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徐沛东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1

[摘要] 徐沛东,男,汉族,1954年2月生,辽宁大连人,1970年参加工作,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第十一届、十二届

徐沛东,男,汉族,1954年2月生,辽宁大连人,1970年参加工作,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徐沛东,男,汉族,1954年2月生,辽宁大连人,1970年参加工作,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

1979年毕业,同年回福州军区歌舞团任作曲及指挥。

1985年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作曲、指挥。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现任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1991年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30名候选人之一。

1992年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和国务院颁奖的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中青年优秀专家。

1992、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词曲作家以最多选票名列榜首。

1996年获得中国歌坛辉煌二十年作曲成就奖及1996年中国流行歌坛成就奖。

因在1990年获得特殊荣誉、取得优异成绩,经《中国音乐年鉴》编辑部提名被评为1990年(中国音乐名人),并收《中国音乐年鉴》1991年(中国音乐名人录)。

1999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

2000年5月在莫斯科获国际德尔菲大赛评委。

2001年评为在中国文联万里采风活动中荣获采风贡献奖。

2002年4月26日荣获意大利岸国际学院第三届国际奖第三千年授予徐沛东

2009年4月,获第71届美国好莱坞斯卡莫国际大奖“世界作曲家超级明星”奖。

2011年9月15日起,担任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院长。

2011年11月25日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

徐沛东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其中有歌剧《将军情》、舞剧《枣花》、电影《摇滚青年》、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风雨丽人》、《东周列国》、《和平年代》、《雍正王朝》、《走向共和》、《我这一辈子》、《五月槐花香》等60多部音乐作品。代表作品有:《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亚洲雄风》、《不能这样活》、《命运不是辘轳》、《乡音乡情》、《辣妹子》、《红月亮》、《种太阳》、《久别的人》、《爱我中华》、《青大之歌》、《我像雪花天上来》、《大地飞歌》、《踏歌起舞》、《阳光乐章》、《天地喜洋洋》、《风景这边独好》、《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等。除以上作品均多次获得全国各类比赛的金、银、铜奖外,还有60多首的作品获全国各类大奖。

——歌曲《亚洲雄风》(90年7月)获第“十一届”亚运歌曲传播奖第一名。

——歌曲《我热恋的故乡》(88年7月)荣获第三届“亚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歌曲优秀新作品奖。

——舞剧《枣花》获1992年全国舞剧调演优秀音乐奖。

——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的音乐(91年4月)荣获第11届全国电视“飞天”奖最佳音乐奖。

——歌曲《篱笆墙的影子》(93年5月)收入二十一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入选录。

——舞剧《篱笆墙的影子》的音乐,荣获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最佳音乐创作奖。

——电视剧《和平年代》的音乐荣获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同时还荣获第十七届(1996年度)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音乐奖。

——电视剧《雍正王朝》的音乐荣获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同时还荣获第十九届(1998年度)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音乐奖。

——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荣获最佳电视剧主题歌奖。

——儿童歌曲《你我手拉手》及歌曲《英雄》(97年)双双荣获第六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最佳歌曲奖。

——歌曲《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中国我属于你》、《中国新闻工作者之歌》(99年)三首同时荣获第七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最佳歌曲奖。

——歌曲《大地飞歌》、《踏歌起舞》(2001年)双双荣获第八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最佳歌曲奖。

——歌曲《今天的你》(2003年)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入选作品选。

——歌曲《爱我中华》(2001年)荣获中国歌曲首届“金钟奖”金奖。

——2003年歌曲《漓江情》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第二届中华民歌大赛中,荣获创作一等奖。

——1992年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编曲特别奖。

——歌曲《中国我属于你》(98年)荣获北京市首届文学艺术奖。

多次担任国内各重大文艺演出的音乐总监及比赛的评委工作。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国际音乐节、流行歌曲比赛的评委工作及文化交流活动。曾出访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罗马尼亚、韩国、日本、埃及、希腊、土耳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国家,另外,还曾多次出访香港、台湾等地区。为文化部组建并带队92、93、94、95年《中国风》赴香港的演出工作。曾为青岛大学创作校歌。

相识只在一瞬间------作曲家徐沛东印象

作者毛竹

我的脑海出现了这样一个白日梦:徐沛东在等绿灯时睡着了,后面的车排成了一条不断延伸的长龙,都在打喇叭,都在埋怨,都在咒骂。这条车龙在落叶缤纷中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

