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0

[摘要]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为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为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为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但此后仍习惯称为“八路军”。

抗日战争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是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琛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59师长余汉谋,第62师长香翰屏,第63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由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第一一五师、第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委任状[1]

1946年国共和谈破裂,同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9月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但仍未统一名称。直至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全军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

毛泽东非常自豪的说“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阵亡)、参谋处处长:彭雪枫;

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

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

下辖三个师,包括: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陕甘宁留守兵团,总部特务团、炮兵团、情报部。

一一五师

师长林彪(平型关大捷后不久,林彪被阎锡山部队误伤,去苏联治疗,师长由343旅旅长陈光代。)、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政训处主任肖华;

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王麓水、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

一营营长刘德明、教导员李士才、副营长胡炳云

二营营长曾国华、教导员袁子清、副营长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

三营营长梁兴初、教导员周长胜、副营长高光中;

四连连长龙宗义、指导员陈德、五连连长曾贤生(后任谭端志)、指导员杨俊生、六连连长周志辉(后任王志华)、七连连长匡斌、八连连长龙书金(后升任副营长)、齐钉根;特务队队长夏德胜;

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参谋长彭雄、政训处主任符竹庭;

一营营长张仁初、教导员戴润生

朱德总司令

三营营长邓克明、教导员刘西元;

344旅

344旅旅长徐海东、参谋长陈漫远、政训处主任黄克诚;

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赵凌波、田守尧、常玉清、参谋长兰国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副主任谭甫仁;

一营营长郝世英、教导员曹光琳

二营营长颜东山、教导员贺大增

三营营长齐天初、副营长汪家道、教导员齐天初;

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参谋长卢绍武、政训处主任刘震、副主任吴信泉;

一营营长刘国清、教导员鲍启祥

二营营长王德荣、教导员张天云

三营营长耿良太、教导员吴大林、副营长徐体山

一连指导员黄薇;彭德怀副总司令

旅警卫营营长何振亚、教导员李雪三;

独立团

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参谋长熊伯涛、政训处主任罗元发;

一营营长曾保堂、教导员张文松、副营长袁升平

二营营长季光顺、教导员张襄国、副营长肖思明

三营营长黄寿发、教导员李水清、副营长邱蔚

连长李湘

师教导队

队长孙毅

随营学校

校长韦国清

师骑兵营

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

二连指导员蔡顺礼;左权副总参谋长

情报部

情报部主任封裔应

师留守处

主任陈先瑞

工兵营营长王耀南、教导员刘兴元

辎重营营长李学先、副营长王福堂

一二零师

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参谋处长彭绍辉;

358旅

358旅旅长卢冬生、张宗逊、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

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参谋长喻楚杰、政训处主任黄延卿;

一营营长傅传作、副营长邹凤山、教导员彭德大

二营营长唐金龙、副营长潘有碧

三营营长陈刚、教导员李建良;

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征、政训处主任伍晋南;

一营营长彭家诗、副营长罗成章、教导员王立忠

二营营长陈仿仁、副营长黄新义、教导员王再兴

三营营长王祥发、副营长邹声宏、教导员曾祥煌;

359旅

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郭鹏、政训处主任袁任远;

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政训处主任刘道生;

一营营长陈外欧、副营长王子良、教导员金忠藩

二营营长陈文彬、教导员江勇为

三营教导员贺振新;

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帅荣、曹家庆(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一营营长刘昂、教导员王先臣

二营营长彭上坤、教导员左爱

三营营长徐国贤、教导员侯正果;

师教导团

团长彭绍辉(兼)、副团长苏启胜;政训处主任刘型

一营营长周俭廉

师留守处

主任贺晋年、副主任王兆相

工兵营营长王兆相、副营长孙超群

骑兵营教导员杨秀山

一二九师

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

385旅

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政训处主任方强、副主任谢扶民(该旅旅直转隶留守兵团);

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政训处主任丁先国、副主任张南生;

一营营长吴荣正、副营长郑国仲、教导员潘寿才

二营营长孔庆德、教导员李定灼

三营营长赵崇德、教导员陈美藻;

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参谋长袁渊、政训处主任肖元礼(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一营营长卜万科、副营长滕海清、教导员陈生续

三营营长张德发、教导员江贤如;

386旅

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政训处主任王新亭;

771团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政训处主任黄振棠;

一营营长徐其海

二营营长邹国厚

三营营长吴宗先、教导员刘福胜;

772团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

一营营长丁思林、教导员梁天喜

二营营长郭国言、副营长韩振江、教导员程悦长

三营营长易良品、副营长雷绍康、教导员吴隆煮;

师教导团

团长张贤约、政训处主任袁鸿化

一营营长皮定均

二营营长谢家庆、教导员张国传

师留守处

主任阎红彦、副主任甘渭汉

工兵营教导员孙文采

炮兵营副营长王诚汉、教导员曹德连

辎重营营长陈国栋

陕甘宁留守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8、770团和保安部队。

警备第1团;团长贺晋年、政委钟汉华、副团长李祥

警备第2团;团长周球保、政委甘渭汉、参谋长和随书

警备第3团;团长阎红彦、政委杜平

警备第4团;团长陈先瑞、政委罗志敏、副团长刘国祯

警备第5团;团长白志文、政委李宗贵

警备第6团;团长王兆相、政委张达志

警备第7团;团长尹国赤、政委刘随春

警备第8团; (359旅718团改称)

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高岗、副司令周兴、参谋长谭希林、政治部主任吕振球、参谋处长梁鸿钧

