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八卦爆料 > 正文

刘娥(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成都市宋代人物专题

橙山网(www.csnd.net)2022-12-25 16:12:25

[摘要] 多文娱乐(luodw.com)首页 > 四川省 成都市人物 [宋][公元968年-1033年,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 刘娥(968年1月28日-1033年4月30日),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虽然长年受

多文娱乐(luodw.com)首页 > 四川省 成都市人物 [宋][公元968年-1033年,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 刘娥(968年1月28日-1033年4月30日),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真宗和刘娥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1010年,李氏生下一子,却只会认刘娥为母,两年后刘娥被立为皇后。刘娥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是宋真宗的贤内助。太子赵桢即位后,刘娥被封为皇太后,朝中实物由刘娥处理。明道二年(1033),刘娥病逝于宝慈殿,享年六十五岁,谥号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 人物生平 家道中落 刘娥祖籍太原,生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正月八日(1月28日),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后晋高祖石敬瑭起兵于太原南,而后汉则建都太原),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刘家举家迁至成都华阳。生刘娥之时,母亲庞氏曾梦到明月入怀,醒来后便生下一女,取名刘娥。然而刘娥出生不久,刘通便奉命出征,谁料牺牲于战场上,因刘通无子,家道中落,庞氏只好带着襁褓中的-寄居娘家。不知是否庞家穷困,还是刘通生前未敛财产,刘娥虽然身为刺史千金,读书识字,却学会一手击鼗的谋生技艺,善说鼓儿词。 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庞家就把她嫁给一名年青银匠,龚美。刘娥的姿容秀丽,龚美的妻子不能容她,龚美就带着她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谋生。 龚美手艺出众,又为人和善,善于结交朋友,尤其与襄王府里当差的张耆交好。襄王正是未来的宋真宗赵恒,此时他的名字还叫赵元侃,尚未被册定为太子。 据宋史上说,十五岁的刘娥与赵恒初会,进襄王府,但是赵恒与刘娥同为968年出生,于十七岁才被封为韩王,端拱元年(988)才被封为襄王,时年已二十。 总之,赵恒当时尚未婚配,听说蜀女才貌双全,便让随从去暗暗物色一名。刘娥随夫抛头露面击鼗挣钱,自有美名在外,为赵恒的随从们所知,龚美得知是王府选姬,不愿放弃,改称是刘娥的表哥,让刘娥入王府。(不过关于这段故事,也有说法是刘家家道中落,刘娥举目无亲,好心人龚美收留她,让她一起跟着去开封,两人对外称是表兄妹,不是夫妻。反正,究竟是不是只有宋真宗知道了。) 未成眷属 刘娥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看不起刘娥的出身,认为刘娥0赵恒上邪路,劝赵恒赶跑刘娥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圣旨一道下来,命逐刘娥出京。并为十七岁的赵恒赐婚,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为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 然而,赵恒虽迫于皇命把刘娥送出王府,却不愿离开刘娥,把刘娥偷(道不同不相为谋什么意思?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有不同志向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偷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不时私会。这样偷偷摸摸,刘娥过了十五年。 宋太宗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年的赵恒。赵恒继承大统,再也不用与刘娥偷偷来往了。 当年赵恒奉命娶的王妃潘氏,婚后六年便死了,死时年仅二十二岁,无子。潘氏去世两年后,太宗又赐婚于郭氏,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年十七的郭氏初封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秦国夫人。 进入皇宫 赵恒于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皇后,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后来儿子宋仁宗改为章怀皇后)。虽然后宫三千佳丽,赵恒却并未忘情于刘娥,很快把刘娥接入宫里。景德元年(1004)的正月,封刘娥为四品美人,正式成为后宫妃嫔的一位(当时,郭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最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这时候的刘娥,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和真宗在一起了。刘娥虽然已经36岁,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很快晋封为二品修仪,又封为一品德妃。 此时的刘娥,已非昔日击鼗的小妹,她长年幽居,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早已才华出众。刘娥见举目无亲,便向真宗提出,愿让表哥改姓为刘美,做自己的兄长,继承刘家香火。