我和小芳一起去中国文联大楼采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

采访徐沛东不仅是因为我喜欢他的许多首歌,还因为对他的创作有十二分的好奇:他的歌怎么能够有的如此深情婉约?有的如此大气磅礴?……难道他是个孙悟空可能摇身变化?难道他是一个变色龙可以和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生命真是大自然界法则中最巨大的最神奇的力量,它如同团团亘古燃烧不熄的圣火,从无穷无际的旷野走来,又走向神秘深层的宇宙空间。而对于徐沛东这个生命的关心,不仅是想追问他的身体本质,还包括他的社会性格,他的思想空间,他的精神区域,他的激情来源。

这个时代为什么把那么多好听的音乐集中地反射在这个人的身上?难道他有着和一般人不同的根源?难道他的血脉里流淌着不同的血液?难道他的经历使他获得特别的灵异?大惑不解的我实在是想见识某种异能。

“知道他是谁吗?就是那个做电视剧主题歌《命运不是辘轳》的作者。”

小芳一下子兴奋起来,明亮的眼睛扑扑朔朔:“噢!我知道!我们都知道!”

“这个人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中国音坛上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本是一个大作曲家现在成了中国音协的主席。在一些人眼里他是中国音乐界的最高标志性人物。”

“你猜我最喜欢徐沛东的哪首歌?”

“那首浪漫的歌,《红月亮》:红月亮,红月亮,美丽又大方;……”

“我喜欢那首大气的歌,《雍正王朝》的插曲 :古今谁能说明白 ,千秋功罪任评说 ,海雨天风独往来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 。终不悔九死落尘埃 ……”

可不是?徐沛东的电视剧音乐多少次照亮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触摸到电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把现实生活和电视剧融为一体。啥叫家喻户晓?徐沛东的歌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我们说话间,出租车已停在文联大楼下面。

我们进入大厅,说明来意,并强调是和徐沛东约好,警卫先是电话向徐沛东请示了一下,得到允许,这才让我们登记,让我们上楼。我们走进把头一套间,停在里面那一间门口。

我们敲半掩的办公室门,徐沛东说:请进,虽然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让我感觉出了徐沛东虽然身为一届主席身上却有一种平易近人。这是与他见面的第一感觉。走进办公室,我们看到了徐沛东坐在一张很大的办公桌后。

乍一看,徐沛东并没有什么特别,头发有些卷,脸有些方,身子有些富态。一看就是人到中年,到了事业有为,身体却让人担忧的年纪。这个很普通的人就是写出那么多好听歌曲的徐沛东吗?我表示怀疑,心有不甘,定眼再细看,这才看出些名堂。

徐沛东的唇习惯性地紧泯着似生命中隐藏着蓬勃的创作激情当心溜出来。徐沛东的眼皮和许多的大人物一般有些向下搭拉,这使他有些“冷眼向阳看世界”或是“冷眼向阳看自己”的味道 。仿佛是对这个世界有一种冷静地观察;又仿佛是对自己的才华有些儿不屑一顾,甚至带有一种批判的味道。徐沛东的目光中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沧桑感还有几抹审视的成份其中有一抹余光是向上的,通向遥远的未知的天外,似乎是向往着更高层次的突破。他的眉毛虽呈剑状却很特别,因为这道剑眉是平放的,尾部根根发散,似潭水横波,似乎和这个世界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深情厚意,却不能表达出来。徐沛东考究的下巴两边丰满的双颊如同组合音响的两个音箱一般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回响。徐沛东鼻子的线条流畅而优雅,这使得看起来豪爽的他有一种细腻的东西出没其中,似乎是向往着音乐的丰满和圆满。看着我们落坐,徐沛东脸上现出了笑容,偏偏这时几缕阳光从侧面斜斜映在他的脸上,使他的脸上焕发出一种光芒,脑门上有种深不可测的反光,一个透射出神秘魅力的徐沛东就在这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感觉出徐沛东对我们的到来是十分欢迎。徐沛东招呼秘书拿出上好的茶给我们倒上。

我正想说几首徐沛东的歌,说几段杂志上看过的、网上搜来的关于徐沛东的段子套套近乎,然后就徐沛东的创作进行发问,我就听到了徐沛东的心声:“我不肯屈服!我把自己的作品当作自己需要去克服的障碍。”波德莱尔《反抗者》的歌声在我灵魂中响起。带给我一种精神上具有长久的诱惑力的满足。我的心一怔,细看徐沛东并没有开口呀。难道总有天籁之音将徐沛东频频惠顾的同时也反射到了我?

