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田庄台镇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田庄台镇是大辽河下游发祥较早的历史文明古镇,位于盘锦市的南缘,东临大辽河,西至渤海,南距营口市22公里,北距大洼县城21公里,是盘锦市的东南门户。镇内的田庄台辽河大桥贯

田庄台镇是大辽河下游发祥较早的历史文明古镇,位于盘锦市的南缘,东临大辽河,西至渤海,南距营口市22公里,北距大洼县城21公里,是盘锦市的东南门户。镇内的田庄台辽河大桥贯通辽河两岸,国道305线、庄林路及库二公路从镇中通过,并与京沈、沈大、盘海高速公路连通。...

田庄台镇是大辽河下游发祥较早的历史文明古镇,位于盘锦市的南缘,东临大辽河,西至渤海,南距营口市22公里,北距大洼县城21公里,是盘锦市的东南门户。镇内的田庄台辽河大桥贯通辽河两岸,国道305线、庄林路及库二公路从镇中通过,并与京沈、沈大、盘海高速公路连通。

田庄台镇地处305(庄河-林西)国道,连接辽南与辽西的关卡,以大辽河大桥与营口相连.自古便有:"先有田台,后有营口"之说.镇政府驻辽河大桥北约一公里,人口2.95万人,面积36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南大、北大、久远、码头、胜利;9个村委会:庞家、中央铺、吉家、高家、李扬、白家、马莲、大碾房、盐滩。

历史简要:

中国明代,万里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向东蜿蜒直至鸭绿江边,构成一道坚固的军事防线。现在,辽宁大地上的万里长城已经不见踪迹,但那些以“台”命名的地方,就是古时烽火台的所在。

清顺治十年(1653年) 清政府颁发《辽东招民开垦则例》,至此,田庄台才载进史籍有据可查。

在盘锦,以“台”命名的地方有几十个。与所有的“台”相较,古镇田庄台更为重要:它踞守辽河右岸,南望营口,西连锦州,左面渤海,成为控制敌船由海上入侵内河的要津。

有鉴于此,明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一三九四年,镇西三公里处就修建了烽火台,并有重兵把守。到清朝,田庄台已有万斤大炮两尊,五千五百斤以上大炮十二尊。

清咸丰八年(1858年) 清政府开牛庄为通商口岸,田庄台遂成辽河水运码头。

甲午战争: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开始。1895年3月6日晚,战火烧到田庄台。据史料记载,田庄台之战是甲午战争中最大最激烈也是最后一次陆战。为攻打田庄台,日军共投入三个师团,两万余人,三日后,战斗以清军溃败结束。日军在血腥屠城后,纵火民宅,日本官方供称“大火熊熊、火焰冲天、昼夜不息”。

田庄台陷落不久,李洪章慌然赴日,签定了《马关条约》。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部八集电视剧《甲午陆战》就是这段历史的再现。

现在位于田庄台镇政府西南0.5公里的甲午抗日将士陵园就是为了纪念那样一段历史而修建的,是盘锦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清实录》载:“清康乾年间,田庄台成为辽河下游商贾辐车奏之地。八百里河道帆樯林立,往来如梭”。清雍正年间,元兴顺在镇中心开业,既经营京、津、沪、杭百货,又办理存款业务,以价格低廉,服务周到著称。历经200余年,至伪满时期实行物资统制后才倒闭。清乾隆年间,上兴号(后改义兴泉)开业,镇内流传着“先有上兴号,后有老爷庙(建于1795年)”的说法。至清中叶,镇内著名的商号有8大家。其中黄县人王耀三经营的义顺华最大。1861年,营口开港,义顺华、广永茂抽资在营口设分号。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甲午战争中,日军火烧田庄台,许多商号店铺付之一炬。

从清朝中叶至民国年间,田庄台是本境南部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是在省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商贸码头。

