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天下第一庄(台儿庄)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当时“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明、清两代的帝王,

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当时“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明、清两代的帝王,每每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乾隆皇帝巡游台儿庄,看到繁荣的商贸业,南来北往的舟楫,称...

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当时“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明、清两代的帝王,每每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乾隆皇帝巡游台儿庄,看到繁荣的商贸业,南来北往的舟楫,称台儿庄是“天下第一庄”。[1] 

明朝万历年间,为摆脱黄河泛滥淤塞对京杭大运河的影响,朝廷下令对运河治理改道,从微山湖向东流经台儿庄。明清两代大运河漕运繁忙,台儿庄逐渐形成商贸重镇,号称“水旱码头”,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乾隆皇帝南下巡游至此,题书“天下第一庄”。[2] 

乾隆御笔,天下第一庄

据《峄县志》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当时“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明、清两代的帝王,每每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乾隆皇帝巡游台儿庄,看到繁荣的商贸业,南来北往的舟楫,称台儿庄是“天下第一庄”,他在台儿庄不仅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而且还留下了一首触景于韩庄、构思于运河、诗成于台儿庄的佳作:“韩庄水气罩楼台,雨后斜阳岸不开,人在长亭深处好,风帆一一眼中来。”

世事变迁,大运河风光不再,但东西走向的台儿庄运河依然通航,直达沪浙,古城的繁荣一直被水浸润着,直到抗日战争初期的台儿庄大战爆发。

1938年3月23日4月8日,中国国民党10万大军,在台儿庄浴血奋战,歼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初期最大的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国民政府曾决定“在台儿庄重建新城”。然而,这一愿望终未实现。

1992年,台儿庄区政府拿出半年的财政收入3000万元,建了一座大战纪念馆。这是大陆第一个为国民党正面抗战修建的纪念馆。

2008年4月8日,枣庄选择在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对外宣布重建台儿庄古城,倾力打造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3] 

如今,沿运城市杭州、扬州等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河道也被现代化开发。运河申遗专家阮仪三教授认为:台儿庄古城具有千年运河上最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城区内仍保留长达3公里的古运河河道及明清时期的街巷、码头等遗址,古城城市肌理、道路和水系框架基本完整,台儿庄是中国最后一座“活”着的运河古城。

台儿庄地处南北文化交融的承接点,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岭南建筑、闽南建筑等八种风格建筑杂列其中,佛祖寺、清真寺、天主教堂、妈祖庙等五大宗教及民间信仰72座庙宇聚于一城。

台儿庄地势低洼,沟渠相串,连通运河,百姓筑台而居,拥有7公里古水街水巷,舟楫摇曳,遍游全城,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古水城。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称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1938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台儿庄大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中央日报》头版头条曾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古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镜花水月。新中国建立后,台儿庄古城区一直是兰陵县和台儿庄区政权所在地,党和人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改山治水、战天斗地的运河治理、农田改造等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台儿庄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城市建设逐步向西部新区发展转移,旧城的老居民区依然保持着古朴自然的陈旧落后面貌,顺河社区居委会3000名尚未完全脱离土地的农民,依旧居住在环境恶劣的棚户区。开发重建台儿庄古城,成了台儿庄几代人民的梦想。

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开园百日五十万游客

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建设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

经过4年的精雕细琢,一座融汇“齐鲁豪情”,兼具“江南韵致”的古城初露芳容。

打造海峡两岸交流新平台

2010年5月4日,国台办、海协会领导及我省领导同连战先生等一道,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泰和楼奠基。[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因人类不可抗拒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和战争毁坏的建筑,重建后可以申报世界保护遗产。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台儿庄成为世界上第四座重建的古城。

枣庄市市长陈伟表示,恢复重建台儿庄古城,一方面,可以让国民党政府70年前作出的承诺得以实现,体现出大陆在改善国共两党关系方面的最大诚意和善意;另一方面,通过恢复重建台儿庄大战遗存,展现抗日战争的壮烈场景,使之成为一个国共合作的见证。