徐沛东刚想和我们说话,手机响了,接完手机电话又响了,电话还没放下就有人进来请示工作,工作还没请示完秘书又进来把一些文件放在徐沛东面前。徐沛东一边批示文件一边指示工作,忙得生命中有火,忽忽地向外乱蹿。

我分明看到徐沛东的脸上那份悠闲和幽静不知道何时溜走了。徐沛东的脸上渐渐地出现了一些凝重,仿佛在收神,仿佛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什么。

徐沛东的秘书又进来把一摞子请柬放在徐主席的面前。

“这么多场音乐会,我又没有分身术,怎么能一个晚上参加这么多场音乐会?”徐沛东对秘书说。

“你去看一下就走,艺术家就满足得不得了了!”秘书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徐沛东。

“那不是走过场吗?那不是对艺术家的不尊重吗?”徐沛东认真说。

“大家都理解您很忙!您能去一下就是艺术家们莫大的荣幸!”

“去一下就走?这样好像不合适吧!”徐沛东显得很无奈 。

“那有什么不合适。大家都能理解你的确是太忙”

“那好吧!”

徐沛东想想还是觉得不妥当,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望望请柬又望望秘书:

“他们会不会觉得我这样当匆匆过客对他们是一种伤害?”

“应该不会不会不会的!”秘书摇着头,连着摇出了好多个“不会”,仿佛这样摇就会把徐沛东那无尽的烦恼给摇没了。秘书摇完自己也怔住了,换用那么一种怜悯的目光看着徐沛东,似乎在为徐沛东的身体隐隐担忧,又似乎在为晚上音乐会现场出现诸如“艺术家不让徐沛东走”“艺术家发恕”“艺术家心态不平衡罢演”“观众起哄闹事”“堵车没赶到音乐会冷场”“司机和警察发生争执”等想不到的场面而隐隐担忧。

徐沛东似乎是不忍心让秘书为难,只好说:“好吧!今晚就定参加这几场,不能再多了!” 徐沛东的语气中是说不出的惆怅。为了强调这个不能再多了,我看到徐沛东用手指在桌子上点了几下。秘书这才识趣地退了出去。

徐沛东有些歉然地望着我们,说了一句:“我的人缘挺好的!……”脸上却透现出孩子一般的无助。感觉徐沛东哪一个音乐会都想去,那仿佛是他的一份天职一份责任。感觉徐沛东不忍心伤害任何一个艺术家,更理解每一个艺术家奋斗的艰难,求索的酸辛。

我忽然明白了,在我们向往的某场音乐会,在徐沛东这里却成了一种责任,成了必须要出席的一种任务。大凡再好的音乐会成了任务,意思就不一样了,仿佛就成了一种负担。就算是本来好的音乐会也变得不好了,听了心里也不舒服了。因为刚才的短兵相接我已经感觉出徐沛东和大多数搞艺术的人一般脑后都长有反骨,有一种天然的逆反心态,都对要求自己去做的事情有一种本能地对抗。

我听到徐沛东的叹息声。两个风格迥异的旋律在我心里交错,若隐若现:

一会儿是《红月亮》的旋律:红月亮红月亮,美丽又大方……一会儿是《雍正王朝》的旋律 :古今谁能说明白 ,千秋功罪任评说 ,海雨天风独往来 … …

我再一次意识到这个忙于事务的是一个大作曲家。

此刻我感觉到按约定接受我们采访的徐沛东的心里的那些美丽的故事全部换成了对今晚需要“救火”艺术家们的琢磨。

我这才知道当观众们悠悠哉哉欣赏音乐会的时候,徐沛东必须像率领救火队一般在车轮滚滚、红尘万丈中地从这里扑到那里,从那里扑到这里。我估计徐沛东今晚到12点前都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上疯狂奔跑,哪有什么心思欣赏音乐?

而这次我之所以来采访徐沛东,还因为这些段子打动了我。对徐沛东的身上那种对艺术的疯狂劲让大家钦佩让我好奇。我就想探索徐沛东生命中神秘的原创动力从哪里来。我又看到了另一个景象:徐沛东的想象昏迷了过去,在无穷大的引力向飘向遥遥远远荒荒僻僻红叶缤纷的山岗,只剩下肉体存在的徐沛东,奔波在滚滚红尘中。

我忽发奇想:徐沛东可以躺着指挥,可以躺着被车拉来拉去,可是若徐沛东躺着被抬进会场全场不轰动才算怪呢!可是若徐沛东躺着唱歌全场不撼动才算怪呢!到那时,他就成了地球上第一个躺着唱歌的作曲家兼歌唱家。别人会因为站着而被人难忘徐沛东会因为躺着让人更加难忘。

是醒来或是睡去/你的理解/一定比凡人更加深刻真切/否则你的乐曲音流/怎能像液态的钻石/汨汨嘟嘟涌动/源源不断地流泄?

这个徐沛东也真是太奇特了!他身上既有真情脉脉的东西又有淋漓酣畅的东西,还有许许多多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他仿佛是一个顶顶复杂的组合体,里面有深邃莫测的东西。这是不是就是唯有他可能写出各种各样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神秘诠释?

