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湖南曲艺家协会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09

[摘要] 湖南省曲艺家协会成立于1958年6月,当时名称为湖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曾用名中国湖南曲艺家协会分会。本会是湖南省曲艺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群众团体,是中国曲艺家协会、湖南省文

湖南省曲艺家协会成立于1958年6月,当时名称为湖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曾用名中国湖南曲艺家协会分会。本会是湖南省曲艺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群众团体,是中国曲艺家协会、湖南省文联的团体会员。本会以繁荣曲艺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基本宗旨。会员代表...

湖南省曲艺家协会成立于1958年6月,当时名称为湖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曾用名中国湖南曲艺家协会分会。本会是湖南省曲艺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群众团体,是中国曲艺家协会、湖南省文联的团体会员。本会以繁荣曲艺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基本宗旨。会员代表大会是本会最高权力机构,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作为其执行机构,理事会选举产生主席团,主席团为协会常设领导机构。本会下设曲艺理论研究会、相声研究会、快板艺术研究会等专业学术、艺术组织。本会现有会员594人,其中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80人。

多年来,协会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联领导下,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出人、出书、走正路”的工作思路,继承优秀传统,鼓励风格特色,编演新的曲目,开展理论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今后,协会将迎难而上,加快发展,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曲艺事业的发展新路,积极履行联络、服务、协调职能,把协会打造成真正的会员之家,为湖南文艺事业的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主席:任军(大兵)

副主席(以姓氏笔画为序):刘俊生、李迪辉、周卫星、曹曙光

秘书长:谢子元

湖南省曲协第七届理事会名单

王定中 王密根 田志斌 任 军 刘志立 刘俊生 江正彬 李立平 李迪辉 李爱华 李清德 芦克宁 张 勇 张子映 张俊山 陈学钊 罗树慧 罗继南 周 芳 周卫星 赵卫国 胡建林 贺长荣 聂晶平 徐 文 郭 丹 黄健勇 曹曙光 蒋先华 覃惠君 谢子元 鄢德全 雷正和 蔡金龙 熊柯冰

湖南不仅山川秀丽,而且文化传统悠久。湖南地方戏剧以其奇异的风姿,高耸于中华艺林。湘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侗戏等19个湖南地方戏剧剧种,如同19朵艺术奇葩,绽开在祖国的剧坛。

湖南,周代为荆楚南境,春秋战国时期属楚。作为楚文化之一脉,湖南地方戏具有悠久的艺术传统,经历了源远流长的发展与沿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绮丽神奇的楚文化便滋养出湖南戏剧艺术的萌芽。其时,楚国的沅湘之间盛行信鬼喜祀之风俗,巫风尤盛,祭祀之时必以歌舞来娱神。流放沅湘一带的爱国诗人屈原,曾汲取这些歌舞的营养,写出了诗篇《九歌》。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沅湘之间巫师娱神歌舞的内容,还可以领略祭祀的盛况。湖南地方戏艺术,便是在这巫师的装神弄鬼和神秘的祭神歌舞中萌生的。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用歌舞表演和诙谐滑稽来为统治阶级取乐的职业艺人--优。他们不仅能歌善舞,还会扮演人物讽刺表演。《史记》上记载,楚国有一个艺人叫优孟,常以谈笑、表演来讽刺政事。说明其时戏曲艺术的发展已从祭礼歌舞进入到艺人扮演的新层面。

至汉代,楚地歌谣盛行,著名的"楚风"为朝廷所重视。这些歌谣为湖南地方戏剧的剧本创作、音乐曲调以及表演风格奠定了基础。

唐代,傀儡戏在湖南民间流行。宋代,湖南的歌舞、百戏演出活动频繁。公元1172年,南宋官吏范成大到广西赴任途经湖南时,便在南岳庙见到北宋画师所绘的戏曲壁画。南宋咸淳十年,文天祥在湖南衡阳应官员们的邀请,与老百姓一起欢度上元佳节,作《衡州上元记》一文,记载了当时当地百戏及民间歌舞演出的盛况和观众的热烈情绪。

