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8

[摘要]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1] 

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2] 

山西行政区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下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总人口3610.8万(2012年)。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3] 

“女娲补天”的传说发生在山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在旧石器时代山西已有了人类繁衍生息。

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建立在晋南。

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汉、魏、晋时期,山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东魏、北齐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

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宋朝时期,云冈石窟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在1921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革命活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

平遥古城

解放战争期间,山西成为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基地,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大批地方干部南下或东进、西进,奔赴新区。

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1-2]   

山西地形

巍巍太行

藏山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120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70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中国前十位的有36种。具有资源优势的矿产有煤、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铜矿、金红石、白云岩、耐火粘土、灰岩、芒硝、石膏、硫铁矿等13种,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767.85亿吨,煤层气保有资源储量1825.16亿立方米,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14.16亿吨。此外,锰、银、金、石墨、膨润土、高岭岩、石英岩(优质硅石)、含钾岩石、花岗岩、沸石等10种矿产资源储量也较丰富。[4] 

山西野生动物以陆栖类为主,已知的有439种(含历史记录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7种:褐马鸡、金雕、朱鹮、白鹳、黑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丹顶鹤、大鸨、胡兀鹫、遗鸥、虎、金钱豹、梅花鹿、原麝、林麝。二级保护动物有54种,包括鸟类42种,两栖类1种,兽类11种。属于省级重点保护的有苍鹭、星头啄木鸟等27种。属于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315种。[5] 

管涔山森林公园

壶口瀑布

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6] 

地级市

面积

(k㎡)

人口

(六普)

邮政

编码

政府

驻地

所辖区、县、市

太原市

6988

4,201,591

030000

迎泽区

迎泽区

阳泉市

4451

1,368,502

城区

城区

忻州市

25180

3,067,501

忻府区

忻府区

吕梁市

3,727,057

离石区

离石区

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如下:

常住人口为3571211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47124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240869人,增长9.98%,年平均增长率为0.96%。

常住人口中,家庭户共10330200户,家庭户人口为3348414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4人减少0.4人。

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338768人,占51.35%;女性人口为17373343人,占48.6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21下降为105.56。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106011人,占17.10%;15-64岁人口为26900767人,占75.33%;65岁及以上人口为2705333人,占7.5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6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25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1143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6186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611529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80484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422人上升为872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587人上升为1573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8921人上升为4512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1779人下降为21855人。

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62029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606706人,文盲率由4.22%下降为2.13%,下降2.09个百分点。[18] 

山西是一个多民族分散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等45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0.3%。在少数民族中,回族居多,其次是满族与蒙古族。[1] 

雁门关

山西省是华北重要交通枢纽,为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神黄等重要干线交会处。2012年,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3773.7公里,全省铁路货运量7.14亿吨,比上年增长3.2%;铁路客运量6208.1万人次,下降0.2%。山西省主要客运火车站:太原站、太原南站、大同站、朔州站、忻州站、原平站、阳泉北站、榆次站、介休站、吕梁站、临汾站、侯马站、长治站、晋城站、运城站等。[1] 

山西省有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运城关公机场、长治王村机场、大同云冈机场、吕梁大武机场等5个民用机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航线110条,通航城市60个;运城关公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级,航线25条;长治王村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航线13条;大同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航线9条;吕梁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航线3条。

2013年山西省民用机场共保障运输起降9.64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973.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9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7%、14.2%、2.5%,旅客吞吐量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其中,太原机场完成运输起降7.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4万吨,分别增长12.4%、14.5%、4.1%;运城机场完成运输起降12069架次,旅客吞吐量10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818吨,分别增长25.18%、9.34%、15.68%;长治机场完成运输起降7230架次,旅客吞吐量5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19.5吨,分别增长11.94%、14.38%、-43.14%;大同机场完成运输起降架次4736架次,旅客吞吐量35.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965.1吨,分别增长10.29%、27.07%、-7.89%。[1] 

生产总值

2013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12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3.8亿元,增长4.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第二产业增加值6792.7亿元,增长10.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第三产业增加值5035.8亿元,增长7.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813元,按2013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621美元。[19] 