总部特务团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前身系1935年11月成立的军委特务团,1936年4月改编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辖7个连,1937年2月扩编为大团,实行3个营9个步兵连加3个直属连编制,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后称集总特务团)团长韦杰(未到职,后黄鹄显代理)政委邱创成(后谢振华接任),参谋长刘兴隆(后尹先炳接任,尹后任团长),政训处主任肖文玖(后李治明接任)。二营营长欧致富(后任团长)。

总部特务团调进调出的部队很多,抗战初期为加强120师实力,将特务团1营调给120师;为加强组建初期的晋察冀军区实力,将团部机关和4、5、7、9连调给聂荣臻;朱德仅率2个步兵连(第6、8连)南下临汾。1937年底,在洪洞县马牧镇,以余下的连队为基础重建特务团,将从山西孝义过来的抗日自卫队、晋太铁路游击队和从四方面军西路军归队的850人作为建团的基本骨干。加上在当地扩充的部分新兵,扩编为“三三制”的大团,辖3个营,9个步兵连,3个直属连,3个营属机枪排,共2300余人。1938年8月~12月,团随总部进驻襄垣县进行整训。为加强部队军政素质,由欧致富带两个新兵连从115师换回两个红军连(师警卫营2连和686团警卫连)。1939年5月,副团长欧致富率3营到太岳区开展游击战争,重新组建3营。9月调回原建制,改为4营,后被派出保卫良沟兵工厂,改称良沟守备大队。1940年10月,特务团4、7连合并为4连,组建营属机枪连,全团14个连队。团长欧致富,政委郭林祥。42年11月初,进行黄崖洞保卫战,与敌人浴血奋战8昼夜,毙伤敌1700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八比一的辉煌战果,八路军总政治部授予“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称号。战后,全团进行整编,改为小团,团辖5个步兵连,2个直属连及1个卫生队,共900余人。团长欧致富,政委邹开盛,副政委陈志彬(后接任政委)。1944年12月,特务团扩编,恢复3个营的建制,共11个连。1945年5月,欧致富接受新的任务,带领2、3、4、5、6连、警卫通信排和机关带往游击第3支队,总部即将总部司令部警卫营、野战警卫连、总后勤部警卫大队归属特务团编制,扩编为大团,也称朱德警卫团,团长钟明锋,政委陈志彬。不久,陈志彬调往游击3支队,唐兴盛接任政委,钟明锋也随即调走,唐兴盛改任团长,邓家辉接任政委。日本投降后,特务团编入太行军区,后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游击第3支队由欧致富率领开赴东北编入东北民联军。

总部炮兵团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系邱创成带总部特务团炮兵连于1937年10月在临汾扩编为炮兵团)团长武亭,政委邱创成。

1939年,炮兵团结束整训,除1营外均奉命开赴晋东南前线。1939年7月2日, 在陕甘宁的炮兵团编入留守兵团建制。10月,和富甘独立营(37年11月由第129师辎重营改编为富甘独立营)合并组成留守兵团特务团。1941年10月,特务团划归警1旅建制。1941年炮兵团返回延安。此时特务团并入炮兵团。1944年11月,在炮兵团基础上成立了延安炮兵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朱瑞率领进入东北,后改称东北军区炮校。

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后,部队发展很快,根据第18集团军集总发布的正规番号就有以下师级纵队:

八路军第一纵队(原山东纵队为基础改编,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统一指挥山东境内与冀鲁边、苏北八路军各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并入山东军区)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副司令张经武,副政委黎玉;

八路军第二纵队(太行区南部集总直属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并入太行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左权,副司令(后接任司令员)杨得志,政委黄克诚;八路军

八路军第四纵队(晋察冀派往冀东支援的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并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邓华,参谋长李钟奇;

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二个第四纵队,系八路军344旅、新2旅主力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主力合编,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八路军第五纵队(由344旅南下华中部队主力和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等合编,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韩振纪;

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地方游击队升编,后并入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但山东纵队名义保留,后撤销番号,归山东军区统一指挥)指挥张经武,政委黎玉,副司令王建安,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江华;

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八路军第五支队——平型关大捷后,343旅的685团2营扩编为第5支队,曾国华任支队长,李宽和任政委,龙书金任副支队长——和冀鲁边地方游击队合编,后撤销番号,机关和主力调归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肖华,副司令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东暴动残部和八路军第四纵队主力改编,后撤销番号,归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萧克,政委陈漫远,参谋长程世才,政治部主任伍晋南。

115师主要战役战斗:

平型关大捷、广阳战斗、汾离公路三战三捷、陆房突围、梁山战斗、温塘战斗、町店战斗

晋察冀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雁宿崖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

山东纵队主要战役战斗:孙祖战斗

山东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郯城战斗

120师主要战役战斗:

雁门关外战斗、晋西北收复七城、齐会战斗、陈庄战斗、上下细腰涧战斗、百团大战、反围剿战斗

129师主要战役战斗:

阳明堡战斗、神头岭战斗、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长乐村战斗、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

数据来自吉林人民出版社主编《中华民国实录》第三卷《抗日烽火》[5] 

1、平型关伏击战(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686团伏击歼灭日军1000余人,摧毁汽车100余辆,以及大量军用物资、地图等。

2、广阳伏击战(1937年11月4日、7日),八路军115师343旅在广阳镇重叠设伏,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骡马700余匹,步枪300余支。

3、晋察冀边区反围攻战(1937年11月24日~12月21日),晋察冀边区八路军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缴获大量物资,基本恢复边区。

4、午城、井沟伏击战(1938年3月14日),八路军115师343旅伏击击溃日军4000余人,毙敌1000余人,缴获骡马800余匹,击毁汽车79辆,挫败日军西渡黄河入侵陕甘宁边区的企图。