田庄台是早于营口的辽河航运最大码头,东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被清政府称为“商贾辐辏之地”,倍受重视。当时是八里河岸,泊船上千;市井繁华,铺户栉比。有各种行业的工商店铺三百多家,其中持继营业多年的老字号有二百多家,特别是永裕昌、广永茂、义顺华、双兴合、永源盛、人合号、泰合斋、天一堂八大商号,更是蜚声关内外。还有东粮市、柴草市、席市、肉市、鱼市、菜市、估依市、牲口市、工夫市等十分兴旺的常年性专卖市场。更有摊床遍布的多样风味的小吃和精美的手工艺品。1930年开设的石印局和1940年兴办的永生造纸厂,更是开创盘锦印刷业、造纸业的先河。 清光绪元年(1875年)药王庙屯陈凤久在田庄台开办太和增商号,前门市经营百货,后院机器榨油;两年后,太和增分号在双台子开业,除经营百货、榨油外,还经营粮谷、木材;又2年,在二界沟买下2船网铺,名号福昌隆;又2年,买下大洼西南面的二道碛子盐滩;家中还有土地400余亩,是为域内最大的农、工、商、渔综合经营商号。清光绪五年(1879年),田庄台张相东的福兴魁糕点铺开业,以制作津味面点著称。

清初,田庄台辽河码头开始兴旺,饭店业兴起。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有饭店10余家,酒馆、烧饼小食铺30余家。田庄台小食摊集中在财神庙、老爷庙前。其中,陈家馆的三鲜(鲜海味、韭菜、猪肉)水煎包、周兴旺的“周面片”、王庆云的“王把”切糕,百年不衰。小吃品种十几种。

田庄台清初属牛庄八旗界官。咸丰年间就已设商捐组织。光绪二年,属海城县西南第三乡,设立乡会。光绪三十一年,设巡警局。宣统元年,划归营口直隶厅,名为正北镇。民国二年,属营口县第七区,设区官主持地方行政兼理警务。1937年,划入盘山县。民国十三年时,辖区面积曾达40平方公里,主管32个自然屯。

田庄台是本境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从明朝(隆庆前)至民国十二年,先后修建崇兴寺、文昌宫、朝阳宫、关帝庙、望海观、保灵宫、凌云宫、冰神庙、清真寺9座庙宇,香火绍远,庙会热闹,成为古镇独具的特色。从清代中叶办私塾、专馆,光绪三十一年设公立小学堂,继而又办起育英、清真寺、女子、园圃等私立小学,到1946年成立本境第一座初级中学,教育发展源远流长,培育了众多人才。从民国初期开始,先后建立爱国茶园、六合茶园(后易名为兴亚大舞台),成为能容纳近千人的戏园子,演出剧种多样,名角云集,京剧表演大师周信芳也曾来此献艺。此外还有遍布镇内的书馆,活跃的民间秧歌、高跷、龙灯。全面展现出往昔古镇文化艺术的兴盛。

清末民初,田庄台近郊8个村屯有菜地70公顷,年产商品菜超过400万公斤,80%装船运往营口。有专营蔬菜摊床20余家,并设菜市场一处,旺季日成交量5 000公斤左右。 民国初年,田庄台有庆丰居、泰和斋2家酱园,生产酱油、大酱、醋、香油。1930年前,各大商号都备有客房,以接待客商。1931年,田庄台有3家小旅店。1931年,刘姓在田庄台开照相馆。1931年,田庄台有2家理发店,到1945年发展到9家。

1935年,刘连会、周生合伙在田庄台建40平方米冰窑,储天然冰120立方米,夏日卖冰块、冰屑。1940年,李天一等在田庄台开机制冰果店,日产万支。

田庄台从咸丰九年,修炮台,筑营垒,遂成为扼守辽河门户的重地。又是甲午陆战最后一次激烈鏖战的主战场,因而使古镇名垂史册。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奋勇保卫古镇,义勇军夜袭入侵日寇,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三次战斗,都为古镇谱写了悲壮的诗篇。

抗日战争:

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仅五天,也就是一九三七年的九月二十三日,正当日本侵略军得意洋洋地占领当时吉林省省会吉林市之际,正当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民众书》告诫当时的国民“对日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的时候,盘锦大地上的抗日勇士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等部四百余人,英勇无畏地袭击了日军控制下的田庄台镇、营口市发电所和水源地等。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在东北首次遭到民众的迎头痛击,盘锦英豪打响了中国民众武装反抗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的第一枪。