看着徐沛东仍对着那一堆请柬左右为难,我忽然对大人物徐沛东有一种同情,心里又是那漫无边际的伤感。

大艺术家当住在“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中,如深山居士,溪间隐士,千呼万唤不出来,犹抱“线谱”半遮面,潜心创作。而今大艺术家在许多人的目光里却成了一种最好的摆设,一种最高层次音乐会的标志。任何音乐会都需要这样的大艺术家做摆设做标志。可是却没有人真正能够设想大艺术家心里何种感受,大艺术家身边的旁观者又是何等感受。

我不无同情地说:“您当上这个主席,可能对您、对观众、对音乐界甚至对国家都是一种损失。因为您没有时间搞创作了。您也是牺牲了很多!”

“现在接创作根本就没有时间。在这个位置上我就不代表自己了,我代表了这个国家对艺术人才的珍惜珍重珍爱,我现在就是这样一个使者一个化身。我对艺术家的态度就会被认作是国家对这个艺术家的态度。所以我必须尽到我的全部,必须竭尽全力!”

我心想:原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是周总理、焦裕录的专利。

“谈谈您怎么对中国的音乐家做奉献?”

“怎么做奉献?你不是看到!就这样做贡献。就是这些具体的琐碎的一些事务性工作!”

徐沛东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个秘书又一次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请柬。秘书放下请柬,小心翼翼地对徐说:“这个艺术家为了开这场音乐会把自己的住房都卖了,卖了30万元钱专程来京办这场音乐会,请您一定要去。”

仿佛这个城市有一阵骚动,挤进这间办公室里难得的静寂中,一种发自灵魂与肉体撞击的火花天光一现。我那么真切地感觉到徐沛东思想的马已经驰出了我们的视线,而趋近于大自然。可以感知,在徐沛东极其脆弱的心灵中,任何一点响声都会令他整个魂灵为之紧缩和颤动,更何况一个求索者把房子都卖了来追求艺术。徐沛东一下子显得有些儿不知所措。但是这一附加真的是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

徐沛东的身子仿佛一下子缩了下去,似乎怕拒绝伤害了这位音乐家,可是却又对自己的凡身肉体无可奈何。大白天的,我忽然感觉到徐沛东犯困了,身上分离出一个令人昏睡的张牙舞爪的大影子。这大影子从哪儿掠过,哪儿的人就睡意朦胧。我们俩个加上徐的秘书都跟着有些儿犯困。这一瞬阳光也有些儿恍惚,房里又掠过一种奇怪的昏暗。

是醒着或是睡了/你的理解/一定比凡人更加深刻真切/否则 你的乐曲音流/怎能像液态的钻石/汨汨嘟嘟涌动/源源不断地流泄?

只一瞬,徐沛东身上莫名其妙的困劲就莫名其妙地过去了,我们也跟着重新清醒过来。在某种仍在扩张的无限度的悠扬中蕴藏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忧郁和凄凉。不知道为了什么,我的心时充满了奇异的感受。

他没有睡/他只是从人生的噩梦中一朝觉醒/无休止地和幻影进行着无益的斗争/在一天一天地把自己折磨得精疲力竭徐沛东

难道是徐沛东想到这个晚上要坐车跑来跑去便出现了错觉,故而在办公室出现了一瞬间的犯困?想那一瞬我们也跟着有些儿犯困,难道徐沛东犯困会产生一个令人昏睡的大气场,让所有的人都跟了他犯困?

我的脑海出现了这样一个白日梦:徐沛东在等绿灯时睡着了,后来警察把睡意朦胧的徐沛东往送到拘留所…… 我们无可奈何往走进文联大楼想找人求救。我径直走进会场,却看见主席台上徐沛东正做报告,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定眼一看又不是文联会厅,而是中国音乐厅,徐沛东正全神贯注地指挥交响乐……再细看,那个拉大提琴的也是徐沛东,那个领唱的也是徐沛东,那跑龙套的也是徐沛东……

蓦然梦醒,我笑了,为了我的这个白日梦,可是心里却有一抹苦涩。我终于相信了,那一瞬,可能真的是那个多出来的邀请超出了徐沛东所能承受的极限,使徐老师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是不是坐在办公室而是坐在车中来回奔跑,那“一上车,就犯困”的老毛病复发了。

徐沛东想了半天实在是想不起来哪一项活动可能取消,只好大手一挥,今天的采访就到这了。徐沛东似乎在这句话中产生了与灵魂分裂的快感,一阵释放后的轻松。我心里一惊,说“这么短就结束了?许多想问的还没问,许多想了解的还没了解,等于还没有正式开始呢!”徐沛东抱歉地说“下次吧!下次吧!你看我也太忙了!”徐沛东的脸上出现了略带烦躁的:“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忙碌的人,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也没有什么故事,每天都是在处理一大堆的公事。仅此而已。” 徐沛东约定好的接受我们采访的心情被完全打乱了。

看徐沛东的样子,准备现在就出发,等在第一个音乐会后台,这样可挤出去时间去赶那位把房子卖了30万办音乐会的艺术家的场。

徐沛东嘴里嘟嘟囔囔地说:“接待记者这次算是破例了。我根本就没有时间接受记者采访。你看我今天需要参加这么多音乐会,还有那么多的座谈会大会小会在等我,真是太忙了,在这个位置上的我身不由已呀 !”