元朝统一南北之后,中国戏曲最成熟的形式--元杂剧,随着通达的水陆交通进入湘天楚地。元人夏庭艺在《青楼集》中记载了当时一些杂剧表演艺术家到湖南演出并受到欢迎的情况。

这些历史材料说明,元代湖南不仅有了频繁的戏曲演出活动,还有了深受观众欢迎的戏曲演员。

明代以来,弋阳腔、青阳腔、昆腔等重要的戏曲声腔传入湖南,对湖南地方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弋阳腔,通过明初的江西移民、江西商人邀班来湘演出等途径进入湖南,与湖南各地的语言、民间音乐以及某些宗教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高腔音乐。明中叶以后,安徽商贾进入湖湘,与江西商人竞争,也邀家乡戏班来湘演出。如此,便将青阳腔带到了湖南,大大丰富了高腔音乐刻画人物、表现戏曲情绪的艺术手段,提高了高腔演唱艺术的表现力。明万历年间,昆山腔进入湖南,与湖湘语言和音乐交融,不仅形成了具有湖南民间特色的戏曲剧种--湘昆,而且还与其他地方剧种的声腔音乐相结合,成为湖南地方戏曲的重要声腔形式。

清代,是湖南地方戏剧艺术的兴盛时期。众多的戏曲声腔进入湖南,丰富了各地地方戏曲的音乐表现力。在湖南农村中早有的闹花灯、唱采茶、田歌、山歌、秧歌、船歌等民间娱乐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地花鼓、花灯等民间歌舞演唱形式和一些民间小戏剧种。这些民间小戏,主要是歌颂劳动、爱情,艺术上生动活泼,健康明快,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欢迎。

也是在清代,湖南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戏剧作家和戏剧剧本。湖南湘潭人黄周星,曾作《人天乐》等戏曲剧本,他著有戏曲理论著作《制曲枝语》,在我国戏曲史上居于重要地位。长沙人杨昌寿,所著《桂枝香》等戏曲剧本,和《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等戏曲论著,对我国戏曲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衡阳人王夫之,湘潭人张九钺、张声阶、夏大观,常德人朱景英,长沙人熊超、毛国翰,新化人陈天华等,分别著有一批有影响的戏曲剧本。其他由不知名的文人和戏曲演员创作的戏曲剧本,更是数不胜数。 通过人民群众和历代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劳动,湖南地方戏剧艺术,吸取了中华大地和湖湘文化的生命养分,历经久远、艰难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和特点的19个剧种。这些流淌着楚文化血脉,展现着湖湘传统异彩的艺术奇葩,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春风里,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剧改革方针。1952年成立了湖南省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局,进一步加强了对湖南戏剧事业的领导。整理改编了《琵琶上路》、《刘海砍樵》等剧目,推动了湖南的戏曲改革。1951年创作了花鼓戏《双送粮》,在北京世界民主青年联欢选拔演出中,获得好评。1953年,推出了《姑嫂忙》、《三里湾》等现代花鼓戏。1955年12月,湖南举行全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推出了《祭头巾》、《昭君出塞》等艺术精品。湖南省湘剧院改编演出的《拜月记》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湖南戏剧第一次登上了银幕。

60年代初,湖南各剧种挖掘了剧目571个,曲牌595支,上演了《地下火焰》、《山花颂》、《送粮》等一批创作剧目,改编上演了不少优秀传统剧目。

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批优秀传统剧目和创作改编的历史剧重新与观众见面。现代戏剧目的创作和演出活动蓬勃开展,涌现了一批如苗剧《带血的百鸟图》、常德汉剧《发霉的钞票》、《姻缘错》、《巧婚记》,花鼓戏《碧螺情》等好剧目。陈芜创作的花鼓戏《牛多喜坐轿》,陈健秋创作的话剧《梅子黄时》,水运宪创作的话剧《为了幸福,干杯》,甘征文创作的花鼓戏《八品官》,获全国剧本奖。

