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德平镇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1

[摘要] 德平镇总面积144.32平方公里,辖26个社区,总人口6.3万人,位于临邑县北部,居临邑、陵县、宁津、乐陵、商河五县市交界处。省道315线贯穿全境,是南到济南,北通京津,东进滨州,西

德平镇总面积144.32平方公里,辖26个社区,总人口6.3万人,位于临邑县北部,居临邑、陵县、宁津、乐陵、商河五县市交界处。省道315线贯穿全境,是南到济南,北通京津,东进滨州,西达德州的重要交通枢纽。临邑县第二中学和临邑县第二人民医院皆建于此,是临邑县北部的文化、教育、医疗中心。...

德平镇总面积144.32平方公里,辖26个社区,总人口6.3万人,位于临邑县北部,居临邑、陵县、宁津、乐陵、商河五县市交界处。省道315线贯穿全境,是南到济南,北通京津,东进滨州,西达德州的重要交通枢纽。临邑县第二中学和临邑县第二人民医院皆建于此,是临邑县北部的文化、教育、医疗中心。德平远古分封,先秦立制,东汉设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末文学家祢衡、唐朝诗人孟郊、明朝书法家郭谌、柱国名臣葛守礼、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歌唱家朱明瑛均籍出德平。宋朝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曾任德平监镇。丈八古佛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曹冢汉代古墓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德平大鞅歌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平米窝头、德平熏鸡为德州市名小吃。[1] 

德平镇坐落在美丽的临邑县原德平县城,位于县城北35公里,居乐陵、宁津、陵县、商河、临邑五县市交界处。全镇辖133个行政村,总面积144.23平方公里,总人口6.04万。纵贯全境的省道315线、邢德路、临碱路是南到济德平镇

德平远古分封、先秦立制、东汉设县,是延续两千多年、历史悠久的县城驻地。三国时期文学家祢衡,唐朝诗人孟郊,明朝书法杰才郭谌,柱国名臣葛守礼,现代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歌唱家朱明瑛均籍出德平,宋朝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曾任德平镇监;祢衡井、曹冢古墓、白麟书院、龙泉寺丈八佛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

商贸兴城,文化兴业,产业富民”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和发挥德平地理、交通、商贸、文化、传统、民俗等六大优势,大力弘扬“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富民强镇”的德平精神,全力建设文明、富强、和谐新德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猛,综合实力日趋提高。

城镇化进程日新月异。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优化环境。常住人口3万人,城区道路形成了“六纵五横”的交通框架。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通过实施畜牧富民、辣椒种植和绿色德平三项工程,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2005年以来,全镇新发展养殖规模超千头的养猪小区10处,超200头的45处,存栏量1万头的獭兔养殖小区1处,蛋鸡养殖小区10处,各类养殖专业村25个,养殖大户500余户;新发展农田林网1万亩,完成60个村的围村林建设,新植树木155万株,构筑起了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今天的德平,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先后荣获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德州市先进基层党委等荣誉称号。

德平远古分封,先秦立制,东汉设县。上古时为陆终氏封域。唐虞夏时属兖州,为有鬲氏封域。殷商时属青州,西周时属齐国,为齐太公益封地。战国时为齐宣王少子通的封地。秦时属齐郡,汉时属青州平原郡。沿革中有鬲、般、平昌、重平等地名。

东汉因东海郡亦置平昌县,于是称此地为西平昌。晋代属冀州平原国。刘宋时因冀州(北德平镇

北齐时为安德郡西平昌(复加西字)。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诏令并州县,仍将鬲与重平并入平昌地。隋初为平昌(复去西字为德州所属),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改德州为平原郡,仍以安德、平昌二县属之。

唐朝此地属河北道德州平原郡。太宗贞观年间将般县并入平昌。文宗太和年间此地改属齐州。后来,又复属德州平原郡。

五代后唐时期,割安德东北境及平昌地合为一县,两地各摘一字,名为德平县(德平有名自此开始)。

宋朝此地属河北东路。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德平废县为镇,并入安德县。哲宗元符初年(公元1098年),复置德平县,属德州,全称山东西路德州德平县。

元朝为山东东西道德州德平县。

明朝为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德平县。

清朝为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德平县。

民国二年(1913年),裁撤府治,德平改属东临道,道治设在聊城。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山东划全省为十道,德平又改属德临道,道治设在德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治,德平县隶属于山东省政府。

民国十八年(1929年),德平全县划为五区,筹备自治。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二月,德平归并原有乡镇,为每区九乡一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德平县改属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公署,即归属第五专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德平县改属山东省第十五专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德平建立日伪政权。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底,德平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49年,渤海第二专员公署更名为洛北专员公署,德平县归属洛北公德平镇

1950年2月,洛北专署撤销,德平县改属德州专署管辖。

1956年4月,撤消德平县治。原属德平县的德平、理合两个区划入临邑县,临邑全县划为九区两镇(城关镇、德平镇)81个乡。

1958年9月,区划调整,临邑县划为11个乡镇,原碱李乡、满家乡并入德平镇。

1958年11月,临邑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德平镇更名为德平人民公社。

1965年2月,根据省委、地委指示,重新调整区划,临邑县9个人民公社调整为20个人民公社。德平人民公社划分为德平、碱李和满家三个人民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实行政社分开,全县20个人民公社改建为3镇17乡,德平人民公社改为德平镇,碱李、满家两个人民公社改为碱李乡、满家乡。

2000年5月8日,乡镇机构改革实施。全县20个乡镇归并为7镇3乡,碱李、满家两乡并入德平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实施了村容环境整治,以“三清、四改、五化”为重点,先后发德平镇

