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张骏祥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中国电影、话剧导演、剧作家、理论家、事业家。笔名袁俊,生于江苏镇江。改编或导演了《胜利重逢》、《翠岗红旗》、《鸡毛信》、《白求恩大夫》、《燎原》、《大庆战歌》等影

中国电影、话剧导演、剧作家、理论家、事业家。笔名袁俊,生于江苏镇江。改编或导演了《胜利重逢》、《翠岗红旗》、《鸡毛信》、《白求恩大夫》、《燎原》、《大庆战歌》等影片。其《翠岗红旗》、《鸡毛信》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故事影片奖。出版论文集《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 。...

中国电影、话剧导演、剧作家、理论家、事业家。笔名袁俊,生于江苏镇江。改编或导演了《胜利重逢》、《翠岗红旗》、《鸡毛信》、《白求恩大夫》、《燎原》、《大庆战歌》等影片。其《翠岗红旗》、《鸡毛信》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故事影片奖。出版论文集《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 。

张骏祥

解放后,他深入工农兵,改编了《胜利重逢》、《鸡毛信》、《六十年代第一春》,导演了《翠岗红旗》、《水上人家》、《燎原》、《白求恩大夫》等。他还担任过上影厂副厂长、上海电影局局长。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其妻为著名声乐家周小燕。

中学时代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热爱文学。1927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在校期间,他大量阅读西方古典名著,沉醉于西洋戏剧的研究,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6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生,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专攻导演,兼学编剧、剧场建筑以及布景灯光等多种课目。1939年毕业时获硕士学位,随即远涉重洋,返回硝烟弥漫中的祖国。

1939年秋,他应聘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授导演、舞台美术,并先后导演了曹禺的《蜕变》、《北京人》和李健吾的《以身作则》。

1941年初赴重庆,先后主持中青剧社和中电剧团,同时为怒吼剧社、中华剧艺社和神鹰剧团导演了《边城故事》、《安魂曲》、《柔密欧和幽利叶》、《牛郎织女》、 《大渡河》等剧,并创作了《山城故事》、《美国大总统》、《小城故事》、《万世师表》等话剧剧本;翻译了《好望号》、《审判日》、《吾土吾民》、《富贵浮云》、《林肯在伊利诺伊州》等话剧、电影剧本。

其间,他还撰写了不少有关导演理论的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A.狄恩的导演理论,并有所丰富和发展。他导演的话剧,正是这种理论的具体实践,具有结构严谨、节奏流畅、形象鲜明和舞台各部门配合协调的特点。他在抗战时期的话剧活动,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禀赋和才华,以及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创作作风,给文艺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骏祥

1948年,由于他不满“中电”当局对创作的蛮横干涉,离开上海去香港,为永华影片公司导演了《火葬》。1949年4月北上,不久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迎来了他创作的崭新时期。建国后,他除担任繁重的行政、艺术领导工作外,先后改编和创作了《胜利重逢》(1954)、《鸡毛信》(1954)、 《新安江上》(1958)、《六十年代第一春》(1960,集体);导演了《翠岗红旗》(1951)、《淮上人家》(1954)、 《燎原》(与顾而已合作)、《白求恩大夫》(1964、编导、剧本和赵拓合作)、《大泽龙蛇》(1982)和编导了大型艺术性纪录片《大庆战歌》(1965)。这些作品洋溢着饱满的热情,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表现了工农兵群众的斗争生活。张骏祥

《翠岗红旗》是他在新中国执导的第一部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处理和朴实的演员表演,成功地塑造了红军家属向五儿的形象,这部影片受到观众的欢迎,得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赞扬;《鸡毛信》是他根据华山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他按照儿童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刻划了海娃机智勇敢、粗中有细和乐观开朗的性格; 《燎原》以强烈明快的节奏,层层迭进的情节,表现了工人运动的磅礴气势,具有史诗的特色;《白求恩大夫》以其纯净流畅的蒙太奇语言,凝重严谨的韵律和驾驭独特情节的能力,使影片成为中国人物传记片中的佼佼者,堪称他的代表作。在电影理论方面,他也颇多建树,出版了论文集《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和《影事琐议》。在他的晚年,曾多次发表意见,撰写文章,强调电影的文学性,要体现文学价值,引起较大的反响。他还致力于电影基础理论建设,由他主编的《中国电影大辞典》,于1995年10月问世,填补了中国没有一部比较完成、系统的电影辞典的空白。毛泽东接见张骏祥

建国后,他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副经理、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局长、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校长等职。他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

张骏祥于1996年去世,享年86岁。

《胜利重逢》(1954年)

《鸡毛信》(1954年)

《新安江上》(1958年)

《六十年代第一春》(1960年,集体)

《还乡日记》(1947年)

《乘龙快婿》(1947年)张骏祥

《火葬》(1948年)

《翠岗红旗》(1951年)

《淮上人家》(1954年)

《燎原》(1962年,与顾而已合作)

《白求恩大夫》(1964年)

《大泽龙蛇》(1982年)

《大庆战歌》(1965年)

《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

《影事琐议》

《袁俊戏剧集》

《张骏祥电影剧本选集》

《翠岗红旗》

影片:白求恩大夫

导演:高正、李舒田、张骏祥

编剧:张骏祥

主演:谭宁邦、 吴雪

影片类型:剧情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1938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党员、著名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远渡重洋,突破重重阻挠,到达延安,并在同年6月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他以忘我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中国的抗战中,带领流动医疗队活跃在山西、河北两省。他总是不顾危险,亲临前线,就地施行医疗手术,大大减少了伤病员的死亡,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同时,他还帮助方兆元等八路军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为部队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医护工作者。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从而赢得了根据地干部、战士和老乡们的尊敬和爱戴。在共同的战斗中,白求恩也对八路军和根据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一次手术中,白求恩的手指不慎被割破而遭感染,抢救无效,不幸逝世。[1-2]   

1951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

《白求恩大夫》获1978年意大利墨西拿电影节评委会奖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景冈山 蔡珩 阿伊·阿什顿 徳井义実 史蒂夫·福里斯特 高耀太 胡军 雅克·拉兰德 许亚军 朴春 龙刚 谢伟才 邱淑珍 张献民 李芳雯 布鲁思·麦勒 阿诺德·科派尔森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坐公交车 唐三藏 1989-08-11 1966-11-10 吕克·达内 107CM 朱之文 朴韩星 温森特·兰伯蒂 司机中风 高顿·理查兹 比利·怀特劳 罗青浩 阿里·沃维恩 旧爱:康晓熙与彭坦 1971-03-20 1938-07-18 搭档:向甜与姚芊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