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1

[摘要] 内容介绍《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的问题,提出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并据此对名-动转

内容介绍《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的问题,提出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并据此对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展开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探究转喻理据在名-动转类构词过程中的运行规律;二是从名-动转类...

《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的问题,提出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并据此对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展开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探究转喻理据在名-动转类构词过程中的运行规律;二是从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出发探讨这类词的词汇学习特征和学习策略。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信念之一是“语法是概念化”,认知语义研究也认为“意义结构也是概念化”(Evans,2006);同时,认知语言学还认为,“语言单位是象征单位”。我们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研究就是以这些理论假设为基本出发点的。在我们看来,既然名-动转类构词法知识是语法知识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名-动转类构词的过程当然也就是概念化的过程,即从表事物的概念发展为表动作的概念,而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转喻的过程。为了说明和论证这个过程,我们具体以徐盛桓最近几年提出的“外延内涵传承说”作为论证的理论基础。

对于转喻,有从诸如修辞观、语义观、认知观等进行的研究;在认知观的大框架内,不同的学者提出的理论又分别体现为映射观、合成观、逻辑观等。认知框架内转喻研究的逻辑观认为,转喻的本体和喻体作为两个概念,其外延和内涵相互“传承”,成为转喻发生的基本理据。名-动转类本质上是“名-动转喻”,也就是拟转类为动词的那个名词的外延和内涵“传”出去,在名-动转类后所建立的动宾或主动结构的上下文制约下,转类后拟形成的动词“承”受了其中合适的动作的内容,于是发生了名-动转类。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以“hammer”为例的名-动转类转喻理据”的解释框架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框架。这一解释框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象征性说明;第二部分是关于名-动转类构词法的概念化过程的描述。概括起来,我们这一解释框架是从两个方面对名-动转类的构词理据的本质特征加以说明:其一,。从概念化的角度而言,名-动转类的实质就是表事物的概念转换为表关系的概念;其二,从语法化的角度而言,名-动转类的实质就是名词的象征符号转换为动词的象征符号的过程。这一解释框架是用来分析和解释名-动转类过程中转喻理据的运行规律,从而说明由外延和内涵的传承所导致的名-动转类构词法所涉及的语法概念化的过程。这一语法化过程的刻画又直接为论文后一部分有关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奠定理论导向,简单地说就是: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策略和途径来自‘“语法是概念化”、“意义结构也是概念化”的认识,而意义表征是百科知识化的,因此掌握有关名词和动词所表示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所具有的外延内涵内容对学习名-动转类词汇有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运用这一解释框架,为我们从概念结构的层面对名-动转类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可能。

与早期其他同类研究的区别在于,我们不仅仅从语义的角度,而且也从概念和思维的层面对名-动转类词汇的表达式进行研究。我们将转喻视为名-动转类一种最基本的构词理据,分析其运行机制,研究其在名-动转类过程中的促动作用。我们认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概念和动词所代表的关系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是因为,从抽象意义来说,一种“关系”概念的存在必然是由不止一种的概念来共同构成。换句话说,既然是一种“关系”,必然是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共同形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动词所代表的关系概念和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概念是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是一种相邻性,而“相邻性”正是转喻最基本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名-动转类的转化过程中要涉及多少其他的认知因素(如隐喻、认知突显等),但归根结底,仍然是转喻促使着该构词法的最后形成,具体而言,就是事物代行动的(event for action)的转喻模式;而转类后的名词之所以能识解为动词,是因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外延和内涵经过一定的选择和认定,在特定的语境下,将概念外延/内涵特征中的某些同动作有关的内容“传递”给了将要因转类而成的“动词”,使得新“动词”得以表示动作。

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从转喻思维、表现方式和外在表征三方面的关系加以说明,即说明转喻思维如何转化为所体现的事件方式,最后再转化为语言的外在表征。初步的观察发现,转喻思维、表现方式、外在表征又分别对应于语言深层、语言浅层和语言表层。就名动转类而言,它所体现的转喻过程表现为:从深层来说,人们通过对名词所表征的事物的外延、内涵内容及其传承的把握,领悟其中隐含的动作概念。在认识上以对指称的认识转指对关系的认识,以事物转指动作,这是一种转喻思维;从浅层来说,在用对指称的认识转指对关系的认识即名词转指动作的过程中,该名转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事物之间以及它们同从句中的其他一些事物或状态之间,可以构成相关事件间的两个相位——主要事件和伴随事件,从而将由事物所隐含的动作通过事件关系比较清楚地表征出来;最后,在表层,通过直接由名词用作动词,将上述的对事件和关系的认识凝固在一事物所隐含的动作里,完成了名词转用作动词的词类转换。

上述这些有关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分析为我们进行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研究提供了启示:既然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那么对转喻思维的训练和转喻理据知识的良好掌握应该有助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进一步对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展开了研究。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阐述,说明概念化过程和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关系,指出从概念化的角度而言,名-动转类的本质特征就是名词所表征的事物概念转化为动词所体现的关系概念的过程;并说明可以通过了解名-动转类如何以转喻为理据转化成为名-动转类构词法的知识,学会认识和掌握一个从名词转类来的“新”动词:既学习对名-动转类的“新”动词的词义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又学会根据表达的需要自己造出一个从名词转类来的“新”动词。同时我们还对名一动转类词汇学习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可能制约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三大因素:一语境、文化、学习者自身的概念整合能力。