我说:“好吧,徐主席,哪天等您闲了我们再来。但愿下一次,我们能捕住您一大块幽静的时光,真的想和您好好聊聊。”

我拿出我的书《生命的隐衷》送给他,又拿出一本我的书《透明的激情》请他在书上题字。徐沛东说题什么呢?我说您随便吧。徐沛东便打开了面前那个练字用的牛皮纸的大本子。徐沛东翻来翻去,停在一页,说:“我给你题这首吧!之所以题这首,是因为这首里有个“竹”字。你的笔名是叫东方竹子?还是东方竹?还是竹子?毛竹是你的真名吗?”

一道电蛇一闪,仿佛用一千年的积攒逃蹿到光明的背后,袭击了原始生命中的黑暗。那就是徐沛东心里深藏的大自然吗?那是不是他心底无意识的愿望。这个无意识的愿望应该对徐沛东的精神活动和日常行为具有某种决定作用。

感知徐沛东向往的那个大自然,那个大自然不仅有竹笋虫儿般蹿动,竹丛仙女般摇曳,还有竹海波浪起伏,竹鸟儿呢呢喃喃,竹叶青喷吐毒液,更有无数的动物在追击:有狼犬,有虎豹,有鹿羚,甚至还有大蟒的身影忽隐忽现。

我这才发现徐沛东面前的这个大桌子上不仅放着这个练书法的牛皮纸大本子,而且有湖笔端砚。这张桌子真的更似是一个书法家练字的大案子。

徐沛东翻开《透明的激情》的后扉页。徐沛东先是调心运气,然后把略略发福的身体做得端端正正,这才提起湖笔。徐沛东一笔一画题字的样子是那么可爱,丝毫没有一点主席的架子,看他认真的样子就像个小学生在认真地完成作业,那么简单,和谐,朴实。

看着此刻这个简单的生命,感觉窗外的一切都那么宁静,稀疏的树枝不因为风吹而喧哗,偶现的小鸟不因为车水马龙而失去沉默。徐沛东潜在的活泼在生命中跳动,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真的不愿事务像个幽灵一样纠缠着他。

徐沛东的字越写越快,湖笔下狂草奔腾,我站在对面看不清写的什么,只觉得一片烟雨弥漫,一片秋雾迷离。徐沛东问我能不能看明白,我说倒着看实在是看不明白。徐沛东写完了,我请他念一遍,徐沛东大声地念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一念,字迹仿佛一下子清晰了起来。这不是王维的诗吗。特别是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句子。清澈的山泉水峥峥淙淙流水声来了,隐约的水中石的咕咕嘟嘟说话声来了,一阵阵细如游丝般若有若无的乐声来了。仿佛云中雨中雾中霁中,忽然有竹枝竹叶在竹海苍茫中显现了一下,心里一下子清晰了,出现了一大片竹海郁郁葱葱无边无际。正欲细细欣赏时,那景却又下子变得朦朦胧胧的了。我的心中一下子充满了诗情画意。

“你知道为何要给你写这首诗吗?是因为这首诗中有个竹字。”徐沛东又重复了一遍。

仿佛我们都在倾听歌德的《大自然》,仿佛有音乐随着徐沛东的这句话从遥远的远处传来,袅袅的,像炊烟一样弥漫了我们。《大自然》,它环绕着我们,拥抱着我们。而此刻我们既不能挣脱她的怀抱,也无法深入她的胸怀。只有心事浩茫连广宇。但我并不了解徐沛东思考的那些个整个人类在和音乐牵连上的问题呀!

我的心里为这微微颤动。可不是?有多少的记者排队想采访徐沛东,可是他一律拒绝,为什么他偏偏同意接受我这位记者的采访呢?徐沛东一定不会在乎我的那些虚名,或许就是因为我的名字中有个“竹”字。从这一点上,是不是可以窥探出一个忙于事务整日焦头烂额的大主席心底对大自然的一份纯真的美好的甚至幼稚的向往?