2009年12月16日,经国台办批准,国家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台儿庄设立。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新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发来贺信、贺电,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出席揭牌仪式,他说,台儿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提供了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平台,相信它一定能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做出突出贡献,希望大家发扬台儿庄大战爱国精神,凝聚两岸爱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重建台儿庄古城的同时,枣庄就规划了寓意“国泰民和”的泰和楼。

位于台儿庄古城核心景区的泰和楼,系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标志性建筑,由海峡两岸知名专家联袂设计,规划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有7层,总高度为45米,主体高度为38米。其中,“38米”代表发生在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

在整体设计上,泰和楼外部采用斗拱来展现历史的渐变,内部楼梯设计为京杭大运河造型,象征中华民族文明,通过实物、影像图片,反映距今7300一6300年的北辛文化到现在的中华文明延续和传承。建筑凸显磨难与战争的痕迹,在楼梯上通过弹孔、图片等来展现战争,体现台儿庄大捷的伟大意义。

连战先生在泰和楼奠基仪式上说,72年前的台儿庄大战,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回忆当年种种,心中充满了崇敬和感恩。让我们珍惜和传承这种精神,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深化交流,共创美好未来。

台儿庄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 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开放的台城旧志景区仅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2010年“十一”,运河街市景区即将恢复原貌并向社会开放。古清真寺

运河和长城同为世界四大古代工程之一,长城早在1987年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却沉睡得太久了。5月22日至24日,枣庄市政府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考察团成员及沿运河六省(直辖市)18个城市的代表,在会上通过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杭州宣言》,标志着运河申遗开始启动。这对于枣庄旅游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言,无疑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 29个景点,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驳岸、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它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 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台儿庄古城一期将于五一开城,为枣庄市打造江北水乡城市品牌发展旅游业增添了最为靓丽的黄金景点和产业龙头。

经过历时3年的建造,运河古城将一期工程现已结束,二期工程也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2010年5月1日,运河古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正式对游人开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及其夫人连方瑀在这天参观了运河古城,并给予了极高评价。

古城抢救挖掘工作,主要围绕运河文化、大战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调查整理全面展开。市文化局、市文物台儿庄大战遗址

通过调查古建筑遗存、收集老照片、采访老人、入户调查等形式,对古城街巷、码头、驳岸、建筑等作了全面深入调查,对现存历史遗迹、老建筑全部拍照,分类保存,全面摸清欧式建筑、徽派建筑、北方建筑、江浙建筑、山陕、广东、广西、福建等八大类建筑风格,并形成系统照片和文字资料。重点对泰山行宫、文昌阁、新关帝庙、三官庙、玉皇阁、大王庙、龙王庙、吕祖庙、旧关帝庙、火神庙、准提阁、东岳天齐庙、铁佛寺、苍庙、十八罗汉庙、南北清真寺、高庙、八蜡庙、九龙庙等庙宇进行调查,详细掌握确定建筑位置、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建筑布局,绘制了部分建筑平面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河古城开发建设建议性规划、设计方案。采取读书摘要、上网收集、现场拍摄、上门收集等形式,收集和整理水街水巷、古街巷、古民居、古桥、游船、牌坊、古灯等各类古城建设参考图片500余幅,文字资料2余万字,绘制、收集和整理古城水系、用地、拆迁、供电、供热、供水等相关图纸20余份,并分别编印、装订成册,为运河古城恢复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一,台儿庄古城具有千年运河上最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 这是运河申遗专家阮仪三教授的团队得古城牌坊

