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桃园县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桃园市位于台湾岛的西北部,过去因市内遍植桃花,缤纷馥郁,而有桃仔园或桃涧之称,清光绪12年(1886年)正式以桃园为名,1941年建制为桃园县。2014年改制为桃园市。市内地形大致可

桃园市位于台湾岛的西北部,过去因市内遍植桃花,缤纷馥郁,而有桃仔园或桃涧之称,清光绪12年(1886年)正式以桃园为名,1941年建制为桃园县。2014年改制为桃园市。市内地形大致可分为沿海平原、丘陵台地、高山地形三大部分。该市面积1220平方公里,人口204万(2013年)。...

桃园市位于台湾岛的西北部,过去因市内遍植桃花,缤纷馥郁,而有桃仔园或桃涧之称,清光绪12年(1886年)正式以桃园为名,1941年建制为桃园县。2014年改制为桃园市。市内地形大致可分为沿海平原、丘陵台地、高山地形三大部分。该市面积1220平方公里,人口204万(2013年)。

桃园市早期文化活动,为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大园尖山遗址”,文化类型属新石器时代的圆山文化晚期。主要是平埔族之凯达格兰族及道卡斯族的居住地,主要有南崁、霄里、龟仑、与坑仔等四部落居住于现今之桃园市范围,这四部落常称为南崁四社。除了平埔族之外,泰雅族亦居于当时的桃园市区域。

一说最初对桃园地区的拓殖为郑成功,虽然1626年与1642年,西班牙与荷兰殖民势力先后进入台北盆地,但并未进入桃园。 1662年荷兰人撤台,郑成功正式占领台湾。明郑时期在台湾设置一府二县(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郑氏在北台湾以南崁港为根据地以开屯招佃,并成为台湾北部出入的主要点,但由于明郑的垦台依然是以承天府(台南)周遭为主,北部地区依然只有零星开发。1683年明郑政权灭亡,台湾遂进入清治时期。

由于荷治及明郑时期,桃园一带均未有大规模之开发,因此桃园地区在清雍正年间,仍为原住民栖居聚集之所。

桃园地区最早的正式辟地纪录为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大规模屯垦之始则起于1737年(乾隆二年),广东移民薛启隆率众入垦桃园地区,拓垦范围东自龟仑岭(龟山),西达崁仔脚(内坜),北起南崁,南至霄里一带。后有移民于此遍植桃树,桃花齐开时节,花海如云,乃改称“桃仔园”,此为本市市名之由来,又因本地溪涧密布,汉人筑堡防卫,因此又名“桃涧堡”。

1894年,清朝与日本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清朝战败并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割让予日本,台湾随即进入日治时期。 日治时期初期,台湾行政区划的变化相当频繁,1895年至1901年,桃园地区属台北县。1897年,设置新竹州桃仔园办务署。1901年,地方官制改革,废县改厅,设立桃仔园厅,同时改堡庄制为区街庄制。1905年(明治38年)桃仔园厅更名为桃园厅。1909年(明治42年)全台20厅裁并为12厅,但桃园厅辖区不变。

1920年(大正9年),调整行政区划,将台湾西部十个厅改制为五个州桃园市行政区划

1944年12月,调整行政区域,变更为新竹县桃园区桃园镇。1950年10月,由桃园街改桃园县桃园镇。

1945年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光复台湾,将新竹州改为新竹县,县治则迁至桃园,1950年8月,国民政府于迁台后对台湾省行政区进行重划,原新竹县拆分为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三个省辖县。

1971年7月,改制为桃园县桃园市。

2014年12月25日,改制为桃园市,下辖13区。[1] 

下辖13区:桃园区、中坜区、平镇区、八德区、杨梅区、大溪区、芦竹区、龙潭区、龟山区、大园区、观音区、新屋区、复兴区。[2] 

区名

面积
  (km²)

下辖
  里数

下辖邻数

人口数

人口密度
  (人/km²)

