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工作坊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工作坊(workshop)」一词 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在19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 Harplin)则是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 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

「工作坊(workshop)」一词 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在19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 Harplin)则是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 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甚至在争论都市计划或是对社区环境议题讨论时成为一种鼓励参与、...

「工作坊(workshop)」一词 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在19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 Harplin)则是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 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甚至在争论都市计划或是对社区环境议题讨论时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

何谓参与式工作坊

「参与式工作坊」是一个多人数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且让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让这个方案如何推动,甚至可以实际行动,这样「聚会」与「一连串的过程」,就叫做参与式工作坊。换句话说,工作坊就是利用一个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上述这些事情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系统的过程。

「参与式工作坊」是一种可以将群众聚集起来,针对一项或是多项讨论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相互交流、相互凝聚共识的一种开会方式。 一般的民众参与方式,例如:「公听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开会方式,大致上来说都是先由台上的主持人以及报告人先行报告,此时台下的民众只能做单方面的聆听,或在会后发问讨论。

「参与式工作坊」和一般民众参与不同的地方在于,「参与式工作坊」可以让每一个参与者互相发表意见,以游戏的方式带动参与者的参与感,用轻松的方式让参与者瞭解其规划的动机、目的,以及规划地点的现况,不仅可以获得多方的意见与想法,更有利于议题的讨论及整体活动推行。

「参与式工作坊」的角色有三种,分别为「参与者」、「专业者」、「促成者」。参加活动的人称之为「参与者」,如:群众。具有专业技能,对于进行讨论之专业主题直接助力者称之为「专业者」,至于主持及协助工作坊进行的人则称之为「促成者」,促使工作坊有效推动的人包括如何让参与的民众彼此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或是协助参与者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但绝对不是强势的为参与者做出决定。

工作坊的操作与进行的方式,随着不同的议题发生,而变更操作上的手法,但是基本上,基本的模式与架构是不变的。

(1)资讯的分享 工作坊第一个实施的步骤,就是必须将原有的基本资共同分享。透过这样分享的过程,可以将参与者所持有的资讯、讨论成果互相分享,让参与者能够在平的立场下共同讨论、交换意见,进而凝聚意识。

(2)小组提桉设计 第二个阶段主要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参与者可以继续互相讨论。透过小组讨论的过程,让参与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意见、激汤脑力、共同创造。透过凝聚意识的过程,拉近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利往后活动的顺利进行。

(3)全体表达意见 最后的阶段就是各小组的发表时间。发表之前共同讨论出来的成果,和其他小组互相交流。随着各个小组的价值观与立场的不同,利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事情,希望藉此沟通协调的机会,共同思考出一个最适合的方向,延续伸展至之后的活动上。

如今市面上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的工作坊形式五花八门,但是不外乎以下三种:

(1)单场工作坊,即选定一固定主题,有导师和其他参与者进行分享。讨论结束后,一般会安排一些交流活动,但不会特别在单独组织一场同主题工作坊。优点是选择的空间比较到,随报随学,缺点是价格比较贵。

(2)系列工作坊,一般指导师精心选择的一系列对心理咨询师或是参与者成长比较有益处的工作坊主题,进行系统的讨论、学习,数量一般在2场以上,即我们俗称的“连报”。好处是可以享受到很多优惠,坏处是容易遭遇商家的捆绑销售,选课形式不自由。

(3)自主配课型工作坊,以华夏心理智慧卡为例,通过学习储值卡等手段,让学员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工作坊,优点是可以获得和连报相同的价格,也可以有学员自由选择需要的课程、遇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坊再报名,随报随学。缺点是一次性预存的金额较高,通常几千到上万块钱的一次性投入,虽然性价比很好,但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图书信息

书 名: 工作坊

作 者:左靖,董冰峰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

ISBN: 9787802259294

开本: 16开

定价: 58.00元

本书力图清晰呈现艺术创作的核心命题:艺术家是如何通过观念思考来激发自己不断实验的可能性,以及艺术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我们有幸与这10位(组)艺术家和特邀评论家一起分享和探究了艺术家创作的“秘密”与发现的喜悦。

董文胜

隐伏欲望中的记号

让菲林腐蚀现实——左靖与董文胜的对话

艺术家问卷

何云昌

我们能否回到原来的地方?——何云昌行为作品《石头英国漫游记》的意义及其他

《石头英国漫游记》——一件近乎无效的作品

艺术家问卷

金石

鲍栋与金石对话

艺术家问卷

李景湖

在我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找寻艺术的力量——李景湖访谈

艺术家问卷

李明

如果拍摄时没兴奋感就废了——李明访谈

三言两语说展览——李明个展《日记》

艺术家问卷

卢征远

也许不是坏事——许崇宝与卢征远的对话

艺术家问卷

马秋莎

马秋莎:有结合作用的牛奶

与麦洛蒂·欧恩·考里克的谈话

艺术家问卷

邱黯雄

新山海经

从远古看世界

邱黯雄访谈

艺术家问卷

石青

《诸葛熊猫奇遇记》之外的谈话

一次人为的相遇——关于《诸葛熊猫奇遇记》的一些补记

艺术家问卷

苏文祥

观念消失而作品浮现

机器自律及其隐蔽的秘密

艺术家问卷

汤艺

关于一些作品的手记

艺术家问卷

杨俊

杨俊在广州的“巴黎症”

在中国的“巴黎症”

艺术家问卷

张耿豪华

张耿豪华:从梦想出发

隐藏于都市丛林的班特

艺术家创作自述

艺术家问卷

章清

章清:面对现实的美学

天堂里多了双眼睛

艺术家问卷

赵赵

危险的赵

赵赵与秦思源的谈话

艺术家问卷

周啸虎

平行的现在进行时——周啸虎访谈录

艺术家问卷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雅克·拉兰德 张献民 阿诺德·科派尔森 谢伟才 高耀太 阿伊·阿什顿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龙刚 布鲁思·麦勒 朴春 景冈山 徳井义実 史蒂夫·福里斯特 许亚军 胡军 李芳雯 蔡珩 邱淑珍 遛狗 艾拉妮丝·莫莉塞特 我-是-zts 掰弯 浙江衢州 妩媚 西澳大利亚珀斯 金太勋 大春子 算是 徐子崴 宝拉 赵宝刚 1935-04-12 赵宁 派屈克·华博顿 婆婆打字俐落 徐子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