第二,台儿庄古城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最典型的城市。台儿庄地处南北过渡带,运河落差大,又是当时华东地区唯一的煤炭供应地、最大的瓜果梨枣集散地和最发达的民间制陶基地,徽商、晋商、浙商、闽商、粤商等各路商贾纷纷云集于此,定居经商,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台儿庄成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台儿庄汇集了八大建筑风格和世界五大宗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城内建有晋派、徽派、闽南等八种建筑风格的商铺、民居、书院,荟萃了包括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世界主要五大宗教,以及文昌阁、关帝庙、泰山娘娘庙、妈祖庙等中国主要民间信仰的七十二座庙宇,衍生了江米鸡、黄花牛肉面等南北风格交融的特色饮食,形成了三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台儿庄文化的多样性是在运河上最丰富的,所以它是运河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像诺曼底、哥底斯堡、凡尔登一样,台儿庄大战不仅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台儿庄古城因为是被战火毁坏的,具有毋庸质疑的重建资格。世界遗产组织反对遗产重建,保留下多少遗存就是多少遗产,但因为天灾人祸或战争毁坏的,并

别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世界遗产组织认为可以重建。世界上只有四个城市具有重建资格,一是波兰的华沙,是被二战炮火毁坏;二是意大利的庞贝,是因为火山喷发毁坏;三是中国的丽江,是因为地震毁坏;还有一个就是台儿庄,也是被二战炮火毁坏。所以我们提出重建台儿庄古城,重建起来就是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一个二战纪念城市。

第三,台儿庄古城能够成为独具特色的东方古水城。台儿庄是低洼地,历史上的洪水走廊,古城区有18个汪,汪渠相连,水巷纵横,居民筑台而居,是标准的水城,老地图上有近百条水街水巷,水网密布。 历史上的台儿庄,水系十分丰富。在《峄县志》中记载,康熙皇帝曾称赞枣庄“风光与江南水乡别无二致”,江北水乡由此得名。对这个观点,阮义三教授一开始和我有争论,认为台儿庄不能叫水乡。后来,我们用详实的历史资料、老人的回忆和现场考察,最终说服了他。阮义三教授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历史上台儿庄古城的水网密度超过了苏州古城。运河古城有两项世界遗产:恢复建设的运河古城,是运河文化的世界遗产;同时恢复70年前被二战毁坏古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项城市建设的世界文化遗产。通过我们的努力,努力使运河古城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优秀旅游产品,把枣庄打造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第四,古朴与现代、悠闲与疯狂完美结合的时尚之城。首先是生态古城,充分利用无污染、可循环的能源进行产品设置和开发。水是台儿庄古城的灵气和韵致,今后台儿庄古城的流水有三种,一是生态水,所有的城市生活污水都要进污水管道,经过污水处理厂,再流到到周边的水系里去。同时利用3000亩运河湿地,经过循环净化后再进入运河。湿地是个大型的生态工程,采用国际最新的三级水质处理技术,为运河提供天然生态过滤网,确保古运河里没有一滴污水。将来游客可以先看古运河,再参观新运河和南水北调工程。二是运河水,从上游微山湖而来的天然降水。三是长江水,台儿庄拥有江北第一船闸和南水北调水利枢纽提水泵站,保证把长江水源源不断地调运到北方。

第五,建设台儿庄大陆第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与台湾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联系,是改进海峡两岸关系、促进民族统一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台儿庄大战遗址是国内反映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的唯一纪念地,电影《血战台儿庄》促成了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1986年4月,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了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港。古城一角

古城重建项目,将围绕“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大战故地、时尚生活”的定位,按照“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古城重建规划设计,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着力把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打造成为沿运独有、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优秀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

天下第一庄——台儿庄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高耀太 景冈山 许亚军 布鲁思·麦勒 雅克·拉兰德 史蒂夫·福里斯特 邱淑珍 谢伟才 张献民 徳井义実 阿伊·阿什顿 朴春 阿诺德·科派尔森 胡军 蔡珩 龙刚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李芳雯 大惊小怪 潘雄 文卓 大呼 间谍 很多人 夫妻:春晓与彭坦 1983-12-17 1937-02-13 中村雅俊 通缉 阿杜 战斗 安娜-弗瑞尔 文章  思考 楚乔传芙儿 196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