财政收支

2013年山西省公共财政收入1700.2亿元,增长12.1%。税收收入1135.5亿元,增长8.6%,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956.0亿元,增长3.2%。公共财政支出3030.5亿元,增长9.7%。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2477.9亿元,同比增长9.9%,增加223.3亿元,民生支出总量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81.8%。[19] 

固定投资

2013年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11200.2亿元,增长22.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031.8亿元,增长11.3%;民间投资6089.0亿元,增长33.8%。其中,内资企业投资10718.1亿元,增长23.1%;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134.5亿元,下降19%;个体经营及农户投资347.7亿元,增长14%。第一产业投资705.1亿元,增长92.6%;第二产业投资4685.1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投资5810.1亿元,增长24.3%。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4724.9亿元,增长14.4%。[19] 

能源生产

2013年山西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8.2亿吨,增长5.4%;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4.0亿吨,增长12.0%。向省外运输煤炭6.2亿吨,增长5.8%,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64.0%。向省外输送电力793.1亿千瓦小时,增长3.1%,外输电量占发电量30.2%;向省外运输焦炭6475.8万吨,增长13.5%,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71.3%。社会用电总量1832.4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37.8亿千瓦小时,第二产业用电1497.0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154.6亿千瓦小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43.0亿千瓦小时。[19] 

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9.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9.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5%。[19] 

2012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127.4亿公斤,增产6.8%。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和“一县一业”基地县,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编制吕梁山、太行山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开展包村增收和机关定点扶贫活动,实现40万贫困人口脱贫。[1] 

2013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1312.8万吨,增加38.7万吨,增产3.0%。其中,夏粮231.7万吨,减产11.3%;秋粮1081.1万吨,增产6.7%。农作物种植面积3898.3千公顷,增加7.4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274.3千公顷,减少17.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0.3千公顷,减少5.5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3.4千公顷,减少13.9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670.0千公顷,增加1.1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677.5千公顷,减少11.5千公顷。[19] 

2013年山西省完成造林303.0千公顷,减少1.4%。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98.8千公顷,减少1.3%;木材产量11.9万立方米,减少2.5%。猪牛羊肉总产量72.6万吨,增长8.2%。其中,猪肉产量61.2万吨,增长8.6%;牛肉产量5.2万吨,增长6.1%;羊肉产量6.2万吨,增长5.1%。年末生猪存栏502.2万头,生猪出栏786.2万头。牛奶产量86.2万吨,增长7.8%。禽蛋产量79.8万吨,增长6.9%。水产品产量4.6万吨,增长10.6%。[19] 

2013年末山西省农业机械总动力3183.2万千瓦,增长4.1%。机械耕地面积2609.0千公顷,增长1.4%;机械播种面积2516.0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703.0千公顷,分别增长3.0%和12.4%。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21.8亿元,增长5.9%。[19] 

2012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在完成整合重组的基础上,进入现代化矿井建设阶段,煤炭产量、外运量分别达到9.1亿吨、5.8亿吨,比上年增长4.7%、0.1%。先进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418亿元。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788.4亿元,比上年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770.7亿元,下降18.3%;实现利润806.5亿元,下降29.9%。[19] 

2013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46家,增加23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原煤产量9.6亿吨,增长5.3%;发电量2625.0亿千瓦时,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焦炭产量9076.8万吨,增长7.5%;钢材产量4496.2万吨,增长18.4%。2013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04.7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445.8亿元,下降18.3%;实现利润547.9亿元,下降31.4%。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59.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80.1亿元,增长15.6%。[19] 

2012年,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5.8亿元,比悬空寺

2013年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8.3亿元,增长14.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38.5亿元,增长1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49.8亿元,增长14.3%。商品零售额4518.6亿元,增长14.1%;餐饮收入额469.7亿元,增长13.3%。进出口总额158.0亿美元,增长5.0%。其中,进口额78.0亿美元,下降2.8%;出口额80.0亿美元,增长14.0%。

