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山网 > 星百问 > 正文

怎么评论王利夫为《三体》小说创作的ost?

橙山网(www.csnd.net)2023-01-26 09:01:02

[摘要] 橙山网csnd.net 第一次听萨满乐队的歌就是现场,是在吉林大学的热派音乐节,之前妹子因为神经衰弱很少听金属,但是摇滚乐就是这样,看过现场就会对乐队的感情变不一样,萨满是热

橙山网csnd.net

第一次听萨满乐队的歌就是现场,是在吉林大学的热派音乐节,之前妹子因为神经衰弱很少听金属,但是摇滚乐就是这样,看过现场就会对乐队的感情变不一样,萨满是热派的压轴,引爆全场的狂欢,他们的台风,在闪烁灯光下就真如同一帮煞鬼除恶的天神降临。怪不得叫萨满。对萨满的敬佩从那个时候在心底油然而生,然后呢产生了感情以后,才开始回去在歌单上仔细听他们每一首歌。然后发现,好像金属质感之下可以听出一丝唯美呢……之前就知道大刘,是因为他的作品《鲸歌》恰好萨满最有名的一首歌也是鲸歌,我原来以为是巧合,直到我搜到了夫哥为三体写的这套ost系列.....才发现原来大刘的作品真的是夫哥的灵感,说实话,三体这书写的着实精彩,不得不佩服大刘这宏大而深邃的思想,但我作为文科妹子,又是一个读书时候一定要参透作者的每一个表达用意的人,读三体确实有些烧脑,很多地方反复读了好多遍才能理清楚逻辑和空间想象,一度曾因为太累而想松懈……这个时候,三体ost帮了我大忙,很多读文字理解不了的,竟然可以在音乐中得到抽象的领悟,这种领悟只能意会,无法形容...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那首《我们的星星》是这个系列里我最爱的一首,我不知道“我们的星星”是夫哥来描写哪一段落的依原著看应该是云天风送给程心的那颗星星吧,那一段确实是好唯美好永恒的爱情,,但我听时更觉得,意境可符合叶文洁在红岸基地高高的山顶上,在无数个没有尽头的夜晚监听着来自没有尽头的宇宙传来的杂乱声波,望着天上的星星,想着自己在无穷无尽的将要耗在这基地的一生吧,有些忧伤,也有些酸楚,但又如此平静,只因自己再跌宕的生命在无尽的宇宙进程中也是如此渺小。

三体OST系列的创作动机很单纯,因为我是一个喜欢用音乐做读书笔记的人,而且为了对抗rocker与生俱来的懒散,强迫自己每天写十分钟练习曲,这个习惯延续到了今天。

那时候我糊口的生计是做游戏音乐,客户普遍对品质没有太高要求,自己也怠惰了些,有点坐井观天的意思,惭愧惭愧。那几年的东西,无论乐队还是我个人的作品,从制作上讲都属于最粗糙的一类,这和罐不罐头(我们叫stock)其实没什么联系,就是水平不行。此外受当时的眼界和手法所限,表达上过于依赖具象的东西,用电吉他high-gain表现钢铁洪流什么的,现在看来也是太小儿科了。所以不管楼下匿了的兄弟字里行间blingbling闪现出恶意与否,我都带着诚意接受批评中正确的那部分,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中间这五年岂不是白忙活了。但我打心眼儿里怀念那时候整个人的状态,像个缺心眼儿的脏朋克把失真拧到头一通乱扫,肆意表达情绪有如酒后吐真言。我更珍惜大刘带给我创作冲动的每一个行文措辞不甚匠气但意思绝逼到了的章节,虽不走肾,但走心。那一年大家既不知道萨满乐队也不知道隔壁老王,那一年刘慈欣和宋冬野都还没有惨遭追捧沦为中国文艺名流,虽然大刘说过,我们不必留恋所谓过去的好时光。

三体OST受到很多科幻迷的喜爱,其中的音乐与我对原著中背景、人物、情节和设定的理解的契合度颇高。可否介绍一下三体OST的由来?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什么问题?配乐中呈现的三体仅仅是我眼中的三体,如果能与听众的感觉契合,那真是一件让人无比欣慰的事。一开始的配乐仅仅是起到读书笔记的作用,书中总有一些场景或让人畅快淋漓或让人掩卷沉思,而对于我来讲,宣泄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音乐。随着作品的陆续发布,听众渐渐多起来,我也开始按照听众的意见调整创作的大方向,但后来发现行不通。所谓众口难调,听取一部分人的意见总会导致另一部分人反对,于是后来干脆由着性子做。倒没遇到过什么问题,主要是没时间,因为我的大部分精力还得投入到乐队这一块,现有的配乐大都是随手整理的动机,没有使用高质量的音源,后期处理也基本没做。

热 门
明 星
马文·汉姆利胥 洛桑群培 斯蒂芬·卡尔普 蔡一智 康咏 谌容 金允珍 高先明 柯里·塞维尔 中川翔子 罗伯特·德莱瓦斯 Bridget Ann Brno 李明星 木南晴夏 弗洛拉·罗布森 伍仲文 萨梅瑞·阿姆斯特朗 沈昌珉 火影忍者 烈士母亲产双胞胎 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全国地区 金焰 罗宾·贝利 嗨歌 张萌张月同台 潇湘 忘不了 张艺兴彭昱畅张子枫春日写真 600万 版权保护 鲁保罗 时间都知道 鸣梁海战 终结者5 1984-05-09 苹果遭集体诉讼