5、神头岭伏击战(1938年3月16日),八路军129师386旅伏击歼灭日军1500余人。

6、晋东南反九路围攻(1938年4月16日~27日),八路军129师歼敌4000余人,收复长治、沁县等地。

7、冀中春季反扫荡(1938年4月),八路军冀中部队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收复高阳、安新等县城,使根据地扩大为38个县、6万军队。

8、黄河渡口保卫战(1938年9月14日~20日),八路军115师为保卫陕甘宁边区,阻止日军西渡黄河,连续设伏歼灭日军12000余人。

9、晋察冀边区反围攻战(1938年9月20日~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边区部队歼灭日军5200余人。

10、冀南反十一路围攻(1939年1月),八路军晋南部队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

11、上下细腰涧伏击战(1939年5月15日~14日),八路军120师主力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协助下歼灭日军1000余人。

12、晋冀豫边区反扫荡(1939年7月除~8月下旬),八路军129师主力、115师344旅、晋豫支队、决死第一纵队、决死第三纵队在八路军总部指挥下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收复榆社、武乡、沁源、高平等县。

13、陈庄大捷(1939年9月28日~29日),八路军120师主力歼灭日军1600余人,击毙日军旅团长1名。

14、冀中反扫荡(1939年10月15日~31日),八路军冀中军区部队歼灭日军20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

15、晋察冀边区冬季反扫荡(1939年10月25日~12月8日),八路军120师主力在晋察冀军区统一指挥下歼灭日军3600余人,击毙中将旅团长1名。

16、冀中反扫荡(1939年4月11日~5月1日),八路军冀中部队歼灭日军4300余人,伪军2600余人。

17、鲁南反扫荡(1939年4月中旬~5月上旬),八路军115师鲁南部队歼灭日伪军22000余人。

18、晋西北夏季反扫荡(1940年6月7日~7月6日),八路军120师主力歼灭日伪军4500余人。

19、青纱帐战役(1940年6月下旬~八月中旬),八路军冀中部队歼灭日伪军3100余人,破坏公路320公里,收复15个据点。

20、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八路军击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俘日军二百八十多人、伪军一万八千多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共歼灭45000余人,破坏公路1502公里,破坏铁路474公里,破坏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

21、晋冀鲁豫反扫荡(1941年4月),万余日军对晋冀鲁豫根据地空前残酷扫荡,140个村庄被毁,5000平民被杀害,八路军苦战歼敌1000余人。

22、晋察冀边区秋季反扫荡(1941年8月14日~10月16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歼灭日伪军5500余人。

23、沂蒙山区反铁臂合围大扫荡(1941年11月2日12月24日),八路军山东部队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牺牲。

24、黄岩洞保卫战(1941年11月10日~16日),八路军总部特务营保卫黄岩洞修械所,歼灭日军1000余人后成功撤走,11月19日敌军撤出黄岩洞。

25、讨伐伪治安军战役(1941年11月15日~1942年2月15日),八路军第13支队在冀东讨伐伪军第3集团军,歼灭伪军5个团,重创2个团,瓦解1个团,计13000余人,缴获长短枪6000余,机枪60余,山炮2门。

26、晋冀豫春季反扫荡(1942年2月3日~3月6日),八路军129师主力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但根据地受到严重破坏。

27、胶东春季反扫荡(1942年3月23~4月23日),八路军胶东部队歼灭日伪军2600余人。

28、冀中反“五一大扫荡”(1942年5月1日~6月30日),冈村宁次亲率5万日伪军扫荡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歼灭日伪军11000余人,击毙旅团长1名,八路军共伤亡2万余人,冀中第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政治委员王远音,地委委员,第九专署秘书长于时雨壮烈牺牲,群众遇害5万余人。

为客观公正,八路军阵亡将领名单中,八路军取旅长以上职务。共计114名[6] 

1.王平陆(1902-1938),冀东抗日联军1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冀热边区特委书记, 1937年12月30日 在热河省青河沿战斗中负重伤, 1938年1月1日 牺牲;

2.陈锦秀(1912-1938),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1938年1月22日 在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作战牺牲;

3.理琦(1908-1938),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委员会主席,1938年2月13日在山东省牟平县雷神庙作战牺牲;

4.刘礼年(1909-1938),120师359旅717团政委, 1938年3月31日 在山西省宁武县石湖河作战牺牲;

5.陆省三(1915-1938),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鲁东地区工委书记,1938年4月在山东省昌邑县瓦城村被敌杀害;

6.叶成焕(1913-1938),129师386旅772团团长, 1938年4月16日 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牺牲;

7.王育民(1914-1938),129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 1938年5月11日 在河北省南宫县被敌杀害;

8.刘连科(1917-1938),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8年8月在河北省蓟县潮白河战斗中牺牲;

9.秦进乐(1909-1938),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1938年9月23日在山西省辽县作战牺牲;

10.陈宇环(1896-1938),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1938年9月与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1.张襄国(1911-1938)。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1938年9月于北平市北西野山坡战斗中牺牲;

12.洪麟阁(1902-1938),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1路总指挥,1938年10月在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3.韩明柱(1913-1938),鲁东游击第8支队副司令员, 1938年10月8日 在山东省长山县西蒙家庄战斗中牺牲;

14.金道松(1911-1938),后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 1938年11月21日 在日军空袭延安时牺牲;

15.杨靖远(1902-1938),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 1938年12月14日 在河北省盐山县牺牲;

16.宣侠父(1898-1938),总部高级参议,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7.那恕(1915-1938),晋察冀军区游击1支队政治委员,1938年于河北省涞水县作战牺牲;

