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闻 > 内地明星 > 正文

郝蕾站在菩提树下感叹

橙山网(www.csnd.net)2013-10-07

[摘要] “菩提心发醉生花”是我去年写下的一句歌词,当时不知有感何处意向何去,只是从多年前对佛教一无所知时就对“菩提”二字有亲昵之好感。今日真正站在释迦摩尼成佛的菩提树下却

点击浏览下一篇“菩提心发醉生花”是我去年写下的一句歌词,当时不知有感何处意向何去,只是从多年前对佛教一无所知时就对“菩提”二字有亲昵之好感。今日真正站在释迦摩尼成佛的菩提树下却甚感疏远,脑部系统突然装上一本科教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这是那颗2500年前的树吗?怎么没想象中茂盛?这是当时的那个地点吗?还是移植过来的?·····或许是人为的痕迹太重了,层层的铁栏杆拦住了我的崇拜感,也或许应和类似“相见不如怀念”的理论,总之,眼前的真实莫不如视觉外的虚幻。环视四周,很多为修行为缅怀为寻找气息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耐着48度的高温踩着能把脚煮熟的地热顶礼膜拜盘坐诵经,必然我也会虔诚的触摸一下佛的大脚印。怎奈我这个习于胡思幻想的问题小孩还是照常的厌人。佛不是一定要在这棵树下才思透生死的问题,或许这棵树有它的灵气带来了佛成佛的缘起,可如若释迦摩尼不是过往多世在喜见的身体里轮回,如若不是在王子的身份下过了物质关并心怀超越天地之大的慈悲,岂有守树三日即成佛的道理?佛家讲术语“种子”,善恶皆为种子在诸多诱因下引发,一旦时机成熟便开花结果,不难理解自然是善种结善果,恶种结恶果。如此说来种子若没种好,不要说树下坐三天是成不得佛的,就是坐一世恐也难悟学佛的真意,结果或许会真的象树一般“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心智而不是形态的表现形式!苦修自是另当别论,赞叹慧能大师的顿悟同时也五体投地于神秀大师的耐性毅力。渐悟是顿悟之铺垫,顿悟乃渐悟之华彩呈现(我之愚见)。
[责任编辑:kemi]
  • 分享到:
标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热 门
明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