徐老师望着那个“竹”字,目光有些飘渺,神思有些恍惚,有一种瞬间的走神,似灵魂悄悄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挣脱了肉体的羁绊,慢慢地向着窗外的飞去,越过都市的红尘,越过中原大地,飞到山东栖霞,飞到大连海边他的出生地……当徐沛东意识到什么时,那个飘移的灵魂居然忽地一声蹿回躯体,这个回游犹如孙悟空一般的神速。我这才发现,徐沛东的目光中有一种若有所思、游移神外的成份,给人感觉有些迷迷蒙蒙、飘飘忽忽,仿佛总在遐想,似乎总在幻想。在徐沛东烦心的事物与创作之间有不可越逾的沟,更因了大自然的“明智而宁静”而存在。

是醒来或是睡去/你的理解/一定比凡人更加深刻真切/否则你的乐曲音流/怎能像液态的钻石/汨汨嘟哮涌动/源源不断地涌泄?

徐沛东感觉到了这个偶然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生命的深层的伤痛,有点艰于呼吸和视听。在惟恨苦短的中年,徐沛东带着一身无处发泄的激情。这久郁的创作激情终会成为他“一上车,就犯困”的最起初的因素?又是那种无可奈何,带出漫无边际的伤感。

感觉徐沛东的生命中有什么总有一天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吞没了他,他有特异可进入另一个神秘领域的通道,且想带了更多的人进去。可是此刻他却和其它人一般毫无办法。

又有人进来请徐沛东去参加这个活动那个活动。只见徐沛东虽面有难色却不知道怎么拒绝。徐沛东和他们说话时又变回了一位音协主席。一个公务缠身,没有一点私有空间,经常睡眠不足的音协主席。一个整天为这个会议那个会议,这个座谈那个座谈奔走不停的音协主席。他真的太忙了!

我们邀请徐沛东坐到沙发上和我们合影留念。徐沛东欣然同意。

我和徐沛东握手告别时,小芳举着相机却没有拍上。我请徐沛东重来一遍,徐老师却是拗着不肯重来。徐沛东一个劲儿对小芳说:“你失误了!你失误了!”我笑:“小芳是第一次采访没有经验,这已经是很不错了。”我们想着小芳拿着最好的照机却不会照相的样子忍不住都笑了,笑得好开心。

而我们的采访也就在这笑声中结束了。

从文联的楼上下来,我想了很多。

人生的目标永远只有一个,而在与此目标接近的过程中,却有无数个路途,其中,只有惟一的选择才会实现你心中的所想。当徐沛东被各种力量身不由已地被推上音协主席的位子时,对于他自身的动作,也许只是瞬间完成罢了,但是对于他整个一生音乐创造事业,以致于他的精神之境,也许是一次升华,也许是一次毁灭,但可以肯定说是一次巨大的裂变。徐沛东是怎么样的心态下进行的选择?没有人知道。

若徐沛东不是主席,或许更加利国利民,因为他会生产出更多的精神食粮,满足更多人的精神需求,安慰抚摸这个时代人焦灼浮躁的心,这才是这个高速发展的特殊时代真正需要的吗?可是徐沛东却偏偏成了官,整日在事务中忙碌,这样下去是使他的创作更加大气?还是把他的创作灵气给磨没了呢?

换一个角度,像徐沛东这类的有艺术造诣敢于突破创新又对艺术家有爱心的人当音协主席,对于整个中国音乐界的创作者们是不是又是一个天大的福音?音乐虚无缥缈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一种存在于有形的物体之外的强大的力量。这个时代是不是需要一大批真正的音乐家,这样会让行色匆匆的灵魂更健全地在人世间行走。音乐力量相同于其他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是不是也可以归纳为引和拒的力量 ?这是不是也是形聚而达到神聚的精华?要想一个民族有凝聚力,是不是当抛弃了物质的有形而去感觉触摸一种音乐的东西?要想一个国家快速发展,是不是当有音乐去形成一种无形大气场?

没有人知道神秘的音乐究竟有一种怎样的功效,但是明白音乐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回忆和接受启示,甚至将多年以前的最薄弱的记忆袒露出来。音乐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人们劳累疲惫焦灼的。音乐就是这样插足生活的。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充溢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类几千几万年卷入人斗泥泽中所受的惊恐惊吓惊慌从没有根除,只不过是暂时潜伏了起来。这种潜伏不仅在直接经历过创伤的人群的生命中,而且潜伏在这一代和下一代看似没有创伤人群的生命中。谁能知道这些潜伏会在哪个后期被触发,在无意识中猛然发作?是不是只有音乐可悄悄地治疗这些精神创伤,是不是只有音乐可能追寻出那个发生于多年以前的根源性创伤?是不是只有音乐让那些潜伏不会像子弹我们开火?只有音乐可以让那些潜伏不变成蛇毒猛兽将我们撕扯?是不是只有音乐可以为那些导致感情和神经都遭到严重腐蚀的水池悄悄放水?是不是只有音乐可对人类进行深层次的抚慰甚至治疗?