其实,龚美早已跟随真宗,一直忠心耿耿,只对真宗效忠。刘美任官,既不阿附于权臣,对部属也关心备至,出任在外时他的随从兵卒,都按省籍定时轮换,从不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 然而,景德初年,郭皇后的儿子赵佑夭折了,年仅九岁;半月后,另一名两月大的皇子也夭折了。真宗的五名皇子居然一个也没能活过十岁,此时真宗年近四旬,以防万一,养宗室之子于皇宫内。郭皇后前后生了三个儿子,只有赵佑能活到九岁,不想也不幸夭折,伤心过度,身子垮了下来。 景德四年四月十六日,郭皇后病薨,享年三十一岁,谥号为庄穆皇后(后改章穆皇后)。真宗心里虽然很想立刘娥为后,但是刘娥既无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们都不赞同,反而要求册立十四岁的才人沈氏为皇后。沈才人虽然是大中祥符元年才入宫的,然而她出身高贵,是宰相沈伦的孙女。真宗不悦,索性让后位空缺,不谈立后之事。 借生皇子 然而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她身边的侍女李氏,突然一日梦到仙人下降为子,真宗和刘娥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大中祥符二年(1010)四月十四日,李氏生下一子,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皇子虽然是李氏所生,却只会认刘娥为母。真宗早在孩子出生三月前,便已宣布刘娥怀孕,册封刘娥为修仪,与刘娥交好的杨才人则晋封婕妤。皇子虽然是刘娥的儿子,刘娥却没有亲自抚养,而是交给杨婕妤抚养。杨婕妤亦是成都人,比刘娥小十六岁,与刘娥情同姐妹。真宗爱的既是刘娥,对杨氏也有好感,因此刘娥每每晋封,也少不了杨氏一份。时刘娥四十多岁,精力自然不如二十多岁的杨氏充沛,便让杨氏代行哺育之职。 然而,刘娥并未杀害真正的生母李氏,而封李氏为崇阳县君。不久,李氏又生下一女,晋封才人,正式进入妃嫔行列。不幸的是,小公主很快夭折。李氏自认命薄无福,终其一生,都并未与儿子相认。 终成皇后 刘娥既已“生子”,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然而不少高级-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宗无奈,几次欲“立之”,刘娥都不得不“固辞”。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一月,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并给百官加官进爵,册后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完事。十二月丁亥,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 勤勉助帝 身为皇后的刘娥,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 虽然刘娥贵为皇后,朝中反对刘娥掌政的人也不少,以寇准和李迪为首。刘娥也开始笼络自己势力,以钱惟演和丁谓为首:钱惟演之妹为刘美之妻,丁谓的儿子娶了钱惟演的女儿。 个中孰是孰非,后人只知表面,总之后来寇准落败,贬为相州知州(后为道州司马),丁谓也因为后来欺刘娥孤儿寡母想独揽大权而获罪。 独揽皇权 天禧四年二月(1020),真宗患病,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后来,真宗更是病重,下诏:“此后由皇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群臣不安起来,刘娥虽非太子生母,却对他视若己出,克尽母职,根本不是旁人所能离间。 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 废黜奸臣 然而丁谓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以为刘娥是女子无见识,刘娥虽然当初因为后位不稳培植他,多年下来早已查知丁谓的不法举动,此时更是怒不可遏,决心除掉他。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罢相贬谪。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刘娥自知出身卑微,宋朝以士大夫为尊,因此大力抬高母家,一直追尊加封0: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封到安国太夫人;祖父刘延庆为彰化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兼许国公,祖母元氏封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为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封晋国太夫人。 刘娥号令严明,赏罚有度,虽然难免有些偏袒家人,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 刘娥也非常简朴,当初身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宫中侍女见皇帝侍女服饰华丽,觉得自己身为太后侍女,怎么能被比下去呢?报与刘娥,刘娥不为所动,“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哪有这样的资格。” 虽然刘娥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娥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善待皇子生母 而仁宗生母李氏,刘娥也升封她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成为守陵的先帝诸妃之一。而且早在真宗年间,便寻访到李氏家人封官,真宗去世后,刘娥依然沿用李氏,未下杀手。 明道元年(1032)二月,李氏患了重病,刘娥连忙派太医前去诊治,并晋封她为宸妃。然而李氏薄命,封妃当天,便病薨,享年四十六岁。起初,刘娥只想以普通宫嫔的身份殓葬了事,然而听了宰相吕夷简的劝说,刘娥以一品礼仪将李妃殡殓,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后冠服。