邮递区号

桃园区

34.8046

76

1,625

415,259

11,931

330

中坜区

76.5200

85

1,901

378,362

4,945

320

平镇区

47.7532

46

1,506

211,015

4,419

324

八德区

33.7111

48

1,269

179,446

5,323

334

杨梅区

89.1229

41

948

155,559

1,745

326

大溪区

105.1206

27

712

91,958

875

335

芦竹区

75.5025

26

556

148,968

1,973

338

龙潭区

75.2341

30

893

115,554

1,536

325

龟山区

72.0177

30

792

140,373

1,949

333

大园区

87.3925

18

411

83,418

955

337

观音区

87.9807

23

371

62,985

715

328

新屋区

85.0166

23

261

48,001

565

327

复兴区

350.7775

10

130

10,646

30

336

1,220.9540

483

11,375

2,041,544

1,672

北桃园

以闽南人聚落为主,包含芦竹区、桃园区、龟山区、八德区、大溪区、大园区,以桃园区为核心,聚居人口约105万人,范围相当于日治时期桃园郡加上大溪郡大溪街。

南桃园

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区,包括观音区、中坜区、新屋区、杨梅区、平镇区、龙潭区,以中坜区为核心,聚居人口约96万人,范围相当于日治时期中坜郡加上大溪郡龙潭庄。

桃园市东为复兴区蒙蒙山,位于东经121°28′34″;西为新屋区蚵壳港,位于东经120°58′0″;南为复兴区雪白山,位于北纬24°12′39″;北为芦竹区坑子口,位于北纬25°7′9″。中心位置复兴区益盛村,位于东经121°20′13″,北纬24°45′16″。该市北接与新北市,自坑子口起至楼兰山为止,东南接宜兰县,南与新竹县接壤,以富岗、李岽山、玉峰山为界,西北临台湾海峡。

桃园市大部分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台地,地形呈西北向东南之狭长形,临山面海,自石门水库起经大溪区东北出市境之大汉溪,将本市划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东南部分为标高300米以上之丘陵地、阶地及山岳,地势向东南渐次升高,山势峻峭,河谷窄狭。西北部地势则较为平缓,台地、阶地甚为发达,河流短而呈放射状入海。

由于地形、地质的关系,桃园台地最主要的地理特色,就是遍布供农田灌溉用的人工埤塘,1963年石门水库完成时埤塘曾达8,845个,赢得“千塘乡”的美称。有埤塘的地方就有聚落,蓄水灌溉,养鱼休闲,甚至是风水景观兼具,因此,昔日桃园农渔牧兴盛,物产富饶。桃园重要建筑皆由埤塘辟建而来,也因此造就了桃园的“埤塘文化”。[3] 

桃园市气候受到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最大。东北季风始于十月下旬,至翌年三月,风力强,气温低。西南季风始于五月至九月,风力较弱,天气较晴朗,但午后多雷阵雨,尤其七月至九月常有台风。

年雨量在1,500至2,000公厘(山区2,000至4,000公厘),以夏季较多,冬季较少,但降雨日数反以冬季为多。全年平均温度约为摄氏23度,夏季平均27度,冬季平均约13度,全年平均湿度为89度左右。

桃园市有河流二十余条

桃园市的海岸北起芦竹区海湖附近,西南至新屋区蚵壳港,呈东北东-西南西走向,略呈向外凸的弧形,曲折度不大,仅各河口附近有凹入的河口或潟湖地形,缺乏天然良港,市内两大渔港竹围渔港及永安渔港则为人工围筑防波堤而成。[4] 

人口204万人(2013年),人口密度1,565人/平方千米。

特殊教育:桃园启智学校

桃园区为本岛西部南北各主要交通干线所经。台湾最大机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设在桃园市西北大园区,自台北市南下的高速公路有专用支线与机场联接。

纵贯铁路贯穿境内,桃园、中坜、杨梅为各级列车停靠大站。

桃园区与中坜区分别为两大联外枢纽,有台汽客运通往西部各大城;邻近大台北的龟山、大溪则与台北交通频繁;中坜、龙潭、杨梅等地另有新竹客运,连接新竹县、市。桃园客运行驶市内各区,以桃园、中坜为两大中心,大溪、龙潭、杨梅等地亦为地区型的转运站;中坜一带另有中坜客运行驶。[5] 

桃园市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台湾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变相似。战后初期桃园市的工业发展仍沿袭日治时期的基础,以米、茶等食品加工业为主;而纺织业则是在大陆纺织业资本迁台及美援棉花供应的配合下,得到发展的机会。1967年扩大原本为疏解台北都会区工厂过度饱和压力而设立龟山工业区,同时在内坜设立工业区(即现中坜工业区),吸引众多侨外投资之进驻,也促进了桃园市的工业发展。随着高科技产业兴起,桃园产业亦逐渐由劳力密集的传统产业,转型为以高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发展产业型态。[6] 