18.杨万林(1911-1938),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1938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村战斗中牺牲;

19.温健公(1908-1938),河北抗日民军政治部主任兼总秘书长, 1938年12月26日 在敌机空袭中牺牲;

20.黄政(1908-1938),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副支队长,1938年在绥远省陶林县章旦沟战斗中牺牲;

21.李剑卜(1914-1939),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1939年2月在河北省霸县新镇被敌杀害;

22.邓永耀(1913-1939),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日 在河北省武邑县徐沙村战斗中牺牲;

23.陈生庆(1912-1939),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 1939年3月26日 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4.鲍辉(1904-1939),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0日 在山东省博山县遇害;

25.高唏(1913-1939),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1939年3月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6.蒋洪高(1909-1939),晋察冀军区九龙支队支队长,1939年3月在河北省定县长庄战斗中牺牲;

27.苏苏(1914-1939),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1939年6月与河北省迁安县大峪战斗中牺牲;

28.马耀南(1902-1939),山东纵队3支队司令员, 1939年7月22日 在山东省垣台县牛王庄战斗中牺牲;

29.黄胜斌(1912-1939),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委,1939年于河北省获鹿县作战牺牲;

30.魏大光(1911-1939),120师独立2旅旅长,1939年8月在河北省永清县大宁口村乘船时与日军汽艇遭遇,在激战中牺牲;

31.郭征(1919-1939),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 1939年9月28日 在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战斗中牺牲;

32.王铭森(?-1939),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11月15日 在山西省应县马牙寺作战牺牲;

33.胡一新(1913-1939),雁北6支队政委,1939年11月于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作战负伤后牺牲;

34.余化臣(1908-1939),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9年于河北省丰润县城关作战牺牲;

35.段世曾(1904-1939),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1939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战斗中牺牲;

36.董少白(1912-1939),山东纵队12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牺牲于山东省费县;

37.杨铁成(1914-1939),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牺牲于河北省霸县;

38.牟光义(1901-1939),鲁东游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 1939年12月12日 在山东省掖县河南村与扫荡的日军遭遇,被捕后牺牲;

39.曹志尚(1902-1940),鲁西军区汶郓钜嘉游击支队副支队长,1950年2月于山东省嘉祥县响水口战斗中牺牲;

40.阎祖皋(1914-1940),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 1940年3月9日 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1.姜林(1918-1940),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9日 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2.彭德大(1914-1940),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12日 在绥远省武川县后垴包战斗中牺牲;

43.冷赤斋(1915-1940),冀南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春于河北省滏阳河西地区遇害;

44.马玉堂(1910-1940)渤海军区司令员1940年赴任途中过平汉铁路封锁线时与日军遭遇,不幸牺牲;

45.闻允志(1900-1940),第2纵队1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1分区政委,1940年春于山东省冠县渡卫河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牺牲;

46.李荣(1901-1940),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0年7月于河北省永年县临名关战斗中牺牲;

47.董天知(1910-1940),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政委, 1940年8月20日 于山西省潞城县王家庄战斗中牺牲;

48.徐秋(1898-1940),鲁西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于山东省郓城县作战牺牲;

49.王溥(1910-1940),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 1940年11月16日 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0.郝玉明(1910-1940),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 1940年11月16日 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1.马振华(1907-1940),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政委,1940年于河北省宁津县筛泉作战牺牲;

52.郭建中(?-1940),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8分区太原支队副政委,1940年于山西省文水县作战牺牲;

53.苏精诚(1912-1941),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27日 于山西省武乡县韩壁战斗中牺牲;

54.张铎(1915-1941),山东纵队5旅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月在山东省平度县马各庄战斗中牺牲;

55.贾源(?-1941),八中军区任河大支队政委, 1941年2月16日 于任(任丘)河(河间)大(大城)地区作战牺牲;

56.朱宝琛(1910-1941),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1941年2月与山西省灵丘县南山战斗中牺牲;

57.杜希龄(1906-1941),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1年3月于山东省濮县被害;

58.晏显升(?-1941),120师兼晋西北军区洪赵游击纵队司令员, 1941年5月29日 于山西省汾阳县向阳镇战斗中牺牲;

59.杨忠,原名欧阳吉善(1909-1941),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9月4日 在反扫荡作战中在山东省惠民县涂骇河畔负重伤后牺牲;

60.刘海涛(1907-1941),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1941年11月与山东省蒙阴县作战牺牲;

61.刘涛(1911-1941),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 1941年12月4日 于山东省沂蒙山地区作战牺牲;

62.戴克信(1918-1941),冀鲁豫军区巨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2月于山东省巨野县作战牺牲;

63.王立人(1910-1941),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1年12月与山东省沂蒙山区作战牺牲;

64.曹有民(1912-1941),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牺牲于河北省望都县;

65.刘子超(1905-1941),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1941年12月11日 于山东省沂水县作战牺牲;

66.张宝龙(?-1941),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1941年于绥远省大青山地区作战牺牲;

67.熊德成(1907-1941),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1941年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68.郭国言(1913-1942),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2年2月9日 于山西省武乡县太有镇阻击扫荡之敌时牺牲;

69.范子侠(1908-1942),129师新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6分区司令员,在百团大战曾经三次负伤 1942年2月12日 在河北省沙河县柴关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

70.包森(1916-1942),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2年1月12日 在著名的果河沿战斗中以七个连的兵力歼灭日伪军千余, 1942年2月27日 在河北省遵化县野瓠山战斗中牺牲;

