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科 > 明星百科 > 正文

夏衍

橙山网(www.csnd.net)2015-03-12

[摘要] 夏衍(1900-1995)作家,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早

夏衍(1900-1995)作家,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浙江新潮》。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

夏衍(1900-1995)作家,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浙江新潮》。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被日本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日友协会长、中顾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1994年,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著作有:《心防》、《法西斯细菌》。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出版的选集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狂流》、《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1995年2月6日,夏衍在北京医院逝世。

1930年,夏衍父亲沈学诗中风去世。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与母避居德清舅父家,辛亥革命成功后,是严家弄第一个剪辫子的人。

1912年,入德清县立高等小学,两年后高小毕业,考试名列第二,回到杭州,进泰兴梁坊当学徒约8个月。

1915年9月,因品学兼优。被德清县公费保送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染色科学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受其影响,开始阅读《时事新报》、《民国日报》、《新青年》、《解放与改造》等报刊上各种介绍新思潮的文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参加浙江学生运动,被选为学生会联合会代表。6月,在《学生杂志》第6卷第6号发表《木棉漂白之过去及将来》一文。10月,参与创办进步刊物《双十》和《浙江新潮》,并以“宰白”的笔名发表文章与“随感录”,抨击当时的社会制度,得到陈独秀的赞赏。

1921年2月,考入日本北九州户烟盯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2] 

1926年3月,明治专门学校毕业,获工学士学位。4月,免试入九州帝国大学工学部冶金科。10月初,赴东京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驻日神田总支部党委、组织部长,在日本各地华侨和留学生中宣传革命,发展党员。

1927年,年初,奉命回国。5月,受国民党通缉并被开除党籍。6月,经郑汉先、庞大恩介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冬,参与筹备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0月,与郑伯奇等人创办上海艺术剧社。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与鲁迅、钱杏村被推举为主席团,并当选为执行委员。4月,与蔡淑馨结婚。8月,与田汉等人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1952年,5月,担任明星公司的编剧顾问。7月,成立“剧联”领导的’`影评人小组”。

1933年3月,与阿英、王尘无、司徒慧敏、石凌鹤成立党的电影小组。

1935年2月,根据田汉的提纲,编写《风云儿女》。试作短篇小说《泡》,第一次用“夏衍”笔名,发表于郑振铎主编的《文学》6卷2号。5月以后创作了多幕剧《赛金花》,独幕剧《都会的一角》等。

1937年,作三幕剧《上海屋檐下》。4月初春,母亲徐绣笙去世,终年80岁,赴杭州奔丧。[1] 

1942年与田汉、洪深合作话剧《再会吧,香港》。4月,赴重庆,任中共南方局办事处文化组副组长,负责文化界统战工作。在《新华日报》上撰写政论及杂文,6月,写成四幕剧《水乡吟》。8月,五幕剧《法西斯细菌》完成。

1945年春,创作四幕话剧《芳草天涯》,9月在重庆上演。

1947年3月经香港抵达新加坡,向华侨领袖陈嘉庚传达中共中央军政方针,并应陈嘉庚、胡愈之邀请任《南侨日报》主笔。

1948年6月,在香港《群众》杂志开设《蜗楼随笔》专栏,在香港参与策动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主任钱昌照起义。

1949年,夏任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7月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0年3月任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8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兼任院长。1953年创作五幕六场话剧《考验》。

1955年5月,受潘汉年冤案牵连,在北京被隔离,接受中组部审查。[2]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被关押在文化部机关“大庙”内,在群众大会上遭到批斗。12月4日凌晨1时,被红卫兵架走,7日交解放军“监护”。

1969年,2月,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入空军医院,两次输血,在医院一年有余,继续受审。

1976年,粉碎“四人帮”,闭户读书。

1977年秋,恢复党组织关系。9月,去上海。

1994年,6月,向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7月16日,在《文汇电影时报》上发表回忆文章《<武训传>事件始末》,后《文汇报》、《作家文摘》等转载。10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夏衍同志从事革命文艺工作65周年报告会”,下午“夏衍电影回顾展”开幕。10月30日,在北京医院度过95华诞。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2] 

1995年2月6日,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5岁。

夏衍留学后,母亲挂念着他,尤其是他的婚姻,于是开始为夏衍物色对象,最后选中了后来升任杭州纬成丝织公司驻上海总经理的长女蔡淑馨。蔡淑馨原在杭州读书,后转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1924年暑假,夏衍来到杭州正式相亲,两人彼此心仪。夏衍回日后,即与蔡淑馨书信联络,逐渐,往来书信中的字里行间显现出了爱的火花:“淑于26、27来两信,谓我久未去信,记念甚切,爱我情长,感愧次骨,复出谢罪……”又如“满望今日淑妹当有信来,乃竟失望,我至伊诸函,未知已达览未?如未,则我将何以对伊!伊想念我当甚苦也!……”、“淑来信,因我春假不归,极失望,词极悲切,在伊爱我情长……”信中所述,彼此爱意深情,颇为感人!要知道,有段时间蔡淑馨的家里曾对这两个年轻人的事情一度犹豫。1925 年,从省女师毕业的蔡淑馨,在校长的鼓励下也来到日本,进入了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于是,夏衍在京都租了一套小木屋,也就是照片中的这幢透着浓浓爱意和诗意的小木屋。以后每逢假日,夏衍便常和蔡淑馨,还有朋友们来这里小聚。夏衍在日本留学的后期,国内政治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身处海外的夏衍,对发生在祖国的革命无限关切。1924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当场指定下,由李列钧介绍,夏衍加入了国民党,不久又担任了国民党(左派)海外部驻日本的总支部的常委——组织部长。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往来于广大爱国华侨中间,联络同志、发展组织、壮大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3] 