由于桃园市非属农业县市,所以农业家数、就业人数及销售额占台湾的比率不高。桃园市农业的销售额主要以蔬果批发零售业、米粮批发零售业及花卉批发零售业所占比率最高,主要农产品包括蔬菜、花卉、黑毛猪、寿山茶、龙泉茶、芦峰茶、武岭茶、洋香瓜、水蜜桃等,观光农场的开发,也是桃园市农业转型的现象。[7] 

工业在桃园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13年台湾五百大制造业有超过三分之一在桃园设厂,工业产值则居全台之冠。截至2013年,桃园市内共有22个工业区,每年创造约2兆新台币产值。产业分布有基础工业、传统工业、高科技及光电产业等,如TFT-LCD、笔记型电脑、光储存、通讯、纳米科技、半导体、汽车零组件及染整业等。包括中坜、幼狮、平镇、龟山、大园、林口(包含新北市林口区和桃园市龟山区)、观音等22个工业区与桃园科技工业区、华亚科技工业园区、龙潭渴望智慧园区、新竹科学园区龙潭基地等高科技园区。[7] 

桃园市政府邀集专家订定“桃园国际机场发展特别条例”导入民间企业化经营,使机场周边发展成具有生产、生活及附加价值的“航空城”。远雄自由贸易港区面积45公顷,未来机场周边至少6,000公顷区域将纳入整体规划,透过扩大都市计划发展与整合活化机场周边土地的运用,设置自由贸易区、物流专区、航太产业维修专区、农特产品专区、国际会展专区、国际级饭店与购物中心等使该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城”。[7] 

桃园市除北横风景线外,著名的风景区还有石门水库、角板山公园、虎

观音风景区

观音区观音村位居桃园海岸线中点,与接邻的新屋区同为开发已久的区,有甘泉寺石观音、白沙岬灯塔等名胜,虽居海角一隅,却颇负盛名。

东眼山森林游乐区

东眼山森林游乐区位于桃园市与新北市交界的山林间,因山形酷似“向东眺望的大眼睛”而得名,海拔高度在650~1212公尺之间,面积916公顷,是台湾北部面积最大的森林游乐区。[8] 

小乌来瀑布风景区

小乌来瀑布风景区位居于宇内溪溪谷,以清新秀丽的瀑布与峡谷风光见长,尤其以小乌来瀑布、龙凤瀑布、风动石等景观最著名。全区充满原始自然之美。[8] 

角板山公园

角板山位于复兴区大汉溪上游,海拔636公尺,此地四季气候温和,群峰罗列,空气清新,故有“台湾庐山”之美称。[8] 

桃园大溪

占地二十多公顷的两蒋陵寝实分两处,都是传统四合院建筑,周边依山傍水。

慈湖俗称埤尾

位于桃园市大溪区,是一座人工水库,分前后两湖,以溪水相通。当年蒋介石因此地景色清疏宜人,与他的老家浙江奉化相似,遂取名为“慈湖”,以纪念慈母王太夫人。[8] 

石门水库

石门水库是东亚地区最大规模水库之一,位于桃园市龙潭区东南隅,湖光山岛内驰名,风景区景点可连结十几处。[8] 

桃园开发历史不算久远,因此较缺乏“历史性”的美食特色,然而各区间有着颇大的地理差异,这种山海平原间的差异反而影响桃园人的饮食习惯,例如沿海地区的海鲜与陂塘中饲养的鹅鸭,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张献民 徳井义実 雅克·拉兰德 布鲁思·麦勒 谢伟才 阿诺德·科派尔森 胡军 邱淑珍 许亚军 龙刚 朴春 蔡珩 高耀太 阿伊·阿什顿 景冈山 史蒂夫·福里斯特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李芳雯 莫斯科 改口 应却 斯坦福德 斯蒂芬A·马里纳西奥II tim在线 照片疯传 卢克·格林费尔德 mac分辨率调整 古宅 灵动 萧寒 1955-01-10 李奈映 调入 让世界听见 胡海峰 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