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闻 > 内地明星 > 正文

评论:他的梅派神韵具有充满诗意的范本美

橙山网(www.csnd.net)2016-04-27

[摘要] 梅葆玖《贵妃醉酒》剧照 往年梅花谢了还会再开,可今年的梅花凋零了,来年却再不能绽放……一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幼子和衣钵传人、当今梅派艺术的掌门人梅葆玖先生走完了他

梅葆玖《贵妃醉酒》剧照 梅葆玖《贵妃醉酒》剧照

  往年梅花谢了还会再开,可今年的梅花凋零了,来年却再不能绽放……一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幼子和衣钵传人、当今梅派艺术的掌门人梅葆玖先生走完了他82岁的人生,像他扮演过的洛神、太真一样,羽化成仙,却把美永远地留在了人间。82岁,对于在我们心中永远阳光、永远年轻的梅葆玖先生而言,实在是太短暂了!82岁,对于每一个敬他、慕他、亲他、爱他的人而言,实在是太残忍了!

  继承发展梅派艺术旗帜

  梅葆玖先生表演端庄大方,扮相、演唱、做派都近似其父,深受其父梅兰芳大师在艺术上的教诲和指导,得其真传。尤其是在声腔方面,他对于演唱的技法非常讲究,将科学的发声方法与京剧的韵味、梅派的风格结合得非常好,代表了中国戏曲声乐的最高水平。在身段表演上,他也打下扎实的幼功,年轻的时候武旦剧目《扈家庄》、载歌载舞的全本《天女散花》都能胜任愉快。从他晚年的素身示范可以清晰看到,他的造型非常精准,细腻而富于美感,具有梅派独有的韵味。梅葆玖先生保持艺术生命七十年常青不衰,在八十多岁时依然屹立在舞台上,典范犹存。

  一方面,他是梅兰芳表演艺术最忠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新的时代很精准地体现了梅派艺术的风格和韵味,是梅派艺术活的灵魂和新的范本,这是当代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姓梅——梨园子弟没有子承父业的很多,况且子承父业的也未必真能传祖上风范,而这一点上,梅葆玖先生确实是不辱使命、无愧先人。他说:“我父亲的梅兰芳艺术,在世界上那么驰名,所以我就有必要把我父亲的艺术原原本本的,一点儿不打折扣地传下去,再传下去。不但我演,我还要让我的学生演,而且底下一代一代地传,这是我父亲母亲培养我,我必须做的工作。”他还在不同场合总是说:“千万不要管我叫大师,我就是个‘干活儿的’,我要是大师,我父亲算什么?”

  另一方面,梅葆玖先生既传统又时尚,有一种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的气质,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他很新、很洋、很潮,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他说:“传承我父亲的艺术,不仅要传承他的艺术实践与思想,把表演的剧目继承下来;更要学习他与时俱进、勇于革新的精神,在继承中发展传统经典。”梅葆玖先生认为,现代化的舞台技术为京剧提供了新的创作发展空间,通过全新的创作思维观念,丰富传统舞台的表现形式,提升这一传统艺术的现代审美价值。他说:“我觉得其实很多梅派戏都可以用新的舞台手段来展示,像很多人都有微词的LED我并不反对,用现代手段烘托京剧本身我完全能够接受。”除了演出和教学外,他还喜欢摄影、开汽车、上网、看电影、与青年交流,也是资深的音响发烧友。

  文化传播传承的功臣

  梅葆玖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界举足轻重,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多年来,他多次在国内外进行艺术交流和演出,为继承和弘扬京剧梅派艺术做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10年,梅葆玖先生、日本歌舞伎名家坂东玉三郎和日本能乐大师关根祥六同台共演《杨贵妃》。2014年,“双甲之约”的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重走梅兰芳之路大型巡演活动足迹遍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地。连接起历史与未来跨越百年的桥梁,与当年盛况遥相呼应,与梅兰芳先生实现百年之约。梅葆玖先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让“梅兰芳精神”,让“国粹”京剧,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发挥更多的积极影响。

  梅葆玖先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重视培养梅派艺术的继承人和接班人,对待学生循循善诱,传道授业,旨在将梅派艺术发扬光大,培养了魏海敏、李胜素、董圆圆、张晶、胡文阁等梅派后学,弟子遍布海内外,活跃在当代京剧舞台上。就在突发疾病前一天3月29日,梅葆玖先生还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给师生们以“梅兰芳京剧表演艺术对世界戏剧的贡献”为题发表演讲,将对于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进行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传承梅派立足于文化底蕴

  梅葆玖先生反对“过火”,反对“躁气”,浑然天成,一点做作扭捏痕迹都没有,好像本来就应当是如此的。他不为世俗狂躁艺术风气所影响,在平易中蕴藏着深邃的内涵,把人物塑造融化在美的形象之中,始终保持着不温不火、中规中矩的梅派艺术本色,全面体现了端庄、典雅、细腻、自然的梅派艺术,获梅派神韵,具有充满诗意的范本美。

  梅葆玖先生认为,梅派艺术就好像一座“水晶球”。它透明而无杂质,从每一个角度去看,它都是圆的、完美的,它好像没有自己的特点,但这个“没有特点”,恰恰就是它最大的特点。但没特点并不等于没风格,如果把风格都演“平”了,那是“水”了,也不是梅派了。梅派艺术遵循了中国古典审美原则,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境界,是为“中和之美”。