85年以后,湖南戏剧更为兴盛,有12台大型剧目晋京演出,11个剧本在《剧本》月刊发表(至1989年),3个剧本获全国剧本奖(叶一青、吴傲君《喜脉案》、陈亚先《曹操与杨修》、冯伯铭《深宫欲海》),由省文化厅指导和扶持、陈健秋任社长的谷雨戏剧文学社于1985年10月成立,成为全省剧本创作的旗帜和核心;戏剧演出方面,几年中举办了全省戏剧季、歌话剧观摩演出等多种演出交流活动,特别是1987年在长沙举办的全省首届"洞庭之秋"艺术节,共推出专业艺术、业余戏剧等10个项目,28台演出,180多个剧节目,2800多人参加演出、展映等,可谓80年代湖南艺术的大汇聚、大展示。

80年代末,涌现了优秀戏剧剧目《山鬼》、《镇长吃的农村粮》、《桃花汛》、《琵琶记》、《从前有座山》等。1990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湖南地方戏曲大汇?quot;,取得了良好效果。  90年代湖南的戏剧创作,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93年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新的娱乐文化的挤压,影响到剧本创作和演出的数量和质量,但仍有一批戏剧工作者痴心不改,坚守戏剧家园。至1999年底,湖南共有21部剧作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含其前身全国剧本奖)和文华剧作奖。

在剧目生产方面,1994年以来,省文化厅每三年举办一次全省性的新剧(节)目会演,至今已进行两届,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如舞剧《边城》、话剧《世纪风》、祁剧《走廊窄,走廊宽》、音乐舞蹈诗《扎花女》等。至1998年,共有6台戏剧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1台戏剧获文华奖,其中《边城》获文华大奖,9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999年,赵风楷、彭铁森、康健民创作的剧本《秋天的花鼓》,刘瑛创作的话剧《三0八班》获田汉戏剧文学奖。

湘剧 早期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及江西与湖南毗邻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县。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间9年(公元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的,故一度称为"长沙湘剧"。湘剧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南北路及一些杂曲小调)四大声腔、现有传统剧目682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腔剧目近百个。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中,有《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尼》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还有《拜月记》、《追鱼记》、《金丸记》、《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记》等传统剧目和《山花颂》、《郭亮》、《玛丽娜一世》等现代戏影响较大。

祁剧  旧称“祁阳班子”。民国年间称为“祁阳戏”。江西、福建等地称祁阳戏为“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祁剧”,分永河、宝河两大流派,流行于本省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5个地区以及桂北、粤北、赣南、闽西等外省区,兼有高、弹、昆3咱声腔,保留各类曲牌达1079支,唱腔素以高亢、激越见称。永河派弹腔戏较多,宝河派高腔戏较多。演唱高腔,永河派以人声帮腔,宝河派以唢呐帮腔。表演风格以粗犷见称,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保留传统剧目941个。50年代以来,以整理、改编的《昭君出塞》(三次赴北京汇报演出)、《闹严府》、《牛皋毁旨》、《访贤记》、《包公坐监》等传统剧目及创作改编的《黄公略》、《燕子与兰兰》、《送粮》、《松坡将军》等现代戏有较大影响。历代名艺人,生角有胡德孝、李玉亮、朱文才、李荣祯、唐福耀、桂松茂、田连禄、邹镇喜、郑浯滨等,小生有颜云瑞、何翠福、郭品文、傅梓林、唐清兰等;旦角有刘福满、苏荣兰、钱福芳、筱玉梅、颗颗珠、吕淑贞等,老旦有廖锦彩等;花脸有唐三雄、夏福洪、萧品龙、张品超、邓汉葵、殷福杰、罗柱玲、刘浯德等;丑角有周三毛、何三保、李荣富、费相臣、王赛雀等;东师有唐睛川、李德轩、刘道生、唐云卿等;教师有易月玉等。