是不是徐沛东真切地意识到了这个时代仅自己等不多的人进行音乐创作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一个优秀的创作群体,而是需要各种各样的音乐创作?

徐沛东知道这点比任何其它的人都更清楚才做出这样的选择吗?还是不得不失去个性,牺牲创作时间,身不由已走上一条大众创作者所走的路?这难道也是创作事业发展的必须?是各种大力作用于徐沛东让他身不由己地完成这一从小我到大我的神变?还是人为的因素使他完成了这一个神变?

不论怎样,徐沛东都面临着一对无法调解的矛盾。当面临的音乐创作和音乐事业的时候,选择只有一种,而徐毅然选择了后者。这里隐藏的是一种无奈?还是流淌着一种博大的胸怀?

而人的命运就是他的性格。我感到自己的大脑里电蛇又闪,灵光四射,但是又突然消失了。我一想捕捉到这种稍纵即逝的感觉。

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不想坠入地狱

烟雾弥漫

黄尘万丈

天像

黑色巨蟹的赫然显现

……

如果没有好听的音乐,那世界会是啥样子?不可想象。

在人体内还存在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力量吗?它是什么?是宇宙能量吗?只和音乐有关吗?这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我的内心不断地涌现着回荡的灵光和激情。

我的耳畔莫名其妙地萦绕着我和小芳来这时唱的徐沛东的两首风格完全不一样且形成鲜明对比的歌:

特别是那首浪漫的歌,《红月亮》:红月亮,红月亮,美丽又大方……

2010年3月10日,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州市文联主办的《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一张录有18首粤乐曲子的CD及一册精庄印刷18首粤乐曲子五线谱总谱的曲集)首发式音乐会。这场高水准演奏的音乐会,令听众如饮酣醪,并得到许多启示,获益良多。徐沛东是我国当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杰出成就的著名作曲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他还是一位精通粤乐(本乐种原有名称,今人多称为“广东音乐”)的音乐家。由于他在青年时代,就对粤乐产生了无法排解的情愫,长期执着对粤乐进行研究,从而精透掌握了粤乐的旋法、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以及律制等方面的特性和表现形式。因有上述深厚的艺术底蕴,故他为粤乐曲子进行二度创作,就能把18首曲子打造成精品,演奏水平也明显提到了更高的档次,使本土粤乐迷不仅认可这批曲子,更是听得如醉如痴。新中国成立以来,本省和外省籍从事过粤乐创作或二度创作的音乐家多不胜数,但能做出大量优秀作品、能出版CD专辑及五线谱总谱曲集者,仅徐沛东一人。

《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CD的18首曲目是:1、娱乐升平,2、平湖秋月,3、饿马摇铃,4、桃花浪,5、三潭印月,6、走马,7鱼水和谐,8、吴宫醉舞,9、忘忧草,10、孤雁哀鸣,11、秋水芙蓉,12、走马灯,13、昭君怨,14、渔歌唱晚,15、蕉石鸣琴,16、柳浪闻莺,17、宝鸭穿莲,18、鹦鹉戏麒麟。这批曲目的CD唱盘,全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广东音乐”小组演奏录制。首发式音乐会演奏了其中13首作品,另加演奏了未收入CD的一曲《鸟投林》。在演奏的14首曲目中,分成三组由两支乐队演绎:第一组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广东音乐”小组演奏;第二组由广东音乐曲艺团乐队演奏;第三组则由两支乐队联袂合奏。全场观众掌声经久不息,演奏家们要返场4次的轰动热烈场面。这次首发式音乐会,人们实在难以分出该队与本土专业演奏粤乐的乐队,两者的演奏有什么大的差别。两者的联合演奏,在律制及风格特色上居然能融合为一体。《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取得圆满成功。

青歌赛B组徐沛东疑下课 节目组否认封杀

第十五届青歌赛B组小组赛完满结束,第二批获得晋级的名单出炉。郑洁、次仁央宗和王玮玮分别成为B组的美声、民族和流行唱法的冠军。最后的总决赛中,态度诚恳的点评嘉宾徐沛东没有现身。有网友担心其因犯错遭“下课”,对此,节目组予以否认。