德平镇在历届党委政府和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猛,综合实力日趋增强。先后获得“山东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山东省文化建设先进乡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德州市“先进基层党委”等多项荣誉称号。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全镇以“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务实苦干、加快发展”为指导思想,按照“工业立镇、商贸兴镇、文化强镇、产业富镇”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和发挥德平优势,全力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新德平。2007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德平镇

德平土地肥沃,雨热同季,光热充足,农业发达。镇党委政府按照“一牧、二菜、三林业”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绿色林业三大工程。全镇新发展养殖规模超千头的养猪小区10处、超200头的45处,蛋鸡养殖小区10处,各类养殖专业村25个,养殖大户500余户。实施了绿色通道、河流绿化、农田林网、围村林等绿化工程,发展农田林网1万亩、农林间作1.5万亩,完成了60个村的围村林建设,新植树木155万株,构筑起了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在充分发挥永兴庄、东西鲍村辣椒种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辣椒种植3670亩、高酸苹果种植基地800亩、小拱棚蔬菜2720亩。全镇形成了“一村一业、一业一品、一品一特”的新型农业发展格局。

德平镇以完善水、电、暖、通讯、服务等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建设水准为载体,全力发挥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和老城区的辐射功能,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工程,通油路达到120.7公里。重点发展了农机家电、建筑建材、家具、蔬菜、日用百货、服装等六大专业市场。1999年聘请德州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城区实施了详规,确立了“六纵五横”的城镇建德平镇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在家留守居多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加强敬老院建设做为倡导尊老敬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德平的重要举措。镇政府先后投资60余万元,为敬老院新建改建房屋58间,对院落进行了重新规划,对室内室外进行了修葺粉刷,换装了钢塑门窗,购置了席梦思床、咖啡桌椅。院内栽植了紫叶李、小叶黄杨等优质花木2000余株,调剂配备了医疗、保健、体育、娱乐、餐饮服务等人员和设施,使敬老院达到了“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设施配套化、庭院花园化”的建设标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了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新建了德平镇全封闭式实验小学,教育环境、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完善了二院病房楼的配套设施,加快了镇卫生院的改造,健全镇、村两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了“平安德平”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严打整治斗争的长效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了百姓安宁、社会安定、投资安全。开展了消夏文艺晚会、群众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生活,陶治了情操,形成了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德平镇紧紧围绕招商引资、民营经济两大“天字号”工程,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建有两条35KV输电线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镇区内各建有微波塔,中国网通开通程控电话11000部,互联德平镇

德平细米窝窝头是以小米和黄豆为原料加工而成。在制作过程中从选料、加工到蒸制均保留着特有的手法与技巧。制作出的窝窝头色鲜味美,散爽不腻,香甜适口。其制作工序为:将精米与去皮后的黄豆瓣放至热炕上炮干去湿,按7:3比例混合,用石磨反复细碾,去头揽,过绢箩,磨成极细的油面备用。并将油面掺兑适量的新鲜井水反复调和。搅匀后,做成三两一个的面剂。左手握面剂,将右手的食、中二指插入其中,自上而下细心挑、压,制成厚薄一致的桃形窝窝。入锅后,旺火烧三十分钟,撤火焖五分钟,即可出锅。

说起德平细米窝窝头的渊源,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载,德平细米窝窝头早在清朝,便以其色鲜味美、散爽不腻而誉满京津。德平细米窝窝头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因为本地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仍是以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平细米窝窝头获得长足发展。北京、天津、济南等大中城市陆续出现了德平细米窝窝头的踪迹。甚至连一些当地人也打着德平细米窝窝头的旗号,招揽生意。

祢衡公园位于德平镇正平大街东段路北,坐落在祢衡故里—德平小祢家村原址上。该园投资300德平镇

丈八佛文化园

丈八佛文化园座落于德平镇南2公里处,西侧是通往临邑县城的省级路,临邑至德平的6路公交车每15分钟一趟;北靠德州至乐陵的省级路,从德州至乐陵每半小时一趟公交车,交通十分方便。丈八佛文化园是在光杰集团董事长朱广杰先生地倡导和带动下,由镇政府根据弘扬历史文化,建设小康型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协助光杰集团建设的。文化园以佛教文化为依托,集休闲、娱乐、文化、艺术、民俗、旅游于一体,成为龙泉寺佛教圣地的强大支持和辅助烘托。文化园占地面积约300余亩,园内的设置是以恢复古迹为主。建有20000多平方米的玉瓶型广场。广场中心叠立着15米高的鲁北重镇德平的标志,景观气势雄伟,四周总体布局配置有序:

1、西侧有莲花池、钓鱼台、汉白玉的桥、休闲长廊、游艇、两条休闲路蔓延纵身,路畔配有仿真动物和仿真植物的绿化带。在路上闲庭信步你就会感受到环境优雅,空气芳香,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坐上游艇环绕一周,池两边的苜蓿花郁郁葱葱,水中的荷花含苞待放,伸手摘一支莲蓬,剥一颗莲子,入口甘甜润喉。

2、北侧是龙泉寺院。为恢复千年古寺,把佛请回来,作为虔诚佛教徒的朱广杰先生,发大心礼请高僧释静心法师前来主持佛法,造福一方。

3、东侧为世外桃源公寓和农家型四合院落。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徳井义実 李芳雯 史蒂夫·福里斯特 高耀太 阿诺德·科派尔森 景冈山 许亚军 朴春 胡军 布鲁思·麦勒 邱淑珍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张献民 龙刚 阿伊·阿什顿 蔡珩 雅克·拉兰德 谢伟才 卡罗斯·曼泽 娘们 1969-03-18 春晚节目 首飞 十周 住院 詹妮弗.劳伦斯 1969-01-29 点钱 奇梦石 新界大埔泰亨村 养女 夫妻相处之道 大舜 致性 住院1周收100元 19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