71.刘德明(1911-1942),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1942年2月17日 在山西省交城县指挥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2.杨成德(?-1942),冀鲁边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2年2月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3. 陆升 勋(1907-1942),山东纵队1支队副司令员,1942年春在山东省莱阳县作战牺牲;

74.刘诚光(1915-1942),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3日 在河北省遵化县甲山被优势之敌包围,战之弹尽粮绝后跳崖牺牲;

75.刘诗松(1911-1942),129师新7旅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11日 于河北省南宫县郑家堤作战牺牲;

76.郭六顺(1912-1942),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1942年4月17日 于河北省交城县陈庄作战牺牲;

77.杨宏明(1910-1942),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 1942年4月29日 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8.孙益民(1913-1942),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29日 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9.陈元龙(1912-1942),129师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4月29日 于山东省丘县作战牺牲;

80.左权(1906-1942),副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 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1.孙开楚(1909-1942),后勤部军工部政委, 1942年5月25日 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2.彭光(1914-1942),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5月在山西省武乡县作战牺牲;

83.谢瀚文(1908-1942),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在山西省东南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4.肖伟成(1906-1942),太行军区供给部副部长,1942年5月在山西省长子县社村作战牺牲;

85.常德善(1911-1942),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1942年6月8日 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6.王远因(1917-1942),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 1942年6月8日 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7.袁心纯(1913-1942),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6月9日 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定县;

88.王炳三(1915-1942),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6月在冀鲁边区作战牺牲;

89.石景芳(1912-1942),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1分区军区司令员,1942年6月在山东省南皮县作战牺牲;

90.杜子孚(1910-1942),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委, 1942年6月19日 与部队在山东省东光县大单家村被日伪军包围,组织突围时牺牲;

91.张友清(1905-1942),总司令部秘书长,1942年7月于山西省太原市被敌杀害;

92.熊德臣(1907-1942),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1942年7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作战牺牲;

93.魏金山(1911-1942),冀鲁豫军区8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9于27日于山东省梁山县大小安山战斗中牺牲;

94.孔庆同(1913-1942),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1942年9月于河北省河间县作战牺牲;

95.汪洋(1912-1942),鲁中军区政委, 1942年10月17日 于山东省莱芜县吉山战斗中牺牲;

96.王泊生(1915-1942),冀南军区6分区副政委, 1942年10月28日 在河北省枣强县南居家庄作战牺牲;

97.赖国清(1918-1942),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1942年11月牺牲于鲁南地区;

98.于寄吾(1905-1942),胶东军区3分区政委,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99.于一心(1910-1942),胶东军区3分区参谋长,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100.王至发(1901-1942),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12月在山东省单县西玉楼作战牺牲;

101.王东福(1916-1942),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1942年12月在河北省沧石路作战牺牲;

102.唐克威,原名徐德乾(1913-1943),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政委兼水东独立团政委、中共水东地委书记。 1943年1月27日 ,部队在长营村突遭日军20余辆汽车的包围。他在突围失利的情况下焚毁文件自戕殉国;

103.徐尚武,原名徐荣耀(1912-1943),冀鲁边军区2分区司令员。1943年1月在山东省临邑县王家楼村与日军遭遇,作战中牺牲;

104.李永安(?-1943),山东军区渤海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3年2月3日 军对3分区所在地大洼进行合围扫荡,李永安在组织部队突围时中弹牺牲;

105.李忠,原名郑树筠(1913-1943),冀南军区1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冀南区二地委书记。 1943年3月15日 在河北省隆平县(今百尧县)白家塞村与日军遭遇,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弹药将尽自戕殉国;

106.易良品(1912-1943),新7旅旅长冀南军区6分区司令员。 1943年3月25日 在河北省枣强县西高庄与日军遭遇,重伤后不治牺牲;

107.赵义京(1912-1943),历任冀南军区5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1943年8月30日 在河北省枣强县大江关村遭到日伪军两千余人的包围袭击。赵亲自指挥部队掩护与会干部突围,并用缴获的日军战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斗中身中数弹牺牲;

108.陈耀元(1909-1943),冀南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 1943年8月30日 ,在前述的大江关村战斗中与司令员赵义京一道组织突围战斗,并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109.萧永智(1916-1943),新8旅政委,1943年任冀南军区7分区政治委员。 1943年9月23日 ,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战斗中中弹牺牲;

110.袁鸿化,陕西省高陵县人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3年9月23日 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战斗中牺牲;

111.杨承德(1908-1943),冀鲁边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16团团长、3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在河北省庆云县组织反日军扫荡作战中中弹牺牲;

112.夏祖盛(1907-1943),冀南军区6分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当年5月23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马村战斗中牺牲;

113.朱程(1909-1943),冀鲁豫军区1分区司令员。以后1分区改为5分区,又与6分区合并为4分区,朱始终担任司令员。 1943年9月28日 所部在山东省曹县王厂村被日军包围,他在与日军肉搏中壮烈牺牲;

114.符竹庭(1912-1943),115师343旅补充团政委、教2旅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1943年11月带领警卫员检查下属部队工作时与日军援兵遭遇,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1940年11月16日 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0.郝玉明(1910-1940),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 1940年11月16日 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1.马振华(1907-1940),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政委,1940年于河北省宁津县筛泉作战牺牲;

52.郭建中(?-1940),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8分区太原支队副政委,1940年于山西省文水县作战牺牲;

53.苏精诚(1912-1941),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27日 于山西省武乡县韩壁战斗中牺牲;

54.张铎(1915-1941),山东纵队5旅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月在山东省平度县马各庄战斗中牺牲;