日伪统治时期古镇日趋衰落,1948年解放后又获新生。商业日益繁荣,工业迅速发展,文教卫生更趋兴旺。名优产品——图强牌起重滑车和稻花香白酒,曾为古镇添色;东方小学体操队培养出扬名国内外的体育明星,更为古镇增辉。辽河大桥的建成,使古渡变通途。从1967年至1979年,在距镇区15公里以外的荒滩上开发耕地七千亩,因此成为闻名全国的“五七镇”。1975年2月,古镇遭受7.3级大地震的严重破损,全镇人民经过三年艰苦奋斗,重建家园,使旧貌换新颜。饱经历史沧桑的田庄台古镇,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阔步前进。

解放之后的田庄台镇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在当时发展迅速。镇内最兴旺时有各类企业200多家,芦苇编织业在70-80年代后期在全国领先。交通运输业在1952年有私人马车合作组织了田庄台运输社,在70年代初期运输社购进了解放ca10汽车,更名为营口市田庄台汽车队。而后逐渐发展到货运汽车32台,辅助车辆4台更名为大洼县汽车货运二公司,成为盘锦市仅有的3家专业运输车队之一。

田庄台镇自古便是宗教重镇.现在镇内还留有九庙一寺,其中包括佛,道,伊斯兰教庙宇.多为明末清初古建筑.现在仍有大量道教徒,佛教徒,回教徒聚居于田庄台镇.

关帝庙至今香火鼎盛 药王庙与清真古寺也较为有名

田庄台主要居住民族是 汉族 回族 朝鲜族 满族

所属气候区域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配类型

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裕

降雨集中月份

7月、8月

年均降水量

632.8毫米

最冷月均气温

-8.7℃

最热月均气温

24.8℃

极端最低气温

-29.9℃

极端最高气温

34.8℃

年平均气温

9.4℃

平均相对湿度

66%

无霜期天数

186天

年日照时数

2719.3小时

年平均风速

3.5米/秒

年最多风向

南西南风

空气质量

镇辖区域面积达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万亩,其中水田29

田庄台镇

镇政府驻北大社区,人口2.95万人,面积36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南大社区、北大社区、久远社区、码社区、胜利村社区,9个村委会:庞家村、中央铺村、吉家村、高家村、李扬村、白家村、马莲村、大碾房村、盐滩村。

大洼县田庄台镇借助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及深厚文化底蕴,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全力打造文化古镇,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整合、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镇党委、政府按照“发展镇域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素质、再创古镇辉煌”的工作目标,全面启动了古镇保护开发,进一步完善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全镇上下文化氛围日渐浓厚。把发挥田庄台的庙宇文化效应作为撬动田庄台镇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支点,按照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商贸经济重镇”的功能定位,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提出了“遗址带古庙”的旅游发展思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全镇旅游业的发展。镇政府不断在加大投入,恢复历史文物古迹上下功夫,着力整合、开发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了以甲午末战遗址群为中心,以寺庙古迹和餐饮娱乐为两翼的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业。投资500万元待建的项目崇兴寺万佛殿已经奠基完毕,正在施工。投资1000万元的古炮台(财神庙)项目现已完成图纸的测绘工作,施工建设在即。投资80万元的村口牌楼工程已经开工,截至目前已竣工7处,更为田庄台镇增添了古香古色的浓郁气息。对省、市、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维护和修缮。投资近万元修缮清军墓。日本考察团来到田庄台考察,进一步提高了古镇庙宇旅游业的知名度,促进了商贸流通。

