会馆(潮州)、南洋普宁会馆(潮州)、 冈州会馆(粤) 、新加坡鹤山会馆(粤) 、新加坡雷州会馆(粤) 、八和会馆(粤) 、新加坡三水会馆(粤)、新加坡中山会馆(粤) 、新加坡宁阳会馆(粤) 、花县会馆(粤) 、新加坡南顺会馆(粤) 、新加坡顺德会馆(粤) 、新加坡增龙会馆(粤) 、会宁同乡会(粤) 、新加坡高要会馆(粤) 、新加坡肇庆会馆(粤) 、新加坡东安会馆(粤) 、新加坡广惠肇碧山亭(粤/客) 、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粤/客) 、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公会(粤/客) 、宁波同乡会(三江)、新加坡温州会馆(三江) 、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家)、新加坡兴宁同乡会(客家) 、新加坡丰顺会馆(客家) 、丰永大公会(客家) 、新加坡惠州会馆(客家) 、新加坡应和会馆(客家) 、新加坡嘉应五属公会(梅州) 、武吉班让客属公会(客家) 、新加坡河婆集团(客家) 、新加坡永定会馆(客家) 、漳州总会(闽南) 、龙溪会馆(闽南) 、新加坡武吉班让福建公会(闽南) 、新加坡诏安会馆(闽南)、新加坡同安会馆(闽南) 、新加坡晋江会馆(闽南) 、新加坡惠安公会(闽南) 、新加坡金门会馆(闽南)、新加坡浯江公会(闽南) 、新加坡永春会馆(闽南)、泉菌江公所(闽南)、新加坡厦门公会(闽南) 、新加坡南安会馆(闽南)、新加坡仁和联谊社(闽南) 、新加坡禾山会馆(闽南)、新加坡安海公会(闽南)、 新加坡安溪公会(闽南) 、星洲官山社(闽南) 、新加坡福清会馆(闽东) 、新加坡福州瀛洲同乡会(闽东) 、新加坡福清东张同乡会(闽东) 、新加坡龙岩会馆(闽西) 、新加坡海南协会(琼) 、新加坡后港琼崖同乡会(琼)、东陵琼崖同乡会(琼) 、杨厝港琼崖同乡会(琼)、新加坡善志社(琼) 、新加坡德侨社(琼) 、新加坡琼海同乡会(琼) 、新加坡琼崖重兴同乡会(琼) 、武吉知马琼崖联谊会(琼) 、西河别墅。

联宗会馆新加坡六桂堂(洪、江、翁、方、龚、汪) 、刘关张赵古城会馆(刘、关、张、赵)、南舜同宗会(姚、虞、陈、胡、田、袁、孙、陆) 、新加坡舜裔宗亲联谊会(姚、虞、陈、胡、田、袁、孙、陆、车、王) 、新加坡庄严宗亲会(海南庄氏、严氏) 、新加坡曾邱公会(曾、邱) 、姓氏会馆 新加坡延陵吴氏总会 、新加坡李氏总会新加坡辛氏公会 、新加坡符氏社、新加坡锺氏公会 、苏氏公会 、杨氏公会、 新加坡庐江何氏总会、新加坡吕氏公会 、新加坡杜氏贞义祖祠 、新加坡南洋杜氏公会、新加坡南洋马氏总会 、新加坡南洋吴氏公会、 成氏宗亲会 、新加坡孙氏同公会 、星洲梁氏总会、南洋江氏总会南洋方氏总会、冯氏总会、 邝氏公会(宣城堂) 、新加坡许氏总会、新加坡刘氏总会、新加坡丘邱氏公会 、新加坡白氏公会、新加坡叶氏公会 、新加坡朱氏公会、新加坡庄氏公会 、新加坡太原王氏总会、 南洋沈氏公会、 西林孙氏同乡会(广东潮安县西林乡孙氏、) 新加坡开闽王氏公会(福建王氏)、 南洋梁氏公会(闽南梁氏)、新加坡琼崖王氏祠(海南王氏) 、新加坡琼崖朱氏社(海南朱氏) 、龙氏公会(海南龙氏) 、新加坡海南吴氏公会(海南吴氏)、 潮州陇西李氏公会(潮州李氏)、济阳蔡氏公会(潮州蔡氏)、 新加坡刘陇同乡会(潮州刘氏)、 新加坡揭阳刘氏公会(潮州揭阳刘氏)、新加坡潮州沈氏联合会(潮州沈氏) 、颍川鳌头旧家同乡会(潮州陈氏)、 新加坡客属刘氏公会(客家刘氏)、 新加坡客属张氏公会(客家张氏) 、新加坡荥阳堂郑氏公会。

李连杰、曾秋坤、韩劳达、水铭漳、曾渊沧、李光前、邱德拔、黄志祥、李光耀、李显龙、陈嘉庚、林文庆、陈六使、泳儿、By2、范文芳、阿杜、王禄江、蔡淳佳、蔡健雅、孙燕姿、林俊杰、Olivia Ong、立威廉、吴岱融、蔡澜、蔡和平等等。

新加坡华人的姓氏在英文方面通常是以方言译音,与汉字有差异。对英文译音熟悉的新加坡人,很容易就能猜到对方的籍贯,下列列表新加坡华人姓氏简表以作参考。

中文

英文译音

Lee

Tan/Chan/Tin

Chan/Tsang

Ho

Yue/Er

Sim/Sin/Sum

Lim/Lam

Yeo

Quah

Queh

Goh/Ng

Leong/Neo

Chong

Ban

Boon

Chua/Chai/Choi

Chew

Tay/Cheng

Siew/Seow

Lau/Low

Sam

Loh

Ng/Wee/Wong

Ong/Heng/Wong

Chia/Tze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许亚军 徳井义実 景冈山 雅克·拉兰德 史蒂夫·福里斯特 布鲁思·麦勒 李芳雯 邱淑珍 龙刚 蔡珩 阿伊·阿什顿 张献民 阿诺德·科派尔森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高耀太 朴春 胡军 谢伟才 汤姆·罗斯奎 心理 熊黛林 流浪狗 年度大剧 赵小溪 年代 1927-11-07 摸腿照 旧爱:李美琪与吴彦祖 蔡依林挖鼻孔翻白眼 1981-09-04 加藤miliyah 岩城滉一 浮出 孟祥宇 1962-04-29 陈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