李妃的父亲得到追封,兄弟李用和也再次晋升。 不做女皇帝 刘娥虽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娥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刘娥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明道二年(1033)二月,举朝要行祭太庙大典,刘娥自觉天命已不久,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便提出自己要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大哗,却只得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减了几样,呈了上去。 二月乙巳这天,皇太后刘娥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引导下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为了将这场典礼搞得功德0,亚献者为皇太妃杨氏、终献者为仁宗皇后郭氏。仪式结束后,刘娥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自此,彻底还政于儿子仁宗。 刘娥也萌发过称帝的念头。一次,她问鲁宗道:“唐武后如何主?”回答是:“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有些庸臣试图向刘娥献媚取宠,例如,方仲弓奏表上疏,请刘娥像武则天一样建刘氏宗庙。一开始,刘娥飘飘然,却有些犹豫不决,跟老臣商量后,才放弃了这个念头。后来,程琳献上武后临朝图,称刘娥为当代武则天。刘娥立刻把图抛在地上,呵斥道:“我不能对不起先辈!我不是,也不想做武则天第二!” 良后寿终 明道二年(1033)三月,刘娥病重,仁宗大赦天下,四处征召名医,然而却无法挽留刘娥的命,三月甲午,刘娥病逝于宝慈殿,享年六十五岁。(三月,庚寅,皇太后不豫,大赦。丁谓特许致仕。甲午,皇太后崩于宝慈殿。) 第二日,仁宗在皇仪殿召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么心愿未了?”参知政事薛奎曰:“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入葬。”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给刘娥换上皇后冠服。 仁宗正自伤感,群臣却纷纷上议,说刘娥并非他生母,生母是李宸妃,而燕王更说李宸妃是太后毒死的。仁宗震惊,派人召来李用和,让他亲自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见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甚至身穿皇后服,仁宗大悔,叹道:“人言岂可尽信。”来到刘娥牌位前拜谢自责:“从此后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而上谥号之时,刘娥谥为四字: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而一般皇后只谥二字;生母李宸妃谥为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 为母执绋 九月,仁宗下诏,刘娥和李妃同时迁葬永定陵。灵柩起驾这天,仁宗先为刘娥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宰相们的劝阻亲自执绋之礼(牵引棺材的绳索),一直步行送出皇仪殿。随后他才再去往李宸妃下葬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伏在棺木上痛哭道:“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乎!” 刘娥死后,刘氏家族受尊崇更胜昔日。刘娥曾有遗诏,命仁宗尊养母杨太妃为皇太后。仁宗遵其旨意,尊封杨氏为保庆皇太后,杨后虽未垂帘听政,仁宗却克尽孝道奉养。三年后,杨太后亦去世,享年五十六岁,谥为庄惠皇后(后改章惠皇后)。 狸猫换太子 从明朝流传下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说宋真宗的德妃刘娥和宸妃李氏同时有孕,李宸妃先产下皇子,刘德妃妒忌,勾结李宸妃身边内官,把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去皇子,真宗以为李宸妃产下怪胎,把李宸妃打入冷宫,将刘德妃生下的皇子立为储君,并册立刘德妃为皇后。 另一种说法则是刘德妃的皇子不幸夭折,于是刘德妃把李宸妃的儿子据为己有,宣称是自己的儿子,真宗照样立她为后。 两种说法的结局都是:刘娥逼李宸妃自尽,却有好心的宫人代李妃而死,而李妃流落民间,直到包拯横空出世,才得以揭开这桩宫闱迷案,使李妃与儿子相认。刘娥因为做了坏事不久便死去,老包也因为替宋仁宗找回了亲生母亲而官升龙图阁大学士。下一名人:李凤娘人物关系:丈夫:宋真宗赵恒 (998~1022) 宋朝皇帝公公:宋太宗赵光义 (939~997)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婆婆:元德皇后 (943~977) 刘姓名人堂刘滢 刘治国 (1916~1942)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人 刘锡朋 天津市人 刘瑞芬 (1894~1966)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人 刘玉村 天津市人 刘公显 (?~1652) 广东省揭阳市人 刘国运 (1907~1967) 湖南省衡阳市人 刘允济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人 刘子元 (458~466) 江苏省徐州铜山区人 刘逊谦 (1874~1913)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人 刘宗泽 (1934~1994)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 刘清夫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人 刘进 (1904~1950)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人 刘云峰 (1875~1953)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人 刘涤源 (1912~1997)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人 刘谦 广东省广州市人 同名人物:刘娥 (?