55.贾源(?-1941),冀中军区任河大支队政委, 1941年2月16日 于任(任丘)河(河间)大(大城)地区作战牺牲;

56.朱宝琛(1910-1941),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1941年2月与山西省灵丘县南山战斗中牺牲;

57.杜希龄(1906-1941),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1年3月于山东省濮县被害;

58.晏显升(?-1941),120师兼晋西北军区洪赵游击纵队司令员, 1941年5月29日 于山西省汾阳县向阳镇战斗中牺牲;

59.杨忠,原名欧阳吉善(1909-1941),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9月4日 在反扫荡作战中在山东省惠民县涂骇河畔负重伤后牺牲;

60.刘海涛(1907-1941),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1941年11月与山东省蒙阴县作战牺牲;

61.刘涛(1911-1941),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 1941年12月4日 于山东省沂蒙山地区作战牺牲;

62.戴克信(1918-1941),冀鲁豫军区巨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2月于山东省巨野县作战牺牲;

63.王立人(1910-1941),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1年12月与山东省沂蒙山区作战牺牲;

64.曹有民(1912-1941),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牺牲于河北省望都县;

65.刘子超(1905-1941),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1941年12月11日 于山东省沂水县作战牺牲;

66.张宝龙(?-1941),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1941年于绥远省大青山地区作战牺牲;

67.熊德成(1907-1941),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1941年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68.郭国言(1913-1942),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2年2月9日 于山西省武乡县太有镇阻击扫荡之敌时牺牲;

69.范子侠(1908-1942),129师新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6分区司令员,在百团大战曾经三次负伤 1942年2月12日 在河北省沙河县柴关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

70.包森(1916-1942),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2年1月12日 在著名的果河沿战斗中以七个连的兵力歼灭日伪军千余, 1942年2月27日 在河北省遵化县野瓠山战斗中牺牲;

71.刘德明(1911-1942),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1942年2月17日 在山西省交城县指挥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2.杨成德(?-1942),冀鲁边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2年2月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3. 陆升 勋(1907-1942),山东纵队1支队副司令员,1942年春在山东省莱阳县作战牺牲;

74.刘诚光(1915-1942),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3日 在河北省遵化县甲山被优势之敌包围,战之弹尽粮绝后跳崖牺牲;

75.刘诗松(1911-1942),129师新7旅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11日 于河北省南宫县郑家堤作战牺牲;

76.郭六顺(1912-1942),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1942年4月17日 于河北省交城县陈庄作战牺牲;

77.杨宏明(1910-1942),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 1942年4月29日 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8.孙益民(1913-1942),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29日 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9.陈元龙(1912-1942),129师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4月29日 于山东省丘县作战牺牲;

80.左权(1906-1942),副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 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1.孙开楚(1909-1942),后勤部军工部政委, 1942年5月25日 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2.彭光(1914-1942),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5月在山西省武乡县作战牺牲;

83.谢瀚文(1908-1942),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在山西省东南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4.肖伟成(1906-1942),太行军区供给部副部长,1942年5月在山西省长子县社村作战牺牲;

85.常德善(1911-1942),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1942年6月8日 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6.王远因(1917-1942),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 1942年6月8日 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7.袁心纯(1913-1942),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6月9日 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定县;

88.王炳三(1915-1942),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6月在冀鲁边区作战牺牲;

89.石景芳(1912-1942),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1分区军区司令员,1942年6月在山东省南皮县作战牺牲;

90.杜子孚(1910-1942),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委, 1942年6月19日 与部队在山东省东光县大单家村被日伪军包围,组织突围时牺牲;

91.张友清(1905-1942),总司令部秘书长,1942年7月于山西省太原市被敌杀害;

92.熊德臣(1907-1942),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1942年7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作战牺牲;

93.魏金山(1911-1942),冀鲁豫军区8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9于27日于山东省梁山县大小安山战斗中牺牲;

94.孔庆同(1913-1942),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1942年9月于河北省河间县作战牺牲;

95.汪洋(1912-1942),鲁中军区政委, 1942年10月17日 于山东省莱芜县吉山战斗中牺牲;

96.王泊生(1915-1942),冀南军区6分区副政委, 1942年10月28日 在河北省枣强县南居家庄作战牺牲;

97.赖国清(1918-1942),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1942年11月牺牲于鲁南地区;

98.于寄吾(1905-1942),胶东军区3分区政委,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99.于一心(1910-1942),胶东军区3分区参谋长,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100.王至发(1901-1942),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12月在山东省单县西玉楼作战牺牲;

101.王东福(1916-1942),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1942年12月在河北省沧石路作战牺牲;

102.唐克威,原名徐德乾(1913-1943),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政委兼水东独立团政委、中共水东地委书记。 1943年1月27日 ,部队在长营村突遭日军20余辆汽车的包围。他在突围失利的情况下焚毁文件自戕殉国;

103.徐尚武,原名徐荣耀(1912-1943),冀鲁边军区2分区司令员。1943年1月在山东省临邑县王家楼村与日军遭遇,作战中牺牲;

104.李永安(?-1943),山东军区渤海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3年2月3日 军对3分区所在地大洼进行合围扫荡,李永安在组织部队突围时中弹牺牲;

105.李忠,原名郑树筠(1913-1943),冀南军区1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冀南区二地委书记。 1943年3月15日 在河北省隆平县(今百尧县)白家塞村与日军遭遇,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弹药将尽自戕殉国;

106.易良品(1912-1943),新7旅旅长冀南军区6分区司令员。 1943年3月25日 在河北省枣强县西高庄与日军遭遇,重伤后不治牺牲;