徐沛东失约 节目组否认封杀

此前的直播中,由于监察组提出对徐沛东的一些错误提出点评意见,也得到了徐沛东的诚恳道歉回应。但记者注意到,上周五的直播当晚,态度诚恳、知错能改的点评嘉宾徐沛东没有现身。网友立即发微博质疑徐评委是否因为犯错过多“下岗”?但青歌赛组委会给出否认的说法。据节目相关负责人强调,评委和嘉宾的轮换是比赛的制度,而且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公平、公正性,徐沛东只是因个人事务安排暂不出席,并非“摊上事了”。

记者获悉,真正“摊上事了”的或许是另一位嘉宾王立群,经历首次亮相被批话痨的王教授显然还不太适应直播节奏,调整状态有些滞后,对此有观众短信鼓励说“王教授是学者型,不花哨。准备的还可以再充分些、状态再放松一些”。而对王立群所遭受的批评,节目组表示会认真考虑给予其建议,但相信王先生能找到奇迹。此外,节目组也强调,上次的没有现身不代表徐沛东就无缘青歌赛,他在之后仍将有望登场,更暗示下一场看了就知道。

评委爱示范 节目组不干涉

本周青歌赛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评委的现身示唱。自从第一场殷秀梅评委高歌一曲《黄河怨》获得了爆棚掌声之后,吕继宏、张也、吴桐等评委也按耐不住,纷纷做了现场表演。就连老艺术家也被感染,朱逢博和德德玛两位资深前辈也一展歌喉,让观众重温了经典、备受感动。评委们边评边唱、亲身示范,选手和观众都格外认可,网友纷纷留言“评委演唱功力深厚,能让选手直观地感受到不足”“不愧稳坐评委宝座,确实有实力”。

评委过多的秀也引来观众的疑惑,认为评委不是点评,而是太多秀自己。对此,组委会强调,不能干涉评委的个人想法,这也是节目的自由。至于评委的集体表演,组委会认为,这些评委都是著名的歌唱艺术家,他们的表演其实为选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因此并没有太大的不妥。

对决“歌手” 各有失误

青歌赛B组小组最后一场比赛的直播时间与另一档唱歌竞技类节目完全一致。尽管观众对两档音乐节目的定位有明确的认识——青歌赛是国家级的声乐赛事,而《我是歌手》是一档综艺节目。两档有影响力的声乐比赛在同一时间直播,还是激发了观众和网友摇台对比看的兴趣。总结网友对比结论如下:一,青歌赛的观众群是中青年人,许多声乐界的专业人士非常关注,许多忠实观众有收视习惯。而《我》的受众则是青年和少年偏多。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就在微博直言:“我爸看电视追青歌赛,我用Ipad看《我是歌手》”,还有网友则表示:“我在看《我是歌手》,我妈跑过来跟我抢电视看青歌赛”。

此外,因为直播“压力山大”,两个节目的选手都“跑调”。当晚出场的两名青歌赛流行选手都发挥失常,有不同程度的走音;无独有偶,《我是歌手》中的明星歌手也应战不利,多位明星被吐槽音不准、调不对。

新报记者 茅中元 文


  

金钟奖启动 宋祖英徐沛东谷建芬助阵

芒果台《我是歌手》刚刚落幕、安徽卫视《我为歌狂》摩拳擦掌、徐沛东、宋祖英

徐沛东:不唯收视率而论

类似节目井喷,金钟奖评选要求新求变,必须打出差异化的王牌。金钟奖是中国音乐国家政府级的最高奖,与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戏剧梅花奖并称国家四大最高艺术奖项。中国音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沛东透露,金钟奖是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赛,“它不同于青歌赛可以办一年停一年,但金钟奖作为国家级正式奖项必须按照固定的频率一届届地办下去。”徐沛东还表示,金钟奖是以选拔最优秀的音乐人才为唯一目的的比赛,虽然借助电视的手段加以综艺化的呈现,但它不是娱乐节目,不能唯收视率而论,更不能以时下真人秀流行的迅速吸引眼球、但不考虑社会责任的方式创收。谷建芬则也强调,金钟奖今年强调坚持原创作品,再带出好人才的同时也带出好的创作,这一点至关重要。她奉劝当今的音乐人四个好好:“好好写、好好唱、好好做事、好好做人。”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布鲁思·麦勒 龙刚 张献民 李芳雯 高耀太 阿诺德·科派尔森 邱淑珍 胡军 阿伊·阿什顿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蔡珩 景冈山 朴春 徳井义実 雅克·拉兰德 史蒂夫·福里斯特 许亚军 谢伟才 1972-07-11 艾伦·奥姆斯比 双层公寓 八字 像亲 黄正音 雷夫·斯泰因伯格 East/West 1966-07-10 人才企业 1986-02-19 1970-11-06 刘亦菲宋承宪分手 终结2年半中韩恋 杨冬 1973-09-30 妮娜-杜波夫 詹姆斯·拉塞尔(I) 夫妻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