辰河戏  以高腔为主,兼有昆、低、弹腔。流行于今怀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邻省贵州、四川,湖北与湖南毗连地区,即沅水中、上游(俗称“辰河”)一带,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民国33年(公元1944年),“辰河戏”名称首见于沅陵《力报》。1955年正式定名。泸溪县浦市镇是其形成、发展的基地,舞台语言由浦市官话提炼而成。现存曲牌200余支,唱腔高亢、粗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习称"浦腔浦调"。表演艺术分下河路子(以浦市为中心,讲究诙谐)、上河路子(以洪江为中心,表演艺术严谨规范)、白河路子(以永顺县王村为中心,艺人多兼演木偶)4个流派。历代名艺人,下河路子有米殿臣、杨学英、向代健、陈德生、石玉松、陈依白、杨仕元、康桂卿、陈盛昌等;中河路子有刘子焕、杨世济、舒洛成、刘德书、杨宗道等;上河路子有安启家、杨锦翠、向玉翠、李福彩、吴松林、王兰芳等;白河路子有李刚仄、曾金堂等。辰河戏有高腔剧目183个(其中包括6个连台大本戏),是湖南保留高腔剧目最多的剧种。另有弹腔剧目350个。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破窑记》、《李慧娘》、《烂柯山》、《周仁献娘》、《金玉记》等,创作的现代戏有《寡妇链》,影响较大。

衡阳湘剧  民间称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也有称“衡阳汉调”的。民国初年,其弹腔剧目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定今名。流行于衡阳、郴州和湘南各县,江西永新和广东乐昌等地。有昆、高、弹3种声腔,是一个保留昆腔剧目较多的剧种。艺人祖辈传说,明代有个江浙冯姓的官员带来戏班,是为衡阳有戏班之始。又说: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桂王就藩衡州,带来昆腔戏班。传统剧目约500个左右。其中昆腔剧目颇具特色,表演动作细腻,舞蹈性强。整理的昆腔剧目《醉打山门》曾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还有《雁门关》、《置田庄》、《审假旨》、《打碑杀庙》、《贺府斩曹》、《牛皋招亲》等,还演出过王夫之的《龙舟会》。历代名艺人有王玉祝、蒋寿钧、谭松云、周法伯、潭松月、谭保成、谭贵昌、陆金龙、罗金城、曹金彪、王桂枝等。

武陵戏 历史上只称戏班名,亦称“沅河戏”、“汉戏”、“常德戏”。1953年改称“常德湘剧”,1957年又改名“常德汉剧”,1986年定名“武陵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诸县市,以及西洞庭湖滨与湘西一带,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据60年代抄录的传统剧目统计,共有剧目450余个,其中弹腔戏占90%以上。弹腔剧目包括各班共有的"江湖戏"和瑞凝、天元、文华、同乐4大名班各具特长的"一家戏"。整理、改编的一批传统剧目,有《思凡》(曾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祭头巾》(文化部颁发的第一批戏曲得奖剧目之一)、《打督邮》、《两狼山》等。创作的现代戏中,《发霉的钞票》(参加全国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并获奖)、《巧婚记》、《姻缘错》、《芙蓉女》等影响较大。历代名艺人,生行有萧盛保、王文松、艾元松、孙元裕、李福全、万千元、朱明禄、罗炳泰、雷华禄等;旦行有小癞子、胡春凤、李福祥、萧兰芳、万金红等;净行有王金奎、毛太满、罗武刚等;丑行有胡春阳、邱吉彩等;乐师有蔡春生、刘炎卿等。

荆河戏 主要流行于湘北澧县、津市、临澧、石门、大庸、岳阳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恩施和中游的铜仁,四川的秀山、酉阳,共30来个县市。曾称“上河戏”或“大台戏”,1954年定今名。有昆、高、弹3种声腔,以弹腔为主。舞台语言用澧州官话。保存的传统剧目542个,其中弹腔戏500个,昆腔戏15个,高腔戏11个,杂腔小调戏16个。清代咸丰年间,名艺人有"三个半戏子"(田育远、张春喜、李老五和谭三元)和"五喜搭一侯"(陈兴喜、张茂喜、向凤喜、许天喜、王赛喜和侯吉生)之说。民国以来,有黄绩三、许宏海、瞿翠菊、彭化万、张申华、滕和瑛、胡醉趣、王天柱、余未精、傅丑精等名艺人。50年代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反武科》、《寒江关》、《双附马》等,新编历史故事剧有《法场拜相》、《程咬金招亲》等,创作的现代戏有《喇叭树下》、《状子》等具有特色。