107.赵义京(1912-1943),历任冀南军区5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1943年8月30日 在河北省枣强县大江关村遭到日伪军两千余人的包围袭击。赵亲自指挥部队掩护与会干部突围,并用缴获的日军战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斗中身中数弹牺牲;

108.陈耀元(1909-1943),冀南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 1943年8月30日 ,在前述的大江关村战斗中与司令员赵义京一道组织突围战斗,并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109.萧永智(1916-1943),新8旅政委,1943年任冀南军区7分区政治委员。 1943年9月23日 ,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战斗中中弹牺牲;

110.袁鸿化,陕西省高陵县人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3年9月23日 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战斗中牺牲;

111.杨承德(1908-1943),冀鲁边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16团团长、3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在河北省庆云县组织反日军扫荡作战中中弹牺牲;

112.夏祖盛(1907-1943),冀南军区6分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当年5月23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马村战斗中牺牲;

113.朱程(1909-1943),冀鲁豫军区1分区司令员。以后1分区改为5分区,又与6分区合并为4分区,朱始终担任司令员。 1943年9月28日 所部在山东省曹县王厂村被日军包围,他在与日军肉搏中壮烈牺牲;

114.符竹庭(1912-1943),115师343旅补充团政委、教2旅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1943年11月带领警卫员检查下属部队工作时与日军援兵遭遇,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抗战时期投敌将领能考证的罗列如下:

张绍东,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团长,1938年2月25日在晋东南的皋落镇个人投敌。

兰国清,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参谋长,1938年2月25日在晋东南的皋落镇个人投敌。

单德贵,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冀东军区13团副团长,1944年5月初在河北三河县个人投日。

邢仁甫,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旅长、冀鲁边军区司令员,1943年7月率部在天津个人投日。

王砚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临淄独立营营长,1941年率全营投降日军,被改编为临淄县保安2团。

王凤鸣,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苏鲁豫支队4大队政委,1941年2月他在115师的部下跟着他当了汉奸。

罗保成,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政治协理员(团级干部),1941年2月个人投日。

张子元,八路军冀中警备旅1团团长,1942年的“五一大扫荡”时个人降日。

王洗凡,八路军冀中抗3团副团长,1942年的“五一大扫荡”时个人降日。

杨铮侯,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1943年7月个人投日。

潘特,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3军分区后勤部长,1943年7月个人投日。

刘永生,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3军分区卫生部长,1943年7月个人投日

邢朝兴,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3军分区行政委员会秘书长,1943年7月个人投日。

陈子芳,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3军分区特务团团长,1943年7月个人投日。

杨铁山,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3军分区特务团副团长,1943年7月个人投日。

陈兴,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10团政委,个人叛变投降了日军,因未受到日军信任而被杀。

《白崇禧回忆录》

“当我提出游击战建议时,曾有人指出,国军末演习游击战,此议是否可行,尚需考虑。我表示说,以打游击战起家的中共,亦为中国人,中共可以打游击战,国军当亦能打游击。再者,有人认为打游击乃保存实力之作法,殊不知于敌后游击,任务极为艰巨,因补给困难,且多半以寡抵众,以弱抵强,故必须官兵加倍淬历奋发,机警勇敢,绝非保存实力者所能胜任。[7] 

《冈村宁次回忆录》

“说到作战,大体上各军、方面军直辖兵团对当地共军都在日夜进行讨伐战”。

“共军的确长于谍报(在其本国以内),而且足智多谋,故经常出现我小部队被全歼的惨状。[8] 

《中国战线从军记》

“1942年作者所在联队有一个小队遭遇八路军伏击,全军覆没,武器全被夺走,等到援兵赶到时八路军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像这样表明八路军战术成功,日军疏忽大意的事例,在冀东地区特别多。中国驻屯步兵第一联队也经常有小部队被八路军全歼的事例发生。这是因为八路军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在情报战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的结果。”

“1943年6月联队即将离开华北去东北“我们都有一种终于从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遭到八路军袭击的不安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感觉。

八路军的战术是,如果看到日军拥有优势兵力就撤退回避,发现日军处于劣势时,就预设埋伏,全歼日本士兵,然后夺走他们的武器装备。”[9] 

《剑桥中华民国史》

“国民党人大肆宣传说,中共深思熟虑的和玩世不恭的政策是把70%的力量用于扩张,20%用来对付国民党,只有10%用于抗日。这已成为国民党史的诚实问题。我曾较详细地研究这个问题,并认为这种政策从未宣布过;在这种意义上此项指控是捏造。”[10] 

《历史不应忘记》

“如果敌人出动了,离得最近的那个村子的人立刻从骑马来报告的侦察人员那里得到消息。侦察员实际上藏在敌军据点的大门口,他们发出警报让老百姓把粮食坚壁起来,逃到山里去。民兵埋上地雷,设上陷阱。敌人出动的消息用这样一些简单的方法,如点燃烽火或放倒山顶上的旗杆(这里乡村地形有起伏),接力传送到其他的村子。”[11] 

《抗战中的红色根据地——一个英国人不平凡经历的讲述》

作者看见一个日本人到过的村庄毁坏不是很严重“有人告诉我们,这是由于当地民兵非常有效地使用了地雷,日本人走后,民兵发现有30多个地雷在村的周围爆炸了。日本人担心进到村子里面太危险,只好离开,仅仅烧了一两间村边的房子”[12] 

《华北治安战》

“治安肃正作战,因情报不确实,对中共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全不能掌握,从而使讨伐徒劳无功,几乎是毫无成效的,几十次当中,可能侥幸碰到一次。各部队为了取得成果,东奔西跑,迄无宁日”

剿共战已变成地道战,要尽力发现其地道。”