其次,我们采用有声思维法对六名被试使用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转喻理据在这些策略中的应用情况及限制词汇学习策略的因素进行了考察。我们对受试进行培训,经检测合格后进行有声思维实验,并对所采集的数进行整理、评估和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参照Lawson和Hogben(1996)的分类框架,我们将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策略和方法分为四大类,它们分别对应于11种学习方法。①重复策略,包括朗读相关单词和简单操练;②词的特征分析策略,包括拼读和词类划分;③简单阐释策略,包括句子翻译和情景简单参照;④复杂推导策略,包括复杂语境应用、改述、利用记忆术、文化导人法、内涵分析法。其中情景简单参照、复杂语境运用和内涵分析法三种方法属于高频使用的学习方法。

(2)分析发现,跨文化的语言百科知识、语境因素及学习者的概念整合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名转动词的正确习得。

(3)转喻理据在学习策略中有所体现,主要表现为内涵分析法和简单情景参照及复杂语境判断等学习方法中借助对概念的内涵特征的把握来实现名-动转类的理解。

这一有关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研究为我们进行相关的词汇教学所提供的启示就在于:名-动转类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法,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比较普遍。因此对这一构词法的理据的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发现其形成规律,从而提出一些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以使我们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名-动转类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式。师生应共同注意到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完成教和学两方面的任务。

综上所述,我们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和词汇学习的研究表明:转喻是名-动转类的一种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对转喻理据的良好掌握有助于学习者对名-动转类的正确理解和深层习得。同时,对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研究发现,概念结构的延伸和重组是名-动转类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其形成过程中,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和学习者个人的概念整合能力等制约着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非本族语文化的植入、语境分析、名词所体现的概念的内涵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的概念整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则要有意识地主动吸纳异族文化,并尝试借助语境因素来对名-动转类表达式进行推测和判断。

《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的作者是何爱晶。

何爱晶,女,1971年生,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中国认知语言学会会员。2006年于江西师大获取硕士学位,2009年在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取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中国博士后和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另主持了厅级和校级项目三项。迄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在《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外语》、《外国语文》等外语类核心期刊6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哲学背景 二、语言学背景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标和对象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一、溯因法 二、内省法 第五节 本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六节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七节 本书的内容结构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语言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之争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第二节 什么是理据 一、不同学科对“理据”一词的认识 二、构词理据的分类 三、构词理据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三节 理据过程中的符号关系 一、内容-形式关系(content-form relation) 二、形式-内容关系(form-content relation) 三、内容-内容关系(content-content relation) 四、形式-形式关系(form-form relalion) 五、形式/内容-形式/内容关系(form/content—form/content relation 第四节 转喻及转喻理据研究 一、转喻研究的历时性考察 二、转喻理据研究 第五节 构词理据与词汇教学第三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元理论的一般说明 第二节 关于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和原则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取向 第三节 心理模型理论 一、心理模型理论探源 二、心理模型理论介绍 三、类层级结构 第四节 外延内涵传承说 一、“外延内涵传承说”的理论源起 二、“外延内涵传承说”的主要观点 三、“外延内涵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力 第五节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关于构词理据 二、本研究的理论要点第四章 作为构词理据的转喻 第一节 不同视角下的转喻研究 一、转喻研究的修辞观 二、转喻研究的语义观 三、转喻研究的认知观 四、转喻的逻辑观研究 第二节 转喻本质属性的研究 一、转喻的基本特征 二、转喻的定义 三、转喻的分类 第三节 转喻的逻辑属性研究 一、转喻产生的逻辑基础 二、转喻的可能世界逻辑特征 第四节 转喻思维研究 一、转喻与转喻思维的关系 二、转喻思维的特征与功能 三、转喻思维的机制研究 第五节 转喻理据:一种最基本的构词理据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五章 名二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分析 第一节 作为构词法的名-动转类研究 一、名-动转类的研究回顾 二、名-动转类的构词特点 三、名转动词的分类 四、名-动转类的语义构成 第二节 从转喻看名-动转类 一、转喻是名-动转类最基本的认知手段 二、名-动转类的转喻特征 三、名-动转类的构词理据 第三节 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 一、本节 内容简介 二、转喻思维与二动一转类 三、名-动转类的事件关系 四、名-动转类的外在表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六章 概念化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词汇与概念结构 第三节 构词和概念化 一、构词是概念化 二、各种构词法的概念化过程 三、名-动转类的概念化 四、本节 小结 第四节 概念化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一、概念化需要把握百科知识 二、外语词汇学习需要概念系统的重组 三、构词法与概念的延伸和扩展 四、词汇学习与优化思维 第五节 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一、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有利条件 二、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制约因素第七章 名-动转类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第一节 本章内容说明 第二节 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回顾 一、学习策略及词汇学习策略 二、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 第三节 名-动转类词汇策略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工具 第四节 试验过程 一、词汇水平测试 二、技术培训 三、数据采集 四、数据评估 五、数据整理 第五节 试验结果 一、试验结果的总体描述 二、单项词汇策略使用情况统计 第六节 结果及分析 第七节 研究结论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本书研究回顾 第二节 发现和结论 第三节 问题和不足 第四节 对教学的启示意义 第五节 后续研究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附录1 词汇知识深度测试试卷附录2 有声思维测试词附录3 有声思维的文字转写资料后记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徳井义実 许亚军 李芳雯 史蒂夫·福里斯特 高耀太 阿诺德·科派尔森 雅克·拉兰德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龙刚 胡军 朴春 张献民 邱淑珍 布鲁思·麦勒 阿伊·阿什顿 谢伟才 蔡珩 景冈山 陈粒 杨天经 熊美玲 1927-06-26 画外音 田维维 1934-02-19 东宝 1972-03-06 1947-02-15 1950-09-14 于仔 斯蒂芬·罗伯茨(II) 好友:凌峰与凤飞飞 作文题 涂善妮 艾力克 高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