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闻 > 正文

“华语乐坛第一词人”林夕:我自虐、犯贱的性格还没有改(6)

橙山网(www.csnd.net)2013-10-10

[摘要] “词神”开腔谈热点!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2 0多年都没听过歌的人走出来说“乐坛已死” 填词人是“文盲”? 这是片面的印象式观察 记者:之前李

  “词神”开腔谈热点!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2 0多年都没听过歌的人走出来说“乐坛已死”
  填词人是“文盲”? 这是片面的印象式观察
  记者:之前李纯恩在专栏中批评香港当今的填词人是“文盲”,认为“港乐已死”,你作为涉及在内的人物,可否回应一下此事?
  林夕:如果单就李纯恩本人的那篇文章而言,我觉得无需回应。他只是立了一个论,但他没有提供任何理据,同时也是有失偏颇的。一个乐坛是否已死,不应该仅仅用销量及歌曲的流行度来作为评判标准。目前地球上的唱片公司都很头痛,为“如何令唱片市场变好”而烦恼。如果音乐水平真的跟销量、歌曲流行度绝对挂钩的话,那就容易办了,尽量多投一些钱、录音做好一点、歌词改到最好才推出市面……但实际上,整个现象不是这么简单的。我觉得李纯恩的言论有失偏颇之处在于,写歌词的人怎么可能是“文盲”,怎么可能是不认识字的人?这是一种很片面的印象式观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20多年都没听过歌的人走出来说“乐坛已死”。本身这些人都是不听歌的人,好比一个不经常光顾某个店铺的人,当然以为那家店铺是不太行的。其实销量问题不仅出现在香港歌坛,大陆乐坛、台湾乐坛乃至整个国际歌坛,在实际收入方面都是下降的,这跟消费模式、音乐销售渠道的改变是有关系的。

  记者:有些音乐人也认为香港词坛“停滞不前”,你怎么看?
  林夕:大家都很喜欢对比,一对比就会拿出上世纪70、80年代那些作品,但其实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在题材的开拓上,香港乐坛比以前开阔了很多,以前的歌不会有那么多社会性的题材,也不会有那么多真正生活化的东西在里头。许冠杰的歌其实更像一部“摄影机”,把加价热潮等新闻事件唱出来,但并没有剖析这些现象。在旋律上,以前的歌都是小调式的,篇幅也短得多,比起现在的流行曲足足短了三分之一,所以在旋律上不适合有太多故事性的东西,也不能写太深入的分析,一般都会比较言简意赅。至于现在的歌,就拿《任我行》来说,差不多有五百多字,天啊!所以要说“停滞不前”,我觉得是没有经过足够严谨的学术分析而得出来的一个片面印象。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
金舸 杰克·克鲁申 波格万·辛 张铉诚 爱德华.凯尔斯 乔·范·弗利特 米雷·菲力普斯 Amber Wallace 弗兰克·戴夫森 杰克·博伊尔(II) 明星姐妹 王凯蒂 A·D·迈尔斯 赵峥 林笑石 克莱恩·惠特里 钟盛远 八岛智人 贺志良 丽莎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申江 1947-11-07 王妍之 麦雪雯 四季 富豪 病逝 北京机场 1916-04-26 艾伦·奥姆斯比 爸爸回来了 喊冤 A咖的路 钱升玮 196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