“共军与民众的关系,同以往的当政者不同。中共及其军队集中全力去了解民众,争取民心,不但日本,就连重庆方面也是远远不能相比的。正因为如此,尽管他们在数量方面处于劣势,却具有不容轻视的坚韧力量。”

“在共军方面,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对军纪的要求极为严格。例如在行军中,有人摘了路旁树上的梨子给在押的俘虏,俘虏拒绝接受,并说农民的东西不能随便吃。”

“共军无论在质量上、数量上均已形成抗日游击战的主力。因此,占领区内治安肃正的主要对象,自然是中共势力。”

“华北方面军则认为……日本与重庆(军)之间暂时处于战争状态,却有能够共存的性质。但是,日本与共产党势力之间则是不容许共存的。”[13] 

日军作战地图中的八路军武装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再度携手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8月25陕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按战斗序列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改编后,八路军各级将领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原则,先后被国民政府授予了相应的军衔,他们中:

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叶剑英(参谋长)、林彪(第115师师长,一说1938年1月挂少将军衔)、贺龙(120师师长)、萧克(120师副师长)、刘伯承(129师师长)、徐向前(129师副师长)、宣侠父(总部总参议)等被授予过陆军中将军衔。

八路军其他主要将领中,左权(副参谋长、前方指挥部参谋长)、聂荣臻(115师副师长)、徐向前(129师副师长)、周昆(115师参谋长,后携款脱队)、周士第(120师参谋长)、倪志亮(129师参谋长)、陈光(343旅旅长、后代理师长)、周建屏(115师343旅副旅长)、徐海东(115师344旅旅长)、黄克诚(344旅副旅长)、卢冬生(120师358旅旅长)、张宗逊(358旅副旅长,后旅长)、陈伯钧(120师359旅旅长)、王震(120师359旅副旅长,后旅长)、王宏坤(129师385旅旅长)、王维舟(385旅副旅长)、陈赓(129师386旅旅长)、陈再道(129师386旅副旅长)等被授予过陆军少将军衔。

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虽然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编制问题上毫不松口,但是对于这些主要将领的军衔,蒋介石还算是大方,据说对八路军、新四军将领的军衔问题有这样一个相对的原则:改编时候授的军衔原则上不低于部分将领在1927年(包括1927年)之前拥有的军衔,例如朱德、刘伯承、贺龙就曾经获得过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叶剑英、叶挺、宣侠父等也有过陆军中将军衔。

在整个抗战时期,八路军前线各级指挥员除林彪、罗炳辉、徐海东、彭雪枫、周昆等因为工作需要佩戴过军衔,其他将领几乎均未佩戴军衔领章,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党不承认国民政府历史给我军将领临时授予的各级军衔,其实这时候的军衔一般本人都清楚,主要见于履历表和相关工作报告中。

1938年3月八路军120师给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提交了一份120师营以上干部的履历表,从这张履历表上可以看到: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为中将军衔;120师参谋长周士第、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张宗逊、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为少将军衔;120师参谋处长彭绍辉、359旅参谋长郭鹏、385旅政治部主任谢扶民、715团团长王尚荣、716团团长贺炳炎、770团团长张才千、支队长宋时轮等为上校军衔。

1938年底,八路军115师提交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担任团长的杨勇和杨得志也被提到有上校军衔。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过军衔的高级将领只是少数人,此外还有部分人由于需要经常与国民党打交道或搞统战工作,也被中共自己临时授予了相应的军衔或以相应军衔的身份。他们中有:

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宣侠父(中将衔)、周素园(少将)、童陆生(少将)、张克威(少将)等。

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少衔)、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李克农(少将)、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张云逸(少将)、驻重庆办事处主任钱之光(少将)、驻湘通讯处主任王凌波(上校)、驻兰州办事处主任伍修权(上校)等。

在国统区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有相应的军衔,如叶剑英领导下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参谋处的张爱萍、聂鹤亭、李涛、边章五、张经武等高级参谋也曾经被临时授予少将军衔。1938年罗炳辉以八路军副参谋长的身份在武汉协助叶剑英等开展工作时,也以少将军衔的身份参加统战活动。

1938年春国民政府军委会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师以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联席会议,八路军总部派出了8人参加这次会议,他们是彭雪枫(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代表八路军总部,少将)、周昆(115师参谋长,少将)、边章五(120师,少将)、张经武(129师,少将)参加参谋长会议;罗瑞卿(以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名义,上校)、张爱萍(以115师政治部副主任,上校。)、欧阳毅(120师政治部副主任名义,上校)、谭政(129师政治部副主任身份,上校)参加政治部会议。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开赴华北前线,深入敌后,进行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成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军事力量。1939年末,诗人公木和作曲家郑律成共同创作了由六首歌曲组成的《八路军大合唱》,《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即其中的两首。详细歌词请参见相应歌曲百科条目。这两首歌的旋律浑厚深沉,蕴含着内在的力量,讴歌了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部队的光辉业绩。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景冈山 布鲁思·麦勒 胡军 高耀太 徳井义実 张献民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朴春 雅克·拉兰德 蔡珩 许亚军 史蒂夫·福里斯特 谢伟才 邱淑珍 阿诺德·科派尔森 龙刚 李芳雯 阿伊·阿什顿 安娜-肯德里克 旧爱:黄纪莹与古天乐 CAA 吴宏雄 包养 1966-09-28 前任夫妻:何念慈与孙道存 1975-12-14 Frédéric Compain 李泽楷 三轮车 深海浩劫 思念过世母 让子弹飞 郭秀云 1978-06-12 《Radio Ro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