巴陵戏 原称“巴湘戏”,民间又称“岳州班”,1950年一度称“岳湘剧”,1952年定今名。流行于湘北的岳阳、湘阴、汨罗、平江、临湘、结容及湖北通城、监利和江西修水、铜鼓等地。近代的巴陵戏班"岳舞台"在湘北、湘西、鄂西南、赣西的38个县市颇有盛名。声腔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杂腔、小调。用岳州官话提炼成舞台语言。清代中叶,昆腔在岳阳很流行。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中提到的岳阳徐稚青,便是"工度曲"的"佳士"。清代末叶逐渐以弹腔为主。传统剧目共423个,分整本、半本、折子、小戏4类,以半本戏(演二、三小时)居多。按声腔分,南北路和小调剧目占420个,昆腔戏只有3个。名艺人中,乾隆年间的李翠官,驰名湘鄂;稍后见于记载的有高秀芝、贺四、黄升福、倪春美等;近代有杨和凤、丁爱田、许升云、胡永发、苏来保、李筱凤、张义怀、冯仙岩、丁艳香、孙艳华、周扬声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打严嵩》、《九子鞭》、《夜梦冠带》、《打差算粮》、《三审刺客》等;新编的大型历史剧《何腾蛟》参加了湖南省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周年献礼演出。

湘昆  流行于湘南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郴县、永兴、常宁等县,以桂阳为活动中心,故又称“桂阳昆曲”。昆曲何时传入桂阳,暂无确凿史料可考。据昆班老艺人萧剑昆说:“桂阳最早有集秀班,到过广东演出。”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上载有“集秀班”,可资佐证。民国年间,曾一度衰落。1956年以来经政府的扶植,获得新生。其声腔,只有昆腔一种,吐字行腔,以湘南官话为标准。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整本戏40余个,还有一批折子戏。表演艺术既保持了昆曲优美、细致的传统风格,又具有粗犷豪放的地方特色。名艺人有谢金玉、张宏开、萧文雄、萧剑昆、匡升平、彭升兰、萧云峰、李升豪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武松杀嫂》、《连环记》、《荆钗记》等,创作的现代戏有《腾龙江上》等,均反映较好。近年来,新编古装戏《一天太守》,已拍成彩色影片,改名《疯秀才断案》。

邵阳花鼓戏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种成熟的戏曲形态,邵阳花鼓戏最迟形成于清代的道光、咸丰年间。邵阳花鼓戏的发展,经历了从“二小”(小丑,小旦)、“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到生、旦、净、丑四行俱备的三个阶段。“二小戏”是在对子花鼓基础上形成的。邵阳农村,逢年过节时,都有民间舞狮子、舞龙灯、车马灯等活动,都要演唱对子花鼓。这种对子花鼓,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很简单。在这种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情节有故事的小戏,也形成了小丑,小旦两个角色行当。到了同治年间,随着剧目内容的逐步丰富,剧中人物增多,才有了小生的出现,形成“三小”行当。民国初年,一方面上演剧目不断丰富发展,一方面与兄弟剧种的学习、交流不断增加,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增加了须生和花脸,形成了生、旦、净、丑四行。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谢伟才 布鲁思·麦勒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高耀太 朴春 许亚军 阿伊·阿什顿 龙刚 徳井义実 景冈山 李芳雯 胡军 史蒂夫·福里斯特 张献民 蔡珩 雅克·拉兰德 邱淑珍 阿诺德·科派尔森 好友:俞思远与李晨 个人专辑 陈锐 1923-05-31 菲力普·莱奥利 训练 马尔顿 约翰·卡博尼 1947-05-04 夫妻:白韵琴与谢伟俊 1963-12-07 艾米莉亚·哈姆林 1948-08-21 迈克学摇滚 妹纸 樱花树 人大代表 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