1930年4月,夏衍和蔡淑馨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后,蔡淑馨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事业,放弃了自己的所学专业。在以后的岁月里,于各个历史时期,她都默默地协助着夏衍,殚精竭虑,风雨同舟。[3] 

1924年1月,正在日本福冈的沈端先(夏衍)将一篇旧作重新修改,题名《新月之下》寄回上海,刊登在《狮吼》半月刊上,署名“沈宰白”。这是夏衍发表的第一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对未婚妻的思念。[4]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改编创作有《在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等理论专著。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懒寻旧梦录》等。

故居原名八咏堂,为五开间七进深院落,为夏衍诞生至青少年时代的活动地、夏衍故居的拆复建工程于2000年5月15日动工建设,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建筑以原故居为原型,主要采取了江南传统民居风格,并结合杭州的特点和夏衍有关原著中的记述,对精华部分进行了恢复性建设。故居采用院落式和江南民居式样。陈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从事电影活动的生平事迹,以及夏衍生前用过眼镜、衣物,还有名家字画等。[5]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撰写大量杂文、政论文章,同时继续从事话剧、电影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改编创作《野草》、《烈火中永生》、《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

所著话剧剧本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心防》、《法西斯细菌》、《复活》、《戏剧春秋》、《方草天涯》改编剧本《祝福》等。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

(1)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善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小市民》、《都会的一角》、《中秋》、《重逢》、《赎罪》、《娼妇》、《上海屋檐下》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痛苦的发现。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结合。

(2)简约含蓄的情节结构:《上海屋檐下》在同一舞台空间里,同时展开五家人家的悲喜剧,主线突出,结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准确传神的勾勒,极端简洁与鲜明。“黄梅天气”的多层象征意义。微温而含蓄的态度,不动声色的控诉,含着眼泪的鞭挞。

(3)人道主义观点:与民主主义立场结合,关注大时代中个人的命运,浓郁的人情味,含泪的笑类似契诃夫。

1941年春节前夕,在桂林苦心经营了两年一个月又十五天、为宣传发动抗日救国做出卓越贡献的《救亡日报》 ,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救亡日报》——这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纸,从1937年8月4日在上海 创刊开始,便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为促进全民族

通信联系已经中断,夏衍只好主张去桂林找李克农。1938年11月8日晚,夏衍坐上了开往长沙的火车,第二天,他好不容易才通过一个个间接的朋友关系找到了郭沫若和周恩来。当时事情太不凑巧,正逢不堪回首的“长沙大火”,周恩来正在忙着安排“紧急疏散”,根本就腾不出时间来跟夏衍详谈《救亡日报》的事情,但周恩来却对他说:“你来得正好,马上回桂林和克农商量,自筹经费,尽快恢复《救亡日报》……”夏衍来到桂林与李克农商量后,在1938年离开桂林赴香港筹款。第二天,郭沫若就来到了桂林。三天后,周恩来也专程从长沙来桂,向郭沫若指示《救亡日报》的办报方针。这时,夏衍筹款工作十分顺利。驻港的廖承志接到周恩来的电报后,即从海外华侨捐赠的抗日经费中,专门拨给《救亡日报》1500港币。

1939年1月10日,《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夏衍主持《救亡日报》作

夏衍

1941年3月1日,驻桂林的国民党新闻检查所秉承蒋介石重庆当局的密令,查封了《救亡日报》。这张在抗日救亡中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多次组织支前义卖,广泛传播革命真理的报纸,从此结束了它在桂林的战斗生涯!仅仅两年又四十五天的生涯!夏衍当时的心情十分沮丧、惋惜而沉痛,为了保存力量,他不得不遵照党组织的安排飞往香港,继续新的革命活动。(旧书信息报)

夏衍,一生为谦谦君子,对人谦恭,在临逝世前,其秘书说:“我去叫医生”,夏衍立即叫他回来说:“不是叫是请!”这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野草》是夏衍早期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1940年写的,原名《种子的力量》,野草

在《野草》中,作者通过对种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歌颂和肯定,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重压的蔑视,对民众力量的信赖。

夏衍

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寓意深刻,哲理性强。作者描写的是自然界的生物现象,但影射和隐喻的却是社会生活现象。作者与当时许多革命文艺家一样,他作的不是风花雪月式的“闲文”,而是革命文学。他如此强调野草的力量,把那些被人们踩在脚下的野草之力说成“世界无比”,其用意就在于唤起民众,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进而行动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文中的哲理性,是通过作者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详细观察,通过夏衍

“为着向往阳光,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作者从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中发现了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就提炼升华出一种哲理性很强的思想。

这篇散文的立意,是通过层层点染,逐步深化的,到了最后,画龙点睛,妙语惊人。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史蒂夫·福里斯特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布鲁思·麦勒 胡军 徳井义実 谢伟才 雅克·拉兰德 高耀太 龙刚 蔡珩 阿伊·阿什顿 景冈山 许亚军 朴春 李芳雯 邱淑珍 阿诺德·科派尔森 张献民 1987-06-27 祖尔·罗伦斯 劳伦斯·佩恩 山田 西春日井郡 垫底辣妹 罗伯特·莫迪卡 桃花宝宝 禹童 情侣:戴立忍与桂纶镁 王淑萍 艾力克马毕斯 1935-08-27 还不 许豪杰 郑钧也 安在旭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