2013年山西省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8家;实际使用外商直绵山

2012年山西省城镇新增就业5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3.2万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0.9万套,竣工18万套,又有60多万名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和低收入群体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320万名6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金,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278万名困难群众领到物价补贴,800多万农户享受到免费取暖用煤。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1.7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56.6元,增长13.5%。[1] 

2012年,山西省推进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大通道等铁路项目建设,在建里程达到1900公里;加快推进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项目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完成1000公里建设任务,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大力推进大水网建设,东山供水、中部引黄、小浪底调水等骨干工程加快建设。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发电量2535.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1%;晋东南至湖北荆门世界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投入使用。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率超过51%,完成第二轮“五个全覆盖”任务。[1] 

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17%,组织实施了10个科技重大专项和403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开发了千万吨级矿井综采成套装备、煤基合成油、新一代激光显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6786件和7237件,新登记科技成果436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省级以上各类技术中心达到337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5家。[1] 

2012年,山西省教育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2.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可容纳15万学生的山西大学城基本建成。年末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67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3所。2012年全省研究生在校生2.6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63.7万人。[1] 

珏山

2012年,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均达到50%以上。全部设区市均开展PM2.5监测,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优良断面上升5.3个百分点。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完成营造林460多万亩。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13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年末全省森林面积28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03%。全省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为348天。[1] 

庞泉沟

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

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晋语别于官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晋语古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字平声不送气。晋语保留诸多古汉语特征。[25] 

演变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汉代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都在山西(晋南);至明代时,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演变出了“蒲州梆子”戏;蒲州梆子后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相结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清朝中叶,中国戏曲开始了“花部”(即梆子戏)和“雅部”(即昆曲)之争,山西民间赛戏之风也盛行开来,大村镇往往同时邀两个戏班演出,唱“对台戏”。1980年普查显示,山西地方剧种达54个,占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26] 

大戏

小戏

上党落子和晋南眉户是小剧种中的大剧。受宗教文化影响,山西有晋北道情、洪洞道情、临县道情戏、永济道情戏等道情戏;山西各地的秧歌戏有16种;“碗碗腔”剧种代表为“曲沃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其他小戏有二人台、小花戏、繁峙蹦蹦、耍孩儿、凤台小戏、蛤蟆翁、拉活戏、跳戏、河东线腔、上党皮簧等。[26] 

山西是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形成了地方特色节令民俗。[27] 

添仓节

李家大院

六月六节

六月初六日,晋南地区称为“回娘家节”。六月六日前后,小麦已经收打完毕,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是探亲的绝佳时期,民间遂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六月初六日,在山西许多地方演化成了庙会。[27] 

太原庙会[27]

山西锣鼓

威风锣鼓[27]

剪纸

“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著称。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广灵剪纸[27]

面塑

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27] 

旺火

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山西民间面塑[27]

炕围画

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又具简繁对比的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27] 

佛教

五台山[28]

道教

永乐宫[28]

应县木塔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资源的概括。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境内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占全国的70%以上。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的人文景观。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忻州五台山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大同云冈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晋中平遥古城是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运城解州关帝庙是规模最大的武庙。皇城相府、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庄园、申家大院、孟门古镇、孔祥熙故居等为山西的民居代表。[33-34]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4-2016)

泽州县、临猗县、平定县、运城市盐湖区、晋中市榆次区、孝义市、清徐县、阳城县、介休市、沁源县、太原市小店区、新绛县、襄垣县、汾阳市、长治县、屯留县、洪洞县、原平市、长子县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张献民 许亚军 蔡珩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徳井义実 朴春 李芳雯 谢伟才 胡军 雅克·拉兰德 布鲁思·麦勒 邱淑珍 阿诺德·科派尔森 高耀太 龙刚 景冈山 阿伊·阿什顿 史蒂夫·福里斯特 战北平 背水一战 网络安全法 好友:谭咏麟与成龙 都是 林锦棠 作曲家 其它 邱泽 艾什莉·贾德 绯闻:绫濑遥与瑛太 加拿大;多伦多 马斯晨 据说 今敏 胖轩 买新房 1948-10-17 旧爱:欧文-威尔逊与凯特-哈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