  梅葆玖先生强调在中国文化中寻根的意识,认为学梅派需有文化做根本,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认为在表演有文化内涵的剧目时,更需要做足功课,一再强调:“要从文化层面来研究我父亲的艺术。”梅派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美学精神的体现,“梅学”也是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立足于深厚文化底蕴,才成就了梅派艺术,归根结底,还是文化。

  面临着时代的挑战,研究作为极易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了。希望把梅派精神传承下来,穿越时空,留在当代,传诸后世,为未来创造出美的艺术,这样也便可告慰梅葆玖先生在天之灵。

  仁厚长者的凡人小事

  关于梅葆玖先生的人格魅力,笔者想举几件亲身经历的小事。

  有一回在上海,梅葆玖先生约笔者一起去看昆曲。梅先生住在教育会堂,笔者到会堂楼下大厅,打电话到房间告知已到,不一会儿只见梅先生从电梯里下来。我以为即刻动身,梅先生说:“我知道你来了,怕你久等,所以我这趟先下来跟你打个招呼,你坐着稍微再等一会儿,我还得上去一趟换换衣服,收拾收拾再下来。”原来梅先生这一趟完全只是为了怕人久等,先下来打声招呼。我相信他对每个人都是这样发自内心尊重的,这就是以人为本、礼贤下士吧。

  有一次一起在一家酒店的大厅吃饭,邻桌有些喧哗,影响到梅先生和他的朋友聚会交流,座中有人想起身请服务员善意地提醒邻桌一下。梅先生淡淡地制止道:“别去说了,人家花钱吃饭,这也是人家的权利。”襟怀宽广如此,也是一派天然。

  还有一次也是在饭馆吃饭,邻桌有人过来请求合影,他站起来就合影去了,走两步又回来,拿起挂在衣架上的西装套上,说:“我穿个衬衫马甲不合适,我先得把靠扎上。”戏班的话,扎上靠上台演出。合完影回来说:“我先把靠卸了吧。”挂好西装又坐下吃饭。就为了与不认识的人合张影,“扎靠”“卸靠”的,何其忠厚温良!

  去年在故宫举办“宫廷戏曲研究论坛”,因是冬天,梅担心哮喘发作,不便出行,说“我会拟一个书面的稿子,到时候我请我的学生过去替我念”。他在电话里与我做了很多的考订,我们在电话两头查找资料,从他的曾祖梅巧玲到他父亲梅兰芳进宫演戏的情况,包括最后一次在宫里演戏的时间、地点、人员、戏码、赏赐等等,一一核对,电话里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学风之严谨、办事之认真,真是叹为观止!

  现在的中国太需要这种温柔敦厚、忠厚传家的家风,梅氏世家便绵延了这温良恭俭让,梅葆玖先生便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人。

  台前幕后永远忘不了

  忘不了舞台上风华绝代的佳人,忘不了生活中平易近人的绅士,忘不了那睿智的眼神、清醇的声音,忘不了那矍铄的精神、豁达的性情,忘不了那既古典又时尚、既儒雅又清新的气质,忘不了属于世界的伟大艺术家,忘不了属于民众的仁厚长者。

  忘不了1999年梅葆玖先生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亲笔信,抬头写着“池浚先生”。忘不了2000年第一次与梅葆玖先生相见,促膝长谈至凌晨,他对我说:“看得出你是真喜欢,知音是很难得的。”忘不了2002年本科毕业有意从事戏曲研究,梅葆玖先生温和而正色地说:“如果你想好了,你就投身其中。如果以后觉得不合适,再退出来,那对你的人生是个浪费。”忘不了2011年我生日那天,梅葆玖先生说:“我们现在抓传承、搞研究已经不是太早了,应该赶快通过研究把梅派艺术规范拿出来。”忘不了2014年梅葆玖先生为我婚礼录制的VCR:“希望二位婚姻美满,艺术上、工作上成功,永远白头偕老、同心同德。”忘不了2015年我的女儿出生那天,梅葆玖先生说:“女孩好呀,将来让她学梅派!”忘不了最后一次见梅葆玖先生,是3月26日纪念赵荣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研讨会上,梅先生有些消瘦,但精神振奋,妙语如珠。

  (池浚)

橙山网(csnd.net)简评:往年梅花谢了还会再开,可今年的梅花凋零了,来年却再不能绽放……当今梅派艺术的掌门人梅葆玖先生走完了他82岁的人生。

热 门
明 星
娜图里·劳顿 安娜·派奎因 三浦哲郎 苏利文·斯坦普莱顿 马志翔 姜成镇 谷启 西尔瓦娜·曼诺迦 马特莱特·穆林斯 梁文道 萨莉·波特 池咏俊 康查塔·费雷尔 刘园园 安德鲁·罗宾逊(I) 乔治·温特 长泽雅美 奚慧苓 吉米·杜兰特 龙真 抑郁症 秋田县能代市 小马达 旧爱:陈浩民与佘诗曼 石川宽 四姨太:梁安琪与何鸿燊 伍智恒 阿尔·泰勒(I) 暗黑女子 本乡奏多 托德·科曼尼奇 灵蝶 法利·格兰杰 寻峰 护花使者 195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