~314) 前赵昭武帝刘聪的第三任皇后 晋山西省忻州市人同年(公元968年)出生的名人:徐奭 (968~1030)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人 李咨 (968~1036) 江西省新余市人 苏立 (968~1042) 河南省焦作市人 同年(公元1033年)去世的名人:孙奭 (962~1033)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人 曹修古 (?~1033)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人 王随 (975~1033) 宋朝宰相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人 孙襫 (962~1033)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人 邓克谐 (967~1033)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人 包令仪 (960~1033) 安徽省合肥肥东县人 + 更多公元1033年去世的名人》 中国十大皇后人物介绍武则天 (624~705) 中国女皇 阴丽华 (5~64) 中国十大皇后 刘娥 (968~1033) 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 吕雉 (?~前180) 中国古代三大女性统治者,皇后 萧太后萧绰 (953~1009) 辽国皇后,女政治家、军事家 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1613~1688) 孝庄文皇后 徐皇后 (1362~1407) 明成祖朱棣嫡后,徐达嫡长女 长孙皇后 (601~636)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马皇后 (1331~1982) 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 汉文帝窦皇后窦猗房 (?~前135) 窦太后 成都市更多人物雷履平 (1911~1985) 蒙古族 赵遵素 周民英 (1920~1998) 羽山 (1921~2012) 卓秉恬 (1782~1855) 沧浪七友 钟茂兰 柯尊洪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董事长 曾梦雪 岳高氏 刘永行 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 王琪 张达善 魏智儒 杨兴平 王和举 邓蜀平 同时期更多人物寇准 (961~1023) 中国古代十大忠臣,中国古代十大名相,渭南三贤 陕西省渭南临渭区人 林默 (960~987)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人 程宿 (971~1000) 文状元 浙江省衢州开化人 毕昇 (970~1051)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 钱若水 (960~1003)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 丁谓 (966~1037) 宋代五鬼,宋朝宰相 江苏省苏州相城区人 陈彭年 (961~1017) 宋代五鬼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 李迪 (971~1047) 宋朝宰相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 洪湛 (963~1003) 江苏省南京江宁人 曹玮 (973~1030)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人 梅询 (964~1041)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人 张士逊 (964~1049) 宋朝宰相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人 宋代人物专题 历史事件_蒙金战争 相关人物介绍 宁国吴氏三杰 北宋开国功臣 北宋四大书法家 宋朝词人 成语【德高望重】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莆田四贤 成语【成竹在胸】典故及主人公介绍宋代相关影视剧 电视剧《精忠岳飞》演员表 电视剧《天龙八部·钟汉良版》演员表 电视剧《天龙八部·黄日华版》演员表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演员表 电视剧《妈祖》演员表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2》演员表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杨旭文版》演员表 电视剧《包青天·李东学版》演员表 成都市导航新都区名人双流区名人简阳市名人邛崃市名人蒲江县名人崇州市名人郫都区名人彭州市名人金牛区名人锦江区名人大邑县名人成华区名人都江堰区名人温江区名人青白江区名人武侯区名人金堂县名人龙泉驿区名人新津区名人青羊区名人 成都市景点 成都市十大景点 成都市特产 成都市十大特产 成都市地名网
热 门
明 星
张海靖 金鑫 王玉梅 黑眼豆豆 罗珊娜·马奎达 欧阳雯鑫 安娜丝·韦邦诗 马文·斯科洛德 王伯昭 特拉维斯·比彻姆 梅小惠 罗美兰 李炳俊 徐行 徐威 黄中原 伊恩·梅里克 莱杰斯·帕顿 泰国变性选美冠军 周圣栋 Joe Piscatella 龙湖用样板房蒙骗业主 杨幂张大大 疯口 女团舞练习室花絮 金酸梅 奥斯卡·伊萨克 1968-02-15 王源工作室 身体摄像机 女儿 写真 董璇 林伟亮 三木康一郎 汤姆·迪隆(I) 罗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