大力弘扬传统饮食文化,优化第三产业经济环境。田庄

田庄台镇

深入挖掘辽河地域文化,叫响古镇名片。镇党委、政府围绕辽河口文化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辽河带状绿化带,打造辽河岸边古镇风情文化。投资30万元在辽河带状公园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新植绿树500株,河沿边绿树掩映的古城墙和烽火台,勾画了一幅“岸边垂杨柳,河水泛轻舟”的美丽景象。出台了辽河广场古镇风情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广场文化加大宣传、保护文化古迹、挖掘内涵,打响田庄台古镇的“古”牌,使古镇田庄台声名远扬。彰显人文地域特色,弘扬新风正气。把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列为先进文化建设工作重点。一是各社区都统一建成了10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室和2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所。娱乐设施齐全,藏书都在3500册以上,社区都组建有文艺团体。镇内投资近10万元,建两处室外健身场所,供居民休闲娱乐。二是镇内自建有线电视站,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三是落实了“2131”工程,实现了农村社区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四是统一为各社区制作了文化长廊12平方米,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五是各社区实施了“一社区一室一广场”工程。围绕新时期田庄台地域精神,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已形成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文化氛围。高家社区的“风光歌友团”、胜利社区的“文化大院”、北大社区的“盘锦市辽河秧歌艺术团”等文艺团体,多次代表市、县参加各类演出。高家“风光歌友团”、胜利“文化大院”被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录制成专题片,在“百姓生活”栏目中播出。“风光歌友团”被评为省农村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大洼县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镇龙舞活动具有民间自发、自娱自乐性质。民国年间,龙舞一般由当地乡绅或乡村族长出面组织,进行摊派,春节期间形成各支队伍,以给百姓拜年和慰问的形式进行表演。由于龙舞一度与求雨、祭祀等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文革期间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被禁止。文革结束后,龙舞又由群众自发恢复、焕发了生机,每年重大节日和庙会,龙舞都会受到邀请进行表演。田庄台镇龙舞队应邀参加市、县、镇等各类重大庆典活动40余场,特别是2007年5月16日,盘锦船舶工业园区万吨巨轮下水庆典,田庄台镇龙舞队应邀参加庆典表演,受到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龙舞作为古老的民族艺术,早已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根深蒂固。龙舞表演火爆、热烈,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艺术的享受。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古镇龙舞的传承人年龄偏大,而年轻人对传统艺术不感兴趣,龙舞相对其他工作而言比较辛苦,报酬不高又不稳定,所以龙舞面临濒危状态,一度几近失传。然而,在勤劳的古镇人民的传承下,龙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恢复了活动。这支龙舞队伍更加活跃,每逢重大节日、庙会和大集,古镇的龙舞都会受到邀请进行表演,营口、海城、牛庄、台安等附近市县都留下了他们矫健的身姿。我们相信,随着田庄台镇龙舞的活动区域不断扩大,不仅会促进古镇的经济发展,提高盘锦的知名度,也会为盘锦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黄晶波】(1916—1947),原名宝山,大洼县平安乡新屯村人。家境贫寒。1933年,到营口新乐纺织厂当徒工。1934年,随父亲黄润琛迁居田庄台镇。1945年抗战胜利后,报名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在老十旅二十八团三营八连当战士,后为爆破组长。曾参加过著名的沙岭战役和鞍山战役。在历次战斗中英勇顽强,多次负伤,屡立战功。1946年,在火线上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秋,在解放大石桥的战斗中,为扫除部队前进障碍,黄晶波一跃而起,奋勇当先,抱起炸药包奔向火力强大的暗堡,将敌堡炸毁,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姚景远】 (1956—至今)中国著名运动健将田庄台镇

【丛飞】(1969—2006) 1969年10月,丛飞(原名张崇)出生在田庄台镇。1994年10月,丛飞来到深圳,很快成为知名演员。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十多年来,他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从2005年开始,丛飞先后当选深圳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2006年2月9日夜晚,白衣白裤的丛飞登上央视“感动中国”的领奖台。2006年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患晚期胃癌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逝,年仅37岁。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龙刚 景冈山 雅克·拉兰德 胡军 阿诺德·科派尔森 布鲁思·麦勒 李芳雯 谢伟才 阿伊·阿什顿 许亚军 朴春 史蒂夫·福里斯特 徳井义実 蔡珩 邱淑珍 高耀太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张献民 同学:严昆与牛萌萌 谢粉丝 小艾 肖剑 百度云文件怎么用迅雷下载 咖啡王子1号店 艾伦·里奇 史光辉 邬丽珠 直播平台 惧怕 独立日:卷土重来 母子:林凤娇与房祖名 恋情曝光 夫妻:保罗-克塞与宁静 2年 电视剧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